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釣魚是情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大災之後往往有大疫,這大疫往往從水裡來。雲舟看書說史,曾經提到,別看水災時候,漫眼全是水,只有淹死的,斷無渴死的了?實則這水都是渾的,甚至有屍瘴在裡頭,萬一要喝了,就容易孽生出疫病來,因此要潔淨了才好吃它。

  淨水的法子?最傳統的就是燒它!燒滾了就好吃了。

  但孤島上的燃料並不太多,何況大部分也被打濕了。雲舟就吩咐人先拿些木料、草料晾著備用,又水裡漂來的各種木材等物,哪怕細小不值錢的,也先撈上來,晾著,等幹了好燒。

  也是天公作美,水災之後,就是晴天。東西幹得快。不久,島上就生起了火,可以燒水、煮東西吃了。雲舟舉目望,看見遠遠的也有一兩處菸頭,著筱筱記下來。那些都是困著人的方位。等大水稍退,也許可以到那地方與人會合。

  唐靜軒吟著「依依墟里煙」踱步,又索然無味的住口,寂寂的沿著青草小路走了一段,看石塊極潔淨,旁邊的青草豐盛、蔓長、潤澤。平生第一次,他沒有要人來鋪墊子,就直接坐在了草上。

  春衫薄薄,柔草給他難以言喻的奇妙觸感,他手向後頭自然而然的一撐,竟觸到了另一隻手。

  那隻手溫軟纖柔、入握如棉。唐靜軒本該抽開手、站起身、看看對方是誰、並且立刻道歉的。他卻怔住了。

  那隻手也怔了片刻。

  隨後,他跟她一起縮回手。唐靜軒站起身,筱筱道:「呀!姑娘,是唐公子。」

  唐靜軒看草叢那邊,原來已經是水濱。一根釣竿牽著釣絲。垂在水中。雲舟是在這裡垂釣。附近樹斜草茂,唐靜軒過來,與那邊的丫頭兩兩不相見。雲舟也坐在草地上,順手一撐,正與唐靜軒相觸。

  唐靜軒既站起來,看明白了情況,視線停也未停。人已背過身去。就這樣背對著向筱筱說話,請筱筱向謝小姐問好。

  雲舟也請筱筱向唐公子問好。

  這兩人就這麼處在伸手可觸的距離,愣是當作沒看見。好像當中隔了重重簾幔與板壁似的。這份演戲的功夫,也真叫筱筱佩服。

  兩人又客氣了幾句,魚把餌吃得七打八,也沒上鉤。雲舟便起身,在筱筱等大丫頭的攙扶下離去了。剩下小丫頭收拾水邊的釣具。

  唐靜軒也是無意中。見釣絲一晃,上頭的魚鉤映著陽光,竟是筆直的。唐靜軒還以為是魚鉤質量不好,被魚兒拉直了。而小丫頭視若無睹。就這麼收起來。他好心提醒小丫頭,這鉤要修了。小丫頭卻道:「不相干,我們小姐就用直的。」

  唐靜軒奇問為什麼。小丫頭也說不出原因,只好道。這個要問筱筱姐姐。

  唐靜軒哪裡會真去問筱筱,就自己在心裡琢磨:為什麼要用直鉤呢?自然為了不釣起魚來。為什麼釣魚、又不要魚上鉤呢?哎,姜太公當初釣魚也是用直鉤,所以傳下一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嘛!那姜太公是為了引起文王的注意,釣的是文王。雲舟難道是為了引他的注意?像雲蕙那時候似的……唐靜軒頓時像吃了個蒼蠅似的滿身不舒服,進一步還懷疑雲蕙那時候的計策,也是雲舟幫忙的?

  再一想,又不對。雲蕙當時的計謀何等明確?簡直是牽著鼻子誘哄他往劃好的道上走,所以他發現之後,格外覺得不舒服!而雲舟今兒呢,劃了什麼道了?他吟著詩走到這邊,是他自己的主意,又不是她的——

  喲,他先前還想著詩句來著,這會兒徹底都丟到九霄雲外了!

  唐靜軒忽然悟了:她的直鉤,就像是他的詩。他的詩何嘗有用?他的鉤又何必釣魚?然而她的直鉤上還是要裝餌餵魚。他的詩也還是要寫下來。這都是按世間通行的規矩做事,不好全盤丟開的。既按了規矩,又無礙形跡。這本來是他的追求,卻原來,竟是她的生活!

  唐靜軒一路作想,口水竟然往外冒。他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頓時被自己嚇住了:怎麼了,他生病了不成?

  不是不是。他剛才只是想著,直鉤釣魚真風雅啊!真超脫啊!真高明啊!釣魚釣的是情調,誰要真的釣一條魚上來呢?難道要烤它煎它煮它炸它嗎……

  呃,不好,口水就冒出來了。

  唐靜軒一邊被自己嚇住,一邊忍不住繼續想:難道要撒這個那個作料嗎……

  糟了口水冒得更凶了!

