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好!我在心裡邊又鬆了一口氣:“老祖宗的墓既然沒有被破壞,那是再好不過了,對了,那幾個傢伙被趕出村子以後,會不會還不死心,又想著回來盜墓?”

  “諒他們也沒有這個膽子!不過自打那以後,任家莊就不得安寧了,每隔一陣子,總是有些人鬼鬼祟祟地進來想打那陵墓的主意,不得已,我們只好派人專門守著,可沒想到那些人的膽子也著實夠大!這不,昨兒晚上竟然還有人在那兒開槍,要不是我們人多勢眾,恐怕就真的攔不住他了!”任老漢氣呼呼地說。

  “後來抓著那人沒有?”我試探著問。

  “沒有,給他跑了!”

  “可是,這一切跟妖孽作惡又有什麼關係?”我終於回到了最初的話題。

  “這妖孽就是老……老祖宗派出來的。”任老漢垂頭喪氣地說:“來懲罰我們這些後人的罪過。”

  “這……這是從何說起?”我愕然道。

  “先人傳下來的話說,老祖宗的陵墓一定要保護好,絕對不可以有任何閃失,可我們沒有做到啊!不但讓人強行打開了洞口,還到裡邊去轉了一圈,更讓人可氣的是,盜墓的居然就是老祖宗自己的後代!老祖宗生氣了,所以就派了個妖孽出來,專門來懲罰我們這些不孝子孫。”任老漢無奈地解釋。

  “那妖孽是怎麼懲罰你們的?”我繼續問。

  “唉!最近這些年來,村子裡接二連三的有人病死,而且得的都是些怪病,不管你是七老八十,還是年輕力壯,說病就病,一旦病倒了,也就很快走了,連醫生都救不回來!我們擔心,再這麼下去,恐怕整個任家莊都要斷子絕孫了。”任老漢嘆息道。

  “這麼說來,任菲菲的怪胎也是那妖孽害的,而並不是什麼野種?”我恍然大悟。

  任老漢聽我說破了這個事實,臉上的表情頓時有些尷尬,但也只好點了點頭,卻不說話。

  第六十七章

  我看著老兩口無助的神情,只覺得他們可憐,而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不滿,“可是你們為什麼要隱瞞事實呢?”我還是忍不住地問。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可是後來,別家的媳婦兒也生出了怪胎,我們這才明白是錯怪了菲菲。”任老太太在一旁哭著回答。

  “她人雖然死了,卻留下一個不好的名聲,你們為什麼一直不替她正名?”我繼續追問,可是問完之後,我也已經想到了原因。

  果然,任老漢又無奈地解釋:“還不是因為怕泄露了任家莊的秘密!村長說了,只要好好地守著老祖宗的陵墓,老祖宗總有一天會原諒我們的,遲早會收回那個妖孽。”

  “上回,你們不顧兒子的性命,也不肯告訴我們真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濕潤了。

  “比起全村人的性命來,任犇這小子的命算得了什麼!”任老漢故作輕鬆的回答,可是話音中卻帶著哭腔,可見他心中其實是十分痛苦。

  “老頭子,你怎麼能對自己的孩子那麼狠心哪!”任老太太情緒突然爆發,再也控制不住,又一次哭得死去活來,頃刻之後,竟像是快要昏厥過去。

  任老漢連忙走到床邊,在老伴身上撫慰良久,老太太才慢慢地緩過氣來。

  看著他們這幅痛不欲生的樣子,我心裡邊也是極不好受,我坐在角落裡,一邊靜靜地等,一邊在腦子裡反覆的盤算。有些問題,已經不需要問了,我已經明白了他們改變主意的原因,任犇雖然死了,卻反而加重了老兩口的擔憂,村民們還在無休無止的受苦,他們再也看不下去,只想趕快阻止那個繼續為惡的“妖孽”,這才重新想到要求助於老頭和我,而據我判斷,妖魔鬼怪之類的事情,殊不可信,只是村民們既愚昧又無知,才胡亂想出來的。

  我一直等到老兩口的情緒差不多穩定了,才認真地告訴他們:“ 其實,你們想過沒有,老祖宗或許根本就沒有派什麼妖孽出來?”

  “這……這怎麼可能?”任老漢瞠目結舌。

  “他既然是你們的祖先,當然就應該保佑自己的後人,怎麼還會反過來害你們?”我反問他。

  “按說是不會,可是後人不忠不孝,老祖宗一怒之下,就打算懲罰我們,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啊!”任老漢辯解道。

  “這些話你都是聽誰說的?”我幾乎哭笑不得。

  “村長說的,不過我們大伙兒想想,也都覺得有道理。”任老漢回答。

  我默然不語,暗道要破除這個愚昧的根源,還得從那名村長身上開始,不過現在我還無暇去做這件事,我得先把眼前的兩個人說服了。

  “老伯,我是風水大師楊筠松的第二十九代傳人,我祖師爺楊公一生救人無數,你到底信不信我的話?”不得已,我只好口氣強硬起來。

  “信!當然信!”任老漢有些不知所措。

  “好,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妖孽!”我一字一字地說。

  “那……先人的話,難道也是假的?!”任老漢顯然不信了。

  “當然是真的!”我接口道:“先人傳下話來,說只要好好的保護老祖宗的陵墓,讓它不受到任何侵犯,大伙兒就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否則的話,就會遭致滅頂之災,這話一點兒都沒錯!其實風水一術,最講究的就是陰宅風水,祖先若是葬得好,當然會蔭福後人;反過來,祖先墓葬的風水若是被破壞了,後人就只有跟著倒霉!所以風水大宗師郭璞曾經寫道,‘故葬者反氣納骨,以應所生之道也。經曰,氣盛而應,鬼福及人。’,實在是寫得太好了!你們任家莊先人的話,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