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這些話全是方犁平日暗自擔憂的,只不曾明白說出來,如今聽他講來,方犁不由內心大為震動,想了想,卻笑道:「你呀,平時還說我思慮太過,你又何嘗不是這樣?如今皇上對你正寵信著,哪裡就到了那一步?」
賀言春捉著了他的手,放在手心裡捻著,又輕輕嘆了口氣,道:「不光為了這,再說我也不想再殺生了。我……我總擔心自己殺戮太過,對身邊人不祥……」
方犁心頭又是一驚,忙道:「怎會這樣想?陣前殺敵,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哪論得到殺生二字?自古多少帝王將相,為江山不都大殺四方麼?你見誰心裡不安過?」
賀言春便也笑起來,道:「好了,我不過隨口說說罷了。你安心在京中等我的好消息,順利的話,不過兩三月我就回來了。」兩人說了半夜的話,及至天明時,才摟著矇矓睡了。
八月底,賀部兵馬抵達邊郡,同當地守軍會合,依舊駐紮在甜水城附近。屠休等人則連夜出關,帶著大夏回函去見孤塗、烏維二王。在此期間,邊郡駐軍對過往商旅百姓均嚴加巡查,每日都派出幾批斥侯探子,打聽遠近消息。如此直到九月中旬,屠休才從孤塗王營地返回甜水城,根據他帶過來的消息,孤塗王、烏維王將在九月下旬率五萬人馬,前往甜水城西北二百里處一個叫納林湖的地方,向大夏使者正式遞交降書。
當晚賀言春、李齊等人都聚在主帥帳中,商議赴納林湖接受降書之事。李齊是文官,這還是頭一回隨軍出征,一聽說對方有五萬人馬,心裡就十分犯怵,對賀言春道:「大將軍,是不是從別處再調些人馬過來?若中了蠻子的埋伏,一萬人怎擋得住五萬?」
賀言春看著桌中沙盤,緩緩搖頭,道:「既是納降,多少也要顯示出一點誠意。匈奴把遞交降書的地方選在納林湖,何嘗不是一種試探?咱們怕埋伏,他們也擔心這是圈套。若咱們從別處調集兵馬,消息一旦傳出去,他們還怎麼敢來?」
李齊暗自點頭,卻又憂心忡忡地道:「只是北蠻向來狡詐善變,到時若事態有變,只怕咱們的人手壓制不住。」
齊小白程五也道:「咱們雖不懼他,卻也不得不防著他們作亂,大將軍,須得早作安排。」
賀言春點頭道:「正是。等到了那一天,我和小白護送李主簿,率五千人馬前往納林湖受降,孝之帶五千人馬,於中途設伏。李郡守在甜水城接應。若烏維孤塗兩部落老老實實地跟咱們走,也就罷了。若敢中途生亂,只管往死里砍。」一邊說,一邊沿沙盤比划行軍路線,道:「小白,我倆護著主簿,邊打邊撤,把匈奴人引到孝之埋伏的地方。屆時再以狼煙為信號,通知郡守率兵支援,如此一來,就算蠻子人多,也勢必討不了好去。」
李齊和郡守李雷見主帥如此冷靜,布置得也有條不紊,這才逐漸放下心來,程五和齊小白得令後,也各自去軍中安排,又提前踏勘沿途線路,屬下將士也無不厲兵秣馬,嚴陣以待。
到了和烏維王約定的那一日,賀言春提前一天便率部前往納林湖,卻在離納林湖五十里處安營紮寨,過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撥營,緩緩行軍至納林湖畔時,遠遠就見湖邊斜坡上,白茫茫一片都是匈奴營帳,營地里人馬來往,好不熱鬧。
這邊人馬還離得老遠,早有斥侯飛跑著去王帳報信兒了。營地里頓時安靜下來,帳外的匈奴騎兵,都伸長脖子,朝大夏使者來的方向眺望。就見幾隊騎兵列隊而來,身後旌旗在風中翻卷,露出老大的一個「賀」字,臉上都不由得露出一點懼意,紛紛握緊了手中刀柄。
