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孟遙提了三個禮品袋,留了一個在後備箱裡,“這一袋給阿姨的。”
丁卓沉著眼,“嗯”了一聲。
孟遙一手拎禮品袋,一手拉箱子,“……那我回去了,過兩天見。”
她立了一會兒,訥訥地說了聲“再見”。
丁卓點了點頭。
孟遙提著東西,轉身往前走。
緩緩的水聲,一陣一陣在耳邊迴蕩。
她沒回頭,慢慢地走上三道橋。
停下腳步,手扶著欄杆,站定。
盛夏時的記憶,立時撲面而來。
眼前沿河的冬景越發模糊,一種深重的愧疚感讓她驟然手足無措。
她凝視著河中搖碎的星火。
“……曼真……”
丁卓站在原地,一直沒有上車。
他看著孟遙上了橋,立在那兒。夜色之中,一道削瘦的黑色剪影。
他下意識地摸出煙盒,抽出一支含在嘴裡,劃了好幾下小砂輪,打火機里剛冒出點兒火苗就滅了。丁卓伸出手掌攏住,把風擋著,又打了一下,一股薄薄的火焰噴出來。
他湊近點燃,猛地吸了一口,濃烈的煙霧進入肺腔,心裡那股揮之不去的煩躁、憋悶和愧疚,才仿佛稍稍緩解了一些。
夜風很冷,帶著河流潮濕的水汽。
不遠處橋上那道身影,像一道稀薄的剪影,隨時要被風吹散。
從前,讓他們靠近的那種同樣的悲傷,如今也這樣阻隔開他們。
風一陣一陣,吹得手背僵冷,丁卓機械地抬手,把煙送進嘴裡。
不知道過了多久,橋上的身影終於動了,邁下台階,踽踽向著橋的那邊走去。
丁卓丟了煙,看著孟遙身影消失在重重疊疊的黑暗之中,轉身上車。
到門口,孟遙敲了一下門。
裡面傳來孟瑜輕快的聲音:“來了!”
緊接著,大門打開,孟瑜撲上來一把抱住她,“姐。”
屋內的燈火和帶著甜味的氣息一下湧出來,孟遙凍僵的臉上浮出一抹笑,也伸手用力地抱了一下妹妹,“先讓我進去,外面冷。”
孟瑜幫忙把行李提進去,向著廚房那兒喊了一聲,“媽,姐回來了。”
王麗梅應了一聲,“湯圓馬上就好,坐會兒。”
坐在沙發上的外婆緩緩站起來,“遙遙。”
孟遙趕緊過去拉住外婆的手。
“傻丫頭,手怎麼這麼冷,冰碴子一樣,”外婆摩挲著孟遙手背,拉著她坐下,把取暖器挪到她跟前,“趕緊烤一烤,別感冒了。”
說著,又拿了個橘子,要剝給孟遙吃。
孟遙攔下來,“外婆,先不吃了,馬上要吃湯圓。”
外婆放下橘子,在她旁邊坐下,笑眯眯瞅著她,問她路上冷不冷,累不累,吃沒吃過晚飯,一個人回來怕不怕……
還是拿她當個小姑娘。
孟遙笑了笑,“沒事的外婆,我跟人結伴一塊兒回來的……”
王麗梅恰好端著湯圓出來,“跟誰一塊兒回來的?”
孟遙支吾一下,垂眼道:“就一個老鄉。”
“咱們這兒還有人也在旦城?”
“不是,旁邊縣的。”
王麗梅“哦”了一聲,也沒多問,拿小碗給孟遙盛了點酒釀湯圓,“去洗個手,過來吃湯圓。”
孟遙把外套脫下來,走去臥室。
她摸著牆壁,摁亮了燈,把大衣掛在門邊的架子上。
正要出去,一抬眼,瞥見牆角那兒的一抹白色。
孟遙心口一悶。
一個破了的紙燈籠,挑在那兒。
第28章(28)親吻
孟遙洗過手,坐在桌上跟大家一起吃酒釀元宵。席上,免不了要被追問這半年來的情況。孟遙意興闌珊,強撐著應付。
吃完湯圓,她洗了澡回到臥室,孟瑜正趴在床上看書。
“坐起來看,別近視了。”
孟瑜應了一聲,但還是趴著沒動。
孟遙坐下,床鋪陷下去一點兒。
孟瑜“啊”了一聲,才想起來,“剛剛丁卓哥給你打了個電話,我替你接了。”
孟遙心裡咯噔一下,“他說什麼了?”
