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慕長安眉眼笑彎了,說著:“你會想出來祭天大典這樣的計劃來引蛇出洞麼?”
君臨抿著嘴,沒有再講話,他承認他是想不出來的。
“如今我在暗處,很多事情比明處的你們好辦得多。”慕長安說著。
“即便如此,我也不希望在祭神大典那天你同明善正面交鋒,太危險了。”君臨說道。
君臨知道因為慕長安在暗處,的確比自己派出去的線子得到的消息靈通多了,例如那些江湖人士有什麼異動,都是慕長安通知暗衛。
慕長安點了點頭,又揚起了笑容,說著:“好,或許你會在那之前找到明善呢……”
……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轉眼間那玄宗山下的祭台已經搭建好了,而明日便是祭天大典了。
那沒有月亮的夜晚,慕長安立在那玄宗山上,眯著眼眸,看著那此時已然燈火輝煌的祭台上,喃喃的說著:“明日……這一切便該有一個了結了……”
第304章 決戰之時
那沒有月亮的夜晚,慕長安立在那玄宗山上,眯著眼眸,看著那此時已然燈火輝煌的祭台上,喃喃的說著:“明日……這一切便該有一個了結了……”
身後的風刷拉拉的響起,慕長安回過頭看到同樣的望著下面祭台的胭脂,神情有些迷惘。
“姐姐……過了明日真的一切都可以了結了嗎?”胭脂幽幽的問道。
那話語是衝著慕長安說的,目光卻是眼眸在了那燈火輝煌的祭台上。
“待這一切了結後,胭脂你便再也不虧欠君臨和我什麼了,回去同凌耀好好的過日子。”慕長安手中把玩著一片掉落的葉子,漫不經心卻像是一把鑰匙一般的說進了胭脂的心裡。
胭脂一愣,怔怔的看著慕長安。
“姐姐,原來你一直都知道……”胭脂輕聲的說著,言語裡帶著哽咽。
慕長安轉過頭,眉眼微揚,帶著淺淺的笑容,說道:“不知道君臨對你有何恩情,但經歷了這麼多,你所做的已然還清了,而你我是姐妹,你本就不應該有任何的復旦,明日一過,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君臨的線子,不是我的屬下,而是南楚候妃,是啟兒的母妃。”
胭脂眼裡的眼淚閃爍著那天上的點點星光滑落下來,慕長安的話語是她心裡最為渴望的,之前的那些年,即便是離開了慕長安同凌耀結婚了,但是那種心中的責任和束縛一直伴隨她多年,以至於君臨和慕長安一有風吹草動,她便立刻進入了角色般的忍不住去探查關注。
慕長安溫柔的抿了抿唇角,身手將那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涼許多的胭脂擁進了懷裡,輕輕的安撫著。
慕長安何嘗不知道這幾年胭脂是如何渡過的,自從知道胭脂是君臨手下的人便知道了,尤其是在東陵帝都胭脂夜見君臨開始,她便知道雖然胭脂離開了自己的視線,但卻從未消失在自己和君臨的周遭。
而這次其實讓胭脂留在自己身邊一同暗中探查明善也是為了避免君臨會安排給胭脂其他別的危險的事情,此時慕長安只想等到明日一切都塵埃落定以後,真正還給胭脂一個自由的生活。
在不遠處小城的君臨也同樣的對月無眠,雖然一切都安排好了,但是他終究還是不放心慕長安,直到左岸出聲提醒著已然夜深了,君臨才慢慢的回到內室。
而這樣的夜,不能安眠的又何止慕長安和君臨他們,此時在那城外的一處隱秘的山林里,黑壓壓的數十人整齊的圍著一個年長者而坐。
那年長者不是旁人,正是明善。
修養的幾個月,明善看起來卻似乎比從前更蒼老了,臉上的褶皺也更是生硬起來,他深深的抿著嘴唇,聽著下屬的匯報。
自從一個月前這明夏大地上百姓忽然要主張著開祭天大典的時候,明善便知道這定然是君臨設計的引蛇出洞的計策,只是分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他卻不得不以身涉險,原因很簡單,這是他翻身將君臨從那明安皇的位置上拉下來的最好時機。
全明夏的人都關注著祭天大典,到了那天,若是趁此機會將皇甫君臨是湟源族的事情已宣布,這明夏的百姓定然譁然,再聯想起這連年的戰亂,百姓們必然群起而反對君臨,而那個善於詭計的慕長安已然死了,君臨卻也沒有那麼難對付了,那時候他明善的時機便來了,他登上皇位的日子便也就不遠了。
就是單憑這樣想著,明善的眸子裡便依然有了那像是得逞了一樣的勝利光芒。
“一切都安排好了麼?”明善沙啞的聲音響起在這夜風裡。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只等待明日了。”一個黑衣屬下拱手說道。
