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欸?臻品齋少東家就是漊琰,年前就動工的新宅子,也就是說漊琰一早就計劃好了新建宅子!並且一早就看出他並不喜歡過往的那些住處。
餵……男神要不要這麼心如細發啊,我明明已經被你攻略了,你居然還來!這種每一件事都辦到你心坎上的感覺真的是、不、能、更、棒!
陸放舟想著當即點頭:「出,一定出!」
「如何裝點是你來設計?還是我一攬子包了去?」漊琰略歪了下頭,笑問。
男神的歪頭殺!陸放舟當即繳械,男神你包辦吧\\(^o^)/~
於是乎……
新宅的地址在鎮國公府和鎮遠伯府後方,像樣的大門開在與兩府截然不同的方向,一路的豪宅林立又讓前來的人根本分不清這幾處其實都在同一處。
鎮國公婁氏當年雖立府,但因家眷不多,又常年不在長安,府邸的面積其實不到一個國公該享有的面積。
鎮遠伯是陸放舟的爵位,長平公主知道兩人關係,便把伯府給賜到了漊琰家隔壁,平時兩人出門是分從兩個大門出去的。
伯府的面積一樣不大,中規中矩的三進院落之後,便是個花園子,花園的風格融合了江南園林和長安庭院的風格,小中取巧,包羅萬象,行至其中很容易迷路。
當然迷路是迷給外人看的,主人家不會。
陸放舟熟門熟路的繞過鵝卵石小道,穿過假山,就進了新宅。
入目的是一湖碧波,湖岸有一葉扁舟,可駕舟而行,湖心有水榭,水榭分室外室內兩部分,室外一半修築屋頂,一半完全敞開,具屋頂處有竹簾輕紗垂落,可閒臥觀看。
室內雕有落地花窗,躺於其中,可觀盡湖光山色。
水榭旁還有一堆積而成的小山,一直延伸至另一端的湖岸,依山脊而建又一帶長廊,沿長廊可至對岸,水謝處亦有一帶水廊,
水廊圍環出一帶水域,裡面遍植荷花,有魚鴨嬉戲。
扁舟可停於水榭旁,自水榭入府,亦可駕舟前行,湖水環府半周,東南角出府。
駕舟環遊,沿水皆是各具特色的院落,或亭台雅致,或農舍閒情,茅檐碧瓦交相輝映,中途一有漢白玉砌的碼頭,扁舟可停泊。
陸放舟棄船拾級而上,漊琰已在台階上等候,身後檐牙高啄,廊腰縵回,此乃正院。
陸放舟與漊琰執手步入正院,院內處處精緻,屋舍與景渾然融為一體,行至一拐角處,漊琰忽然將陸放舟抱緊,帶著他輕巧一轉,自一道暗門進了一屋。
屋中陳設與陸放舟見過的幾處院落截然不同,此屋擺設歸整莊重,甚有氣度,以黑紅二色為主色調,裝飾皆是兩色融合後的層次色。
屋正北處還放著些用紅綢紮好的器物,幾對紅燭靜靜亮著。
陸放舟奇怪,漊琰笑執陸放舟的手:「你我尚未拜堂成親,甚是遺憾,今日可願補齊?」
陸放舟一愣,他非是沒有憧憬過成婚的儀式,但一想兩個男人成婚,總不能要求某一人帶個紅蓋頭吧?太雷了,陸放舟便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不想漊琰竟記得。
「你我同是男子,蓋頭就免了,餘下的照辦。來,先去沐浴更衣。」漊琰說著,拉著陸放舟去了一處。
竟是溫泉!
陸放舟知道長安有著名的溫泉傳說,可那溫泉並不在城內,也不知道漊琰是如何引過來的。
當然漊琰也沒給陸放舟想明白的機會,他知道陸放舟這傢伙最喜歡泡溫水裡,左右今天的時間長著呢,就從溫泉里開始,慢慢的來……
作者有話要說: 陸放舟:混蛋,那麼浪漫的氛圍,漊琰居然在溫泉一次,行禮一次,完了洞房又是……都不想說次數了!
