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連夏有些猶豫,這一次,她沒有因為對方是電影大師而將自己的意見咽回肚子裡,要知道絕大多數演員在拍攝戈達爾的電影,都是選擇了這樣的做法,你的想法再多,再奇思妙想,能妙過戈達爾大師,別能亂了,好好拍你的片吧!
“戈達爾先生,我想知道,我和弗蘭克,我們是完全不同的表演風格,我們似乎總不在同一個節奏上,這樣拍出來的電影,成片真的會好嗎?”
連夏說這話的時候措辭依然很謹慎,老實說她第一次面對殿堂級的大師,連夏的恩師謝選在得知連夏要拍戈達爾的電影,特別高興地詢問連夏拍攝期間方不方便探班,他特別想和這位電影新浪潮大師聊上一番。
戈達爾顯然很高興連夏能提出問題,不過他並沒有給連夏什麼特別標準的答案,只是樂呵呵地看著剛才拍好的鏡頭說,“你不覺得這樣很有意思嗎?”
連夏看著笑眯眯的導演,完全沒有感受到導演的感覺。
連夏回到住的地方仔細想,然後她明白導演和她想法的分歧點在哪裡了,戈達爾一直追求的是電影感覺大於理性,作為這個級別的大師,他已經不需要任何榮譽去妝點自己,所以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實驗,他想如何嘗試就如何嘗試,而她卻還停留在一個固定思維上,覺得電影必須要讓觀眾看懂,必須要講清楚這是一個什麼故事。
如今連夏已經摸清了戈達爾導演需要什麼,戈達爾導演似乎並不需要連夏在角色上有什麼創新的表演方式,只需要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演戲。
連夏覺得這種自由自在的表演方式也很有趣,她有了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戈達爾導演喜歡運用長鏡頭,每一次拍攝一個長鏡頭都需要演員相當長時間做準備,要不然就是浪費膠片,要是演員演技好,長鏡頭就可以節約錢,若是演員連續NG,只浪費的膠片人力物力就足以一個劇組喝一壺。
好在連夏屬於演技比較好的那一撥,至於弗蘭克,這位有獨特的表演技巧,連夏管不著。
因為成了戈達爾新片的女一號,連夏成了法國媒體的寵兒,也成為了法國人最熟悉的非白人演員,甚至在整個歐洲都有相當的知名度,很多歐洲頂級電影雜誌都希望可以採訪到連夏,探究連夏究竟有何魅力,讓戈達爾導演願意啟用她當女一號,也有八卦媒體希望從連夏這位亞洲頂尖女星嘴裡得到關於戈達爾導演的生活日常,或者是他們在拍一個什麼樣的電影。
連夏拍了這麼多,很多影片在歐洲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就算沒有戈達爾這部電影,連夏也是在歐洲影響力和知名度最高的亞洲演員之一,但也不過是之一罷了。
若不是源源不斷的海外片約邀請,或許連夏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戈達爾將帶給她的生活怎樣的變化。
“你在劇組不知道,現在外面都瘋了,你知道我的郵箱每天有多少封郵件嗎,哈哈哈,連夏你紅了,你真的紅了,在洋鬼子的土地上,現在連法國還在上學的孩子都知道你。”劉胖子得意洋洋地說道,好像紅遍歐洲的人是他。
連夏表示不信,“怎麼可能,我敢說那些孩子連戈達爾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我?”
