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喜歲混到十四歲時,終於給自己找了個活兒,賣報紙。他發現,那些俄國人,特別喜歡看報紙。雖然俄文報紙於他來講,如同天書,但他想只要能賺錢,管他呢。他腦子活泛,一邊賣報,一邊賣瓜子和香菸。他的肩上,交叉挎著兩個碩大的帆布口袋,左面的口袋裡插著俄文的《哈爾濱每日電訊GG》《哈爾濱新聞》《哈爾濱公報》《新生活報》等,右面的口袋裡呢,是炒得香噴噴的瓜子和被稱為“大白杆”的老巴奪香菸。俄國人管瓜子叫毛嗑,管香菸叫西噶列大,喜歲賣報的時候,不忘了吆喝:“毛嗑——西噶列大——”喜歲面目清秀,招人稀罕,又殷勤,隨手揣著火柴,人們買了香菸,他劃根火柴幫著點著,深得顧客喜愛。
喜歲跟王春申一樣,是傅家甸每日必到埠頭區和新城區的人。不同的是,王春申出去得晚,回來得也晚;而喜歲因為一大早要去報館上報紙,走得早,回來得也早。喜歲把掙來的錢,無論紙幣還是銅幣,統統塞進枕頭裡,說是夜裡枕著,能做發財夢。天長日久,這個枕頭竟鼓了起來。周于氏唯一快樂的事,就
是拍打著孫子的枕頭,無限感慨地說:“不愁討老婆了。”雖然周濟和周于氏對喜歲滿意了,但周耀祖和于晴秀還是覺得賣報不是個正經營生,一個男人,還是得學門手藝,才能長遠立足。也許內心對喜歲不抱什麼希望了吧,于晴秀如今又懷上了,從她愛吃酸上,人們料定,明年春天出生的將是個男孩。
周濟愛傅家甸,因為他來時這裡還冷清,二十年後,卻是改天換地了。他是看著房屋和街巷,一座座、一條條地多了起來,看著老輩人相繼故去,新一代呱呱墜地。他守著錢桌子,幾乎是不到埠頭區和新城區的,他不喜歡西洋景,尤其不喜歡洋行。說是洋行多了,他錢桌子上的錢會越來越亂。而周于氏不能容忍的,是洋人在哈爾濱建的教堂。在她心目中,只有關帝廟最值得朝拜。因為那裡的祖宗是自己的,而耶穌卻是洋祖宗。一聽說哪兒又起了一座教堂,而且都是洋名字,什麼聖索菲亞教堂,什麼烏斯平斯卡婭教堂,什麼聖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她就會氣得頭暈眼花,摔摔打打的,這時家裡的碗筷就遭殃了。對於近在眼前的傅家甸的天主堂,她更是憎恨不已,說是有朝一日白狐狸再臨身,她要修成口中噴火的神功,不費吹灰之力燒了它。
正文 三 丑角(6)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1 本章字數:1117
比之父母,周耀祖和周耀庭這一代,對傅家甸的愛雖然沒有那麼深,但對它也是依戀的。不過,他們不排斥洋人。周耀祖家做的點心,因為道台府青睞,在哈爾濱名氣漸大。愛把點心作為茶食的俄國人,專程從埠頭區或新城區慕名而來,買上一包雞蛋核桃糕或是棗泥杏仁餅,這其中就包括在劇院唱歌的謝尼科娃。謝尼科娃過來,總是乘坐王春申的馬車。有一次,周于氏從關帝廟回來,恰好撞見王春申拉著謝尼科娃從點心鋪子離開,她不好意思當街罵王春申,就罵他駕馭的馬:“虧你還是道台府出來的,怎麼威風全沒了,什麼糙都吃!”接著,她跩著小腳,飄飄悠悠進了點心鋪子,指著周耀祖的鼻子罵:“你那點心不賣給毛子,能長毛嗎?”周耀祖趕緊賠著笑臉,說:“不能長毛,下次不賣她就是了。”嘴上這麼說,周耀祖心裡卻想,有生意不做,不是傻瓜嗎?只不過事後他囑咐王春申,初一和十五最好不要載著謝尼科娃來。
