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行刑的那一天,南邊十六府不少人都專程趕過來看這些人被砍頭,每掉下一個腦袋都會迎來陣陣的喝彩聲,場面讓人心驚的同時也讓人萬分感傷。

  第403章 李若松的信

  柯克明三人把人就藏在安和的眼皮子底下,他們也是挺損的,專門挖了一條地道,從柯克明家的後花園通往安和府上的東院,地道裡面有一間不見天日的牢房,位置大概就在安和寢室的下方,等於是安和其實每天都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卻從來不知道,這種方式讓成棟和李若不用說駐地裡面的軍官了,那可是他們的祖宗,做不了主的當地官員立馬把這件事上報給柯克明,柯克明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跟黃石搭上關係的好機會,便讓當地官員不要再管這件事,以後這件事由他來親自負責。

  當地官員巴不得把這個燙手山藥扔出去,見柯克明主動要了過去,高興不已的把案子做了交接,然後封存了這個案子的檔案,柯克明藉由這件事跟黃石搭上了關係,可憐那姑娘就這麼香消玉殞竟無人對她的死承擔責任,她的家人到處告狀,卻告狀無門,若不是柯克明三個人倒台了,黃石的案子估計也就這麼銷聲匿跡了。

  在等待判決的時候,黃石也給李若松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言辭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懇求李若松能夠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大楚正在收回西邊的領土,阻力非常強,正是需要能人的時候,他跟李若松保證,他願意死在戰場上,只要給他一把大刀就行,他決心死在與敵人拼殺的過程中。

  大楚西邊有幾個府城幾十年前便脫離了大楚的掌控,歷代大楚皇帝都沒忘過這幾個府城,心心念念要把這幾個府城收回來,只是大楚都自身難保了,又談何收復故土,便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拖了下來,直到熊若杉第二次掌管皇權,才開始收復故土,不過,西邊這幾個府城這幾十年下來也沒原地踏步等著別人收拾,相反,他們藉助地形,巧妙的設置了層層關卡,易守難攻,大楚的軍隊推進非常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像黃石這種立過大功又敢打敢拼的人自然是非常受歡迎的,不止是帶過黃石的軍方領導,就是王子清和王子澤都寫了信過來,希望李若松能夠從輕處理,再不濟也可以同意黃石戴罪立功的請求,讓他始終在前線打仗,直到犧牲在前線。

  李若松全部都拒絕了,按照大楚的軍紀律法,黃石的行為是被執行槍決的,還是立即執行,連緩刑都沒有,軍紀處的處長堅決不同意處死黃石,他給李若松說別說是一個農家姑娘,就是十個農家姑娘,一百個農家姑娘,都抵不過一個黃石。

  李若松接到信,沉默了半日,給軍紀處的處長寫去了第二封信,李若松在信中告訴軍紀處的處長,黃石的參軍經歷絕對是光榮的,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很多將士學習的,對於黃石被判死刑的事情,自己很難過,也很惋惜。

  黃石不僅僅是大楚非常有名的戰將,更是他李若松的救命恩人,但是,他不是犯了錯,道個歉就過去了,他是犯了法,犯了罪,還是不容赦免的死罪,一個軍隊的高級軍官,一個子弟兵的戰士,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毫無人道的、失去自己立場的、違背自己職責的、背棄自己信仰的行為,如果饒過他,以後要用什麼來教育千千萬萬的子弟兵戰士,要用什麼來面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要用什麼來說我們的子弟兵軍紀嚴明,要用什麼來證明我們是保護老百姓的,是深受老百姓支持和愛戴的,判處死刑不是我說了算,也不是你說了算,是律法說了算,是軍紀說了算。

  正因為黃石是一名高級軍官,是一名立過大功的子弟兵戰士,是對我有救命之恩的恩人,才必須這麼辦,才不得不這麼辦,我們對待子弟兵戰士,尤其是對我們子弟兵的軍官,不能不執行比一般老百姓更嚴格的紀律,更嚴厲的律法,他被判死刑,完全是他自己的行為導致的,是罪有應得。

  所有的子弟兵戰士,所有的軍官,所有的大楚官員,都要以黃石為前車之鑑,請你在黃石的判決會上,在黃石的槍決會上,當著黃石及所有人的面,宣讀我的這封信,並向那位姑娘的家人轉達我的歉意和安慰,作為軍隊的最高將領,我沒有管好我的兵,沒有帶好頭,沒有做好工作,我對不起那位死去的姑娘,對不起她的家人,也對不起因為這件事而受到傷害的老百姓李若松的這封信被收錄在大楚志中,凡是看到、聽到這封信內容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包括成棟和熊若杉,因為黃石的例子在前面,戶部尚書等一眾高官的處理似乎就不那麼讓人為難的,從成棟和李若松回到楚京城的那一日開始,楚京城午門外的地面就沒有幹過,數十個官員幹部和軍方人員在這裡被執行死刑,而這,只不過是拉開了大楚為期五年反貪腐的序幕。

  第404章 撿了個人

  “威廉姆,咱們這是要去見大楚的皇帝嗎?”問話的是個頭髮有些枯黃,臉上長著一點雀斑的年約十六七的男孩。

  “對,我們等會兒會見到大楚的皇帝。”被稱為威廉姆的男子回答道。

  “需要我們做什麼準備嗎?皇帝會不會很可怕?大楚這麼厲害,我擔心這裡的皇帝會把我們拖出去砍了。”男孩有些擔憂的說道。

  男子微微笑了一下,說道:“不會的,大楚的皇帝是個非常好打交道的人,你會喜歡上他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