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傳國玉璽在本王手裡!”殷季大喝道,“殷重陽!你敢上前一步,本王就跟它玉石俱焚!”
上百玄鐵箭尖齊齊指向了一人,殷季陷入了從未有過的絕境,卻再無顧忌,他放肆地大笑起來。
“皇侄,這位子我不能做,你也別想坐穩! 今夜以後,再無傳國玉璽!天下再無名正言順的皇帝!”
耿文烈知道其中厲害,驚得臉色煞白。在場的幾位文臣已經站立不穩。
禮部尚書齊孟,翰林院掌院盧作人,乃至章玉衡,心裡都只有一個念頭。象徵著皇權正統的傳國玉璽,如果今夜當著他們的面毀在這場宮變里,消息傳揚出去,他們這些在場的臣子無以向天下謝罪,只能跟隨著傳國玉璽去了。
只怕此身去了之後,身後依舊背負罵名千年。
眾人俱是面色如土。
此時已經是四更五更交替的時刻,黎明前夕,夜色最深最濃的時候。
明亮的啟明星已經掛在天邊。明月星稀,淺淡的月光隔著樹梢,照在少年皇帝的臉上,大半個臉孔籠罩在陰影里,看不清神情。
“連個親王都做不好,還想做哪門子的皇帝。”重陽鄙視地道,“三叔,你手裡的傳國玉璽是假的。”
端王愣了愣,突然大笑起來。
“假作真時真亦假。皇侄,你可真捨得啊。傳國玉璽歷經三皇五帝,沒想到今夜毀在你殷重陽手裡!哈哈哈,皇侄,你自己蒙住眼睛說是假的,莫非全天下都以為是假的不成!”
重陽的表情卻平靜的很。“這裡不是有翰林院掌院學士盧大人麼,你過去掌掌眼,看看端王叔手裡的玉璽是真是假。”
“盧作人這種鼠尾兩端之人,怎麼配賞鑒傳國玉璽。”端王冷笑,“換齊孟來看!”
重陽毫不猶豫地點名,“齊孟。”
身後的士兵佩刀出鞘,無聲地催促。齊孟硬著頭皮,上前兩步。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跳躍的火把光芒映照下,齊孟抹了把額頭涔涔而下的冷汗,說真,玉璽摔碎當場,就是個死;說假,真的玉璽怎麼能作假,還是個死。
他眼睛盯得幾乎脫眶,人已經快瘋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說什麼,嘴裡混亂地喃喃念道,“看這外形,這篆字,玉璽制式,確實、確實和真品一般無二…等等,這於字…於字…怎麼…不對…不對…”
“是不對。‘於’字的篆體刻錯了,筆直一豎不彎,那是個‘干’字。”少年皇帝接口說下去,對著端王,淡淡地道,“不是侄子說你,三叔,從小多讀點書,也不至於偽造個傳國玉璽都能寫錯字。受命干天,你膽子倒不小。”
撲通一聲,齊孟精疲力竭,撲倒在地上,一聲不吭地暈厥過去。
端王又驚又怒,難以置信。齊孟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他萬萬沒想到齊孟此時也能反水。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他猛地翻轉傳國玉璽,仔細看去,頓時倒吸一口冷氣,下面沒有罵出聲的話頓時啞在喉嚨里。
從數千年前流傳到當世的傳國玉璽,方四寸,紐交五龍,篆體八字。
那‘受命於天’的‘於’字,筆直一豎不彎,豈不正是個‘干’字。
端王眼睛赤紅,終於明白過來,他驀然抬頭,死死瞪視著面前這個他從未正眼看過的皇侄,
“你———是你!!不,是焦致兒!焦致兒那狗奴才!!”
“焦致兒給你的,是真的。”重陽平靜地道,“你的華先生驗過了。他雖參與謀逆,卻追隨最正統的儒家學派,極為看重天命傳承,一定會親自護送傳國玉璽,帶進宮裡來。——朕就是要他今天進宮來。”
重陽的臉上露出冷酷的神情。“耿文烈,告訴朕的端王叔,華永廷何在。”
耿文烈上前一步,回稟道,“傍晚時分已經遣府軍前衛拿下了。此刻囚於慈慶宮,待陛下處置。”
端王倒吸一口冷氣,往後連退了幾步,頹然鬆了手,那沉重的印璽滾落在地,砰的一聲脆響,一個角崩壞,斜飛了出去。
“秦將軍,耿指揮使。”重陽揚聲道,“將逆賊盡數拿下!”