比起周耀祖,周耀庭願意呆在傅家甸,是因為他大小也是這兒的人物。他當過巡警,後來傅家甸成立禁菸所,他去了那裡。他這個禁菸的,對吸食大煙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煙館封了後,經營煙土的,暗中把生意轉移到了jì館和茶園,而這兩處地方,是他的逍遙地。他縱容他們,jì館和茶園的主人就都對他笑臉相迎,他可以白吃白睡,省卻了銀兩,等於撿了份美差。而他當巡警的時候,只不過因為借了一個叫小桃李的jì女兩個盧布,忘了還了,被小桃李告到警局,自己竟被罰在碼頭貨棧做了一個月苦工,丟盡臉面。在他眼裡,警局對他來說就是大牢,而禁菸所無疑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周耀庭也是三十歲的人了,可他壓根兒不想成家,覺得有了家的男人,就是被女人釣出水的魚,別想著再有自由,看看王春申就知道了。周耀庭清楚,自己是一條不想被人捉住的滑溜溜的泥鰍,而傅家甸是一條渾濁的河,最宜暢遊。
喜歲喜珠這一輩,都是在傅家甸出生的。在喜歲眼裡,埠頭區是刀馬旦,熱鬧,華麗,一亮相就能博得滿堂彩;新城區呢,是唱悲戲的生角,安閒氣派,韻味十足,卻有股說不出的憂傷。而陳舊零亂又有點骯髒的傅家甸,就是鼻樑上塗了白的丑角,自在舒適,讓人心生歡喜。所以他每天賣完報,一踏上傅家甸彎曲狹窄的小巷,常常因高興,拿腔捏調、比比劃劃的,念上幾句他在戲班子學會的唯一喜歡的《打龍袍》中的《報燈名》:“燈官好,燈官妙,聽我把燈名報一報——”在路邊休閒的熟悉他的老人見他這樣,打趣著:“喜歲,你怎麼自個兒跟自個兒說話呀?”喜歲笑呵呵地說:“我報燈名呢。”人家就說:“那你好好報報給俺聽聽。”喜歲起了頑皮,一撇嘴,故意有板有眼地用念詞拒絕:“這些個燈,那些個燈,燈官我一時報不清……”路人聞此,望著憨直可愛的喜歲,都笑起來。
正文 三 丑角(7)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3 本章字數:785
霜降過後,天兒越發冷了,人們都穿上了棉襖棉褲。發現傅家甸最近咳嗽的人多了的,除了開診所的郎中,就是喜歲了。喜歲還發現,這些咳嗽著的路人,不像往年,咳個三聲兩聲的,照走不誤;今年咳嗽的人,往往得停下腳步,倚靠著臨街店鋪的門或是榆樹,大口大口喘息著,支撐不住的樣子。對流行疾病一無所知的喜歲,老早就對母親于晴秀說:“我看今冬得死人!”
于晴秀呵斥他說:“別烏鴉嘴!”
喜歲一邊下意識地用手抹著嘴巴,一邊盯著母親漸漸凸起的肚子,說:“那裡的小孩子現在長沒長嘴巴呀?”
于晴秀笑了,說:“長了,是黑嘴巴,都能報燈名了!”