“沒說什麼,問你睡覺了沒,”孟瑜抬頭,“你跟丁卓哥一直有聯繫?”
孟遙語氣平淡,“他也在旦城,平常稍微有點兒來往。”
孟瑜“哦”了一聲,合上書往裡躺了點。
孟遙關上大燈,到床上躺下,想跟孟瑜聊聊她周考成績下降的事兒,又有點提不起興致,最後還是決定等過了年再說。
孟遙翻了幾個身,還是沒什麼睡意。
擱枕頭下的手機突然響了一聲,孟遙摸出來一看,丁卓發來的簡訊。
孟遙回覆:剛躺下,準備睡了。
片刻,丁卓回了一個“好”,跟她說晚安。
孟遙腦袋有點兒鈍,似乎從回到鄒城這一刻開始,她就什麼都不想去思考。
清晨醒來,孟遙收拾之後,去蘇家探望蘇欽德和陳素月。
陳素月將她迎進屋,笑問:“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天晚上。”
“放假這麼晚啊?放幾天?”
孟遙把自己帶來的東西遞給陳素月,“初七上班。”
陳素月接了東西,替她倒水端茶,又把水果瓜子都端上來,坐下陪她聊天。她精神比上回在旦城時更好,大約也已漸漸走出喪女之痛。
孟遙多少覺得寬慰一些。
坐了一會兒,蘇欽德從樓上下來了。
孟遙陪著兩人聊了會兒天,陳素月留她吃中飯。
“今天團年,我還得趕回去幫忙。阿姨你們也得忙,今天就先不吃了。”
陳素月笑一笑,起身送她,“曼真都不在了,這年過不過,區別不大——你先回去忙吧,看初二還是初三,你們一道過來吃飯。”
一整天,孟遙跟孟瑜在家裡忙進忙出。
王麗梅看中這個,覺得要是年沒過好,這一年的頭就沒開好,因此雖然家裡只四個人,還是要張羅一大桌子菜。
晚上,一家人看著春晚,吃了團圓飯。
以前外婆還健旺,總要熬到零點才睡,現在精神頭大不如前,到十一點就一定得上床睡覺。
王麗梅常年操勞,今天又忙了一天,很快也就去睡了。
春晚冗長又無聊,孟遙跟孟瑜大眼瞪小眼。
最後,孟瑜說:“姐,我餓了。”
孟遙坐直身體,“吃什麼,我去熱點兒菜。”
孟瑜抱住她,撒嬌,“那當然是要吃大遙遙烤的小紅薯。”
孟遙哭笑不得,“現在都不燒炭了,我到哪兒去給你弄。”
“有啊,”孟瑜狡黠一笑,“上回要跟同學燒烤,買了點兒白炭,還沒燒完呢。”
孟遙笑了,“敢情是在算計我呢。”
電視沒關,兩個人去廚房裡把炭盆燒起來,架上鐵架子。
兩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炭盆,一點兒火光映在臉上,紅彤彤的。小時候冬天取暖,也是這樣的場景。
孟遙翻著紅薯,烤了一會兒,漸有甜香溢出來。
孟瑜拿著根不知從哪兒弄來的燒火棍,扒拉著炭盆里的炭。
孟遙看她一眼,狀似漫不經心,“你這回期末考試怎麼樣?”
孟瑜回過神,語氣淡淡的,“還行吧。”
“就半年了,抓點兒緊,別的什麼都能放一放。”
孟瑜頓了下,抬眼看向孟遙,“媽是不是跟你說什麼了?”
