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只可惜蘇杭並不想看這樣幾副面孔,他陰鷲的眼神在他們臉上逐一逼視,聲音從牙fèng里發狠地擠出來:“——人呢?”
馬仔們無言可對,惟有將頭垂得更低。
蘇杭盯住他們一會兒,仰頭,長吸了一口氣。
有那麼一個瞬間,他真想憤然揮手先每人賞他媽兩個清脆慡利的大耳光,然後從牙fèng里逼出兩個字:蠢材!
不,蠢材還不夠,還要加上廢物!
不這樣痛罵實在是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憤懣。媽的,三個盯一個都盯不住嗎?!而之所以沒有罵,乃是因為他隨即就痛心地認識到,其實這裡最他媽該罵的就是他自己!明明知道張寧不哼不哈心裡卻是暗有主意的人,自己跟他日日相處,怎麼就沒生出一點警惕心?自己怎麼就這麼蠢,怎麼就沒有及時發現他逃跑的意圖?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準備好的事,張寧分明蓄謀已久!可他竟瞞得這麼好這麼滴水不漏,甚至臨走前不惜以酒為媒曲意承歡以消耗他的精力和體力——
想到此處,蘇杭忍不住咬緊牙,閉上了眼睛。
昨夜那一場情事,張寧順從而屈就,在今早想來還覺得分外銷魂,足以回味,可現在一想起,卻只覺得滿嘴發苦。
氣息不勻地深深呼吸,蘇杭努力控制著自己,力求冷靜。他點燃一支煙,先狠狠抽了幾下把情緒平復了才冷聲開口:“說吧,怎麼丟的?”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終於為首的那個忐忑地站了出來,把整個過程從頭至尾地說了一遍。
張寧是在早上九點二十分的樣子下樓來的。
他穿一件白襯衣、黑西褲,大概是因為今天沒太陽,怕這樣穿著會有些涼,所以背上又搭了一件藏青色毛衣,毛衣衣袖松松挽在胸前。
蘇杭聽著這些形容,想像著張寧這麼穿著的模樣,頓覺一陣心酸。
這種休閒文雅風幾年前曾經很流行。不過因為張寧面容俊秀,也帶著一點書卷氣,所以這麼打扮並不會顯得落伍,只會讓人覺得乾乾淨淨的挺好看。他這麼出現,這三個蠢材肯定沒有絲毫起疑吧。
確實,張寧當時的態度平靜而從容,手上只拿了鑰匙和手機。快要近車前時他隨意按了一下遙控鑰匙,然後拉開車門坐了進去。他們透過後面的車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系好安全帶、發動車子,其車速平穩,與平時出門無異。
他們盡職地開車跟了上去,保持著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張寧這麼長時間以來表現出的溫順安靜大大減低了他們的戒心——基本上他的生活圈子很狹小,除了每月去銀行取錢、再偶爾逛逛書店商場之外,就沒什麼地方好去了。三人組甚至覺得跟蹤他跟得一點成就感都沒,簡直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所以一開始警惕性就集體打了個折扣。
車子駛到了西單,這裡是北京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好幾個大商場,平時已是人流如織,再加上此時國慶很多商場都在辦促銷活動,越發顯得人頭攢動。
此時此刻三人組也意識到這裡人太多了,不由得有些埋怨張寧幹嘛非要選在這節日來逛商場,又不是沒錢,買什麼便宜貨呀。幾人緊走幾步盯緊了他,張寧卻始終在前頭走得不快不慢,看到合意的就停下來拿起看看,甚至還去試衣間試了一套衣服。
蘇杭聽到這裡就閉上了眼睛,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他已經可以想像得到。西單那個地方太熱鬧太繁華,別說人多,交通也是四通八達,說它如蛛網般縱橫交錯四下幅射也不為過。計程車、公交車,上有天橋,下有地鐵,商場附近光是地下通道口就達五個之多,張寧只要有一丁點機會,立刻就能湮滅於眾人,要想再在那滾滾人流中把他找出來,三個人怎麼夠。
果然,似乎只是稍微一錯眼,張寧人就從他們視線里消失不見了。注意到時三人組雖然驚了一下,但還不至於太緊張。他們迅速分散開來四下搜尋,但哪裡找得到?張寧一消失就好比一滴水溶入水流,頃刻間蹤影全無。
當時三人還抱著一種‘會不會只是走散了’的僥倖心理,跑到停車場一看,見張寧的車還好好停在那裡,這多少讓他們有些安慰。要知道張寧之前沒有做過任何可以和逃跑聯繫起來的準備活動,他沒有訂過票沒有取過錢,出門時連個小包包都沒拿,跑路總是需要錢的吧,而看他出門時的樣子,身上又能揣多少現金?