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城下激戰的硝煙還沒有燃盡,古老的京城仿佛一場噩夢醒來,又開始了新的一天。
暮春初夏時節微熹的晨光里,偏僻的景陽宮人聲鼎沸。激戰了整夜,從各處趕來的救駕之臣紛紛跪倒在地,恭迎皇帝回朝。
眾目睽睽之下,重陽撿起地上那缺了角的假玉璽,在朱紅印泥里按了按,啪的印在聖旨黃絹的末尾,嘲笑地舉起那幅大紅色印章,對著五花大綁的端王那邊晃了晃。
受命干天,既壽永昌。
就在這一夜之間,京城又換了天地。
城南永定門下,數月之前的一夜和數月之後的一夜仿佛重合在一起。
只不過,這次換成駐守城門的秦大祐裡應外合,大開城門,迎進勤王大軍。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當——當——
皇城方向再次傳來沉穩渾厚的鐘聲。
皇城鳴鐘,百官入朝。
重陽大剌剌穿著昨夜那身經歷了戰火的龍袍,坐在奉天殿裡的御座上。
象徵著天家威嚴,繁複金絲圖案織就的明黃龍袍,早已沾滿了血跡灰塵,皺得不成形狀,喉嚨那裡的傷口剛剛停了流血,來不及召御醫,就這樣隨意找了繃帶紮起來。
那又怎樣。
該安撫的安撫,該起復的起復,該清算的清算。
小國舅方響在奉天殿裡憋了半天,龍椅上少年皇帝的臉色蠟黃,身形消瘦,眼窩下也泛起了淡淡的青灰,實在不像十幾歲的少年男子朝氣蓬勃的模樣。他想到最近聽到的傳聞,心裡惴惴,忍不住上前一步道,“陛下,務必保重龍體,多多休養生息啊。”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重陽,他當場吩咐奉天殿下侍奉的內侍端了盆水來,就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洗了把臉。
這把臉洗了足足一刻鐘,少年皇帝忙活了半天才把臉上那堆東西洗掉,接過干毛巾擦乾,特意下了御階,把臉戳在方響面前。
臉上的蠟黃色和青灰色都沒了,露出少年特有的生氣勃勃的臉頰。
“朕的氣色好得很。小舅舅看看。”重陽笑嘻嘻的道。
方響啞口無言,退了下去。
清算完畢,罷了朝,重陽走出了奉天殿,站在漢白玉台階最高處。
暮春煦暖的陽光照在頭頂,奉天大殿的黃琉璃瓦,仿佛處處閃耀著金光。重重疊疊的斗拱飛檐,是重新屬於他的皇城宮闕。
“才幾個月時間,生出這麼一大堆破事。”重陽站在殿前最高的漢白玉台階之上,大片的朱紅宮牆在他腳下。
他抬起頭,眺望著一碧如洗的青天,輕蔑的道,“干他老天。”
第86章 尾聲1
上百玄鐵箭尖齊齊指向了一人,殷季陷入了從未有過的絕境,卻再無顧忌,他放肆地大笑起來。
“皇侄,這位子我不能做,你也別想坐穩! 今夜以後,再無傳國玉璽!天下再無名正言順的皇帝!”
耿文烈知道其中厲害,驚得臉色煞白。在場的幾位文臣已經站立不穩。
禮部尚書齊孟,翰林院掌院盧作人,乃至章玉衡,心裡都只有一個念頭。象徵著皇權正統的傳國玉璽,如果今夜當著他們的面毀在這場宮變里,消息傳揚出去,他們這些在場的臣子無以向天下謝罪,只能跟隨著傳國玉璽去了。
只怕此身去了之後,身後依舊背負罵名千年。
眾人俱是面色如土。
此時已經是四更五更交替的時刻,黎明前夕,夜色最深最濃的時候。
明亮的啟明星已經掛在天邊。明月星稀,淺淡的月光隔著樹梢,照在少年皇帝的臉上,大半個臉孔籠罩在陰影里,看不清神情。
“連個親王都做不好,還想做哪門子的皇帝。”重陽鄙視地道,“三叔,你手裡的傳國玉璽是假的。”
端王愣了愣,突然大笑起來。
“假作真時真亦假。皇侄,你可真捨得啊。傳國玉璽歷經三皇五帝,沒想到今夜毀在你殷重陽手裡!哈哈哈,皇侄,你自己蒙住眼睛說是假的,莫非全天下都以為是假的不成!”
重陽的表情卻平靜的很。“這裡不是有翰林院掌院學士盧大人麼,你過去掌掌眼,看看端王叔手裡的玉璽是真是假。”
“盧作人這種鼠尾兩端之人,怎麼配賞鑒傳國玉璽。”端王冷笑,“換齊孟來看!”