孟遙沒否認,“她擔心你,說你幾次周考月考成績都下滑了。我相信你有分寸,所以我一直沒多問。”
孟瑜悶聲說:“知道你們想什麼,沒那回事。”
孟遙盯著她。
孟瑜垂著眼,神情懨懨。這表情,斷然不像是沒什麼事的樣子。
讀大學的時候,孟瑜才十歲。她在家裡待得少,孟瑜的很多事,她也不算特別清楚。王麗梅是容易大驚小怪的性格,是以孟瑜遇到什麼事,更願意跟姐姐傾訴。
“你有什麼事,都能跟我說,解決不了的,我還能開導你兩句。”
孟瑜沒說話,燒火棍子一下一下戳著炭盆。
她不願意說,孟遙也就不多問了。
沒一會兒,紅薯都烤好了。
孟遙拿筷子把紅薯夾進盤子裡,把炭盆端去門外,去浴室洗了把臉。
孟瑜已經剝開紅薯咬了一口,舌頭被燙了一下,張著嘴大口大口哈氣。
孟遙笑了,“你慢點兒吃,沒人跟你搶。”
她自己也想嘗一嘗,剛拿紙巾包了一個,放在茶几上的電話響起來。
放下紅薯,彎腰把手機撈起來,一看,丁卓。
頓了下,她向孟瑜看了一眼,孟瑜正津津有味地吃著烤紅薯。
她接起電話,向著窗戶走去。
“餵。”
“買了點兒煙花,你現在方不方便出來?”
“還有誰?”
“就我,還能有誰。”
孟遙有點猶豫。
丁卓聲音低沉:“出來吧,咱們說會兒話,有什麼問題現在就解決,別帶到新年去。”
孟遙沉默一瞬,“好。”
她回房間換了件羽絨服,把手機和要是揣進口袋,走回客廳,“我出去一會兒。”
孟瑜抬頭看她,“這麼晚了,出去幹什麼?”
“有個高中同學,給我買了點兒東西。”
孟瑜只顧著消滅紅薯,“好,那你早點兒回來。”
“嗯,你把門關好,困了自己先睡。”
孟遙向門口走了幾步,又停下來,退回去拿上茶几上紙巾包好的紅薯。
外面風冷,不遠處已經有人放起了煙花。
孟遙沿著河堤,向四道橋方向走去。柳條河一共八座橋,從一到八。
走了五分鐘,她遠遠便看見橋上立著一道身影。
孟遙加快腳步,快到時,橋上的人聽見腳步聲,轉過頭來。
他穿了件黑色的大衣,一手插在口袋裡。
孟遙拾級而上,走到他跟前,“久等了。”
“沒多久。家裡鬧,正好出來透透氣。”
“今年人多麼?”
“嗯,外公外婆,還有姨媽,今年都在我家過年。”
丁卓沉著眼,“嗯”了一聲。
孟遙一手拎禮品袋,一手拉箱子,“……那我回去了,過兩天見。”
她立了一會兒,訥訥地說了聲“再見”。
丁卓點了點頭。
孟遙提著東西,轉身往前走。
緩緩的水聲,一陣一陣在耳邊迴蕩。
她沒回頭,慢慢地走上三道橋。
停下腳步,手扶著欄杆,站定。
盛夏時的記憶,立時撲面而來。
眼前沿河的冬景越發模糊,一種深重的愧疚感讓她驟然手足無措。
她凝視著河中搖碎的星火。
“……曼真……”
丁卓站在原地,一直沒有上車。
他看著孟遙上了橋,立在那兒。夜色之中,一道削瘦的黑色剪影。
他下意識地摸出煙盒,抽出一支含在嘴裡,劃了好幾下小砂輪,打火機里剛冒出點兒火苗就滅了。丁卓伸出手掌攏住,把風擋著,又打了一下,一股薄薄的火焰噴出來。
他湊近點燃,猛地吸了一口,濃烈的煙霧進入肺腔,心裡那股揮之不去的煩躁、憋悶和愧疚,才仿佛稍稍緩解了一些。
夜風很冷,帶著河流潮濕的水汽。
不遠處橋上那道身影,像一道稀薄的剪影,隨時要被風吹散。
從前,讓他們靠近的那種同樣的悲傷,如今也這樣阻隔開他們。
風一陣一陣,吹得手背僵冷,丁卓機械地抬手,把煙送進嘴裡。
不知道過了多久,橋上的身影終於動了,邁下台階,踽踽向著橋的那邊走去。
丁卓丟了煙,看著孟遙身影消失在重重疊疊的黑暗之中,轉身上車。
到門口,孟遙敲了一下門。
裡面傳來孟瑜輕快的聲音:“來了!”