喜歲知道母親搶白他,嘿嘿樂了。
這一日雲氣低沉,喜歲午後賣報回到傅家甸,走到華樂大舞台門前時,看見好幾個人聚在一堆,圍成個圈兒,垂著頭,袖手瞧著什麼熱鬧。他湊過去一看,原來地上四仰八叉躺著個人,是常來三鋪炕客棧的巴音。他穿黑罩衣,鹿皮坎肩,簇新的棉褲,面色黑紫,口鼻有血跡,眼睛雖然半睜著,但眼珠一轉不轉,已死透了!圍觀的人,一開始還不敢對他動手動腳,可當有個人因為相中了鹿皮坎肩,開始下手扒時,另一個人趕緊去脫他的棉褲,說是吳芬每年給巴音做的棉褲,不輕不重,舒適保暖,絮的都是新棉花。由於巴音僵硬了,他們脫他的衣褲,費盡周折。喜歲眼見
著巴音的鞋子、罩衣、坎肩、棉褲,跟進了當鋪似的,眨眼間不屬於他了。而那些沒有得到東西的人,心有不甘,他們眼疾手快地,將手伸向已在別人手上的巴音的坎肩兜和褲兜,有人在坎肩兜里翻出了一卷錢,一哄分了;又有人在兩個褲兜里掏出幾把瓜子,也一哄分了。他們見喜歲站在一旁,就分給他一小把瓜子。喜歲抓著瓜子,看著身上只剩下白背心和花褲衩的巴音,一陣噁心。他撒了瓜子,哭著走了。瓜子落在巴音身上,就像爬上了一群黑螞蟻。
正文 四 金娃(1)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5 本章字數:896
四 金娃
巴音暴屍街頭,而且幾乎被人剝了個精光,這走法實在悽慘。知道王春申家事的傅家甸人,以為他會因此解氣,見到他都討好地說:“真是現世現報啊。”王春申蹙著眉,不說什麼。其實,他心裡並不痛快。巴音死了,竟是警察為他收的屍!吳芬雖然也哭了一場,但她說人死如燈滅,再念著舊人以往的光焰,下半輩子就得活在黑暗中。再說了,巴音真正的家在哪裡,有幾個女人和孩子,他的積蓄存在何處,她一無所知。萬一把他葬了,有朝一日他們找上門來,朝她要人,麻煩就大了。所以,吳芬最後都沒去看他一眼,只買了一身壽衣,打發人送過去。
王春申為巴音難過,他沒有想到十多天前還好好的一個大活人,說死就死了。他平素厭惡巴音的模樣,覺得他長著鷹鉤鼻子,一雙賊溜溜的鼠眼,不是善面人。可現在他一想起他的眉眼,就有股說不出的憐惜和心疼。王春申更加鄙視吳芬,覺得她自私自利,無情無義,合該無後。在王春申想來,巴音的精血,是被吳芬吸乾了,一場傷風才會要了他的命。
巴音死後的第四天,吳芬病了。她先是頭疼,胸悶;繼而害冷,咳嗽;接著高燒說胡話。王春申想,吳芬雖然嘴硬,但心裡還是戀著巴音吧,不然怎會突然病了呢!他想相思病沒法子治,要想好,只能自己解開心結,便囑咐金蘭多給她做點清熱瀉火的橘皮粥和綠豆湯。
金蘭見王春申對吳芬還是關心的,醋意十足。她想巴音死了,吳芬這是故意裝病,博取王春申的憐惜,好鴛夢重溫。如果是那樣,她將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金蘭在給吳芬送吃的時候,也就嘟嚕著臉,沒有好聲氣。
這一日黃昏,金蘭把粥送到吳芬的炕桌上,剛要離開,吳芬忽然叫住她,虛弱地說:“金蘭,你知道姐姐這輩子,最恨什麼嗎?”
金蘭愣了一下,然後說:“人的愛都差不多,愛財愛物,愛酒愛色;要說恨呢,各有各的,千奇百怪,我怎麼猜得出來!”