漊琰(笑):洞房才是開始,還有那麼多院子,那麼多屋子,我們一間間的來~~~
陸放舟:餵……
☆、70
070
這邊陸放舟夫夫還沒歪膩完呢, 那邊剛登基半年的公主,哦不!女帝就整出么蛾子來了。
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很大的么蛾子,至少在陸放舟看來,他還是挺佩服女帝的勇氣的,是什麼事呢?
就是立後的事。
女帝登基了,緊接著便是立後,這以前立後嘛就是各家名門嫡女里轉個圈, 選個可以母儀天下的就行了。
現在是女帝,這不就不選閨女是吧,要選兒子了。
各家優秀的嫡子倒都是有, 可問題是嫡子是用來繼承家業,用來襲爵考科舉的,相皇后嘛確實不錯,但是家風正直的那些人家基本拉不下臉去相, 想著巴著去相的呢要麼家風不良,要麼別有用心。
真是把一乾重臣的神都給傷透了, 更有甚者還提出個歪主意。
公主之前不是有駙馬人選嗎?婁大將軍之子漊琰,一表人才,又能臨兵打仗,要是成一家人了, 還不用猜忌他擁兵自重,誰特麼反自己老婆呀?
陸放舟聽到風聲之後直跳腳,有沒有搞錯!漊琰是他的。
漊琰倒是老神在在的安慰,孫閣老受女帝之託重新出山掌幾年內閣, 待後續人才能接上來了便卸任。有孫閣老在,怎麼都不會讓漊琰當皇后這件事通過的。
沒了漊琰這個人選,重臣們的神就更傷了。
不想女帝丟了個更讓他們傷身的主意出來,皇后嘛,後位自然是女子擔當,那就泰安公主吧!
聽到這個主意的時候,一干老臣就差直接暈倒在紫宸殿上了,一個女帝已經夠了,還有一個女皇后,兩個姑娘,你們是不想給大梁留後嗎?千秋萬代之後讓他們怎麼去見大梁開國的歷代皇帝啊?
於是一干老臣集體去抗議了。
女帝也乾脆,跟著老臣們一起站在火辣日頭下,不撐傘的那種,兩方人馬好言好語的說了陣,然後老臣陣營就率先敗下陣來了,無他,年紀大了,站不了日頭,不像女帝,馬背上征戰出來的,抗一天都沒問題。
老臣們不甘心,臨抬下去前問了個最緊要的問題:讓泰安公主為後,那將來皇位誰繼承?
女帝卻一笑,仿佛早就有了定案,回答:「人選朕已敲定,皇室宗親,且包管能挾制各方勢力,包括你們心中一直心念的那幾位,欸,別否認啊,朕可對你們的想法一清二楚。」
部分老臣們心中心念的自然是漊琰,女帝登基後一點都沒挾制漊琰,給了閒職算什麼挾制,人家在大梁軍隊裡的威望可不是蓋的,還有北蠻,一溜部落跪著對他喊戰神呢!
女帝真是心大。
陸放舟聽聞女帝這個答覆之後,對女帝心中的人選非常好奇,拉著漊琰問:「到底會是誰呀?」
漊琰挑了個眉,心中已然猜到了女帝中意的人選,不禁有些頭痛,不知道怎麼跟陸放舟說,不想他還沒說,女帝和泰安公主雙雙來府了。
陸放舟一見兩人到來,忙著行完禮之後就開始問人選了。
漊琰有些慘不忍睹的扶額,女帝和泰安公主則齊刷刷看向漊琰,一臉你居然還沒跟他說的表情。
陸放舟看出了異樣,覺著不對勁了:「到底怎麼回事,誰來說!」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漊琰清了清嗓子:「我來說吧!」於是深吸口氣看著陸放舟道,「聖上中意的繼承人人選恐怕是二妞!」
什麼?!開玩笑,二妞是我女兒,怎麼成皇位繼承人了?!
