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志趣相投的人,總會惺惺相惜。
黎錦頷首,表示科舉之路自己還是會堅持的。
眼看著天快亮了,他又問萬雲兩月後回京作什麼,萬雲說:「我國西北部不是收成少麼?最近我已經遞交了摺子,主動請纓去傳播黎修之編撰的《農桑算經》。」
黎錦張了張口,居然沒說出什麼話來。
萬雲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原本這件事我不打算這麼早說,等你去了京城,也算給你一個驚喜。」
之前知府大人說要把《農桑算經》和《蒙學算經》派人送到京城,沒想到真的過了重重把關後,入了陛下的眼。
如今京城的各大官方書肆已經開始印刷這本書,至於能不能給黎錦潤筆費,這誰都不知道。
不過,就算沒有潤筆費,黎錦這也算真正入了皇帝的眼。
萬雲說:「修之,苟富貴、勿相忘啊!」
黎錦:「之後的書籍,還請教諭為我校對。」
「這是自然!」
=
第二日清早,黎錦才回了自己家,秦慕文身邊躺著小山豹,兩人睡得正香。
黎錦洗了澡,褪去外袍,躺在他們身側,打算小睡一會兒。
他剛躺下,秦慕文身體就靠近,自覺找到他頸窩的地方,蹭了蹭,繼續睡。
黎錦也習慣性的攬著他的腰,闔上眼眸。
原本黎錦沒想多睡,但醒來後發現日頭已經升的很高,身邊沒人,小山豹也不在。他穿了衣服出去,才看到小包子在圍著小山豹,不知道在看什麼。
「爹爹,快看,弟弟長牙了。」
小山豹如今六個月大,張大嘴笑得時候,能看到光滑的牙床上冒出一個白色的小尖尖。
黎錦笑道:「果然長牙了。」
他又問,「過幾日重陽節,小包子可有想去的地方?」
府城附近有不止一座山,不遠處更有一座寺廟,坐一個時辰船到寺廟前的渡口,然後再順著寺廟的石階爬上去,那裡的風景與書院後山完全不一樣。
因為寺廟臨水,所以爬得高了,能看到這綠油油的江水彎彎繞繞的從山腳下流過,很是漂亮。
小包子乖巧,說:「去年去了爹爹的書院,今年爹爹打算去遠點的地方嗎?但是弟弟得被抱著才能到,我擔心爹爹累。」
黎錦捏了捏小包子的臉:「爹爹不累,不僅抱著小山豹,還能扛著小包子。」
第124章
就在黎錦準備帶著一家人重陽登高的時候,貢院裡年紀尚輕的考官已經彌封所有考生的答卷,一一謄錄後校對準確。
接下來才輪到資歷老的考官們閱卷。
從秋闈開始,就有專人謄抄考生的答卷,避免主考官認出某些學生的字跡,而故意提拔這些人。
當然,確定了可以錄取的答卷後,則會拆封考生親筆書寫的卷子,根據其字體和名氣來角逐出解元、亞元(第二名)、經魁(三、四、五名)和亞魁(第六名)。
所以,前面讓考官們謄抄答卷不過是為了保證考試公平。
而後面的拆封答卷,則是為了讓那些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的人脫穎而出。
前朝皇帝規定鄉試放榜必須在考完後半月內,但隨著社會的穩定和人口數量增加,前來參加鄉試的秀才人數也成倍增加。
所以本朝寬限了時間,規定鄉試放榜必須在九月十五之內。
一般情況下,大省九月十五放榜,中省九月初十,而小省則九月初五。
黎錦所在的中原地帶土地肥沃,適宜耕種,人口數量也很多,算是大省。
但今年是恩科,參加科舉的人數減少,黎錦估計此次放榜時間大概在九月初十。
也就是他計劃帶著一家人重陽登高的第二日。
黎錦想到這裡,翻書的動作一頓,內心不禁有些緊張。但他很快就把這種情緒壓下去,等到重陽那天,黎錦面上完全看不出來緊張的情緒。
秦慕文雖然知道一些科舉方面的常識,但他自己畢竟沒考過,也沒有人會像黎錦一樣,把科舉制度和時間事無巨細的記在本子上。
而黎錦自己都沒經歷過秋闈放榜,他的日記里暫時也沒有放榜這一事。
所以秦慕文對此也不甚了解,只知道時間大概是一月。
登高那天,黎錦一家人起了個大早,出門時內城的街道上人很多,黎錦把小包子托在肩膀上,雙手握著他的腿,給小包子說:「街上人多,扶好了。」
「嗯!包幾知道。」
秦慕文聽著父子倆的對話,唇角抿出一對小酒窩。
自己則抱緊懷裡的小山豹,跟上面前那個男人的步伐。
身前兩步遠的男人身姿很高,肩膀寬厚,靛藍色的腰帶綁著勁瘦的腰,更顯得他雙腿修長。
秦慕文雖然跟黎錦基本上一直都在一起,按理說不會這麼輕易就察覺到黎錦身上的變化。
但黎錦真的像換了個人一樣,從剛成親那會兒跟秦慕文一樣的少年身形,到現在徹底的男人模樣……
秦慕文低頭看自己抱著小山豹的手,有些恍神的想,他到底是哥兒,一輩子都維持這少年身段。
他想,自己也會努力的追趕夫君的步伐,要成為各方面都配得上他的人。
黎錦察覺到身後人沒跟上來,停住腳步,笑問:「可是累了?」
秦慕文走到他身邊:「沒有,只是在想夫君是不是又長高了點。」