緊接著,大門打開,孟瑜撲上來一把抱住她,“姐。”
屋內的燈火和帶著甜味的氣息一下湧出來,孟遙凍僵的臉上浮出一抹笑,也伸手用力地抱了一下妹妹,“先讓我進去,外面冷。”
孟瑜幫忙把行李提進去,向著廚房那兒喊了一聲,“媽,姐回來了。”
王麗梅應了一聲,“湯圓馬上就好,坐會兒。”
坐在沙發上的外婆緩緩站起來,“遙遙。”
孟遙趕緊過去拉住外婆的手。
“傻丫頭,手怎麼這麼冷,冰碴子一樣,”外婆摩挲著孟遙手背,拉著她坐下,把取暖器挪到她跟前,“趕緊烤一烤,別感冒了。”
說著,又拿了個橘子,要剝給孟遙吃。
孟遙攔下來,“外婆,先不吃了,馬上要吃湯圓。”
外婆放下橘子,在她旁邊坐下,笑眯眯瞅著她,問她路上冷不冷,累不累,吃沒吃過晚飯,一個人回來怕不怕……
還是拿她當個小姑娘。
孟遙笑了笑,“沒事的外婆,我跟人結伴一塊兒回來的……”
王麗梅恰好端著湯圓出來,“跟誰一塊兒回來的?”
孟遙支吾一下,垂眼道:“就一個老鄉。”
“咱們這兒還有人也在旦城?”
“不是,旁邊縣的。”
王麗梅“哦”了一聲,也沒多問,拿小碗給孟遙盛了點酒釀湯圓,“去洗個手,過來吃湯圓。”
孟遙把外套脫下來,走去臥室。
她摸著牆壁,摁亮了燈,把大衣掛在門邊的架子上。
正要出去,一抬眼,瞥見牆角那兒的一抹白色。
孟遙心口一悶。
一個破了的紙燈籠,挑在那兒。
第28章(28)親吻
孟遙洗過手,坐在桌上跟大家一起吃酒釀元宵。席上,免不了要被追問這半年來的情況。孟遙意興闌珊,強撐著應付。
吃完湯圓,她洗了澡回到臥室,孟瑜正趴在床上看書。
“坐起來看,別近視了。”
孟瑜應了一聲,但還是趴著沒動。
孟遙坐下,床鋪陷下去一點兒。
孟瑜“啊”了一聲,才想起來,“剛剛丁卓哥給你打了個電話,我替你接了。”
孟遙心裡咯噔一下,“他說什麼了?”
“沒說什麼,問你睡覺了沒,”孟瑜抬頭,“你跟丁卓哥一直有聯繫?”
孟遙語氣平淡,“他也在旦城,平常稍微有點兒來往。”
孟瑜“哦”了一聲,合上書往裡躺了點。
孟遙關上大燈,到床上躺下,想跟孟瑜聊聊她周考成績下降的事兒,又有點提不起興致,最後還是決定等過了年再說。
孟遙翻了幾個身,還是沒什麼睡意。
擱枕頭下的手機突然響了一聲,孟遙摸出來一看,丁卓發來的簡訊。
孟遙回覆:剛躺下,準備睡了。
片刻,丁卓回了一個“好”,跟她說晚安。
孟遙腦袋有點兒鈍,似乎從回到鄒城這一刻開始,她就什麼都不想去思考。
清晨醒來,孟遙收拾之後,去蘇家探望蘇欽德和陳素月。
陳素月將她迎進屋,笑問:“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天晚上。”
“放假這麼晚啊?放幾天?”