重陽毫不猶豫地點名,“齊孟。”
身後的士兵佩刀出鞘,無聲地催促。齊孟硬著頭皮,上前兩步。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跳躍的火把光芒映照下,齊孟抹了把額頭涔涔而下的冷汗,說真,玉璽摔碎當場,就是個死;說假,真的玉璽怎麼能作假,還是個死。
他眼睛盯得幾乎脫眶,人已經快瘋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說什麼,嘴裡混亂地喃喃念道,“看這外形,這篆字,玉璽制式,確實、確實和真品一般無二…等等,這於字…於字…怎麼…不對…不對…”
“是不對。‘於’字的篆體刻錯了,筆直一豎不彎,那是個‘干’字。”少年皇帝接口說下去,對著端王,淡淡地道,“不是侄子說你,三叔,從小多讀點書,也不至於偽造個傳國玉璽都能寫錯字。受命干天,你膽子倒不小。”
撲通一聲,齊孟精疲力竭,撲倒在地上,一聲不吭地暈厥過去。
端王又驚又怒,難以置信。齊孟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他萬萬沒想到齊孟此時也能反水。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他猛地翻轉傳國玉璽,仔細看去,頓時倒吸一口冷氣,下面沒有罵出聲的話頓時啞在喉嚨里。
從數千年前流傳到當世的傳國玉璽,方四寸,紐交五龍,篆體八字。
那‘受命於天’的‘於’字,筆直一豎不彎,豈不正是個‘干’字。
端王眼睛赤紅,終於明白過來,他驀然抬頭,死死瞪視著面前這個他從未正眼看過的皇侄,
“你———是你!!不,是焦致兒!焦致兒那狗奴才!!”
“焦致兒給你的,是真的。”重陽平靜地道,“你的華先生驗過了。他雖參與謀逆,卻追隨最正統的儒家學派,極為看重天命傳承,一定會親自護送傳國玉璽,帶進宮裡來。——朕就是要他今天進宮來。”
重陽的臉上露出冷酷的神情。“耿文烈,告訴朕的端王叔,華永廷何在。”
耿文烈上前一步,回稟道,“傍晚時分已經遣府軍前衛拿下了。此刻囚於慈慶宮,待陛下處置。”
端王倒吸一口冷氣,往後連退了幾步,頹然鬆了手,那沉重的印璽滾落在地,砰的一聲脆響,一個角崩壞,斜飛了出去。
“秦將軍,耿指揮使。”重陽揚聲道,“將逆賊盡數拿下!”
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城下激戰的硝煙還沒有燃盡,古老的京城仿佛一場噩夢醒來,又開始了新的一天。
暮春初夏時節微熹的晨光里,偏僻的景陽宮人聲鼎沸。激戰了整夜,從各處趕來的救駕之臣紛紛跪倒在地,恭迎皇帝回朝。
眾目睽睽之下,重陽撿起地上那缺了角的假玉璽,在朱紅印泥里按了按,啪的印在聖旨黃絹的末尾,嘲笑地舉起那幅大紅色印章,對著五花大綁的端王那邊晃了晃。
受命干天,既壽永昌。
就在這一夜之間,京城又換了天地。
城南永定門下,數月之前的一夜和數月之後的一夜仿佛重合在一起。
只不過,這次換成駐守城門的秦大祐裡應外合,大開城門,迎進勤王大軍。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當——當——
皇城方向再次傳來沉穩渾厚的鐘聲。
皇城鳴鐘,百官入朝。
重陽大剌剌穿著昨夜那身經歷了戰火的龍袍,坐在奉天殿裡的御座上。
象徵著天家威嚴,繁複金絲圖案織就的明黃龍袍,早已沾滿了血跡灰塵,皺得不成形狀,喉嚨那裡的傷口剛剛停了流血,來不及召御醫,就這樣隨意找了繃帶紮起來。
那又怎樣。
該安撫的安撫,該起復的起復,該清算的清算。
小國舅方響在奉天殿裡憋了半天,龍椅上少年皇帝的臉色蠟黃,身形消瘦,眼窩下也泛起了淡淡的青灰,實在不像十幾歲的少年男子朝氣蓬勃的模樣。他想到最近聽到的傳聞,心裡惴惴,忍不住上前一步道,“陛下,務必保重龍體,多多休養生息啊。”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重陽,他當場吩咐奉天殿下侍奉的內侍端了盆水來,就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洗了把臉。
這把臉洗了足足一刻鐘,少年皇帝忙活了半天才把臉上那堆東西洗掉,接過干毛巾擦乾,特意下了御階,把臉戳在方響面前。
臉上的蠟黃色和青灰色都沒了,露出少年特有的生氣勃勃的臉頰。
“朕的氣色好得很。小舅舅看看。”重陽笑嘻嘻的道。
方響啞口無言,退了下去。
清算完畢,罷了朝,重陽走出了奉天殿,站在漢白玉台階最高處。
暮春煦暖的陽光照在頭頂,奉天大殿的黃琉璃瓦,仿佛處處閃耀著金光。重重疊疊的斗拱飛檐,是重新屬於他的皇城宮闕。
“才幾個月時間,生出這麼一大堆破事。”重陽站在殿前最高的漢白玉台階之上,大片的朱紅宮牆在他腳下。
他抬起頭,眺望著一碧如洗的青天,輕蔑的道,“干他老天。”
第86章 尾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