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我將地上的紫羅蘭撿起來,又步履蹣跚地挪回來,將它輕輕安放在那塊沒有青草的無碑之墳上。細碎的風將紫羅蘭秀美的花瓣吹得擺動,我乾脆一屁股坐下,拍了拍濕潤的黑色土地。
“抱歉我直到現在才來看你。”我低聲道,“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但是想不通,可是現在,我忽然覺得有點明白了。”
不遠處躺在地上的喀山德吐了口血水,喑啞道:“你沒殺我,你動搖了麼。”
我冷笑著看一眼他,不說話。
“我給了你背後偷襲的機會,你本該在第一刀時就殺了我,為什麼沒有一下將我殺死?”喀山德慢慢坐起來,雙手撐地,抬頭看我。
“你知道什麼才是最大的痛苦嗎,奈西?”我不理會他,而是逕自對著紫羅蘭道,“最大的痛苦就是最渴望的東西已經丟失了,所以永遠都得不到。而且,明知得不到,卻只能一天一天這樣過去,不能死,不能放下。”
風聲逐漸遠去,細雨無痕。
我抹一把臉上的水滴,敲了敲地面,慢慢微笑:“喂,奈西,有我這麼一個朋友為你送行。你說你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不過,不管怎麼樣,時間這麼快就結束了,你終於可以放下,去嘗試過一種全新的生活了。
我站起來,拍拍手裡的泥,大步朝前走。路過喀山德的時候,腳步一頓,還是停下來與他對視。
“我了解你,”我俯身,口吻輕柔道,“你是個懦夫,喀山德。你沒有勇氣放棄生命,你也沒有勇氣去接受現實,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讓自己好受一點。但是,很可惜,要你命的人不是我,是奈西。他沒能力殺你,所以死了。以後再也沒人能要你的命了。”
我笑起來:“你還年輕,才二十多歲,還可以好好活很久很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我知道,你永遠、永遠也無法放下墳里的那個人。”
喀山德的臉一下子變得異常蒼白,他沒有笑,過了好一陣,才輕輕道:“不會的,他只是個奴隸,你太看得起他了,他只是我腳下的一隻奴隸而已,一隻隨時隨地都可以為我去死的、卑賤的、奴隸。”
他說著說著,忽然無法控制地埋頭抓住自己的臉。
“他只是……奴隸。”
這就足夠了,這就是最好的報復。沒有殺戮,只有心裡對自己無止境的折磨。
我冷笑一聲,頭也不回地走開。
當天夜裡我睡不著覺,心裡不痛快,爬起來一個人摸去亞歷山大的營帳里。亞歷山大不知道現在在哪裡安營紮寨,也不知道是在睡覺還是做戰略部署。反正他那個人,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一刻是閒著的。
傻坐了許久,突然看見桌子旁有隻酒壺,裡面好像還是滿的。我拿過來聞了聞,似乎是紅葡萄酒。
想也沒想,就猛灌了兩口。
最渴望的東西永遠都得不到……我趴在圓桌上笑了,這何嘗不是對我自己的一種報復。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最開始會有人說我不懂愛情,不會愛人。因為我過去所經歷的根本就不是愛情,只是看上去合得來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做愛罷了,只要有阻礙就可以乾脆放手,只要有懷疑就可以輕易放棄。
可是不是。
真正愛一個人不是這樣的。
“巴高斯?”
正當我腦袋沉沉,靠著椅子快要睡去時,聽見有人在喊我。恍惚間還以為是亞歷山大。
我勉強回應了一聲,睜開眼,就看見赫費斯提翁很差的臉色,以及兩隻布滿紅血絲的藍眼睛。
“你怎麼在這裡喝酒?”
“沒事,”我擺擺手,“對了,我今天下午在外面看見喀山德了,他不是被關禁閉了嗎?”
赫費斯提翁自己拉把椅子在我對面坐下,疲憊道:“最近人手緊缺,喀山德是員大將,不能管得太狠。穿過巴克特里亞,再往前走一陣,抵達印度,這一路上肯定少不了他的支援。不過他現在也犯不了事,他父親還在馬其頓效力,他要是還有自知之明的話,自然不會亂來。”
我有點頭暈,只好用力揉揉眼睛:“陛下還沒回來?”
