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半山腰風大,風箏開始還搖搖晃晃,後來就平穩的上升。

  「快看,我們把風箏放上天啦!」老五歡呼吶喊,莫子旋在一邊收線松線,看那眼神就是在假裝不認識自家弟弟。

  小包子的注意力被他吸引過去,指著風箏,對弟弟說:「看,風箏。」

  小山豹則抓著小包子的手,「哥。」

  風箏飛得很高,若是人能有那個高度,視線恐怕能穿過重重把守的端午門,直抵金鑾殿、御書房。

  在那裡,年邁的皇帝看著呈現在自己桌案上一手漂亮的館閣體,眼眸中略帶欣賞。

  而當他仔細看了其中內容後,那欣賞也在一步步擴大。

  第139章

  「主夫,外面的官老爺說了,後日會試放榜。」

  這次的放榜時間提前通知了,貼榜的地點就在京城貢院。

  小茶打探完消息一路小跑回來,整個人臉頰發燙,還沒到真正放榜呢,他都看起來很是緊張。

  秦慕文被他的情緒感染到,原本正按照黎錦寫的草書來臨摹練字,這會兒也坐不住,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兒。

  要不是小山豹正好哭了,秦慕文得先去哄孩子,要不然他恐怕會緊張的茶飯不思。

  最近黎錦在都水清吏司改造遠航船模型,他之前只是說了一個大概的設想,沒想到工部的老師傅還真的做出來了個小模型。

  『小』字也只是相對而言,這個模型長十九尺又二分(六點四米),寬三尺又二分(一點零八米),船隻兩頭尖,肚子(船體)極大,與當代現有的船隻但從外形上就看出了巨大差別。

  船體大,運載的貨物就更多,畢竟遠航一趟也不容易。

  最讓黎錦驚喜的是,這個小模型把他隨口描述的螺旋槳、防水隔艙都做了出來!

  有了防水隔艙,船隻遠航時也更加安全。

  雖然這些與船帆、桅杆、船舵的位置設置還得仔細考慮,但整個模型已經有了『遠航船』的風範。

  也正是因為如此,黎錦才有了更大的動力,要努力給自己國家造出遠航船來!

  他穿越來之前從未深入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就算知道也是曾經留學的時候,去英國參觀過『大不列顛號』。

  那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蒸汽船,給黎錦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黎錦原本並不覺得自己能很快做出點什麼成果,但工部老師傅的手藝真是太讓他意外了。

  所以,他近日才一直泡在工部,努力的做出一點東西來。

  黎錦之前在工部書肆不對外人開放的藏書中,看到過其中有對西方諸國隻言片語的介紹。

  他也試探過工部其他人的口風,毫無例外,都自居『天朝上國』,覺得外面的人都是蠻夷。

  黎錦當時就沉默了,他想,在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就算皇帝親口說『吾輩得發展工業,才不至於被其他國家趕超』這種話來,恐怕大家都抱著懷疑的心態。

  所以,黎錦從未想過僅憑口頭隻言片語,就能改變大家的態度。

  可黎錦對這個朝代真正產生了歸屬感。他只想儘自己綿薄之力,做出一點東西來。

  或許現在作用不大,可百年之後,指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場。

  就如同黎錦每日堅持寫的各項記錄,小到鴻雁村和京城的雞蛋幾文錢,大到工部分工安排,若是被後人發現,那就有很大的考據意義。

  員外郎見黎錦與底下一群手藝老師傅打成一片,擼起袖子拿著木材跟師傅們商量事情,神情專注,一門心思撲在造遠航船上。

  他突然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黎錦他恐怕壓根就沒想過要位極人臣吧!」

  要不然,憑黎錦現在在都水清吏司的地位,哪需要事必躬親?

  黎錦只要給其他人隨便傳授點造船工程的知識,就能漸漸的傳到侍郎、尚書大人耳朵里,以後仕途必然一帆風順、平步青雲。

  可黎錦沒這麼做,別人問他問題,他會悉心解答。

  但很明顯,他每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跟造船師傅們商量中度過的。

  他甚至自己搬木材搭建想要構造的船體。不嫌累、不嫌髒,一遍遍的調整螺旋槳的位置。

  員外郎看得入了神,直到他肩膀被拍了一下,他正準備說『祝善你多大年紀了還玩這等把戲』,才想起來今日祝善去藏書閣查東西,不來船塢。

  那整個船塢他官職最大,誰敢這麼拍他?

  員外郎一回頭,直接看到尚書大人的臉,他嚇了一跳,當下就要作揖行禮。

  尚書扶起他,說:「黎錦呢?」

  員外郎:「……黎、黎錦?」

  看著尚書大人的眼神,員外郎趕緊壓低了聲音,說,「回大人,他在下面,一堆老師傅中間,最年輕的就是他。」

  員外郎說完後,才發現尚書大人又把自己的話傳達了一遍,態度更加恭敬。

  他不是傻子,這會兒也發現整個船塢上層基本上都空了,取而代之的是站在暗處的守衛。那麼尚書大人身邊的人,肯定官職大到他想都不敢想。

  員外郎全程垂眸看著地面,假裝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等到尚書大人和那人走了後,眼前仿佛還一遍遍重現著那人白底黑面的靴子和靛藍色的衣袍。

  陛下五十多歲才當上皇帝,少年時也沒被當作儲君來培養,出宮這件事做得十分順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