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當我在惴惴不安中又渡過了好幾分鐘之後,全身卻依然是安然無恙,我不得不開始懷疑這水裡邊其實並沒有莫生所說的那種吃人的細菌,甚至於連老頭也忍不住又嘟噥了一句:“水裡邊沒問題啊?難不成還是我看走眼了?”

  儘管我自己還是不敢完全肯定,但是到了這個時候,老頭和小蔣也已經不再老是注意著我,似乎認定了我不會有事。

  橡皮筏又前進了幾十米遠,另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又出現了,那個原本時有時無的鬼哭狼嚎聲竟然慢慢地變得清晰起來,好像就在前方的某個地方等著我們。

  直到此刻我們終於發覺,這個聲音跟耗子他們的嚎叫聲還是有所不同,耗子他們的叫聲雖然充滿了絕望,但至少明顯是活物發出來的,這個聲音就不一樣了,它悠長而悽厲,又陰沉沉的,仿佛是冤鬼在向人索命。

  面對這種未知的恐懼,我們誰也不敢再貿然繼續前進,因為那聲音已經越來越近,仿佛就在我們耳邊一樣,更何況,既然讓耗子他們變成血屍的並不是水中的食肉菌,那麼肯定是另有原因,而且很可能跟這個冤鬼索命般的聲音有關。

  我用手電照向地洞的四周,發現它的空間正在慢慢地收縮,好像是一個葫蘆,又像是一個喇叭的形狀,我想,它到最後也許會收得只剩下一個口子。

  這個想法讓我忽然又產生了另一種猜測:這個聽似可怖的聲音,會不會只是風通過狹小的洞口時發出來的?因為即便是在普通的環境中,我們也可以偶爾聽見一種尖利的風嘯聲,常常令人覺得毛骨悚然,只不過前方的這個聲音更加恐怖而已,也許,正是因為地底封閉的環境,才造成了更加誇張的效果?但問題在於,在這地下封閉的空間裡面,又哪裡來的風?

  我這麼想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風的存在了。果然是有風!因為我的身上仍然潮濕,所以剛好能感覺到風吹過的特有的涼意!但如果這真是風的話,那是否意味著前方的洞口能直接通到外面去?既然如此,那老祖宗的陵墓又在哪裡?

  我搖了搖頭,很快又否定了這洞口能通到外頭的想法,因為這一路進來,我們都是在地底下穿行,龍王廟門口那塊石碑的位置,已經處於任家莊山谷的盆地之中,這附近不太可能有地勢明顯更低的地方。

  想不通就不想,不管怎麼樣,我們也只有繼續向前了。

  “是風聲!”我大聲地提醒他們:“前面有個洞口!”

  其實老頭和小蔣也已經有所發覺了,我這麼一說,他們倆便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於是大家一起動手,繼續把橡皮筏往前劃了過去。

  這一次只劃了十來米遠,在地洞左前方的角落裡,我們終於見到了這個聲音的來源:一個扁平的石洞赫然出現在了燈光的照射之下,洞口非常的低矮,仿佛是一張半開的巨獸的嘴巴,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風聲正是從這洞口裡面傳出來的。

  可以想見,如果這地下暗河的水位更高一些的話,我們或許根本就無法發現這個石洞,又或許在老祖宗生活的那個年代,地下水位本來就要比現在來得更高,而他所下葬的墓室,就是故意要隱藏在一個令人無法找到的地方。

  老頭把照明燈對準了裡邊照進去,只見那石洞起碼有幾米深,在我們這一側,完全看不到另一邊的景象。已經不需要再有任何其它的想法了,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穿過這個洞口,才能去尋找老祖宗墓室的真正所在。

  我們互相打了個手勢,就慢慢地劃了過去,由於這石洞非常的低矮,只有大約半米來高,我們坐在橡皮筏上,根本無法直起身子,只有儘量地伏倒下來,才能確保不被岩石撞到了腦袋,可是這樣一來,就連划槳也成了問題,好在我們仍然可以用手撐著頭頂的岩石,慢慢地把橡皮筏往前推進。

  進去一半之後,才終於碰到了真正的難題:因為這石洞的內側不但很低,而且也比較窄,我們的橡皮筏儘管只有兩米來寬,但還是硬生生地卡在了兩側的岩壁上,我們不斷地用勁兒,但是頭頂的岩石表面既平坦又濕滑,根本就使不上勁兒,忙活了好一會兒,卻總是不能再向前推進。

  也許本來我們還對這暗河的河水心存懼意,但是有了我剛才的遭遇,大家已經不再把水裡邊當回事了,只不過因為擔心暗河的上游水位太深,所以暫時還不打算捨棄這個橡皮筏子,不然的話,也就沒必要卡在這裡動彈不了。

  “得有個人到水裡去,在後邊推才行。”老頭急得大聲喊。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這個時候,他自己坐在最前面,不方便擠到後邊來,而小蔣則剛好坐在最後,這下水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小蔣身上。

  小蔣沒怎麼猶豫,就解下了自己的背包,矮著身子爬出了橡皮筏,然後翻入了水裡,這裡的水位也還比較淺,只淹沒到人的肩膀,他站定了之後,就雙手推著橡皮筏開始使勁兒,由於水的浮力的影響,他的身體也有些晃動,不能夠使出全力,但總比剛才的狀況好得多了,再加上閥體本身也有彈性,能夠被適當地擠壓,所以試了幾下之後,終於一舉把橡皮筏推過了最窄的關口。

  橡皮筏受了猛的一推,立刻向洞外漂了出去,老頭舉起照明燈四處掃射,試圖看清這個未知的空間,我們吃驚地發現,原來這是一個體量更為宏大的洞穴,左右完全深不見盡頭,而最高處則離開水面達到了幾十米,洞頂上掛下來許多體形巨大的鐘乳石,仿佛是一座座倒懸的寶塔,從而揭示了它的真實身份——一個巨大的溶洞,喀斯特地貌的地下形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