赫費斯提翁撐著頭道:“我已經派通訊兵去追他們,不過可能還得一陣子。”
兩人一時沉默,帳篷里一片昏暗,只有靜靜的呼吸聲。
“講一點什麼吧,”我道,“不管什麼,跟我講一點有關亞歷山大的事吧。”
也許是因為喝過酒,我整個人都很恍惚,膽子也大了不少。
他淡淡看我一眼:“很少聽到你這樣對他直呼其名。”
我尷尬地笑笑,用手指敲了敲酒壺。
這個問題剛問出口我就有點後悔了。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下,問赫費斯提翁這樣的問題,似乎並不是個好想法。
“你想聽嗎?”他停頓一下,卻忽然溫和地笑了,“可以啊。”
月光透過帳簾灑在他光潔的額頭上,依稀可以看到他臉上少有的安寧的笑意。
“怎麼說呢,關於亞歷山大這個傢伙,我知道的大概比他自己都還要多呢。所以一時半會可能也無法講清楚,不如就從他的家庭講起,從那個對他影響最深的人——他的父親腓力開始吧。”
如果說亞歷山大最大的功績就是那段偉大的東征,那麼無疑他的父親腓力則是平定整個希臘的霸主。
在赫費斯提翁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另一個亞歷山大,然而又有些不同。
作為亞歷山大的父親,與亞歷山大陽光開朗、性情衝動的個性相比,很顯然,腓力二世卻是個穩紮穩打、相當會隱忍的男人。那時馬其頓還是個不堪一擊的小國,作為一個不大不小的政治籌碼,14歲的腓力一個人被送往當時稱霸希臘的底比斯作人質,並在那裡接受教育。
按照希臘的習俗,他正好是處於青春期的男孩,所以很自然需要有一名年長的男子作為他的愛人兼導師。
底比斯沒有虧待這個小國的王子,他們指派給他一個重要將領,派洛皮德。派洛皮德寬於律人嚴於律己,衣著簡單生活樸素,過著一種近乎於自虐的軍事化的艱苦生活。而腓力所有的軍事和政治思想幾乎都是從派洛皮德那裡學來的。
原本按照底比斯的原計劃,腓力並沒有什麼機會回來。可是事情就是這樣巧合。
在他17歲時,強大的底比斯遭遇希臘另一個城邦費萊的統治者,一個也叫亞歷山大的國王的突襲。突如其來的攻擊使底比斯無暇顧及這樣一個小國的人質,為了爭取充裕的時間與亞歷山大作戰,派洛皮德將腓力放回了家。
那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一年以後,派洛皮德被亞歷山大生擒。那個暴君像只貪玩又殘忍的貓,明明隨時都可以要他的命,卻偏偏不動手。亞歷山大給他機會組織兵力,給他機會反抗,甚至給他機會逃走,可是派洛皮德卻非要親手將他殺掉才罷休。
“抱歉我直到現在才來看你。”我低聲道,“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但是想不通,可是現在,我忽然覺得有點明白了。”
不遠處躺在地上的喀山德吐了口血水,喑啞道:“你沒殺我,你動搖了麼。”
我冷笑著看一眼他,不說話。
“我給了你背後偷襲的機會,你本該在第一刀時就殺了我,為什麼沒有一下將我殺死?”喀山德慢慢坐起來,雙手撐地,抬頭看我。
“你知道什麼才是最大的痛苦嗎,奈西?”我不理會他,而是逕自對著紫羅蘭道,“最大的痛苦就是最渴望的東西已經丟失了,所以永遠都得不到。而且,明知得不到,卻只能一天一天這樣過去,不能死,不能放下。”
風聲逐漸遠去,細雨無痕。
我抹一把臉上的水滴,敲了敲地面,慢慢微笑:“喂,奈西,有我這麼一個朋友為你送行。你說你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不過,不管怎麼樣,時間這麼快就結束了,你終於可以放下,去嘗試過一種全新的生活了。
我站起來,拍拍手裡的泥,大步朝前走。路過喀山德的時候,腳步一頓,還是停下來與他對視。
“我了解你,”我俯身,口吻輕柔道,“你是個懦夫,喀山德。你沒有勇氣放棄生命,你也沒有勇氣去接受現實,你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讓自己好受一點。但是,很可惜,要你命的人不是我,是奈西。他沒能力殺你,所以死了。以後再也沒人能要你的命了。”
我笑起來:“你還年輕,才二十多歲,還可以好好活很久很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我知道,你永遠、永遠也無法放下墳里的那個人。”
喀山德的臉一下子變得異常蒼白,他沒有笑,過了好一陣,才輕輕道:“不會的,他只是個奴隸,你太看得起他了,他只是我腳下的一隻奴隸而已,一隻隨時隨地都可以為我去死的、卑賤的、奴隸。”
他說著說著,忽然無法控制地埋頭抓住自己的臉。
“他只是……奴隸。”
這就足夠了,這就是最好的報復。沒有殺戮,只有心裡對自己無止境的折磨。
我冷笑一聲,頭也不回地走開。
當天夜裡我睡不著覺,心裡不痛快,爬起來一個人摸去亞歷山大的營帳里。亞歷山大不知道現在在哪裡安營紮寨,也不知道是在睡覺還是做戰略部署。反正他那個人,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一刻是閒著的。
傻坐了許久,突然看見桌子旁有隻酒壺,裡面好像還是滿的。我拿過來聞了聞,似乎是紅葡萄酒。
想也沒想,就猛灌了兩口。
最渴望的東西永遠都得不到……我趴在圓桌上笑了,這何嘗不是對我自己的一種報復。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最開始會有人說我不懂愛情,不會愛人。因為我過去所經歷的根本就不是愛情,只是看上去合得來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做愛罷了,只要有阻礙就可以乾脆放手,只要有懷疑就可以輕易放棄。
可是不是。
真正愛一個人不是這樣的。
“巴高斯?”