吳芬淒涼地笑了一聲,說:“姐姐最恨的,是自己不是男兒身啊。男兒身是什麼?仗著身上有杆長矛,哪兒都敢衝殺,沒有落敗的時候。女兒身呢,是紙糊的擋箭牌,一戳,稀里嘩啦就碎了——”說著,又咳嗽起來。
正文 四 金娃(2)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6 本章字數:838
金蘭從未聽吳芬講過這麼在理而又風趣的話,呵呵笑了。她轉身回到灶房,特意為她做了一碗陽春麵。然而,吳芬前夜吃完陽春麵,第二天走的卻是鬼路。她夜半時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到了早晨,天邊噴涌朝霞時,她大口大口地吐血,不出一個鐘頭就沒氣了,死時臉黑得跟炭似的。
三鋪炕客棧出了喪事,住在這兒的客人怕鬼魂,一鬨而散。
王春申沒有想到吳芬這麼快就跟著巴音去了,他哀嘆不已。依照風俗,本該停屍三天的,可他做主只停一天,次日發喪。說是早早打發她上路,她好早點見到心上人。
喜歲跟王春申一樣,是傅家甸每日必到埠頭區和新城區的人。不同的是,王春申出去得晚,回來得也晚;而喜歲因為一大早要去報館上報紙,走得早,回來得也早。喜歲把掙來的錢,無論紙幣還是銅幣,統統塞進枕頭裡,說是夜裡枕著,能做發財夢。天長日久,這個枕頭竟鼓了起來。周于氏唯一快樂的事,就
是拍打著孫子的枕頭,無限感慨地說:“不愁討老婆了。”雖然周濟和周于氏對喜歲滿意了,但周耀祖和于晴秀還是覺得賣報不是個正經營生,一個男人,還是得學門手藝,才能長遠立足。也許內心對喜歲不抱什麼希望了吧,于晴秀如今又懷上了,從她愛吃酸上,人們料定,明年春天出生的將是個男孩。
周濟愛傅家甸,因為他來時這裡還冷清,二十年後,卻是改天換地了。他是看著房屋和街巷,一座座、一條條地多了起來,看著老輩人相繼故去,新一代呱呱墜地。他守著錢桌子,幾乎是不到埠頭區和新城區的,他不喜歡西洋景,尤其不喜歡洋行。說是洋行多了,他錢桌子上的錢會越來越亂。而周于氏不能容忍的,是洋人在哈爾濱建的教堂。在她心目中,只有關帝廟最值得朝拜。因為那裡的祖宗是自己的,而耶穌卻是洋祖宗。一聽說哪兒又起了一座教堂,而且都是洋名字,什麼聖索菲亞教堂,什麼烏斯平斯卡婭教堂,什麼聖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她就會氣得頭暈眼花,摔摔打打的,這時家裡的碗筷就遭殃了。對於近在眼前的傅家甸的天主堂,她更是憎恨不已,說是有朝一日白狐狸再臨身,她要修成口中噴火的神功,不費吹灰之力燒了它。
正文 三 丑角(6)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1 本章字數:1117