明善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仰頭看著天空中那越發明朗的月亮,深深的說道:“成事與否全在明日,諸位族人跟隨老朽多年,若是事成老朽登上皇位,定然光復我湟源一族,明日……便仰仗諸位了,老朽敬各位……”
“我等自當全力效忠國師,光復我湟源族氏。”那周圍的數十人也同明善一樣舉起了那手中的粗陶碗,一仰頭,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
陽光在各懷心思的人們的目光中緩緩的從東方升起,將那晴朗的天空照的明晃晃的,透徹極了。
祭天大典定在巳時三刻舉行,只是這天剛剛放了亮,那四面八方便已然有黑壓壓的百姓想著祭祀台湧來了,眾人們都希望擠在前面,一是見一見那傳說中的玄宗老人,二是圖個好吉利。
而在立在那祭祀台數百米的地方,是單獨的搭建起來的高台,外人不知道那是作何用途的,只以為那是用來夜間照亮的燈火塔,其實那是專門為君臨準備的,此次大典君臨不準備現身,而是隱藏在這四面都是封閉起來的高台之上觀察這整個大典上的情況,以及下面的人群,以有利於指揮將明善等人一網打盡。
太陽升了起來,人群也越聚越多,天氣的燥熱並沒有減少百姓熱情,反而是人聲鼎沸起來。
隨著祭天大典的時間越發的臨近了,周圍暗中的人也開始湧入人群中。
那高台之上,君臨一雙如鷹隼一般的眼眸在人群中搜尋著,很快混入百姓中的有自己的人也有外人,而暗衛和蕭清風等高手們也都在這高台之上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只等待中君臨調配。
時針映射在那巨大的石頭上,玄宗山的山門打開,一行三人從山上下來,前面的正是那一頭銀髮滿臉紅暈的玄宗老人,他身後是兩位嚴肅的童子。
百姓們頓時都伸長了脖子眺望著,有多年前在東陵那場祭天大典上見過玄宗老人的人也都紛紛稱奇,明明是過了好幾年了,這玄老卻依舊是當年的樣子。
只見玄老和兩位童子走上那祭台,開始依舊是那每次祭天大典的形式,祈天地,訴祖宗,玄老洪亮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的將過去幾年這明夏大地上的主要事件一一陳述……
君臨眉頭緊促的看著那越來越多湧向祭台的人們,眼眸一頓,便發現了幾名之前湟源族的高手,以及他們在小心謹慎的簇擁著的一個人,從背影看,不是旁人,正是明善。
君臨抿著嘴,沒有再講話,他承認他是想不出來的。
“如今我在暗處,很多事情比明處的你們好辦得多。”慕長安說著。
“即便如此,我也不希望在祭神大典那天你同明善正面交鋒,太危險了。”君臨說道。
君臨知道因為慕長安在暗處,的確比自己派出去的線子得到的消息靈通多了,例如那些江湖人士有什麼異動,都是慕長安通知暗衛。
慕長安點了點頭,又揚起了笑容,說著:“好,或許你會在那之前找到明善呢……”
……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轉眼間那玄宗山下的祭台已經搭建好了,而明日便是祭天大典了。
那沒有月亮的夜晚,慕長安立在那玄宗山上,眯著眼眸,看著那此時已然燈火輝煌的祭台上,喃喃的說著:“明日……這一切便該有一個了結了……”
第304章 決戰之時
那沒有月亮的夜晚,慕長安立在那玄宗山上,眯著眼眸,看著那此時已然燈火輝煌的祭台上,喃喃的說著:“明日……這一切便該有一個了結了……”
身後的風刷拉拉的響起,慕長安回過頭看到同樣的望著下面祭台的胭脂,神情有些迷惘。
“姐姐……過了明日真的一切都可以了結了嗎?”胭脂幽幽的問道。
那話語是衝著慕長安說的,目光卻是眼眸在了那燈火輝煌的祭台上。
“待這一切了結後,胭脂你便再也不虧欠君臨和我什麼了,回去同凌耀好好的過日子。”慕長安手中把玩著一片掉落的葉子,漫不經心卻像是一把鑰匙一般的說進了胭脂的心裡。
胭脂一愣,怔怔的看著慕長安。
“姐姐,原來你一直都知道……”胭脂輕聲的說著,言語裡帶著哽咽。
慕長安轉過頭,眉眼微揚,帶著淺淺的笑容,說道:“不知道君臨對你有何恩情,但經歷了這麼多,你所做的已然還清了,而你我是姐妹,你本就不應該有任何的復旦,明日一過,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君臨的線子,不是我的屬下,而是南楚候妃,是啟兒的母妃。”
胭脂眼裡的眼淚閃爍著那天上的點點星光滑落下來,慕長安的話語是她心裡最為渴望的,之前的那些年,即便是離開了慕長安同凌耀結婚了,但是那種心中的責任和束縛一直伴隨她多年,以至於君臨和慕長安一有風吹草動,她便立刻進入了角色般的忍不住去探查關注。