孟遙把自己帶來的東西遞給陳素月,“初七上班。”
陳素月接了東西,替她倒水端茶,又把水果瓜子都端上來,坐下陪她聊天。她精神比上回在旦城時更好,大約也已漸漸走出喪女之痛。
孟遙多少覺得寬慰一些。
坐了一會兒,蘇欽德從樓上下來了。
孟遙陪著兩人聊了會兒天,陳素月留她吃中飯。
“今天團年,我還得趕回去幫忙。阿姨你們也得忙,今天就先不吃了。”
陳素月笑一笑,起身送她,“曼真都不在了,這年過不過,區別不大——你先回去忙吧,看初二還是初三,你們一道過來吃飯。”
一整天,孟遙跟孟瑜在家裡忙進忙出。
王麗梅看中這個,覺得要是年沒過好,這一年的頭就沒開好,因此雖然家裡只四個人,還是要張羅一大桌子菜。
晚上,一家人看著春晚,吃了團圓飯。
以前外婆還健旺,總要熬到零點才睡,現在精神頭大不如前,到十一點就一定得上床睡覺。
王麗梅常年操勞,今天又忙了一天,很快也就去睡了。
春晚冗長又無聊,孟遙跟孟瑜大眼瞪小眼。
最後,孟瑜說:“姐,我餓了。”
孟遙坐直身體,“吃什麼,我去熱點兒菜。”
孟瑜抱住她,撒嬌,“那當然是要吃大遙遙烤的小紅薯。”
孟遙哭笑不得,“現在都不燒炭了,我到哪兒去給你弄。”
“有啊,”孟瑜狡黠一笑,“上回要跟同學燒烤,買了點兒白炭,還沒燒完呢。”
孟遙笑了,“敢情是在算計我呢。”
電視沒關,兩個人去廚房裡把炭盆燒起來,架上鐵架子。
兩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炭盆,一點兒火光映在臉上,紅彤彤的。小時候冬天取暖,也是這樣的場景。
孟遙翻著紅薯,烤了一會兒,漸有甜香溢出來。
孟瑜拿著根不知從哪兒弄來的燒火棍,扒拉著炭盆里的炭。
孟遙看她一眼,狀似漫不經心,“你這回期末考試怎麼樣?”
孟瑜回過神,語氣淡淡的,“還行吧。”
“就半年了,抓點兒緊,別的什麼都能放一放。”
孟瑜頓了下,抬眼看向孟遙,“媽是不是跟你說什麼了?”
孟遙沒否認,“她擔心你,說你幾次周考月考成績都下滑了。我相信你有分寸,所以我一直沒多問。”
孟瑜悶聲說:“知道你們想什麼,沒那回事。”
孟遙盯著她。
孟瑜垂著眼,神情懨懨。這表情,斷然不像是沒什麼事的樣子。
讀大學的時候,孟瑜才十歲。她在家裡待得少,孟瑜的很多事,她也不算特別清楚。王麗梅是容易大驚小怪的性格,是以孟瑜遇到什麼事,更願意跟姐姐傾訴。
“你有什麼事,都能跟我說,解決不了的,我還能開導你兩句。”
孟瑜沒說話,燒火棍子一下一下戳著炭盆。
她不願意說,孟遙也就不多問了。
沒一會兒,紅薯都烤好了。
孟遙拿筷子把紅薯夾進盤子裡,把炭盆端去門外,去浴室洗了把臉。
孟瑜已經剝開紅薯咬了一口,舌頭被燙了一下,張著嘴大口大口哈氣。
孟遙笑了,“你慢點兒吃,沒人跟你搶。”
她自己也想嘗一嘗,剛拿紙巾包了一個,放在茶几上的電話響起來。
放下紅薯,彎腰把手機撈起來,一看,丁卓。
頓了下,她向孟瑜看了一眼,孟瑜正津津有味地吃著烤紅薯。
她接起電話,向著窗戶走去。
“餵。”
“買了點兒煙花,你現在方不方便出來?”
“還有誰?”
“就我,還能有誰。”
孟遙有點猶豫。
丁卓聲音低沉:“出來吧,咱們說會兒話,有什麼問題現在就解決,別帶到新年去。”
孟遙沉默一瞬,“好。”
她回房間換了件羽絨服,把手機和要是揣進口袋,走回客廳,“我出去一會兒。”
孟瑜抬頭看她,“這麼晚了,出去幹什麼?”
“有個高中同學,給我買了點兒東西。”
孟瑜只顧著消滅紅薯,“好,那你早點兒回來。”
“嗯,你把門關好,困了自己先睡。”
孟遙向門口走了幾步,又停下來,退回去拿上茶几上紙巾包好的紅薯。
外面風冷,不遠處已經有人放起了煙花。
孟遙沿著河堤,向四道橋方向走去。柳條河一共八座橋,從一到八。
走了五分鐘,她遠遠便看見橋上立著一道身影。
孟遙加快腳步,快到時,橋上的人聽見腳步聲,轉過頭來。
他穿了件黑色的大衣,一手插在口袋裡。
孟遙拾級而上,走到他跟前,“久等了。”
“沒多久。家裡鬧,正好出來透透氣。”
“今年人多麼?”
“嗯,外公外婆,還有姨媽,今年都在我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