“哈,戈達爾可不上娛樂雜誌,那些孩子當然不知道,演員和導演能一樣嗎?”劉胖子翻白眼,鄙視連夏。
是的,連夏在歐洲紅了,真正紅了,以雷霆之勢,將她的名字傳播在歐洲每一片土地上。
在這片金髮碧眼的土地上,因為她拍了法國新浪潮大師的電影,這一條理由就足夠。
不少在歐洲頗有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都找到了劉胖子,希望和連夏合作,這些跨國公司看中的是連夏背後帶來的商機,以前劉胖子看到這些企業負責人,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是蒼蠅看到了shi,恨不得分分鐘貼上去,可是現在胖子揚起高高的頭顱,他終於可以挺起腰板,底氣十足地說一句,“我們家連夏是國際巨星,你們,哼哼哼……”
不僅是跨國企業,在歐洲頗有知名度的導演和大製作人也向連夏拋來了橄欖枝,他們希望和連夏合作,這些人給予連夏的角色,不是幾分鐘的打醬油,而是戲份相當有分量的女一或者是女二號。
一部還在拍攝的電影,只因為讓-呂克·戈達爾啟用了連夏,連夏一躍躋身歐洲主流電影圈,成為了被歐洲主流電影圈真正認可的演員。
不再是開胃小菜,不再是餐後甜品,而是真真正正的正餐,法國一些發行量頗大的報紙,在連夏有什麼新聞的時候,甚至會放上連夏的照片,為法國民眾介紹連夏這個海外女星,與此同時,高高在上的歐洲頂尖時尚雜誌也開始將目光放在連夏身上,主動尋求合作,以前的情況是,華創願意給他們錢,只要能讓連夏上雜誌,如今是他們願意支付連夏不菲的報酬。
國內媒體一開始還為連夏登上歐洲頂級雜誌感到驚訝,時間一長,他們就很淡定了。
唯有粉絲孜孜不倦的貼著連夏在歐洲每一篇報導,興奮著,期待著,希望看到自己偶像展翅高飛。
這一刻,即使是最不喜歡連夏的夏黑,也放下了成見,老實說一個中國人,在老外的土地上牛逼哄哄的,碾壓他們歐洲本土的明星還是一件挺讓人期待的事情,雖然眼下連夏達不到這個級別,但也足以讓國人驕傲,無論大家多麼討厭她,她首先是個中國人對不,而且連夏本人似乎也沒什麼特別大的黑點?
戈達爾一開始還擔心歐洲媒體的鼓吹會讓連夏這個年輕姑娘迷失方向,直到有一天戈達爾從翻譯那裡得知了中國媒體對連夏的評價,覺得自己之前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歐洲媒體對連夏的吹捧,是建立在戈達爾本人特別有眼光的基礎上,根本還是對戈達爾個人的吹捧,而中國媒體,則是完全沒理由的盲目崇拜了,那些誇張到極點的形容詞,連夏這個當事人讀起來都覺得開心且羞恥著。
時間不緊不滿的過著,一轉眼就到了奧斯卡提名揭曉時間,在距奧斯卡提名真正揭曉之前,劉曼導演給連夏打了一通電話,她特別想知道如今在歐洲甚至北美都頗有知名度的連夏對《紅櫻桃》“沖奧”是否看好,劉曼導演說了,她要一個“沒有任何虛假的,真實的想法”。
作為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的成員,也就是傳說中的奧斯卡評委,連夏還是很關注獎項的結果,因為之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節,劉曼導演執導的影片《紅櫻桃》殺進了九強,而最佳外語片獎真正的入圍電影,要從這九部影片中選出。
雖然知道入圍的可能性很小,連夏還是特別希望《紅櫻桃》脫穎而出,這並不僅僅因為這部電影是由自己主演,還因為這部電影的背影,這部電影來自中國。
不過——
“恐怕很難……”連夏斟酌了一下,說出了劉曼導演最不想聽到的答案。
“我在歐洲拍戲,和這裡很多電影人聊天,我們國家的文化輸出實在是太弱了,同樣是二戰,德國對歐洲造成的災難人盡皆知,而日本對亞洲造成的苦難卻很難引起那些人的共鳴,最重要的是,去年呂偉英導演已經拿到了最佳外語片獎,奧斯卡也是講究平衡的,這不是導演您的錯……”
兩個小時後,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和影星安妮·海瑟薇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布第8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來自世界的記者飛快記錄著主席宣布的名單,中國記者豎起耳朵,他們並不關心阿凡達到底能拿幾個提名,比起卡梅隆和前妻畢格羅的愛恨情仇,他們更關心本土的《紅櫻桃》。
隨著名單的公布,《紅櫻桃》拿下了最佳劇本改編,原作者李軟軟親自操刀改編自己頗有影響力的海外獲獎作品,不入圍都說不過去,不過在“最佳外語片獎”環節,主席謝拉克並沒有喊出所有中國媒體渴望聽到的那部電影。
拿到只有一個最佳劇本改編?
這是安慰獎?還是因為去年最佳外語片獎是我們的,所以……
中國記者腦子裡飛快猜測,琢磨著回去怎麼寫稿。
就在中國記者準備讓大腦飛一會兒時,接下來演員獎提名,主席湯姆·謝拉克念出一個大家十分熟悉的名字:“……連夏,《紅櫻桃》。”
連夏,是連夏!
沒錯,是連夏和《紅櫻桃》!