慕長安溫柔的抿了抿唇角,身手將那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涼許多的胭脂擁進了懷裡,輕輕的安撫著。
慕長安何嘗不知道這幾年胭脂是如何渡過的,自從知道胭脂是君臨手下的人便知道了,尤其是在東陵帝都胭脂夜見君臨開始,她便知道雖然胭脂離開了自己的視線,但卻從未消失在自己和君臨的周遭。
而這次其實讓胭脂留在自己身邊一同暗中探查明善也是為了避免君臨會安排給胭脂其他別的危險的事情,此時慕長安只想等到明日一切都塵埃落定以後,真正還給胭脂一個自由的生活。
在不遠處小城的君臨也同樣的對月無眠,雖然一切都安排好了,但是他終究還是不放心慕長安,直到左岸出聲提醒著已然夜深了,君臨才慢慢的回到內室。
而這樣的夜,不能安眠的又何止慕長安和君臨他們,此時在那城外的一處隱秘的山林里,黑壓壓的數十人整齊的圍著一個年長者而坐。
那年長者不是旁人,正是明善。
修養的幾個月,明善看起來卻似乎比從前更蒼老了,臉上的褶皺也更是生硬起來,他深深的抿著嘴唇,聽著下屬的匯報。
自從一個月前這明夏大地上百姓忽然要主張著開祭天大典的時候,明善便知道這定然是君臨設計的引蛇出洞的計策,只是分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他卻不得不以身涉險,原因很簡單,這是他翻身將君臨從那明安皇的位置上拉下來的最好時機。
全明夏的人都關注著祭天大典,到了那天,若是趁此機會將皇甫君臨是湟源族的事情已宣布,這明夏的百姓定然譁然,再聯想起這連年的戰亂,百姓們必然群起而反對君臨,而那個善於詭計的慕長安已然死了,君臨卻也沒有那麼難對付了,那時候他明善的時機便來了,他登上皇位的日子便也就不遠了。
就是單憑這樣想著,明善的眸子裡便依然有了那像是得逞了一樣的勝利光芒。
“一切都安排好了麼?”明善沙啞的聲音響起在這夜風裡。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只等待明日了。”一個黑衣屬下拱手說道。
明善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仰頭看著天空中那越發明朗的月亮,深深的說道:“成事與否全在明日,諸位族人跟隨老朽多年,若是事成老朽登上皇位,定然光復我湟源一族,明日……便仰仗諸位了,老朽敬各位……”
“我等自當全力效忠國師,光復我湟源族氏。”那周圍的數十人也同明善一樣舉起了那手中的粗陶碗,一仰頭,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
陽光在各懷心思的人們的目光中緩緩的從東方升起,將那晴朗的天空照的明晃晃的,透徹極了。
祭天大典定在巳時三刻舉行,只是這天剛剛放了亮,那四面八方便已然有黑壓壓的百姓想著祭祀台湧來了,眾人們都希望擠在前面,一是見一見那傳說中的玄宗老人,二是圖個好吉利。
而在立在那祭祀台數百米的地方,是單獨的搭建起來的高台,外人不知道那是作何用途的,只以為那是用來夜間照亮的燈火塔,其實那是專門為君臨準備的,此次大典君臨不準備現身,而是隱藏在這四面都是封閉起來的高台之上觀察這整個大典上的情況,以及下面的人群,以有利於指揮將明善等人一網打盡。
太陽升了起來,人群也越聚越多,天氣的燥熱並沒有減少百姓熱情,反而是人聲鼎沸起來。
隨著祭天大典的時間越發的臨近了,周圍暗中的人也開始湧入人群中。
那高台之上,君臨一雙如鷹隼一般的眼眸在人群中搜尋著,很快混入百姓中的有自己的人也有外人,而暗衛和蕭清風等高手們也都在這高台之上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只等待中君臨調配。
時針映射在那巨大的石頭上,玄宗山的山門打開,一行三人從山上下來,前面的正是那一頭銀髮滿臉紅暈的玄宗老人,他身後是兩位嚴肅的童子。
百姓們頓時都伸長了脖子眺望著,有多年前在東陵那場祭天大典上見過玄宗老人的人也都紛紛稱奇,明明是過了好幾年了,這玄老卻依舊是當年的樣子。
只見玄老和兩位童子走上那祭台,開始依舊是那每次祭天大典的形式,祈天地,訴祖宗,玄老洪亮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的將過去幾年這明夏大地上的主要事件一一陳述……
君臨眉頭緊促的看著那越來越多湧向祭台的人們,眼眸一頓,便發現了幾名之前湟源族的高手,以及他們在小心謹慎的簇擁著的一個人,從背影看,不是旁人,正是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