比之父母,周耀祖和周耀庭這一代,對傅家甸的愛雖然沒有那麼深,但對它也是依戀的。不過,他們不排斥洋人。周耀祖家做的點心,因為道台府青睞,在哈爾濱名氣漸大。愛把點心作為茶食的俄國人,專程從埠頭區或新城區慕名而來,買上一包雞蛋核桃糕或是棗泥杏仁餅,這其中就包括在劇院唱歌的謝尼科娃。謝尼科娃過來,總是乘坐王春申的馬車。有一次,周于氏從關帝廟回來,恰好撞見王春申拉著謝尼科娃從點心鋪子離開,她不好意思當街罵王春申,就罵他駕馭的馬:“虧你還是道台府出來的,怎麼威風全沒了,什麼糙都吃!”接著,她跩著小腳,飄飄悠悠進了點心鋪子,指著周耀祖的鼻子罵:“你那點心不賣給毛子,能長毛嗎?”周耀祖趕緊賠著笑臉,說:“不能長毛,下次不賣她就是了。”嘴上這麼說,周耀祖心裡卻想,有生意不做,不是傻瓜嗎?只不過事後他囑咐王春申,初一和十五最好不要載著謝尼科娃來。
比起周耀祖,周耀庭願意呆在傅家甸,是因為他大小也是這兒的人物。他當過巡警,後來傅家甸成立禁菸所,他去了那裡。他這個禁菸的,對吸食大煙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煙館封了後,經營煙土的,暗中把生意轉移到了jì館和茶園,而這兩處地方,是他的逍遙地。他縱容他們,jì館和茶園的主人就都對他笑臉相迎,他可以白吃白睡,省卻了銀兩,等於撿了份美差。而他當巡警的時候,只不過因為借了一個叫小桃李的jì女兩個盧布,忘了還了,被小桃李告到警局,自己竟被罰在碼頭貨棧做了一個月苦工,丟盡臉面。在他眼裡,警局對他來說就是大牢,而禁菸所無疑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周耀庭也是三十歲的人了,可他壓根兒不想成家,覺得有了家的男人,就是被女人釣出水的魚,別想著再有自由,看看王春申就知道了。周耀庭清楚,自己是一條不想被人捉住的滑溜溜的泥鰍,而傅家甸是一條渾濁的河,最宜暢遊。
喜歲喜珠這一輩,都是在傅家甸出生的。在喜歲眼裡,埠頭區是刀馬旦,熱鬧,華麗,一亮相就能博得滿堂彩;新城區呢,是唱悲戲的生角,安閒氣派,韻味十足,卻有股說不出的憂傷。而陳舊零亂又有點骯髒的傅家甸,就是鼻樑上塗了白的丑角,自在舒適,讓人心生歡喜。所以他每天賣完報,一踏上傅家甸彎曲狹窄的小巷,常常因高興,拿腔捏調、比比劃劃的,念上幾句他在戲班子學會的唯一喜歡的《打龍袍》中的《報燈名》:“燈官好,燈官妙,聽我把燈名報一報——”在路邊休閒的熟悉他的老人見他這樣,打趣著:“喜歲,你怎麼自個兒跟自個兒說話呀?”喜歲笑呵呵地說:“我報燈名呢。”人家就說:“那你好好報報給俺聽聽。”喜歲起了頑皮,一撇嘴,故意有板有眼地用念詞拒絕:“這些個燈,那些個燈,燈官我一時報不清……”路人聞此,望著憨直可愛的喜歲,都笑起來。
正文 三 丑角(7)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3 本章字數:785
霜降過後,天兒越發冷了,人們都穿上了棉襖棉褲。發現傅家甸最近咳嗽的人多了的,除了開診所的郎中,就是喜歲了。喜歲還發現,這些咳嗽著的路人,不像往年,咳個三聲兩聲的,照走不誤;今年咳嗽的人,往往得停下腳步,倚靠著臨街店鋪的門或是榆樹,大口大口喘息著,支撐不住的樣子。對流行疾病一無所知的喜歲,老早就對母親于晴秀說:“我看今冬得死人!”
于晴秀呵斥他說:“別烏鴉嘴!”
喜歲一邊下意識地用手抹著嘴巴,一邊盯著母親漸漸凸起的肚子,說:“那裡的小孩子現在長沒長嘴巴呀?”
于晴秀笑了,說:“長了,是黑嘴巴,都能報燈名了!”