正當我腦袋沉沉,靠著椅子快要睡去時,聽見有人在喊我。恍惚間還以為是亞歷山大。
我勉強回應了一聲,睜開眼,就看見赫費斯提翁很差的臉色,以及兩隻布滿紅血絲的藍眼睛。
“你怎麼在這裡喝酒?”
“沒事,”我擺擺手,“對了,我今天下午在外面看見喀山德了,他不是被關禁閉了嗎?”
赫費斯提翁自己拉把椅子在我對面坐下,疲憊道:“最近人手緊缺,喀山德是員大將,不能管得太狠。穿過巴克特里亞,再往前走一陣,抵達印度,這一路上肯定少不了他的支援。不過他現在也犯不了事,他父親還在馬其頓效力,他要是還有自知之明的話,自然不會亂來。”
我有點頭暈,只好用力揉揉眼睛:“陛下還沒回來?”
赫費斯提翁撐著頭道:“我已經派通訊兵去追他們,不過可能還得一陣子。”
兩人一時沉默,帳篷里一片昏暗,只有靜靜的呼吸聲。
“講一點什麼吧,”我道,“不管什麼,跟我講一點有關亞歷山大的事吧。”
也許是因為喝過酒,我整個人都很恍惚,膽子也大了不少。
他淡淡看我一眼:“很少聽到你這樣對他直呼其名。”
我尷尬地笑笑,用手指敲了敲酒壺。
這個問題剛問出口我就有點後悔了。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下,問赫費斯提翁這樣的問題,似乎並不是個好想法。
“你想聽嗎?”他停頓一下,卻忽然溫和地笑了,“可以啊。”
月光透過帳簾灑在他光潔的額頭上,依稀可以看到他臉上少有的安寧的笑意。
“怎麼說呢,關於亞歷山大這個傢伙,我知道的大概比他自己都還要多呢。所以一時半會可能也無法講清楚,不如就從他的家庭講起,從那個對他影響最深的人——他的父親腓力開始吧。”
如果說亞歷山大最大的功績就是那段偉大的東征,那麼無疑他的父親腓力則是平定整個希臘的霸主。
在赫費斯提翁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另一個亞歷山大,然而又有些不同。
作為亞歷山大的父親,與亞歷山大陽光開朗、性情衝動的個性相比,很顯然,腓力二世卻是個穩紮穩打、相當會隱忍的男人。那時馬其頓還是個不堪一擊的小國,作為一個不大不小的政治籌碼,14歲的腓力一個人被送往當時稱霸希臘的底比斯作人質,並在那裡接受教育。
按照希臘的習俗,他正好是處於青春期的男孩,所以很自然需要有一名年長的男子作為他的愛人兼導師。
底比斯沒有虧待這個小國的王子,他們指派給他一個重要將領,派洛皮德。派洛皮德寬於律人嚴於律己,衣著簡單生活樸素,過著一種近乎於自虐的軍事化的艱苦生活。而腓力所有的軍事和政治思想幾乎都是從派洛皮德那裡學來的。
原本按照底比斯的原計劃,腓力並沒有什麼機會回來。可是事情就是這樣巧合。
在他17歲時,強大的底比斯遭遇希臘另一個城邦費萊的統治者,一個也叫亞歷山大的國王的突襲。突如其來的攻擊使底比斯無暇顧及這樣一個小國的人質,為了爭取充裕的時間與亞歷山大作戰,派洛皮德將腓力放回了家。
那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一年以後,派洛皮德被亞歷山大生擒。那個暴君像只貪玩又殘忍的貓,明明隨時都可以要他的命,卻偏偏不動手。亞歷山大給他機會組織兵力,給他機會反抗,甚至給他機會逃走,可是派洛皮德卻非要親手將他殺掉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