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和尚揮動金錫杖,鐵蹄戰亂的彼方世界黯淡下去。

  “施主可有所悟。”

  沈池望著地上的三千金色圓圈,默然半晌,回答,“明白一些了。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某個關鍵點一點點的改變,最後變成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世人有千千萬,每個人遇到的關鍵點又有千千萬,最後就有了千千萬的世界。”

  大和尚贊道,“關鍵點此詞甚妙。施主取代了沈家千金,又以沈家公子的身份在朝堂五年,就是開啟了一個關鍵點。關鍵點開啟之後,道路大不同。”

  沈池頓時想起了太師老爹翻遍了各州府都找不到的沈家便宜哥哥。“那真正的沈遲,莫非早已死了?”

  大和尚微微一笑,喚道,“慶有尊者。”

  他的身後應聲出現一個身披□□,持佛珠降魔杵的羅漢。沈池定睛望去,第一眼看得清楚分明,再看一眼的功夫,那慶有尊者的相貌卻模糊起來,霧裡看花似的,隱約顯出一個青年男子的相貌。

  “你們這是……”沈池目瞪口呆,半天說道,“早就設好了局,就等我往下跳呢。”

  又憋了許久,她終於忍不住問,“那,我所在的那個彼方世界,後來如何了。”

  大和尚一頓金錫杖,另一個金色圓圈閃過眼前,倏然變大。

  “阿彌陀佛。施主所在的這個彼方世界,殷重陽脫離了暴君命格,端王叛亂未成,之後有溫澤等賢臣輔佐,倒是開創了一代盛世,挽救了百萬生靈。施主不妨自己看看。”

  沈池又是激動,又是欣慰,湊過去金圈旁邊,仔細打量起來。

  那圓圈裡金光浮動,好像一面水鏡一樣,隨著她心念移動,漸漸浮現出京城各處的景象來。雖然是浮光掠影的一個個場面,也足以看清各人的面目身影。

  奉天殿早朝上罷,重陽有時去文淵閣議事,有時去御書房,偶爾還看見晚上挑燈批閱奏章。當真是明君的氣象。

  有些場景,或許是幾年後的場面了,重陽相貌略變了些,已經是成年男子的英氣面容。可以看見重陽手裡牽著一個小小的男孩兒,父子倆在演武場拿著木棍格擋,教授武藝。

  沈池的臉上不知不覺浮現出笑容來,心想,沒有她在,他們也可以過得很好。

  隨著她的心念轉動,金色圓圈裡的場景往後跳躍,小蘋果的個子就像竹子一般,抽節兒長高,圓滾滾粉糰子似的臉上五官漸漸長開,鼻子嘴巴像她自己,眼睛眉毛像重陽。

  雖然是浮光掠影的場景片段,還是足以看到,小蘋果有多麼粘他的父親。不知多少個晚上,都是小蘋果呼呼大睡,重陽坐在床邊,以天子之尊,親手替他掖被角。

  沈池心裡微微一動,仿佛有個什麼念頭,從腦海里飛快的掠過去了。

  還沒等她想清楚自己方才想什麼,一個場景閃在眼前,她的臉色頓時大變。

  “大和尚!”

  她驚悚地倒退了一步,喉嚨乾澀,手指著金色圓圈裡閃現的片段,幾乎說不出完整的一句話來,

  “為什麼…怎麼會!”

  為什么小蘋果小小年紀,怎麼會穿了皇帝袞服,坐在奉天殿的龍椅上!

  大和尚神色不動,垂首斂眉。

  “施主離開後的彼方世界,殷重陽脫離了暴君命格,善莫大焉。二十八歲病亡,後世諡英宗。太子十歲登基,無外戚之禍亂,有良臣之輔佐,天下大治。善哉善哉。”

  沈池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的發黑。

  重陽二十八歲,盛年病亡。小蘋果無父無母,十歲登基。

  她咬牙道,“大和尚,命可以改變麼?對了,三千世界,只要有一點蝴蝶效應的推動,這個彼方世界,自然是可以改變成另一個彼方世界的,是不是。”

  大和尚原地靜靜合十,不動作,不回答。

  沈池把彼方過往發生的故事,一點點的往回想。

  關鍵點。

  只需要改變一個關鍵點。

  她的重陽不會盛年病亡,她的小蘋果也不會像他父親當年那樣,小小年紀,失了最親愛的父皇。

  沈池說,“我不跑路了,我現在就回去找重陽,陪著他,天天盯著他鍛鍊身體,會不會改變他二十八歲病亡的命格。大和尚,把那個彼方世界,給我看看。”

  大和尚嘆了一聲,“施主已經功德圓滿。何必再牽扯塵緣。”

  終究還是召了一個金色圓圈來。

  沈池粗略往後翻了翻未來場景,這個彼方世界裡,小蘋果已經長成了十幾歲的少年,重陽還在,溫澤還在,韓錚還在,甚至她的便宜老爹也還在。

  她鬆了口氣,道,“這個挺好。我還是回去吧。”

  大和尚欲言又止,沈池豪氣地一揮手,“別勸我,我想好了。既然回不去現代了,去哪裡都是彼方,不如回去這個彼方。這就走了,謝謝你啊大和尚!”

  大和尚道,“上次為了拯救百萬生靈,把施主踢下去也就罷了。如今塵緣已斷,施主要再續前緣,須得自己跳下去——”

  話沒說完沈池已經自己跳下了金色的圓圈。

  眼前一花,再睜眼,已經身在彼方。

  天色剛亮,一輪紅日破雲而出。重陽獨自站在泰山頂端,對著腳下雲海蒸騰,神色鬱郁。

  前些日子,幾個泰山本地的山民打獵,在半山腰遭遇了暴雨閃電,在一處草棚中避雨。卻在閃電光芒中瞥見泰山頂峰,有仙人渡劫而去。

  這邪乎的傳說,本來也傳不到京城。但溫澤正好奉皇命巡視山東大營,聽本地知府當奇聞異事說了一耳朵,不由上了心,想起那人前兩年也曾經帶著韓錚在泰山轉過一圈兒,便當場畫了幅小像,托山東知府去泰山腳下按圖尋訪。

  尋訪下來,那人竟然真的又來了泰山。

  溫澤嘆了聲,連夜把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去了皇城。

  三天之後,皇帝就快馬揚鞭到了。

  帶著兩千禁衛軍,把泰山上上下下搜了個遍,連根衣角都沒找著,倒是在傳說仙人渡劫而去的泰山頂峰,找到了被雷電擊中的幾棵樹木,幾根燒焦倒伏的樹枝。

  重陽的臉色當場就難看起來。

  卻還是不死心,在山下搭了處簡陋行宮,就這麼住在泰山腳下,一住就是半個月。

  這一下簡直是捅了馬蜂窩。

  泰山是天下眾山之首,皇帝輕易來不得的。

  過去上千年,來這裡的三皇五帝,都是為了泰山封禪,專程而來。沒聽過有皇帝為了找人,自己親身跑過來山腳住下的。

  重陽打定了心思不走,就把溫澤遣回京擋著。溫澤頂了個太傅的名頭,天天在文淵閣里收彈劾摺子,為了皇帝莫名其妙跑去泰山的事兒,被自己曾經掌管的言官們罵得狗血淋頭。

  這天,重陽第五次上了泰山頂,又看了一次壯美的日出。被雷電劈焦的樹枝倒伏在身邊,枯樹枝擺出張牙舞爪的模樣。他隨手摸了摸,心裡空落落的,想著,或許她來了,又走了。就像兩年前那時一樣。誰知道躲去哪裡了。反正她心裡想什麼心思,除了她自己,沒有人知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