陸放舟一臉爆漫臉:「女兒是我的!」
「我知道,這不過來徵求你意見。」女帝笑說,她在陸放舟面前不自稱「朕」,還是像以前一樣。
「這不是徵求不徵求意見的事,那是我女兒,跟你李家沒半點關係的!」陸放舟反對,說完見氣氛忽然停滯了下,連漊琰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便忙看漊琰,「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啊?」
漊琰清了清嗓子:「二妞的曾外祖母是平陽長公主,孫閣老的夫人是長公主之女。」
「曾,一、二、三!」陸放舟掰著手指,而後伸出三根手指,「便是長公主一脈,也是三代之後了耶!」
言下之意:別胡鬧!
「呃……孫閣老亦是皇族之後,其祖母為瑞安長公主。」漊琰繼續說。
「四代了!」陸放舟這次連手指頭沒掰,直接心算都算出來了,這特麼隔這麼久了還被惦記,這算什麼事?
「我朝既然開立了女帝繼位的規矩,一干公主,及與皇室有血緣的皆列為了繼承之列,二妞的位次雖靠後,可排其先頭的都不太適合。」女帝說著開始解釋。
先帝育有幾位公主,大都出嫁,且性格都文弱,不適合繼承;先帝謀逆的兩位殿下亦有郡主,但其父謀逆,她們是沒有資格的,再來就是宗室的幾位,比如泰安公主。這人家要當皇后的,繼承就算了!
再來就沒什麼人了,挑來挑去還是二妞最適合。
「我去,你哪隻眼睛看出我女兒適合了啊……」陸放舟無語。
泰安公主掩面一笑:「昔日敏芝(二妞的名字孫敏芝)自浙東道前來,與我相處多日,敏芝知書達理,又不為繁文縟節所困,遇事沉靜,有大謀,有膽識。若是好生培養,定能出色勝任。」
「打住!我不是怎麼清楚皇帝要怎麼培養,但我起碼知道些書要讀很多,要很辛苦,我女兒開心長大就行,讀書太累,不適合她。」陸放舟拒絕。
泰安公主又是一笑:「誰言帝王就一定得讀很多書?又不是考進士,那麼多書都讀一遍有什麼?旁的不說,就說聖上吧,小時候也沒見她讀什麼書,倒是校場,天天到!」
「咳咳!」女帝出聲打斷了泰安公主,黑過往不要多提,然後笑看陸放舟,「帝王嘛關鍵是識人,這是天賦,非是後天補上去就能補足的,敏芝識人的能力天生便有,她適合。」
餵……二妞待在嵊縣,也沒見過幾個人,你怎麼知道她識人的本事不錯啊,陸放舟頭都快大了,都不知道怎麼說了,只餘下一個勁搖頭的份了。
女帝還要解釋,那一年在孫府外偶遇陸放舟和二妞時,二妞就一眼將門前站著三人辯了個清楚,投向越州知府袁婉瑩的目光是輕輕一瞥,投向三殿下的目光是打量了下避而不看的,唯獨投向女帝的目光是喜歡,好奇的,臨離開時還投以了俏皮的微笑。
小小年紀就知道誰可以忽視,誰不可以惹,誰可以交心,很不錯了。
然而女帝的解釋沒說出口,漊琰出聲了:「事出突然,一時間定是給不了答覆的,再說二妞也不在場,我們四人說到底都無權決定此事,得尋個日子,一道坐下來再定。」
「自該如此。」女帝點頭,與泰安公主一道離去。
陸放舟則在屋裡不住的踱步,便踱還便碎碎念:「不行,當皇帝這麼危險的事情,不能讓二妞去,我得想辦法帶她厲害,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大梁境內是不能待了的,去北邊?前段時間茶路剛通,我可以帶著她去西域轉轉,還可以去波斯,羅馬什麼的!不然海路,造大船,出海,南下暹羅,爪呱什麼的……」
「行了!」漊琰攔住了陸放舟,將人牢牢摟在懷裡,「現在就急成這樣,將來女兒出嫁了,你這個老丈人豈不是要把自己轉暈?」
餵……男神要不要這麼心如細發啊,我明明已經被你攻略了,你居然還來!這種每一件事都辦到你心坎上的感覺真的是、不、能、更、棒!