所以三人沒有往逃跑的方向想,只是跟丟了人,在蘇杭面前總是不好交待,於是惴惴不安地還是給他打了電話,想報告一下這個情況。
這一打可不得了,蘇杭的手機無法接通,固定電話也聯絡不上!
這是從沒發生過的事,再同張寧不見的事情兩廂一聯繫,三人面面相覷,幾乎同時冒出一個念頭:情況有異!
有異到什麼程度?說不定就在此刻,蘇杭正掙扎在生死線上!
蘇杭和張寧孰輕孰重,這一點三人倒是分得清的。別說此事攸關蘇杭性命,就算真要找張寧,那也得需要蘇杭的人際派上用場。於是三人組連忙飛車奔回公寓樓下,只見門戶緊閉……
聽完大致情況,蘇杭臉色陰沉。他一言不發地慢慢地踱出去,透過鐵絲網眼,目光沉沉地望向遠方。
張寧不是傻子,不會不知道只要他一用卡就會立刻被他查到刷卡地點,所以他只能用現金。
出門時他雖然沒帶包,但全身上下應該藏了不少錢吧,後背、腰腹、腳踠,這些地方都是可以綁錢的。至於這些錢如何來,蘇杭捏了一下手指。
每個月給三萬,他只知道張寧有取錢,卻從來沒過問他是如何花錢。現在想來,那些錢用掉的應該不多,剩下的,都被張寧攢起來了吧。
他現在在哪裡呢?
距離張寧失蹤已經超過了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出國的話都能飛到太平洋了!會不會他還沒有走,還留在北京?不是都說越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這念頭在蘇杭腦海里只是一轉就被否定,不,不可能。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國慶長假旅遊黃金周,機場火車站哪一處不是人滿為患,不趁著這個機會離開,還等什麼時候?
他應該不會回家。也是,全國這麼多城市哪一處不能去,先找個地方藏身三四年,等到他淡了倦了風聲過了——
雲上隱隱傳來飛機轟鳴聲,蘇杭抬頭凝目細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張寧,你現在在這飛機上嗎?終於如願以償,要海闊天空了?!
蘇杭想著,面目扭曲。他慢慢伸手抓住了鐵絲網,五指緊緊捏緊,直至鐵絲勒入肉中。
張寧,想擺脫我,你休想————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反省了一下,確實上一章的留言有些誤導大家,該寫到這一章才對。
至此正文完結,很扣題,而番外的名字決定就叫《失蹤之後》,稍等兩天就發上來。
番外:《失蹤之後》
第34章
一個人,除非是從肉體上被消滅、被汽化,不然是不可能消失的,他只可能湮沒於人海,而湮沒於人海的最好辦法,就是與身邊的人同化。試想在遍地歐美人的街頭若出現一個東方面孔肯定很引人注目,在嗜甜的江浙地區若出現一個愛吃辣椒的,那也很容易讓別人記住,但若在重慶的地盤出現一個重慶人,這就簡直太正常太普通了,一個人的口音飲食生活習慣,一切都與旁人無異,還有比這同化得更徹底的方法麼?
所以張寧自打從蘇杭身邊跑出來之後,就一直隱身在這號稱重慶第二大的城市裡——需知重慶是個很大很大的直轄市。大到什麼程度呢,把京津滬三地加起來其總面積也只不過才它的一半。它底下市級轄區就有17個,縣和自治縣有23個,人口號稱三千萬,但實數其實比這還要多。
躲在這樣一個地方,張寧覺得比較能夠讓他放心。
算算時間,他從蘇杭那裡逃出來差不多快要兩年了。這兩年裡張寧是低調的。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家小書屋的老闆(從別人那裡轉來的),舊書租售兼營音像出租,門口再擺張涼板搭著賣一點報刊雜誌,每天除了有人買報時到門口來收下錢,多數時候他都窩在店裡面,要麼看書,要麼看碟,絕少拋頭露面。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書和影碟已足以打發時間,所以開書店的人不常出來也正常。但如此一個年輕貌美的男子,怎麼能這樣好靜這樣坐得住?春日暖陽,天氣這麼好,附近門面的人都出來曬太陽了,他怎麼也不出來活動活動?
