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學生們的熱情一下子高漲了起來,立刻就要繞道爬上去。梁應物只說了兩點:一是如果實在進不去不能冒險;二是在裡面不要待太長的時間,因為我們還要儘量趕在天黑前到達下一個聚居地。
去人洞玩耍的阿寶(4)
真正開始爬這座山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難。雖然所有的人都已經把大旅行包堆放在一起,相信它們還不至於霉運到在這麼點時間裡就被什麼動物叼走。每個人只帶著隨身的背包,可是往山上爬了不到50米,人人臉上都已經滿頭大汗。
這裡可和在什麼旅遊景點爬山不一樣,黃山也好華山也好,山再高,路再險,好歹那還是在走人開出來的路,有一格一格的石階讓人信步而上。而爬這座袁公山,簡直比攀岩好不了多少。在之前的路程中,女生們還頗注意儀表,看到泥潭會繞過去,衣服不小心碰髒了,眉頭還會皺一皺。現在這麼一爬,在有些地方甚至要以近似於匍匐的方式通過,再小心謹慎,能保證衣服不被勾破已經很好了,哪裡還顧得上乾淨於否。好在這次大家都有準備,帶的衣服以便宜耐磨為主,梁應物其實還準備了統一的迷彩服,只是由於女生們的反對(又厚又難看),才沒有勒令她們穿上去。這回山一爬,幾個衣服褲子勾破的人恐怕就要把迷彩服穿起來了。
我左手抓著一株小矮樹,右手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試了兩下,確認了承受力後,雙手用力,很輕快地爬過了這段較陡的區域。前面的路雲和梁應物正在招手,看來接下來會好走一些。後來不時傳來驚呼聲,女聲居多。我不用細看也知道是為什麼,我剛才一路爬上來,少不了要撥開或利用一些粗壯的植物枝幹。神農架這種地方,是生物的天堂,不但植物又粗又狀,昆蟲也是如此,有時候推開一塊石頭,就會看見一條一尺長的蜈蚣游出來;晃一晃半人高的雜草,幾點黑影就挾著刺耳的振翅聲盤旋起來。好在每個人都擦了當地人做的驅散蛇蟲的藥膏,黑黑的,散發出異味,其中很可能就有一些蛇蟲的屍體,手腳、臉、脖根部位塗一點,等閒蛇蟲不會再靠近。但是換而言之,萬一在這種措施之下還被攻擊,多半就會含毒,必須立刻採取急救措施。
我心裡卻在暗暗奇怪。這鮑家山雖然沒有一條正式的上山之路,可是我們走的這條路,明顯要比其他地方好爬得多,與其說是梁應物眼光好,挑了一處方便上山的地方爬,倒不如說更像是一條被荒廢多年的上山小道。回頭看一看,一路上來,除了有少數地方要小心注意之外,大多數地方就是腳下不穩摔下去,也多有可抓之處,出不了人命。只是這人洞現在已經成了禁地,如果這是條多年前的小路,那麼當年,是什麼人在這裡上上下下呢?
雖然說有了這條“路”,可是隊伍的行進依然很緩慢。我估計梁應物可能很早就開始後悔了,後悔不該同意去人洞,這下子要能在天黑前趕到下一站才怪,第一天行程上就出這麼大的問題,一定讓這個一切都喜歡按計劃行事的人很不舒服。不過梁應物這個人是死硬脾氣,心裡不舒服才不會說出來,而且他從不做沒有意義的事,都爬到這分上,已經不可能退回去。
所有人都站到山頂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上山容易下山難,就算是立刻下山,回到堆放行李的地方,也得四點多。
梁應物終於發話,既然已經到了這裡,不下去看一看人洞也對不起大家付出的辛勞,可是由於時間關係,在洞裡呆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
對此,沒有人持異議。許多人到現在還氣喘如牛,有些人已經開始抱怨,說早知道就呆在下面看行李了。
在人洞的外面,有一塊延伸出來的石台,可供人落腳。而從山頂下到人洞,儘管要比剛才爬上來陡,可還是有供人抓手落腳的地方。不過畢竟這裡要比剛才危險得多,萬一沒抓住摔了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梁應物找了個合適的地方,固定好登山的專用繩索。他是個做什麼事都預留退路的人,連繩索也用了兩根,一根鬆脫,還有另一根。無論哪根都足夠承受一個人的重量。
我第一個抓著繩子爬下去,梁應物在上面看著繩索,最後一個下。山洞離山頂大約有十幾米,雖然女生們大呼小叫,最終還是有驚無險,所有人都安然進了洞。
一條通向墳墓的甬道(1)
人洞裡相當寬暢,洞底離地面有四五米高,初看上去洞有近百平方米。在對著洞口的左前方洞壁,還有一個黑黑的通道,洞中套洞,看來可能還別有天地。
這裡看起來沒有什麼異常,平平無奇,整個洞相當乾燥,幾塊散在地上的大石頭上也很光潔,沒有水印和被腐蝕的痕跡,這點倒確實有些奇怪。因為這是山的背陰面,照常理該潮濕才對,而神農架也不是少雨水的地方。不過我不是學地質的,這樣的現象說不定也不算太罕見。
在所有的學生都對人洞表示失望,並要求快快探一探那個通常後面有什麼時,我卻聽到身邊傳來一句“有點奇怪啊。”我轉眼望去,是梁應物。
“是啊,這個洞太乾燥了。”我說。