喜歲知道母親搶白他,嘿嘿樂了。
這一日雲氣低沉,喜歲午後賣報回到傅家甸,走到華樂大舞台門前時,看見好幾個人聚在一堆,圍成個圈兒,垂著頭,袖手瞧著什麼熱鬧。他湊過去一看,原來地上四仰八叉躺著個人,是常來三鋪炕客棧的巴音。他穿黑罩衣,鹿皮坎肩,簇新的棉褲,面色黑紫,口鼻有血跡,眼睛雖然半睜著,但眼珠一轉不轉,已死透了!圍觀的人,一開始還不敢對他動手動腳,可當有個人因為相中了鹿皮坎肩,開始下手扒時,另一個人趕緊去脫他的棉褲,說是吳芬每年給巴音做的棉褲,不輕不重,舒適保暖,絮的都是新棉花。由於巴音僵硬了,他們脫他的衣褲,費盡周折。喜歲眼見
著巴音的鞋子、罩衣、坎肩、棉褲,跟進了當鋪似的,眨眼間不屬於他了。而那些沒有得到東西的人,心有不甘,他們眼疾手快地,將手伸向已在別人手上的巴音的坎肩兜和褲兜,有人在坎肩兜里翻出了一卷錢,一哄分了;又有人在兩個褲兜里掏出幾把瓜子,也一哄分了。他們見喜歲站在一旁,就分給他一小把瓜子。喜歲抓著瓜子,看著身上只剩下白背心和花褲衩的巴音,一陣噁心。他撒了瓜子,哭著走了。瓜子落在巴音身上,就像爬上了一群黑螞蟻。
正文 四 金娃(1)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5 本章字數:896
四 金娃
巴音暴屍街頭,而且幾乎被人剝了個精光,這走法實在悽慘。知道王春申家事的傅家甸人,以為他會因此解氣,見到他都討好地說:“真是現世現報啊。”王春申蹙著眉,不說什麼。其實,他心裡並不痛快。巴音死了,竟是警察為他收的屍!吳芬雖然也哭了一場,但她說人死如燈滅,再念著舊人以往的光焰,下半輩子就得活在黑暗中。再說了,巴音真正的家在哪裡,有幾個女人和孩子,他的積蓄存在何處,她一無所知。萬一把他葬了,有朝一日他們找上門來,朝她要人,麻煩就大了。所以,吳芬最後都沒去看他一眼,只買了一身壽衣,打發人送過去。
王春申為巴音難過,他沒有想到十多天前還好好的一個大活人,說死就死了。他平素厭惡巴音的模樣,覺得他長著鷹鉤鼻子,一雙賊溜溜的鼠眼,不是善面人。可現在他一想起他的眉眼,就有股說不出的憐惜和心疼。王春申更加鄙視吳芬,覺得她自私自利,無情無義,合該無後。在王春申想來,巴音的精血,是被吳芬吸乾了,一場傷風才會要了他的命。
巴音死後的第四天,吳芬病了。她先是頭疼,胸悶;繼而害冷,咳嗽;接著高燒說胡話。王春申想,吳芬雖然嘴硬,但心裡還是戀著巴音吧,不然怎會突然病了呢!他想相思病沒法子治,要想好,只能自己解開心結,便囑咐金蘭多給她做點清熱瀉火的橘皮粥和綠豆湯。
金蘭見王春申對吳芬還是關心的,醋意十足。她想巴音死了,吳芬這是故意裝病,博取王春申的憐惜,好鴛夢重溫。如果是那樣,她將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金蘭在給吳芬送吃的時候,也就嘟嚕著臉,沒有好聲氣。
這一日黃昏,金蘭把粥送到吳芬的炕桌上,剛要離開,吳芬忽然叫住她,虛弱地說:“金蘭,你知道姐姐這輩子,最恨什麼嗎?”
金蘭愣了一下,然後說:“人的愛都差不多,愛財愛物,愛酒愛色;要說恨呢,各有各的,千奇百怪,我怎麼猜得出來!”
吳芬淒涼地笑了一聲,說:“姐姐最恨的,是自己不是男兒身啊。男兒身是什麼?仗著身上有杆長矛,哪兒都敢衝殺,沒有落敗的時候。女兒身呢,是紙糊的擋箭牌,一戳,稀里嘩啦就碎了——”說著,又咳嗽起來。
正文 四 金娃(2)
更新時間:2010-9-16 7:19:06 本章字數:838
金蘭從未聽吳芬講過這麼在理而又風趣的話,呵呵笑了。她轉身回到灶房,特意為她做了一碗陽春麵。然而,吳芬前夜吃完陽春麵,第二天走的卻是鬼路。她夜半時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到了早晨,天邊噴涌朝霞時,她大口大口地吐血,不出一個鐘頭就沒氣了,死時臉黑得跟炭似的。
三鋪炕客棧出了喪事,住在這兒的客人怕鬼魂,一鬨而散。
王春申沒有想到吳芬這麼快就跟著巴音去了,他哀嘆不已。依照風俗,本該停屍三天的,可他做主只停一天,次日發喪。說是早早打發她上路,她好早點見到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