陸放舟想著當即點頭:「出,一定出!」
「如何裝點是你來設計?還是我一攬子包了去?」漊琰略歪了下頭,笑問。
男神的歪頭殺!陸放舟當即繳械,男神你包辦吧\\(^o^)/~
於是乎……
新宅的地址在鎮國公府和鎮遠伯府後方,像樣的大門開在與兩府截然不同的方向,一路的豪宅林立又讓前來的人根本分不清這幾處其實都在同一處。
鎮國公婁氏當年雖立府,但因家眷不多,又常年不在長安,府邸的面積其實不到一個國公該享有的面積。
鎮遠伯是陸放舟的爵位,長平公主知道兩人關係,便把伯府給賜到了漊琰家隔壁,平時兩人出門是分從兩個大門出去的。
伯府的面積一樣不大,中規中矩的三進院落之後,便是個花園子,花園的風格融合了江南園林和長安庭院的風格,小中取巧,包羅萬象,行至其中很容易迷路。
當然迷路是迷給外人看的,主人家不會。
陸放舟熟門熟路的繞過鵝卵石小道,穿過假山,就進了新宅。
入目的是一湖碧波,湖岸有一葉扁舟,可駕舟而行,湖心有水榭,水榭分室外室內兩部分,室外一半修築屋頂,一半完全敞開,具屋頂處有竹簾輕紗垂落,可閒臥觀看。
室內雕有落地花窗,躺於其中,可觀盡湖光山色。
水榭旁還有一堆積而成的小山,一直延伸至另一端的湖岸,依山脊而建又一帶長廊,沿長廊可至對岸,水謝處亦有一帶水廊,
水廊圍環出一帶水域,裡面遍植荷花,有魚鴨嬉戲。
扁舟可停於水榭旁,自水榭入府,亦可駕舟前行,湖水環府半周,東南角出府。
駕舟環遊,沿水皆是各具特色的院落,或亭台雅致,或農舍閒情,茅檐碧瓦交相輝映,中途一有漢白玉砌的碼頭,扁舟可停泊。
陸放舟棄船拾級而上,漊琰已在台階上等候,身後檐牙高啄,廊腰縵回,此乃正院。
陸放舟與漊琰執手步入正院,院內處處精緻,屋舍與景渾然融為一體,行至一拐角處,漊琰忽然將陸放舟抱緊,帶著他輕巧一轉,自一道暗門進了一屋。
屋中陳設與陸放舟見過的幾處院落截然不同,此屋擺設歸整莊重,甚有氣度,以黑紅二色為主色調,裝飾皆是兩色融合後的層次色。
屋正北處還放著些用紅綢紮好的器物,幾對紅燭靜靜亮著。
陸放舟奇怪,漊琰笑執陸放舟的手:「你我尚未拜堂成親,甚是遺憾,今日可願補齊?」
陸放舟一愣,他非是沒有憧憬過成婚的儀式,但一想兩個男人成婚,總不能要求某一人帶個紅蓋頭吧?太雷了,陸放舟便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不想漊琰竟記得。
「你我同是男子,蓋頭就免了,餘下的照辦。來,先去沐浴更衣。」漊琰說著,拉著陸放舟去了一處。
竟是溫泉!
陸放舟知道長安有著名的溫泉傳說,可那溫泉並不在城內,也不知道漊琰是如何引過來的。
當然漊琰也沒給陸放舟想明白的機會,他知道陸放舟這傢伙最喜歡泡溫水裡,左右今天的時間長著呢,就從溫泉里開始,慢慢的來……
作者有話要說: 陸放舟:混蛋,那麼浪漫的氛圍,漊琰居然在溫泉一次,行禮一次,完了洞房又是……都不想說次數了!