在離匈奴營帳還有兩里的地方,賀言春揮手喊停。夏軍令行禁止,頓時人馬整肅不動。這時便有幾名士兵越眾而出,抬出兩張桌几,在匈奴和夏人的中間地帶設置席位酒水,只等兩位王爺前來遞交降書。
屠休也忙忙地帶人去了另一邊,到自家王爺帳中稟報去了。賀言春和李齊坐在馬上,都靜靜望著匈奴營地。草原九月,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此時卻劍撥弩張。起伏的牧草間,就見對面營地中亦是一片安靜,只偶爾有陣陣風聲和馬兒嘶鳴聲傳來。
李齊不由忐忑,撥馬到賀言春身邊,輕聲道:「大將軍,您看這……,匈奴人那邊怎麼這麼久都沒動靜?」
賀言春也正眯著眼朝前望,聞言看他一眼,道:「主簿稍安勿燥,等我派人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一語未完,對面營地里忽然人喊馬嘶地鼓譟起來,李齊臉色大變,賀言春亦是微微皺眉,盯著前方片刻,冷聲道:「小白,你帶一隊人護著主簿,其餘人隨我來,咱們會一會烏維王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叛亂
風吹大旗,獵獵作響。廣袤草原上,一彪人兵如利刃般直插向匈奴宿營地,營中騎兵萬不料他們說闖營便闖營,倉促之間,有的紛紛走避,有的架弩撥刀,一時亂作一團,哭喊聲震天。
賀言春長刀出鞘,連著斬殺四五人,夏軍一路暢通無阻地闖了進去。及至到了匈奴王帳前,他才一勒馬匹,那馬前蹄高揚,長嘶一聲停下來。緊隨其後的夏軍將士不等吩咐,紛紛圍上來,撥出長刀齊聲大喝:「賀大將軍在此,何人膽敢喧譁?」
連喊數遍,聲勢如雷,將匈奴人都震懾住了,周圍頓時安靜下來。這當兒,王帳里的人早被驚動了,紛紛掀簾奔出來看,就見帳外已經聚集了上百名凶神惡煞的夏軍,其中一位年輕將軍端坐馬上,手中長刀猶在往下滴血。
賀言春捉著了他的手,放在手心裡捻著,又輕輕嘆了口氣,道:「不光為了這,再說我也不想再殺生了。我……我總擔心自己殺戮太過,對身邊人不祥……」
方犁心頭又是一驚,忙道:「怎會這樣想?陣前殺敵,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哪論得到殺生二字?自古多少帝王將相,為江山不都大殺四方麼?你見誰心裡不安過?」
賀言春便也笑起來,道:「好了,我不過隨口說說罷了。你安心在京中等我的好消息,順利的話,不過兩三月我就回來了。」兩人說了半夜的話,及至天明時,才摟著矇矓睡了。
八月底,賀部兵馬抵達邊郡,同當地守軍會合,依舊駐紮在甜水城附近。屠休等人則連夜出關,帶著大夏回函去見孤塗、烏維二王。在此期間,邊郡駐軍對過往商旅百姓均嚴加巡查,每日都派出幾批斥侯探子,打聽遠近消息。如此直到九月中旬,屠休才從孤塗王營地返回甜水城,根據他帶過來的消息,孤塗王、烏維王將在九月下旬率五萬人馬,前往甜水城西北二百里處一個叫納林湖的地方,向大夏使者正式遞交降書。
當晚賀言春、李齊等人都聚在主帥帳中,商議赴納林湖接受降書之事。李齊是文官,這還是頭一回隨軍出征,一聽說對方有五萬人馬,心裡就十分犯怵,對賀言春道:「大將軍,是不是從別處再調些人馬過來?若中了蠻子的埋伏,一萬人怎擋得住五萬?」
賀言春看著桌中沙盤,緩緩搖頭,道:「既是納降,多少也要顯示出一點誠意。匈奴把遞交降書的地方選在納林湖,何嘗不是一種試探?咱們怕埋伏,他們也擔心這是圈套。若咱們從別處調集兵馬,消息一旦傳出去,他們還怎麼敢來?」
