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黎錦說:「前面人太多,看不到。既然我們都來了,索性放肆一回,我抱你起來,你去看。」
他們身後就是牆,也不會遮擋別人。
秦慕文點點頭。他遇事爽快,鮮少忸怩,黎錦喜歡極了他這一點。
人群中,黎錦雙手抱著他的腿,秦慕文可以清楚的看到黎錦的名字在……第一位。不用他提醒,黎錦就把他放下來。
第一名!那可是會元!
秦慕文震驚了片刻,道:「阿錦,你、你是……」
黎錦已經從他的表現中讀出結果,他把小夫郎攬在懷裡,說:「悄悄地,我們先出去。」
不然這會兒直接喊出『你是會元』,指不定就被人里里外外圍好幾圈,想走都走不了。
周圍人太多,黎錦護著他走了十幾米才出了人堆。
秦慕文眼睛亮晶晶的,把所有話叫出來:「會元!阿錦,你是會元!」
作者有話要說:
【狹義來說『師傅』是對有專門有手藝的工匠的尊稱,『師父』則亦師亦父。】
【船模型比例借鑑了大不列顛號,長60米,寬10米。】
第140章 完結
黎錦縱然有了心理準備,在聽到小夫郎的話後,他心底還是泛起無邊的驚喜。
曾幾何時,他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在科舉方面出人頭地。
穿越過來的第一年,黎錦還想著若是他考不中秀才,就在鎮子上找家醫館坐診,月銀三兩,家裡省著點花也夠用。過著平淡的小日子也未嘗不可。
可短短五年的時間,他居然已經考到了會試。
接下來,黎錦面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十日後的殿試。
今年是恩科,考生少。所以會試放榜後,所有考中的貢士都要在三月十五這天齊聚承天門,被金吾衛搜查過後,在禮部侍郎的引導下入宮。
若放在往年,還有人在江南貢院參加會試,等他們趕到京城參加殿試,都到了四月中旬。
那殿試的時間自然也會推後。
按理說,哪一年的貢士,就得在哪一年參加殿。除非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身體突然染疾、丁憂(父母喪事)等情況,新科貢士不得不回家休養或守孝,這才被允許參加三年後的殿試。
正常情況下,每位新科貢士都得參加緊鄰著的殿試。不得放棄或推遲參加。
秦慕文對科舉考試的規矩了解的不多,書肆里的書也沒有專門分析科舉的。
黎錦見小夫郎對此十分感興趣,在回家途中,他把小夫郎背在背上,詳細的給他講之後殿試的要求。
「殿試只考一天?」
黎錦頷首,「準確來說,是兩到三個時辰,提前交卷也可以。最後強制收卷的時間是日落之時。」
秦慕文想了想,道:「這樣也好,夫君就不用受冷了。」
黎錦聽著他孩子氣的語調,忍不住笑道:「穿著你縫的衣服,怎麼會冷?」
秦慕文耳朵尖尖微微泛紅,其實他小時候挺不喜歡學針線活的。
如果要列出小秦慕文心中兩個最不喜歡的事情,第一練字背書,第二就是做針線。
秦慕文想,當初阿爹為了讓他做好這兩點,也是用了不少法子。
可誰又料到,才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他每日最喜歡做的就是臨摹夫君的字,給他和孩子們做衣服。
兩人回到家不久,報喜的官差就來了。
黎錦留他在家裡住了兩天,好吃好喝的招待,隨後才開口請他給龐老、寧興書院山長和鴻雁村帶信回去。
送捷報的官差滿臉笑意的答應了。黎錦老爺是會元,能給會元老爺送喜報,他哪裡會不樂意?
再說了,黎錦出手大方,遞過來的錢袋裡裝的可都是銀子!
至於來迴路上的開銷,這個自然由禮部承擔。驛站也會對他們這種報喜的官差多加照顧。
「多謝黎老爺,祝您在殿試上金榜題名!」
這幾日,黎錦沒再去船塢,而是在家裡溫習功課。
殿試的題目只有一道策論,回答的時候自然得旁徵博引,才能凸顯出考生的學識水準。
縱然淡定如黎錦,也想著趁這個時間,把以前整理出來的筆記再過一遍。
正好小山豹的生日在三月初九,小孩子的生辰宴不宜大辦,再加上五日後就是殿試,也不適合這會兒邀請工部熟識的眾人相聚。
黎錦原本打算一家人做些好吃的,再讓小山豹抓個周,就算熱熱鬧鬧的慶祝小山豹周歲了。
沒想到將軍府書肆消息靈通,還派人送來了滿月禮。
再者,興許是幾位夫人說這件事的時候沒注意,被老五莫子峰聽到了,這天他居然從演武場悄悄逃出來,跟著送禮的人到了黎錦家門口。
黎錦見到這位小公子,有驚、但更多的是喜。
送禮的人見小公子居然跟著他們來了,兩個人都頗為驚嚇,其中一個回去給幾位夫人說這件事,另一個就留在這裡守著小公子。
今日畢竟是小山豹的生辰,秦慕文刻意把小包子打扮的漂漂亮亮,老五見了人就走不動。
黎錦甚至還聽到老五討好的說:「我翻牆可厲害了,還會倒掛金鉤!」
小包子本著待客之禮站在他旁邊,微微嚴肅的神情配著眉心嫣紅的硃砂痣,很是可愛。
他甚少出門,除了爹爹,沒人離他這麼近過,所以有點不適應。
他們身後就是牆,也不會遮擋別人。
秦慕文點點頭。他遇事爽快,鮮少忸怩,黎錦喜歡極了他這一點。
人群中,黎錦雙手抱著他的腿,秦慕文可以清楚的看到黎錦的名字在……第一位。不用他提醒,黎錦就把他放下來。
第一名!那可是會元!