漊琰(笑):洞房才是開始,還有那麼多院子,那麼多屋子,我們一間間的來~~~
陸放舟:餵……
☆、70
070
這邊陸放舟夫夫還沒歪膩完呢, 那邊剛登基半年的公主,哦不!女帝就整出么蛾子來了。
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很大的么蛾子,至少在陸放舟看來,他還是挺佩服女帝的勇氣的,是什麼事呢?
就是立後的事。
女帝登基了,緊接著便是立後,這以前立後嘛就是各家名門嫡女里轉個圈, 選個可以母儀天下的就行了。
現在是女帝,這不就不選閨女是吧,要選兒子了。
各家優秀的嫡子倒都是有, 可問題是嫡子是用來繼承家業,用來襲爵考科舉的,相皇后嘛確實不錯,但是家風正直的那些人家基本拉不下臉去相, 想著巴著去相的呢要麼家風不良,要麼別有用心。
真是把一乾重臣的神都給傷透了, 更有甚者還提出個歪主意。
公主之前不是有駙馬人選嗎?婁大將軍之子漊琰,一表人才,又能臨兵打仗,要是成一家人了, 還不用猜忌他擁兵自重,誰特麼反自己老婆呀?
陸放舟聽到風聲之後直跳腳,有沒有搞錯!漊琰是他的。
漊琰倒是老神在在的安慰,孫閣老受女帝之託重新出山掌幾年內閣, 待後續人才能接上來了便卸任。有孫閣老在,怎麼都不會讓漊琰當皇后這件事通過的。
沒了漊琰這個人選,重臣們的神就更傷了。
不想女帝丟了個更讓他們傷身的主意出來,皇后嘛,後位自然是女子擔當,那就泰安公主吧!
聽到這個主意的時候,一干老臣就差直接暈倒在紫宸殿上了,一個女帝已經夠了,還有一個女皇后,兩個姑娘,你們是不想給大梁留後嗎?千秋萬代之後讓他們怎麼去見大梁開國的歷代皇帝啊?
於是一干老臣集體去抗議了。
女帝也乾脆,跟著老臣們一起站在火辣日頭下,不撐傘的那種,兩方人馬好言好語的說了陣,然後老臣陣營就率先敗下陣來了,無他,年紀大了,站不了日頭,不像女帝,馬背上征戰出來的,抗一天都沒問題。
老臣們不甘心,臨抬下去前問了個最緊要的問題:讓泰安公主為後,那將來皇位誰繼承?
女帝卻一笑,仿佛早就有了定案,回答:「人選朕已敲定,皇室宗親,且包管能挾制各方勢力,包括你們心中一直心念的那幾位,欸,別否認啊,朕可對你們的想法一清二楚。」
部分老臣們心中心念的自然是漊琰,女帝登基後一點都沒挾制漊琰,給了閒職算什麼挾制,人家在大梁軍隊裡的威望可不是蓋的,還有北蠻,一溜部落跪著對他喊戰神呢!
女帝真是心大。
陸放舟聽聞女帝這個答覆之後,對女帝心中的人選非常好奇,拉著漊琰問:「到底會是誰呀?」
漊琰挑了個眉,心中已然猜到了女帝中意的人選,不禁有些頭痛,不知道怎麼跟陸放舟說,不想他還沒說,女帝和泰安公主雙雙來府了。
陸放舟一見兩人到來,忙著行完禮之後就開始問人選了。
漊琰有些慘不忍睹的扶額,女帝和泰安公主則齊刷刷看向漊琰,一臉你居然還沒跟他說的表情。
陸放舟看出了異樣,覺著不對勁了:「到底怎麼回事,誰來說!」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漊琰清了清嗓子:「我來說吧!」於是深吸口氣看著陸放舟道,「聖上中意的繼承人人選恐怕是二妞!」
什麼?!開玩笑,二妞是我女兒,怎麼成皇位繼承人了?!