可是,可是為什麼會有連夏?!
啊啊啊啊,這是最佳女主角提名名單!
繼坎城,高高在上的奧斯卡也終於開始垂青中國演員了嗎?!
第179章 “七連長”連夏
2010年的2月14日,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到了,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今天可不僅僅是情人節這麼簡單,2010年的農曆春節,恰好也在這天。
連夏手捧玫瑰花和巫光熙手牽手漫步在法國巴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
電影拍攝進展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下周就可以殺青,在得知連夏丈夫千里迢迢從中國趕到法國和連夏團聚,又想到今天是情人節,又是中國大名鼎鼎的春節,戈達爾導演特別慡快的大手一揮,給了連夏這個主演兩天假期,讓她好好和丈夫度過甜蜜的二人時光。
原本連夏想要抱著孩子一家三口出來逛逛,不過卻被婆婆攔住了,婆婆一把抱過小猴子,然後將連夏推到巫光熙旁邊:“小兩口這麼長時間沒見了,孩子我照看著,你們出去玩兒。”
就這樣,連夏和巫光熙被強行趕到大街上約會。
連夏原本以為,結婚有點年頭,巫光熙又是科研工作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對方恐怕不會有特別浪漫的細胞,卻沒有想到,走到一處小巷,巫光熙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一會兒,回來就捧了一束玫瑰花送給連夏。
不得不說,雖然相識多年,巫光熙這張臉連夏熟的不能再熟,在巫光熙捧著花跑到連夏面前的時候,連夏還是眼睛一熱,面頰一紅:“那個,送你,情人節快樂,我的老婆大人。”
巫光熙臉頰也是紅紅的,三十的巫光熙看起來比幾年前少了幾分青澀,說話也穩重了很多很多,但在連夏面前,依然時不時露出大男孩的一面,靦腆的笑容讓連夏一下穿越到結婚前,兩人初始的那會。
不過不同的是,如今他對自己的稱呼,已經由“夏夏”變成了“老婆”。
連夏想到兩人一起走過的日子,想起他們的家庭,想起自己為這個男人生育了一個孩子,心裡滿滿的都是柔情和甜蜜。
她主動牽起巫光熙的手,然後踮起腳尖,親了親巫光熙的臉頰,嘴唇掃過對方紅紅的耳尖,呵氣輕說:“唔,花很漂亮,謝謝,我的老公大人。”
“戈達爾先生,我想知道,我和弗蘭克,我們是完全不同的表演風格,我們似乎總不在同一個節奏上,這樣拍出來的電影,成片真的會好嗎?”
連夏說這話的時候措辭依然很謹慎,老實說她第一次面對殿堂級的大師,連夏的恩師謝選在得知連夏要拍戈達爾的電影,特別高興地詢問連夏拍攝期間方不方便探班,他特別想和這位電影新浪潮大師聊上一番。
戈達爾顯然很高興連夏能提出問題,不過他並沒有給連夏什麼特別標準的答案,只是樂呵呵地看著剛才拍好的鏡頭說,“你不覺得這樣很有意思嗎?”
連夏看著笑眯眯的導演,完全沒有感受到導演的感覺。
連夏回到住的地方仔細想,然後她明白導演和她想法的分歧點在哪裡了,戈達爾一直追求的是電影感覺大於理性,作為這個級別的大師,他已經不需要任何榮譽去妝點自己,所以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實驗,他想如何嘗試就如何嘗試,而她卻還停留在一個固定思維上,覺得電影必須要讓觀眾看懂,必須要講清楚這是一個什麼故事。
如今連夏已經摸清了戈達爾導演需要什麼,戈達爾導演似乎並不需要連夏在角色上有什麼創新的表演方式,只需要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演戲。
連夏覺得這種自由自在的表演方式也很有趣,她有了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戈達爾導演喜歡運用長鏡頭,每一次拍攝一個長鏡頭都需要演員相當長時間做準備,要不然就是浪費膠片,要是演員演技好,長鏡頭就可以節約錢,若是演員連續NG,只浪費的膠片人力物力就足以一個劇組喝一壺。
好在連夏屬於演技比較好的那一撥,至於弗蘭克,這位有獨特的表演技巧,連夏管不著。
因為成了戈達爾新片的女一號,連夏成了法國媒體的寵兒,也成為了法國人最熟悉的非白人演員,甚至在整個歐洲都有相當的知名度,很多歐洲頂級電影雜誌都希望可以採訪到連夏,探究連夏究竟有何魅力,讓戈達爾導演願意啟用她當女一號,也有八卦媒體希望從連夏這位亞洲頂尖女星嘴裡得到關於戈達爾導演的生活日常,或者是他們在拍一個什麼樣的電影。
連夏拍了這麼多,很多影片在歐洲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就算沒有戈達爾這部電影,連夏也是在歐洲影響力和知名度最高的亞洲演員之一,但也不過是之一罷了。
若不是源源不斷的海外片約邀請,或許連夏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戈達爾將帶給她的生活怎樣的變化。
“你在劇組不知道,現在外面都瘋了,你知道我的郵箱每天有多少封郵件嗎,哈哈哈,連夏你紅了,你真的紅了,在洋鬼子的土地上,現在連法國還在上學的孩子都知道你。”劉胖子得意洋洋地說道,好像紅遍歐洲的人是他。
連夏表示不信,“怎麼可能,我敢說那些孩子連戈達爾是誰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我?”
