第240頁
一句話提醒了方犁,當晚得了空,便修書一封,寄給遠在穎陽的伍全和柱兒,也沒多說什麼,只三言兩語交待他們,開春便把貨物和幾間商鋪都盤出去,商隊也無須再往京城跑,伍全就在穎陽打聽著,有合適房屋土地,便先買下。商隊夥計有願在莊中做活的,一併養著。若不願意,也好生打發別人走。
寫到這裡,卻又想起老家的伯父一家。本不想多事的,轉念一想,到底是同氣連枝,萬一他們遭了難,自己在京中想必也不會過得安生。於是也寫了封信,只說商賈之道並非長久之計,交待他們抽身早退云云。等寫完,便一併交由人帶回穎陽去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更天
忽忽已到臘月,往年此時,京中各官府衙門都預備著歇春假,今年卻處處不得清閒。原來年前皇帝在為南越功臣們慶功時,閒聊中突然想起早幾年看過的百戲,一時來了興致,命人將大夏境內的出名伎人都召來京城,排練百戲。預備從正月初三開始,伎人們每日到朱雀大街表演,士民百姓皆可前去觀看。初八那日,皇帝還打算親自出宮,與民同樂。到時,烏維王和族中貴族也要受邀前來,正好讓他們領略一番天*朝上國的大好風光。
皇帝輕輕一句話,負責京城治安的衛尉府和京兆尹府便忙得不可開交,除日常警戒外,還須格外安插人手,演練疏導出行。大鴻臚寺的官員們也為烏維王一行人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其餘如太常寺、宗正府自不必說,年年都要備辦祭祀大典,今年更是格外隆重。倒是各將軍府里,出征剛回的武將們真正成了閒人,每日裡三五成群,要麼打馬章台,要麼鬥狗城東,過得好不逍遙自在。
這段時日,大將軍賀言春則是除了上朝點卯,時常連人影子都找不到。本來年節前後,朝中大臣們再忙,也會相互拜會走動,甚至抽空聚在一處小酌兩杯,以示親近之意。但大將軍是個例外,一來他地位超然,一般二般的人請不動他;二來大家也都曉得,他是出了名的不愛與人結交。--倒不是傲,大將軍平時待人溫和有禮,這點還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心之人私下議論,都覺得這說不定正是大將軍高明之處。本來麼,身為執掌兵權之人,最忌諱引起天子猜疑,大將軍極少結交朝臣,恐怕正是刻意避嫌。年紀輕輕的,卻有這等心機城府,也難怪人家能深得聖心了。
程五偶爾聽到這種議論,頗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平虜侯之所以懶怠交際,完全是被方御史絆住了腿。換別人相好這麼多年,就是個天仙也看厭了,他二人卻不知為何,竟一年比一年難分難捨。就說平虜侯吧,一個當將軍的,戰場上殺伐決斷,一回京卻整天窩盤在那破莊子裡,正事不干,專一給人燒湯做飯,這說出去誰信?偏那一個也愛寵著他,都老大不小的人了,還時常當著他的面,一個人握著另一個的手寫字,看得程五老牙都酸了。回頭細想想,他和自家娘子都沒這麼恩愛過,那兩個沒皮沒臉的,竟也不怕人笑話了去。
程五這邊廂覺得賀言二人太粘乎,誰想那邊賀言春也覺得他礙眼。你說他閒著沒事,在家同娘子說說話不好嗎?隔三岔五地跑了來,來了又沒什么正經事,一坐就是半天,耽誤他繡花。--他下廚燒兩道菜,程五便一臉拉不出屎的模樣,若再當著他的面拿出繡花針,那廝還不得去死?
後來程五不光自己來打擾,臨到歲末,還把邱固和齊二也拐帶了來。邱固自打聽說賀言春回了京,便一直想上門探望,只是他執掌光祿勛府,年底十分忙碌,始終不得空閒。程五邀了他兩次,他才好容易抽出身來,又拉了齊二,興興頭頭地騎馬去了城外田莊。彼此廝見,賓主都十分歡喜。方犁即刻讓人準備酒菜,幾人在莊中飲酒閒談、擲壺為樂,鬧到天黑時分,才一起散了。
方犁早有了幾分酒意,送程五等人出門後,回身往屋裡走。卻發現不知何時已經下起了雪,雪片自夜空中靜靜飄落,院中地都白了。牆角那株梅樹,枝上綴滿花苞,經了雪越發香氣撲鼻。方犁駐足看了片刻,醉中忽然想起往事,幾年前也有這麼一個雪天,也是這一樹紅梅,卻是自己同鄺不疑在廊下賞玩過,心裡頓時生出無盡惆悵來。
恰賀言春從廚下回來,見方犁在樹下呆呆站著,便把手中醒酒湯先放在桌几上,又從屋裡拿了一領斗蓬,出去披在方犁身上,兩人站在雪中,一起仰頭看那滿樹紅梅。
良久,方犁才呼出一口白氣,道:「若有笛兒,吹一曲來聽便好了。」
賀言春笑道:「這個卻是不能。我在漠北時,羌笛倒是擺弄過幾次。改日吹給你聽。」
方犁暈乎乎地笑著,道:「好啊。」
兩人靜靜站了片刻,方犁又道:「今日雖樂,卻終歸是少了個人。」
賀言春也正想著當年同鄺不疑等人一道去穎陽的情形,聞言道:「是啊,他那麼個熱鬧人,若在這裡,必不許我們這麼早就散,得鬧到半夜才肯消停。」
方犁也笑起來,道:「他又沒個妻室管束,可不恣意得很?只是可憐了七娘,一腔情意終究無處可托。如今也不知去了哪裡,過得好不好……」