黎錦頷首,表示科舉之路自己還是會堅持的。
眼看著天快亮了,他又問萬雲兩月後回京作什麼,萬雲說:「我國西北部不是收成少麼?最近我已經遞交了摺子,主動請纓去傳播黎修之編撰的《農桑算經》。」
黎錦張了張口,居然沒說出什麼話來。
萬雲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原本這件事我不打算這麼早說,等你去了京城,也算給你一個驚喜。」
之前知府大人說要把《農桑算經》和《蒙學算經》派人送到京城,沒想到真的過了重重把關後,入了陛下的眼。
如今京城的各大官方書肆已經開始印刷這本書,至於能不能給黎錦潤筆費,這誰都不知道。
不過,就算沒有潤筆費,黎錦這也算真正入了皇帝的眼。
萬雲說:「修之,苟富貴、勿相忘啊!」
黎錦:「之後的書籍,還請教諭為我校對。」
「這是自然!」
=
第二日清早,黎錦才回了自己家,秦慕文身邊躺著小山豹,兩人睡得正香。
黎錦洗了澡,褪去外袍,躺在他們身側,打算小睡一會兒。
他剛躺下,秦慕文身體就靠近,自覺找到他頸窩的地方,蹭了蹭,繼續睡。
黎錦也習慣性的攬著他的腰,闔上眼眸。
原本黎錦沒想多睡,但醒來後發現日頭已經升的很高,身邊沒人,小山豹也不在。他穿了衣服出去,才看到小包子在圍著小山豹,不知道在看什麼。
「爹爹,快看,弟弟長牙了。」
小山豹如今六個月大,張大嘴笑得時候,能看到光滑的牙床上冒出一個白色的小尖尖。
黎錦笑道:「果然長牙了。」
他又問,「過幾日重陽節,小包子可有想去的地方?」
府城附近有不止一座山,不遠處更有一座寺廟,坐一個時辰船到寺廟前的渡口,然後再順著寺廟的石階爬上去,那裡的風景與書院後山完全不一樣。
因為寺廟臨水,所以爬得高了,能看到這綠油油的江水彎彎繞繞的從山腳下流過,很是漂亮。
小包子乖巧,說:「去年去了爹爹的書院,今年爹爹打算去遠點的地方嗎?但是弟弟得被抱著才能到,我擔心爹爹累。」
黎錦捏了捏小包子的臉:「爹爹不累,不僅抱著小山豹,還能扛著小包子。」
第124章
就在黎錦準備帶著一家人重陽登高的時候,貢院裡年紀尚輕的考官已經彌封所有考生的答卷,一一謄錄後校對準確。
接下來才輪到資歷老的考官們閱卷。
從秋闈開始,就有專人謄抄考生的答卷,避免主考官認出某些學生的字跡,而故意提拔這些人。
當然,確定了可以錄取的答卷後,則會拆封考生親筆書寫的卷子,根據其字體和名氣來角逐出解元、亞元(第二名)、經魁(三、四、五名)和亞魁(第六名)。
所以,前面讓考官們謄抄答卷不過是為了保證考試公平。
而後面的拆封答卷,則是為了讓那些字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好的人脫穎而出。
前朝皇帝規定鄉試放榜必須在考完後半月內,但隨著社會的穩定和人口數量增加,前來參加鄉試的秀才人數也成倍增加。
所以本朝寬限了時間,規定鄉試放榜必須在九月十五之內。
一般情況下,大省九月十五放榜,中省九月初十,而小省則九月初五。
黎錦所在的中原地帶土地肥沃,適宜耕種,人口數量也很多,算是大省。
但今年是恩科,參加科舉的人數減少,黎錦估計此次放榜時間大概在九月初十。
也就是他計劃帶著一家人重陽登高的第二日。
黎錦想到這裡,翻書的動作一頓,內心不禁有些緊張。但他很快就把這種情緒壓下去,等到重陽那天,黎錦面上完全看不出來緊張的情緒。
秦慕文雖然知道一些科舉方面的常識,但他自己畢竟沒考過,也沒有人會像黎錦一樣,把科舉制度和時間事無巨細的記在本子上。
而黎錦自己都沒經歷過秋闈放榜,他的日記里暫時也沒有放榜這一事。
所以秦慕文對此也不甚了解,只知道時間大概是一月。
登高那天,黎錦一家人起了個大早,出門時內城的街道上人很多,黎錦把小包子托在肩膀上,雙手握著他的腿,給小包子說:「街上人多,扶好了。」
「嗯!包幾知道。」
秦慕文聽著父子倆的對話,唇角抿出一對小酒窩。
自己則抱緊懷裡的小山豹,跟上面前那個男人的步伐。
身前兩步遠的男人身姿很高,肩膀寬厚,靛藍色的腰帶綁著勁瘦的腰,更顯得他雙腿修長。
秦慕文雖然跟黎錦基本上一直都在一起,按理說不會這麼輕易就察覺到黎錦身上的變化。
但黎錦真的像換了個人一樣,從剛成親那會兒跟秦慕文一樣的少年身形,到現在徹底的男人模樣……
秦慕文低頭看自己抱著小山豹的手,有些恍神的想,他到底是哥兒,一輩子都維持這少年身段。
他想,自己也會努力的追趕夫君的步伐,要成為各方面都配得上他的人。
黎錦察覺到身後人沒跟上來,停住腳步,笑問:「可是累了?」
秦慕文走到他身邊:「沒有,只是在想夫君是不是又長高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