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屋中用來照明的,是一種散發著淡淡奇香的樹脂,裊裊輕飄的煙氣和燭黃色的光暈,把整個院落籠罩在一種恍惚飄渺的境地之中。

  包括梁庫在內的五個人,此刻都靜靜的豎起耳朵聽著。正堂里隱約傳來桃仙的柔綿細語,她似乎在跟一動不動的慕隱先生小聲傾訴著什麼,偶爾高昂起來的語調,似乎顯示出此刻她歡愉的心情。

  豎著耳朵聽的這幾個人就歡愉不起來了,就連梁庫心裡也越來越沒底。儘管他沒見過神仙,但總覺得神仙似乎不該是這樣的。

  賈似道苦著臉:「有這樣的神仙嗎?有這樣的神仙嗎?」

  一直想不出頭緒的鐵號山也無言以對,倒是一直認真聽了好久的巫傳女忽然狡黠一笑:「她不是神仙,她是女人。」

  鐵號山聽她話裡有話,扭頭看巫傳女。

  巫傳女也正看著鐵號山:「很快我們的疑惑就有答案了。」

  賈似道頗沒好氣:「答案?誰來告訴妳答案?是桃仙?還是神易?呿!」

  巫傳女自信的笑著:「找人傾訴是女人天生的需要,不喜歡傾訴的女人恐怕就不是女人了。我敢肯定,久居孤島的柔姬此刻比我們還想找人傾訴。」

  這話似乎很有道理,重新燃起了眾人的期待。

  忽然聽到梁庫低聲驚叫:「快看!那是什麼?」

  眾人順著梁庫手指方向看去,島內大概距離竹院兩里多遠的一處稀林,隱約浮動著什麼忽明忽滅的光亮。

  賈似道畢竟是住過山林野外的,看了一會道:「這很像是老墳里冒出的磷火……而且從磷火的數量上看,似乎還是塊不小的墳地……」

  聽了這話,眾人不約而同想到了柔姬白天對著神易說的那句毛骨悚然的話:「又來這麼多人陪我們了,你說好不好?」

  度日如年的眾人,很快協調一致的悄悄向著那塊神秘的磷火之地摸去,本來鐵號山幾人是不想帶梁庫去的,但一想到墳地,為了保險還是帶上了他。

  兩里地的距離很近,只是生怕被發現的緊張心情,讓多數人額頭冒出了細汗。

  皓月青照之下,鬼火飄忽之中,這片疏林中的空地上果然排列有序的葬著十二座墳頭。每座墳前都立了碑,碑文依稀可見,眾人探出墳地並無機關殺陣後一起入內,停在了最前面的一座墳前。

  俯身細看之下,眾人不禁吃驚的對望了一眼,墓碑頂端簡單刻著一個神鳥圖騰,圖騰之下刻著「神鳥族人柔懷遠之墓」,立碑時間是明嘉靖二十二年,算起來距今已經四百多年了。

  再看其它墓碑,刻的也都是神鳥族人。難道這就是一直追隨柔姬左右,然後又集體失蹤的神鳥精英?

  此時又有人注意到一個怪異的細節,看碑文,最前頭的墓碑葬於嘉靖二十二年,較後的一座居然是嘉靖一百五十六年,懂歷史的都知道,明代嘉靖皇帝總共才在位四十五年,這個紀年如何多出一百多年?

  一個一個墓碑看過去,只見它們都是以嘉靖紀年,這個倒好理解,這些人自嘉靖年間進島來就再沒出去過,自然不知道後頭的年號,只能持續以嘉靖紀年。

  可從最開始的嘉靖二十二年,一直到最後一塊墓碑的嘉靖三百八十年,這十二個人的死期相隔最短的有七、八十年,最長的竟然有三百多年。也就是說,最後死的這人至少活了近四百歲,這個譜有點離大了。

  儘管這個四百歲的記錄,比起現在仍風華正茂的柔姬還有點距離,但所有人還是想不出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五個被月亮照得青面青眼的大活人,呆立在十二座墳頭前也像是死了,忽然一聲幽幽哀嘆,如午夜輕風般悄悄吹入墳地。

  月光下,疏林外,柔姬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正靜靜的立在那裡,看著他們。

  眾人肅靜無聲的跟隨柔姬回到了神易安坐的堂上。在這裡,他們聽到了一個女人的傾訴,聽到了一段百年秘史。

  四百多年前,無名莊內已經安排好百年後計的柔姬,和她的精英族人們做了一個決定:去祖先神鳥滅絕的地方一探究竟。

  他們做出了充足的思想準備,此行很可能艱險無比,但此去只為探路,一旦遇到絕險,定要知難而退,以便為全族保存實力。

  這個決定背後其實隱含著太多複雜期許。一方面是所有人對寶藏的極度貪慕,一方面是柔姬總在隱隱期許,也許神易還活著,也許在那個地方還能見到神易。但柔姬沒有想過的是,如果真以此種方式相見,她又該如何面對神易。

  眾人就是懷著這樣複雜的心情上路了。

  就像鐵號山等人剛踏入神鳥族界時的感覺一樣,柔姬一行眾人也詫異的發現,這樣一塊藏寶之地,居然安詳和諧的如同世外桃源?

  聽到這裡,鐵號山等人不禁暗暗打了個冷顫,如果他們最初的遭遇與柔姬相同,那最終結果會不會也如同月下那十二座寒墳?

  跟鐵號山等人一樣,柔姬一行人謹慎小心的往森林腹地推進,結果他們同樣看到了這座碧水翠竹的湖心小島,還有小島上的石屋,還有無論笑貌坐姿和位置都與現在完全相同的神易。

  說到這裡,柔姬胸前起伏、神情激動,可想而知,在見到神易那一刻,她的心情該是如何複雜?是喜、是憂、是悲、還是無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