諸如此類的疑問在鄰居間持續了一段時間,漸漸地大家也就習慣了。這種習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張寧的好相貌,那實在不象是一張犯罪分子的臉,而且他雖然不常出來,但別人進去他還是會微笑著打招呼的,那笑容也頗為可喜,所以大家很快就替他找到一種解釋:網上現今最流行的那個詞兒是怎麼說的?哦,對,宅。這位小張老闆,估計就是這麼一位宅男。
——其實宅男什麼的,真的是對張寧的誤解。
他的宅,那是沒有辦法。
他實在太怕被蘇杭找到,即使逃出來已經近兩年也不止一次地做惡夢夢到被他逮回去。所以他有意識地深居簡出,儘量減少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他這家店面是帶閣樓樣式的,面積不大,但住一個人總是綽綽有餘。另外樓下也有廁所和廚房,儘管非常非常的小,功能卻完整。窗外是條小巷,也是菜市場,有時甚至都不用他出門,只要站在窗前喊一聲就能完成一筆買菜的交易。最重要的民生問題都解決了,其他的自然就更不在話下。這門面本身的地勢就比人行道要高几級階梯,張寧又把收銀台搬到了最裡面的角落——窩在這個位置讓他有很大的安全感,他的臉被電視機完全擋住,如果不是進來光顧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他。
平淡低調的日子,時光特別易過。翻翻報紙,一個上午過去了;看幾張碟片,一個下午又過去了。中間不時有人進來租書還碟做生意,到了吃飯的時間就稍微弄一點,反正他一個人也好打發。逢年過節也不關門,照常營業,本來只是因為無處可去而不得不如此,但無形中卻落了個便民的好名聲,上門的客人越發多起來。
長街兩旁栽種的法國梧桐葉子又落光了的時候,張寧這家店在附近已經小有一點名氣了。
他這裡本就當道,附近中學的學生上學放學都要從他門前經過,張寧長相出眾,簡直就是塊活招牌,當初小姑娘們進來本來是來借書的,但看了他就互相交換眼色竊竊偷笑,有膽大的跟他一搭話,回頭一傳十十傳百,書店裡新換了個帥哥老闆的消息就在校園裡傳開來了。
馬仔們無言可對,惟有將頭垂得更低。
蘇杭盯住他們一會兒,仰頭,長吸了一口氣。
有那麼一個瞬間,他真想憤然揮手先每人賞他媽兩個清脆慡利的大耳光,然後從牙fèng里逼出兩個字:蠢材!
不,蠢材還不夠,還要加上廢物!
不這樣痛罵實在是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憤懣。媽的,三個盯一個都盯不住嗎?!而之所以沒有罵,乃是因為他隨即就痛心地認識到,其實這裡最他媽該罵的就是他自己!明明知道張寧不哼不哈心裡卻是暗有主意的人,自己跟他日日相處,怎麼就沒生出一點警惕心?自己怎麼就這麼蠢,怎麼就沒有及時發現他逃跑的意圖?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準備好的事,張寧分明蓄謀已久!可他竟瞞得這麼好這麼滴水不漏,甚至臨走前不惜以酒為媒曲意承歡以消耗他的精力和體力——
想到此處,蘇杭忍不住咬緊牙,閉上了眼睛。
昨夜那一場情事,張寧順從而屈就,在今早想來還覺得分外銷魂,足以回味,可現在一想起,卻只覺得滿嘴發苦。
氣息不勻地深深呼吸,蘇杭努力控制著自己,力求冷靜。他點燃一支煙,先狠狠抽了幾下把情緒平復了才冷聲開口:“說吧,怎麼丟的?”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終於為首的那個忐忑地站了出來,把整個過程從頭至尾地說了一遍。
張寧是在早上九點二十分的樣子下樓來的。
他穿一件白襯衣、黑西褲,大概是因為今天沒太陽,怕這樣穿著會有些涼,所以背上又搭了一件藏青色毛衣,毛衣衣袖松松挽在胸前。
蘇杭聽著這些形容,想像著張寧這麼穿著的模樣,頓覺一陣心酸。
這種休閒文雅風幾年前曾經很流行。不過因為張寧面容俊秀,也帶著一點書卷氣,所以這麼打扮並不會顯得落伍,只會讓人覺得乾乾淨淨的挺好看。他這麼出現,這三個蠢材肯定沒有絲毫起疑吧。
確實,張寧當時的態度平靜而從容,手上只拿了鑰匙和手機。快要近車前時他隨意按了一下遙控鑰匙,然後拉開車門坐了進去。他們透過後面的車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系好安全帶、發動車子,其車速平穩,與平時出門無異。