“哈,戈達爾可不上娛樂雜誌,那些孩子當然不知道,演員和導演能一樣嗎?”劉胖子翻白眼,鄙視連夏。
是的,連夏在歐洲紅了,真正紅了,以雷霆之勢,將她的名字傳播在歐洲每一片土地上。
在這片金髮碧眼的土地上,因為她拍了法國新浪潮大師的電影,這一條理由就足夠。
不少在歐洲頗有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都找到了劉胖子,希望和連夏合作,這些跨國公司看中的是連夏背後帶來的商機,以前劉胖子看到這些企業負責人,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是蒼蠅看到了shi,恨不得分分鐘貼上去,可是現在胖子揚起高高的頭顱,他終於可以挺起腰板,底氣十足地說一句,“我們家連夏是國際巨星,你們,哼哼哼……”
不僅是跨國企業,在歐洲頗有知名度的導演和大製作人也向連夏拋來了橄欖枝,他們希望和連夏合作,這些人給予連夏的角色,不是幾分鐘的打醬油,而是戲份相當有分量的女一或者是女二號。
一部還在拍攝的電影,只因為讓-呂克·戈達爾啟用了連夏,連夏一躍躋身歐洲主流電影圈,成為了被歐洲主流電影圈真正認可的演員。
不再是開胃小菜,不再是餐後甜品,而是真真正正的正餐,法國一些發行量頗大的報紙,在連夏有什麼新聞的時候,甚至會放上連夏的照片,為法國民眾介紹連夏這個海外女星,與此同時,高高在上的歐洲頂尖時尚雜誌也開始將目光放在連夏身上,主動尋求合作,以前的情況是,華創願意給他們錢,只要能讓連夏上雜誌,如今是他們願意支付連夏不菲的報酬。
國內媒體一開始還為連夏登上歐洲頂級雜誌感到驚訝,時間一長,他們就很淡定了。
唯有粉絲孜孜不倦的貼著連夏在歐洲每一篇報導,興奮著,期待著,希望看到自己偶像展翅高飛。
這一刻,即使是最不喜歡連夏的夏黑,也放下了成見,老實說一個中國人,在老外的土地上牛逼哄哄的,碾壓他們歐洲本土的明星還是一件挺讓人期待的事情,雖然眼下連夏達不到這個級別,但也足以讓國人驕傲,無論大家多麼討厭她,她首先是個中國人對不,而且連夏本人似乎也沒什麼特別大的黑點?