李齊暗自點頭,卻又憂心忡忡地道:「只是北蠻向來狡詐善變,到時若事態有變,只怕咱們的人手壓制不住。」
齊小白程五也道:「咱們雖不懼他,卻也不得不防著他們作亂,大將軍,須得早作安排。」
賀言春點頭道:「正是。等到了那一天,我和小白護送李主簿,率五千人馬前往納林湖受降,孝之帶五千人馬,於中途設伏。李郡守在甜水城接應。若烏維孤塗兩部落老老實實地跟咱們走,也就罷了。若敢中途生亂,只管往死里砍。」一邊說,一邊沿沙盤比划行軍路線,道:「小白,我倆護著主簿,邊打邊撤,把匈奴人引到孝之埋伏的地方。屆時再以狼煙為信號,通知郡守率兵支援,如此一來,就算蠻子人多,也勢必討不了好去。」
李齊和郡守李雷見主帥如此冷靜,布置得也有條不紊,這才逐漸放下心來,程五和齊小白得令後,也各自去軍中安排,又提前踏勘沿途線路,屬下將士也無不厲兵秣馬,嚴陣以待。
到了和烏維王約定的那一日,賀言春提前一天便率部前往納林湖,卻在離納林湖五十里處安營紮寨,過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撥營,緩緩行軍至納林湖畔時,遠遠就見湖邊斜坡上,白茫茫一片都是匈奴營帳,營地里人馬來往,好不熱鬧。
這邊人馬還離得老遠,早有斥侯飛跑著去王帳報信兒了。營地里頓時安靜下來,帳外的匈奴騎兵,都伸長脖子,朝大夏使者來的方向眺望。就見幾隊騎兵列隊而來,身後旌旗在風中翻卷,露出老大的一個「賀」字,臉上都不由得露出一點懼意,紛紛握緊了手中刀柄。
在離匈奴營帳還有兩里的地方,賀言春揮手喊停。夏軍令行禁止,頓時人馬整肅不動。這時便有幾名士兵越眾而出,抬出兩張桌几,在匈奴和夏人的中間地帶設置席位酒水,只等兩位王爺前來遞交降書。
屠休也忙忙地帶人去了另一邊,到自家王爺帳中稟報去了。賀言春和李齊坐在馬上,都靜靜望著匈奴營地。草原九月,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此時卻劍撥弩張。起伏的牧草間,就見對面營地中亦是一片安靜,只偶爾有陣陣風聲和馬兒嘶鳴聲傳來。
李齊不由忐忑,撥馬到賀言春身邊,輕聲道:「大將軍,您看這……,匈奴人那邊怎麼這麼久都沒動靜?」
賀言春也正眯著眼朝前望,聞言看他一眼,道:「主簿稍安勿燥,等我派人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一語未完,對面營地里忽然人喊馬嘶地鼓譟起來,李齊臉色大變,賀言春亦是微微皺眉,盯著前方片刻,冷聲道:「小白,你帶一隊人護著主簿,其餘人隨我來,咱們會一會烏維王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叛亂
風吹大旗,獵獵作響。廣袤草原上,一彪人兵如利刃般直插向匈奴宿營地,營中騎兵萬不料他們說闖營便闖營,倉促之間,有的紛紛走避,有的架弩撥刀,一時亂作一團,哭喊聲震天。
賀言春長刀出鞘,連著斬殺四五人,夏軍一路暢通無阻地闖了進去。及至到了匈奴王帳前,他才一勒馬匹,那馬前蹄高揚,長嘶一聲停下來。緊隨其後的夏軍將士不等吩咐,紛紛圍上來,撥出長刀齊聲大喝:「賀大將軍在此,何人膽敢喧譁?」
連喊數遍,聲勢如雷,將匈奴人都震懾住了,周圍頓時安靜下來。這當兒,王帳里的人早被驚動了,紛紛掀簾奔出來看,就見帳外已經聚集了上百名凶神惡煞的夏軍,其中一位年輕將軍端坐馬上,手中長刀猶在往下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