“不僅如此,你注意到了嗎,這裡沒有蝙蝠,而且,地上連雜草、苔蘚之類的植物也沒有。在神農架這種地方,有這樣‘乾淨’的石洞,真是不同尋常。”
去人洞玩耍的阿寶(4)
真正開始爬這座山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難。雖然所有的人都已經把大旅行包堆放在一起,相信它們還不至於霉運到在這麼點時間裡就被什麼動物叼走。每個人只帶著隨身的背包,可是往山上爬了不到50米,人人臉上都已經滿頭大汗。
這裡可和在什麼旅遊景點爬山不一樣,黃山也好華山也好,山再高,路再險,好歹那還是在走人開出來的路,有一格一格的石階讓人信步而上。而爬這座袁公山,簡直比攀岩好不了多少。在之前的路程中,女生們還頗注意儀表,看到泥潭會繞過去,衣服不小心碰髒了,眉頭還會皺一皺。現在這麼一爬,在有些地方甚至要以近似於匍匐的方式通過,再小心謹慎,能保證衣服不被勾破已經很好了,哪裡還顧得上乾淨於否。好在這次大家都有準備,帶的衣服以便宜耐磨為主,梁應物其實還準備了統一的迷彩服,只是由於女生們的反對(又厚又難看),才沒有勒令她們穿上去。這回山一爬,幾個衣服褲子勾破的人恐怕就要把迷彩服穿起來了。
我左手抓著一株小矮樹,右手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試了兩下,確認了承受力後,雙手用力,很輕快地爬過了這段較陡的區域。前面的路雲和梁應物正在招手,看來接下來會好走一些。後來不時傳來驚呼聲,女聲居多。我不用細看也知道是為什麼,我剛才一路爬上來,少不了要撥開或利用一些粗壯的植物枝幹。神農架這種地方,是生物的天堂,不但植物又粗又狀,昆蟲也是如此,有時候推開一塊石頭,就會看見一條一尺長的蜈蚣游出來;晃一晃半人高的雜草,幾點黑影就挾著刺耳的振翅聲盤旋起來。好在每個人都擦了當地人做的驅散蛇蟲的藥膏,黑黑的,散發出異味,其中很可能就有一些蛇蟲的屍體,手腳、臉、脖根部位塗一點,等閒蛇蟲不會再靠近。但是換而言之,萬一在這種措施之下還被攻擊,多半就會含毒,必須立刻採取急救措施。
我心裡卻在暗暗奇怪。這鮑家山雖然沒有一條正式的上山之路,可是我們走的這條路,明顯要比其他地方好爬得多,與其說是梁應物眼光好,挑了一處方便上山的地方爬,倒不如說更像是一條被荒廢多年的上山小道。回頭看一看,一路上來,除了有少數地方要小心注意之外,大多數地方就是腳下不穩摔下去,也多有可抓之處,出不了人命。只是這人洞現在已經成了禁地,如果這是條多年前的小路,那麼當年,是什麼人在這裡上上下下呢?
雖然說有了這條“路”,可是隊伍的行進依然很緩慢。我估計梁應物可能很早就開始後悔了,後悔不該同意去人洞,這下子要能在天黑前趕到下一站才怪,第一天行程上就出這麼大的問題,一定讓這個一切都喜歡按計劃行事的人很不舒服。不過梁應物這個人是死硬脾氣,心裡不舒服才不會說出來,而且他從不做沒有意義的事,都爬到這分上,已經不可能退回去。
所有人都站到山頂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上山容易下山難,就算是立刻下山,回到堆放行李的地方,也得四點多。
梁應物終於發話,既然已經到了這裡,不下去看一看人洞也對不起大家付出的辛勞,可是由於時間關係,在洞裡呆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
對此,沒有人持異議。許多人到現在還氣喘如牛,有些人已經開始抱怨,說早知道就呆在下面看行李了。
在人洞的外面,有一塊延伸出來的石台,可供人落腳。而從山頂下到人洞,儘管要比剛才爬上來陡,可還是有供人抓手落腳的地方。不過畢竟這裡要比剛才危險得多,萬一沒抓住摔了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梁應物找了個合適的地方,固定好登山的專用繩索。他是個做什麼事都預留退路的人,連繩索也用了兩根,一根鬆脫,還有另一根。無論哪根都足夠承受一個人的重量。
我第一個抓著繩子爬下去,梁應物在上面看著繩索,最後一個下。山洞離山頂大約有十幾米,雖然女生們大呼小叫,最終還是有驚無險,所有人都安然進了洞。
一條通向墳墓的甬道(1)
人洞裡相當寬暢,洞底離地面有四五米高,初看上去洞有近百平方米。在對著洞口的左前方洞壁,還有一個黑黑的通道,洞中套洞,看來可能還別有天地。
這裡看起來沒有什麼異常,平平無奇,整個洞相當乾燥,幾塊散在地上的大石頭上也很光潔,沒有水印和被腐蝕的痕跡,這點倒確實有些奇怪。因為這是山的背陰面,照常理該潮濕才對,而神農架也不是少雨水的地方。不過我不是學地質的,這樣的現象說不定也不算太罕見。
在所有的學生都對人洞表示失望,並要求快快探一探那個通常後面有什麼時,我卻聽到身邊傳來一句“有點奇怪啊。”我轉眼望去,是梁應物。
“是啊,這個洞太乾燥了。”我說。
“不僅如此,你注意到了嗎,這裡沒有蝙蝠,而且,地上連雜草、苔蘚之類的植物也沒有。在神農架這種地方,有這樣‘乾淨’的石洞,真是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