他們盡職地開車跟了上去,保持著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張寧這麼長時間以來表現出的溫順安靜大大減低了他們的戒心——基本上他的生活圈子很狹小,除了每月去銀行取錢、再偶爾逛逛書店商場之外,就沒什麼地方好去了。三人組甚至覺得跟蹤他跟得一點成就感都沒,簡直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所以一開始警惕性就集體打了個折扣。
車子駛到了西單,這裡是北京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好幾個大商場,平時已是人流如織,再加上此時國慶很多商場都在辦促銷活動,越發顯得人頭攢動。
此時此刻三人組也意識到這裡人太多了,不由得有些埋怨張寧幹嘛非要選在這節日來逛商場,又不是沒錢,買什麼便宜貨呀。幾人緊走幾步盯緊了他,張寧卻始終在前頭走得不快不慢,看到合意的就停下來拿起看看,甚至還去試衣間試了一套衣服。
蘇杭聽到這裡就閉上了眼睛,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他已經可以想像得到。西單那個地方太熱鬧太繁華,別說人多,交通也是四通八達,說它如蛛網般縱橫交錯四下幅射也不為過。計程車、公交車,上有天橋,下有地鐵,商場附近光是地下通道口就達五個之多,張寧只要有一丁點機會,立刻就能湮滅於眾人,要想再在那滾滾人流中把他找出來,三個人怎麼夠。
果然,似乎只是稍微一錯眼,張寧人就從他們視線里消失不見了。注意到時三人組雖然驚了一下,但還不至於太緊張。他們迅速分散開來四下搜尋,但哪裡找得到?張寧一消失就好比一滴水溶入水流,頃刻間蹤影全無。
當時三人還抱著一種‘會不會只是走散了’的僥倖心理,跑到停車場一看,見張寧的車還好好停在那裡,這多少讓他們有些安慰。要知道張寧之前沒有做過任何可以和逃跑聯繫起來的準備活動,他沒有訂過票沒有取過錢,出門時連個小包包都沒拿,跑路總是需要錢的吧,而看他出門時的樣子,身上又能揣多少現金?
所以三人沒有往逃跑的方向想,只是跟丟了人,在蘇杭面前總是不好交待,於是惴惴不安地還是給他打了電話,想報告一下這個情況。
這一打可不得了,蘇杭的手機無法接通,固定電話也聯絡不上!
這是從沒發生過的事,再同張寧不見的事情兩廂一聯繫,三人面面相覷,幾乎同時冒出一個念頭:情況有異!
有異到什麼程度?說不定就在此刻,蘇杭正掙扎在生死線上!
蘇杭和張寧孰輕孰重,這一點三人倒是分得清的。別說此事攸關蘇杭性命,就算真要找張寧,那也得需要蘇杭的人際派上用場。於是三人組連忙飛車奔回公寓樓下,只見門戶緊閉……
聽完大致情況,蘇杭臉色陰沉。他一言不發地慢慢地踱出去,透過鐵絲網眼,目光沉沉地望向遠方。
張寧不是傻子,不會不知道只要他一用卡就會立刻被他查到刷卡地點,所以他只能用現金。
出門時他雖然沒帶包,但全身上下應該藏了不少錢吧,後背、腰腹、腳踠,這些地方都是可以綁錢的。至於這些錢如何來,蘇杭捏了一下手指。
每個月給三萬,他只知道張寧有取錢,卻從來沒過問他是如何花錢。現在想來,那些錢用掉的應該不多,剩下的,都被張寧攢起來了吧。
他現在在哪裡呢?
距離張寧失蹤已經超過了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出國的話都能飛到太平洋了!會不會他還沒有走,還留在北京?不是都說越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這念頭在蘇杭腦海里只是一轉就被否定,不,不可能。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國慶長假旅遊黃金周,機場火車站哪一處不是人滿為患,不趁著這個機會離開,還等什麼時候?
他應該不會回家。也是,全國這麼多城市哪一處不能去,先找個地方藏身三四年,等到他淡了倦了風聲過了——
雲上隱隱傳來飛機轟鳴聲,蘇杭抬頭凝目細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張寧,你現在在這飛機上嗎?終於如願以償,要海闊天空了?!