戈達爾一開始還擔心歐洲媒體的鼓吹會讓連夏這個年輕姑娘迷失方向,直到有一天戈達爾從翻譯那裡得知了中國媒體對連夏的評價,覺得自己之前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歐洲媒體對連夏的吹捧,是建立在戈達爾本人特別有眼光的基礎上,根本還是對戈達爾個人的吹捧,而中國媒體,則是完全沒理由的盲目崇拜了,那些誇張到極點的形容詞,連夏這個當事人讀起來都覺得開心且羞恥著。
時間不緊不滿的過著,一轉眼就到了奧斯卡提名揭曉時間,在距奧斯卡提名真正揭曉之前,劉曼導演給連夏打了一通電話,她特別想知道如今在歐洲甚至北美都頗有知名度的連夏對《紅櫻桃》“沖奧”是否看好,劉曼導演說了,她要一個“沒有任何虛假的,真實的想法”。
作為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的成員,也就是傳說中的奧斯卡評委,連夏還是很關注獎項的結果,因為之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節,劉曼導演執導的影片《紅櫻桃》殺進了九強,而最佳外語片獎真正的入圍電影,要從這九部影片中選出。
雖然知道入圍的可能性很小,連夏還是特別希望《紅櫻桃》脫穎而出,這並不僅僅因為這部電影是由自己主演,還因為這部電影的背影,這部電影來自中國。
不過——
“恐怕很難……”連夏斟酌了一下,說出了劉曼導演最不想聽到的答案。
“我在歐洲拍戲,和這裡很多電影人聊天,我們國家的文化輸出實在是太弱了,同樣是二戰,德國對歐洲造成的災難人盡皆知,而日本對亞洲造成的苦難卻很難引起那些人的共鳴,最重要的是,去年呂偉英導演已經拿到了最佳外語片獎,奧斯卡也是講究平衡的,這不是導演您的錯……”
兩個小時後,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和影星安妮·海瑟薇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布第8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來自世界的記者飛快記錄著主席宣布的名單,中國記者豎起耳朵,他們並不關心阿凡達到底能拿幾個提名,比起卡梅隆和前妻畢格羅的愛恨情仇,他們更關心本土的《紅櫻桃》。
隨著名單的公布,《紅櫻桃》拿下了最佳劇本改編,原作者李軟軟親自操刀改編自己頗有影響力的海外獲獎作品,不入圍都說不過去,不過在“最佳外語片獎”環節,主席謝拉克並沒有喊出所有中國媒體渴望聽到的那部電影。
拿到只有一個最佳劇本改編?
這是安慰獎?還是因為去年最佳外語片獎是我們的,所以……
中國記者腦子裡飛快猜測,琢磨著回去怎麼寫稿。
就在中國記者準備讓大腦飛一會兒時,接下來演員獎提名,主席湯姆·謝拉克念出一個大家十分熟悉的名字:“……連夏,《紅櫻桃》。”
連夏,是連夏!
沒錯,是連夏和《紅櫻桃》!
可是,可是為什麼會有連夏?!
啊啊啊啊,這是最佳女主角提名名單!
繼坎城,高高在上的奧斯卡也終於開始垂青中國演員了嗎?!
第179章 “七連長”連夏
2010年的2月14日,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到了,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今天可不僅僅是情人節這麼簡單,2010年的農曆春節,恰好也在這天。
連夏手捧玫瑰花和巫光熙手牽手漫步在法國巴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
電影拍攝進展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下周就可以殺青,在得知連夏丈夫千里迢迢從中國趕到法國和連夏團聚,又想到今天是情人節,又是中國大名鼎鼎的春節,戈達爾導演特別慡快的大手一揮,給了連夏這個主演兩天假期,讓她好好和丈夫度過甜蜜的二人時光。
原本連夏想要抱著孩子一家三口出來逛逛,不過卻被婆婆攔住了,婆婆一把抱過小猴子,然後將連夏推到巫光熙旁邊:“小兩口這麼長時間沒見了,孩子我照看著,你們出去玩兒。”
就這樣,連夏和巫光熙被強行趕到大街上約會。
連夏原本以為,結婚有點年頭,巫光熙又是科研工作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對方恐怕不會有特別浪漫的細胞,卻沒有想到,走到一處小巷,巫光熙找了一個藉口離開了一會兒,回來就捧了一束玫瑰花送給連夏。
不得不說,雖然相識多年,巫光熙這張臉連夏熟的不能再熟,在巫光熙捧著花跑到連夏面前的時候,連夏還是眼睛一熱,面頰一紅:“那個,送你,情人節快樂,我的老婆大人。”
巫光熙臉頰也是紅紅的,三十的巫光熙看起來比幾年前少了幾分青澀,說話也穩重了很多很多,但在連夏面前,依然時不時露出大男孩的一面,靦腆的笑容讓連夏一下穿越到結婚前,兩人初始的那會。
不過不同的是,如今他對自己的稱呼,已經由“夏夏”變成了“老婆”。
連夏想到兩人一起走過的日子,想起他們的家庭,想起自己為這個男人生育了一個孩子,心裡滿滿的都是柔情和甜蜜。
她主動牽起巫光熙的手,然後踮起腳尖,親了親巫光熙的臉頰,嘴唇掃過對方紅紅的耳尖,呵氣輕說:“唔,花很漂亮,謝謝,我的老公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