說著停了下來。賀言春便道:「程五前兒還和我說呢,說再不想去章台街了,也沒個相熟面孔。少了七娘的劍舞,餘下那些庸脂俗粉,都沒甚看頭了。」
寫到這裡,卻又想起老家的伯父一家。本不想多事的,轉念一想,到底是同氣連枝,萬一他們遭了難,自己在京中想必也不會過得安生。於是也寫了封信,只說商賈之道並非長久之計,交待他們抽身早退云云。等寫完,便一併交由人帶回穎陽去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更天
忽忽已到臘月,往年此時,京中各官府衙門都預備著歇春假,今年卻處處不得清閒。原來年前皇帝在為南越功臣們慶功時,閒聊中突然想起早幾年看過的百戲,一時來了興致,命人將大夏境內的出名伎人都召來京城,排練百戲。預備從正月初三開始,伎人們每日到朱雀大街表演,士民百姓皆可前去觀看。初八那日,皇帝還打算親自出宮,與民同樂。到時,烏維王和族中貴族也要受邀前來,正好讓他們領略一番天*朝上國的大好風光。
皇帝輕輕一句話,負責京城治安的衛尉府和京兆尹府便忙得不可開交,除日常警戒外,還須格外安插人手,演練疏導出行。大鴻臚寺的官員們也為烏維王一行人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其餘如太常寺、宗正府自不必說,年年都要備辦祭祀大典,今年更是格外隆重。倒是各將軍府里,出征剛回的武將們真正成了閒人,每日裡三五成群,要麼打馬章台,要麼鬥狗城東,過得好不逍遙自在。
這段時日,大將軍賀言春則是除了上朝點卯,時常連人影子都找不到。本來年節前後,朝中大臣們再忙,也會相互拜會走動,甚至抽空聚在一處小酌兩杯,以示親近之意。但大將軍是個例外,一來他地位超然,一般二般的人請不動他;二來大家也都曉得,他是出了名的不愛與人結交。--倒不是傲,大將軍平時待人溫和有禮,這點還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心之人私下議論,都覺得這說不定正是大將軍高明之處。本來麼,身為執掌兵權之人,最忌諱引起天子猜疑,大將軍極少結交朝臣,恐怕正是刻意避嫌。年紀輕輕的,卻有這等心機城府,也難怪人家能深得聖心了。
程五偶爾聽到這種議論,頗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平虜侯之所以懶怠交際,完全是被方御史絆住了腿。換別人相好這麼多年,就是個天仙也看厭了,他二人卻不知為何,竟一年比一年難分難捨。就說平虜侯吧,一個當將軍的,戰場上殺伐決斷,一回京卻整天窩盤在那破莊子裡,正事不干,專一給人燒湯做飯,這說出去誰信?偏那一個也愛寵著他,都老大不小的人了,還時常當著他的面,一個人握著另一個的手寫字,看得程五老牙都酸了。回頭細想想,他和自家娘子都沒這麼恩愛過,那兩個沒皮沒臉的,竟也不怕人笑話了去。
程五這邊廂覺得賀言二人太粘乎,誰想那邊賀言春也覺得他礙眼。你說他閒著沒事,在家同娘子說說話不好嗎?隔三岔五地跑了來,來了又沒什么正經事,一坐就是半天,耽誤他繡花。--他下廚燒兩道菜,程五便一臉拉不出屎的模樣,若再當著他的面拿出繡花針,那廝還不得去死?
後來程五不光自己來打擾,臨到歲末,還把邱固和齊二也拐帶了來。邱固自打聽說賀言春回了京,便一直想上門探望,只是他執掌光祿勛府,年底十分忙碌,始終不得空閒。程五邀了他兩次,他才好容易抽出身來,又拉了齊二,興興頭頭地騎馬去了城外田莊。彼此廝見,賓主都十分歡喜。方犁即刻讓人準備酒菜,幾人在莊中飲酒閒談、擲壺為樂,鬧到天黑時分,才一起散了。
方犁早有了幾分酒意,送程五等人出門後,回身往屋裡走。卻發現不知何時已經下起了雪,雪片自夜空中靜靜飄落,院中地都白了。牆角那株梅樹,枝上綴滿花苞,經了雪越發香氣撲鼻。方犁駐足看了片刻,醉中忽然想起往事,幾年前也有這麼一個雪天,也是這一樹紅梅,卻是自己同鄺不疑在廊下賞玩過,心裡頓時生出無盡惆悵來。
恰賀言春從廚下回來,見方犁在樹下呆呆站著,便把手中醒酒湯先放在桌几上,又從屋裡拿了一領斗蓬,出去披在方犁身上,兩人站在雪中,一起仰頭看那滿樹紅梅。
良久,方犁才呼出一口白氣,道:「若有笛兒,吹一曲來聽便好了。」
賀言春笑道:「這個卻是不能。我在漠北時,羌笛倒是擺弄過幾次。改日吹給你聽。」
方犁暈乎乎地笑著,道:「好啊。」
兩人靜靜站了片刻,方犁又道:「今日雖樂,卻終歸是少了個人。」
賀言春也正想著當年同鄺不疑等人一道去穎陽的情形,聞言道:「是啊,他那麼個熱鬧人,若在這裡,必不許我們這麼早就散,得鬧到半夜才肯消停。」
方犁也笑起來,道:「他又沒個妻室管束,可不恣意得很?只是可憐了七娘,一腔情意終究無處可托。如今也不知去了哪裡,過得好不好……」
說著停了下來。賀言春便道:「程五前兒還和我說呢,說再不想去章台街了,也沒個相熟面孔。少了七娘的劍舞,餘下那些庸脂俗粉,都沒甚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