蘇杭想著,面目扭曲。他慢慢伸手抓住了鐵絲網,五指緊緊捏緊,直至鐵絲勒入肉中。
張寧,想擺脫我,你休想————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反省了一下,確實上一章的留言有些誤導大家,該寫到這一章才對。
至此正文完結,很扣題,而番外的名字決定就叫《失蹤之後》,稍等兩天就發上來。
番外:《失蹤之後》
第34章
一個人,除非是從肉體上被消滅、被汽化,不然是不可能消失的,他只可能湮沒於人海,而湮沒於人海的最好辦法,就是與身邊的人同化。試想在遍地歐美人的街頭若出現一個東方面孔肯定很引人注目,在嗜甜的江浙地區若出現一個愛吃辣椒的,那也很容易讓別人記住,但若在重慶的地盤出現一個重慶人,這就簡直太正常太普通了,一個人的口音飲食生活習慣,一切都與旁人無異,還有比這同化得更徹底的方法麼?
所以張寧自打從蘇杭身邊跑出來之後,就一直隱身在這號稱重慶第二大的城市裡——需知重慶是個很大很大的直轄市。大到什麼程度呢,把京津滬三地加起來其總面積也只不過才它的一半。它底下市級轄區就有17個,縣和自治縣有23個,人口號稱三千萬,但實數其實比這還要多。
躲在這樣一個地方,張寧覺得比較能夠讓他放心。
算算時間,他從蘇杭那裡逃出來差不多快要兩年了。這兩年裡張寧是低調的。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家小書屋的老闆(從別人那裡轉來的),舊書租售兼營音像出租,門口再擺張涼板搭著賣一點報刊雜誌,每天除了有人買報時到門口來收下錢,多數時候他都窩在店裡面,要麼看書,要麼看碟,絕少拋頭露面。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書和影碟已足以打發時間,所以開書店的人不常出來也正常。但如此一個年輕貌美的男子,怎麼能這樣好靜這樣坐得住?春日暖陽,天氣這麼好,附近門面的人都出來曬太陽了,他怎麼也不出來活動活動?
諸如此類的疑問在鄰居間持續了一段時間,漸漸地大家也就習慣了。這種習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張寧的好相貌,那實在不象是一張犯罪分子的臉,而且他雖然不常出來,但別人進去他還是會微笑著打招呼的,那笑容也頗為可喜,所以大家很快就替他找到一種解釋:網上現今最流行的那個詞兒是怎麼說的?哦,對,宅。這位小張老闆,估計就是這麼一位宅男。
——其實宅男什麼的,真的是對張寧的誤解。
他的宅,那是沒有辦法。
他實在太怕被蘇杭找到,即使逃出來已經近兩年也不止一次地做惡夢夢到被他逮回去。所以他有意識地深居簡出,儘量減少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他這家店面是帶閣樓樣式的,面積不大,但住一個人總是綽綽有餘。另外樓下也有廁所和廚房,儘管非常非常的小,功能卻完整。窗外是條小巷,也是菜市場,有時甚至都不用他出門,只要站在窗前喊一聲就能完成一筆買菜的交易。最重要的民生問題都解決了,其他的自然就更不在話下。這門面本身的地勢就比人行道要高几級階梯,張寧又把收銀台搬到了最裡面的角落——窩在這個位置讓他有很大的安全感,他的臉被電視機完全擋住,如果不是進來光顧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他。
平淡低調的日子,時光特別易過。翻翻報紙,一個上午過去了;看幾張碟片,一個下午又過去了。中間不時有人進來租書還碟做生意,到了吃飯的時間就稍微弄一點,反正他一個人也好打發。逢年過節也不關門,照常營業,本來只是因為無處可去而不得不如此,但無形中卻落了個便民的好名聲,上門的客人越發多起來。
長街兩旁栽種的法國梧桐葉子又落光了的時候,張寧這家店在附近已經小有一點名氣了。
他這裡本就當道,附近中學的學生上學放學都要從他門前經過,張寧長相出眾,簡直就是塊活招牌,當初小姑娘們進來本來是來借書的,但看了他就互相交換眼色竊竊偷笑,有膽大的跟他一搭話,回頭一傳十十傳百,書店裡新換了個帥哥老闆的消息就在校園裡傳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