秦慕文震驚了片刻,道:「阿錦,你、你是……」
黎錦已經從他的表現中讀出結果,他把小夫郎攬在懷裡,說:「悄悄地,我們先出去。」
不然這會兒直接喊出『你是會元』,指不定就被人里里外外圍好幾圈,想走都走不了。
周圍人太多,黎錦護著他走了十幾米才出了人堆。
秦慕文眼睛亮晶晶的,把所有話叫出來:「會元!阿錦,你是會元!」
作者有話要說:
【狹義來說『師傅』是對有專門有手藝的工匠的尊稱,『師父』則亦師亦父。】
【船模型比例借鑑了大不列顛號,長60米,寬10米。】
第140章 完結
黎錦縱然有了心理準備,在聽到小夫郎的話後,他心底還是泛起無邊的驚喜。
曾幾何時,他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在科舉方面出人頭地。
穿越過來的第一年,黎錦還想著若是他考不中秀才,就在鎮子上找家醫館坐診,月銀三兩,家裡省著點花也夠用。過著平淡的小日子也未嘗不可。
可短短五年的時間,他居然已經考到了會試。
接下來,黎錦面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十日後的殿試。
今年是恩科,考生少。所以會試放榜後,所有考中的貢士都要在三月十五這天齊聚承天門,被金吾衛搜查過後,在禮部侍郎的引導下入宮。
若放在往年,還有人在江南貢院參加會試,等他們趕到京城參加殿試,都到了四月中旬。
那殿試的時間自然也會推後。
按理說,哪一年的貢士,就得在哪一年參加殿。除非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身體突然染疾、丁憂(父母喪事)等情況,新科貢士不得不回家休養或守孝,這才被允許參加三年後的殿試。
正常情況下,每位新科貢士都得參加緊鄰著的殿試。不得放棄或推遲參加。
秦慕文對科舉考試的規矩了解的不多,書肆里的書也沒有專門分析科舉的。
黎錦見小夫郎對此十分感興趣,在回家途中,他把小夫郎背在背上,詳細的給他講之後殿試的要求。
「殿試只考一天?」
黎錦頷首,「準確來說,是兩到三個時辰,提前交卷也可以。最後強制收卷的時間是日落之時。」
秦慕文想了想,道:「這樣也好,夫君就不用受冷了。」
黎錦聽著他孩子氣的語調,忍不住笑道:「穿著你縫的衣服,怎麼會冷?」
秦慕文耳朵尖尖微微泛紅,其實他小時候挺不喜歡學針線活的。
如果要列出小秦慕文心中兩個最不喜歡的事情,第一練字背書,第二就是做針線。
秦慕文想,當初阿爹為了讓他做好這兩點,也是用了不少法子。
可誰又料到,才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他每日最喜歡做的就是臨摹夫君的字,給他和孩子們做衣服。
兩人回到家不久,報喜的官差就來了。
黎錦留他在家裡住了兩天,好吃好喝的招待,隨後才開口請他給龐老、寧興書院山長和鴻雁村帶信回去。
送捷報的官差滿臉笑意的答應了。黎錦老爺是會元,能給會元老爺送喜報,他哪裡會不樂意?
再說了,黎錦出手大方,遞過來的錢袋裡裝的可都是銀子!
至於來迴路上的開銷,這個自然由禮部承擔。驛站也會對他們這種報喜的官差多加照顧。
「多謝黎老爺,祝您在殿試上金榜題名!」
這幾日,黎錦沒再去船塢,而是在家裡溫習功課。
殿試的題目只有一道策論,回答的時候自然得旁徵博引,才能凸顯出考生的學識水準。
縱然淡定如黎錦,也想著趁這個時間,把以前整理出來的筆記再過一遍。
正好小山豹的生日在三月初九,小孩子的生辰宴不宜大辦,再加上五日後就是殿試,也不適合這會兒邀請工部熟識的眾人相聚。
黎錦原本打算一家人做些好吃的,再讓小山豹抓個周,就算熱熱鬧鬧的慶祝小山豹周歲了。
沒想到將軍府書肆消息靈通,還派人送來了滿月禮。
再者,興許是幾位夫人說這件事的時候沒注意,被老五莫子峰聽到了,這天他居然從演武場悄悄逃出來,跟著送禮的人到了黎錦家門口。
黎錦見到這位小公子,有驚、但更多的是喜。
送禮的人見小公子居然跟著他們來了,兩個人都頗為驚嚇,其中一個回去給幾位夫人說這件事,另一個就留在這裡守著小公子。
今日畢竟是小山豹的生辰,秦慕文刻意把小包子打扮的漂漂亮亮,老五見了人就走不動。
黎錦甚至還聽到老五討好的說:「我翻牆可厲害了,還會倒掛金鉤!」
小包子本著待客之禮站在他旁邊,微微嚴肅的神情配著眉心嫣紅的硃砂痣,很是可愛。
他甚少出門,除了爹爹,沒人離他這麼近過,所以有點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