陸放舟一臉爆漫臉:「女兒是我的!」
「我知道,這不過來徵求你意見。」女帝笑說,她在陸放舟面前不自稱「朕」,還是像以前一樣。
「這不是徵求不徵求意見的事,那是我女兒,跟你李家沒半點關係的!」陸放舟反對,說完見氣氛忽然停滯了下,連漊琰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便忙看漊琰,「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啊?」
漊琰清了清嗓子:「二妞的曾外祖母是平陽長公主,孫閣老的夫人是長公主之女。」
「曾,一、二、三!」陸放舟掰著手指,而後伸出三根手指,「便是長公主一脈,也是三代之後了耶!」
言下之意:別胡鬧!
「呃……孫閣老亦是皇族之後,其祖母為瑞安長公主。」漊琰繼續說。
「四代了!」陸放舟這次連手指頭沒掰,直接心算都算出來了,這特麼隔這麼久了還被惦記,這算什麼事?
「我朝既然開立了女帝繼位的規矩,一干公主,及與皇室有血緣的皆列為了繼承之列,二妞的位次雖靠後,可排其先頭的都不太適合。」女帝說著開始解釋。
先帝育有幾位公主,大都出嫁,且性格都文弱,不適合繼承;先帝謀逆的兩位殿下亦有郡主,但其父謀逆,她們是沒有資格的,再來就是宗室的幾位,比如泰安公主。這人家要當皇后的,繼承就算了!
再來就沒什麼人了,挑來挑去還是二妞最適合。
「我去,你哪隻眼睛看出我女兒適合了啊……」陸放舟無語。
泰安公主掩面一笑:「昔日敏芝(二妞的名字孫敏芝)自浙東道前來,與我相處多日,敏芝知書達理,又不為繁文縟節所困,遇事沉靜,有大謀,有膽識。若是好生培養,定能出色勝任。」
「打住!我不是怎麼清楚皇帝要怎麼培養,但我起碼知道些書要讀很多,要很辛苦,我女兒開心長大就行,讀書太累,不適合她。」陸放舟拒絕。
泰安公主又是一笑:「誰言帝王就一定得讀很多書?又不是考進士,那麼多書都讀一遍有什麼?旁的不說,就說聖上吧,小時候也沒見她讀什麼書,倒是校場,天天到!」
「咳咳!」女帝出聲打斷了泰安公主,黑過往不要多提,然後笑看陸放舟,「帝王嘛關鍵是識人,這是天賦,非是後天補上去就能補足的,敏芝識人的能力天生便有,她適合。」
餵……二妞待在嵊縣,也沒見過幾個人,你怎麼知道她識人的本事不錯啊,陸放舟頭都快大了,都不知道怎麼說了,只餘下一個勁搖頭的份了。
女帝還要解釋,那一年在孫府外偶遇陸放舟和二妞時,二妞就一眼將門前站著三人辯了個清楚,投向越州知府袁婉瑩的目光是輕輕一瞥,投向三殿下的目光是打量了下避而不看的,唯獨投向女帝的目光是喜歡,好奇的,臨離開時還投以了俏皮的微笑。
小小年紀就知道誰可以忽視,誰不可以惹,誰可以交心,很不錯了。
然而女帝的解釋沒說出口,漊琰出聲了:「事出突然,一時間定是給不了答覆的,再說二妞也不在場,我們四人說到底都無權決定此事,得尋個日子,一道坐下來再定。」
「自該如此。」女帝點頭,與泰安公主一道離去。
陸放舟則在屋裡不住的踱步,便踱還便碎碎念:「不行,當皇帝這麼危險的事情,不能讓二妞去,我得想辦法帶她厲害,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大梁境內是不能待了的,去北邊?前段時間茶路剛通,我可以帶著她去西域轉轉,還可以去波斯,羅馬什麼的!不然海路,造大船,出海,南下暹羅,爪呱什麼的……」
「行了!」漊琰攔住了陸放舟,將人牢牢摟在懷裡,「現在就急成這樣,將來女兒出嫁了,你這個老丈人豈不是要把自己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