  唐靜軒覺得這不像他自己啊!他從來不喜歡大魚大肉那些東西啊!膩歪!他喜歡的是雨前女兒茶啊、迎江寺的素齋啊、二十四橋明月夜啊——最後這不僅僅是一句詩,還是一道菜的名字——嗯,總之是這些修身養性的菜餚。

  可是事實證明,再修身養性的公子,被困在島上幾天之後,想起紅燒魚大醬肉還是會流口水。

  唐靜軒被自己身體裡蠢蠢欲動的動物性驚嚇著,竟沒顧著看路,差點一頭撞上個人。他連忙住足,喏喏道歉。

  一邊,他的書僮也趕過來了,先向那差點被撞的主婢問好。

  那婦人年紀已近三十了,妝扮得卻仿佛只有二十出頭,雖被困在這孤島上,仍然戴著琳琅的金珠寶玉首飾,指甲上也還套著長長的護甲。她原準備發怒,及見冒失行來的竟是唐靜軒,轉怒為笑,道:「這路不好走,唐公子當心些。瞧這好好的袍角鞋子,沾了泥,多麼可惜?像我們這樣套了木屐的還好些呢!」特意把裙角稍許拎高些,炫耀她腳上的上好描花木屐,還露了一點繡花緞子鞋尖。

  唐靜軒避之不迭,見她們主婢穿的木屐質量差不多,只是丫頭的素些、她的花哨些,如此而已。心中暗暗怪異,想著或許這丫頭是得寵的,也不便深究,只向她丫頭道:「在下有禮,問范娘子的好。」

  原來這婦人與婢子,都是一齊被困在這邊的。她們的箱籠中也有不少貴重物品,看來也是大戶人家。這婦人自稱是范家的。便是北方文才第一范沛然公那個范家。

  范家也算極有名的官宦世家,這一代出了個范沛然,賺足文名,另有子孫當官的當官、賺錢的賺錢,有權有勢,宮裡也有人,不容小覷。雲舟和唐靜軒開初對她都極客氣,聽了她的來歷,連稱有緣,也聊了會子天,卻覺得不對。

  范家官宦傳家,家風必定是值得稱頌的,至少不會比唐家、謝家差。這個婦人,生得固然曼妙,卻是太輕浮,口頭固然來得,卻是太粗俗。她原來還想裝范家正經媳婦,經不住雲舟老謀深算的套話,底細還是暴露出來:只不過是范家某位老爺的外室。

  唐靜軒也雲舟什麼身份?當然不屑與區區一介外室攀談,只是這位范老爺官職不小,靠近皇室,受寵外室在老爺面前的份量有時候又比正房還重些。因此兩人也犯不上得罪她,只是虛與委蛇罷了。可恨大水漫漫,這孤村太小,低頭不見抬頭見。若擱在尋常時候,他們根本不必相見。

  ——若擱在平常時候,唐靜軒也沒有機會見謝四小姐自持手竿、直鉤消遣不是?

  唐靜軒眼神流出溫柔。

  那婦人瞥著他,與丫頭交換個眼神,又關心了他兩句。唐靜軒不願多說,匆匆告退。那婦人還捨不得他走:「噯,唐公子是沒帶木屐來?可惜我們帶的也都是女式的,不然很可以借公子一雙。」

  誰要他借木屐啊!唐靜軒狼狽而退。那婦人還要在他後面喊:「晚上我請三姨、福妹妹吃飯,公子也一起來啊!」

  唐靜軒差點絆一跤!

  他支吾著應付完了那婦人,立刻就去福三娘與福珞珞那裡。話說村子裡屋子不多,福三娘她們好歹分到兩間,福三娘、福珞跟細使喚的丫頭嬤嬤睡在裡間。最好的床位歸她們倆人。其他人就從床邊到地上不等。美其名為方便服侍主子,實際上很有大通鋪的效果。

  至於睡在外間的那些粗使喚的,就真的是大通鋪了。

  唐靜軒見福三娘與福珞,不得不越過兩個大通鋪。為了成全禮法起見,裡面居然還掛了帘子隔在他們當中。這帘子還是雲舟拿出來的,製作精美就別提了。可福三娘的背就被逼到板壁上去,而福珞幾乎要坐到她的懷裡了——這屋子實在沒多大空間掛出幾道大帘子來。只好委屈她們往後靠、擠一擠了。

  至於唐靜軒,坐在一群下人當中,從來沒有覺得被下人簇擁是如此不好受的事情!在煩躁的心情下,他說話的口氣就太沖了:「你們晚上去范娘子那兒?」

  「……」福珞有那麼一會兒不言語。

  她從沒見過唐靜軒這麼凶,被嚇住了。她又不敢回嘴,怕自己心情也不好,一回嘴就跟他吵起來。這裡地方逼仄,瞞不住人,豈不傳出去被人笑話?

  而福三娘竟被小輩這麼沖,也懵了,竟不知是不是該罵回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