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長久以來受賄包庇之行徑被一連串揪出,永光帝大怒,直接派巡撫查辦,百越府上上下下官員上百,皆被抖了個底朝天,蕭桓為此增派二百江州艦,幾乎全權接管了南洋港和百越漕運監察事宜。
巧的是,清寧縣太守孟得安私下裡傳來消息,原來自從上回出了一堆事,這位太守大人極其有心,一直留意著,繃著那根弦這麼久,總算沒白費,竟真的抓住一絲線索。
上回梵靈山寂光寺後的私礦塌方,涉事嫌疑之人未在露過面,時隔許久,孟得安緊盯著不放,守株待兔的精神終有所獲,幾名偷偷回來的人被抓了正著,已經下獄。
孟得安可謂有心人中的有心人,不僅把跨度這麼長的案子硬給等出了頭緒,還默默學會了林熠從前的審問技巧,得其精髓,撬開了幾名犯人的嘴。
原來清寧縣的硝礦正是南洋港走私貨源之一,千絲萬縷連在一起,終於一起浮出水面。
蕭桓忙了好一陣子,南洋港布防調派迅速調整,林熠問清楚走私案里並無建州顧氏的運線,舒了一口氣,心中始終不踏實,到底給林斯鴻寫了信,讓他爹多留意西境一帶,免得定遠軍那裡再出什麼岔子,都趕到一處,永光帝說不準會下什麼決定。
事情一多,時間就過得飛快,轉眼已是七夕,各處麻煩再怎麼讓朝中焦頭爛額,佳節一至,所有人還是要從理不清的官司里抬起頭,往那熱鬧景象里望一望,松一松筋骨的。
七夕當日,林熠直至下午才從宮裡脫身,而蕭桓還未回來,派親衛傳了信,林熠便讓親衛告訴蕭桓,自己去燈會附近的條街上等他。
強命自己專注下來謄改了一份摺子,一抬頭已經天黑,林熠獨自出門往最熱鬧的地方去,沿途車馬行人越聚越多,男女老少都是一身精神漂亮的衣裳,有說有笑,想必今日城內城外寺廟香火都極盛,林熠想起上次在寂光寺求的簽,不由微笑。
走到燈會所在的地方,秦淮水秀麗溫婉,映著兩岸華美燈光,水岸上行人熙熙攘攘,沿路攤販跟前擠滿了人,夜空晴好,星河璀璨。
人們臉上戴著各式面具,林熠穿過人群,不禁走了神,他對前世最後那半年的記憶十分模糊,不知自己最後的日子裡是不是全無神志,他離世的那個七夕,想必金陵和江陵也都是如斯繁華。
秦淮水岸有人放河燈,遠處天際冉冉升起許多天燈,飄飄搖搖升上夜空,匯入漫天星子中去。
林熠在人群中,看河燈天燈,忽然間,許多缺失的往事隨迢迢銀漢湧入腦海中。
江州丹霄宮的最後半年,他依舊是清醒的,只是多數時候已虛弱之極,蕭桓時常抱著他到庭院中坐著,暮色四合或星夜閃爍,蕭桓都是一如既往的體貼。
而最後那日,正是七夕,蕭桓抱著他出了猗蘭殿,一直到丹霄宮百丈玉階上。
若林熠看得見,便會知曉,那裡可俯瞰整個江陵城。
當晚的星夜一如此刻的星夜,江陵千波百里人家,漉江水岸漂流而去千盞河燈,天上無數孔明燈升起,淺淡雲嵐霧繞的江南,璀璨而纏綿。
蕭桓一身王服,將林熠抱在懷裡。
林熠想起,蕭桓曾在他手心寫下“江流萬里,天上星辰,姿曜,來年陪你一起看,好不好”。可他那時已經強弩之末,並無什麼“來年”可言。
林熠最後仍是點了點頭,應了這個承諾。
遙遙玉階之下,人群笑鬧聲隱隱,蕭桓靜靜抱著林熠,低頭仔細地吻他。
河燈隨流,天燈入空,浩渺蒼穹籠罩著人間悲歡離合,四周宮闈寂靜,蕭桓抱著懷中沒有了生息的林熠,認認真真地又說了一遍。
“江流萬里,天上星辰,姿曜,來年陪你一起看,好不好”。
到了來年,來年的來年,丹霄宮內也只有蕭桓一人臨閣獨坐。王袍沾雪,庭樹回春,始終覺得花下仍有那個蒼白英俊的安靜男人,只要他一回來,就會轉頭朝他笑。
那是承熹二年,七月初七。
林熠在人群中駐足,回過神來,眼中仍是星月燈火,他忽然很想念蕭桓。
銀漢之下,紅塵千丈,覆著面具的人群從他身邊川流而過,喧鬧笑語就在耳邊,卻一瞬仿佛隔了很遠。
他逆著人流往燈火輝煌的街上去,熙攘人群中找到等待自己的人。
他看見蕭桓修長背影立在燈鋪門口,手提一盞重瓣紅蓮燈。蕭桓回頭,仍覆著那張面具。
燈光從他頭頂籠下,將那燈鋪門口與周圍一遭隔開來,面具下方溫潤的唇和清冶下頜弧度,林熠一時眼中只有他。
“縉之,我想回江陵了。”
林熠走到他面前,摘下他面具,臨街這處背著光,兩人相擁著親吻。
第107章 猗蘭
備軍駐守金陵運港的鸞疆艦, 沿淮水一路往南去,匯入漉江的水道暗涌迅疾,未至半夜便抵達江州。
重回丹霄宮, 容姑姑和夜棠已在等候, 見蕭桓和林熠舉止間說不出的默契和親密,容姑姑便猜出幾分。
蕭桓帶林熠到殿前百丈玉階之巔, 遙望下去,江陵夜景盡收眼底, 人們歡慶不止, 城中燈火斐然如金色的龍, 蜿蜒流淌至街巷,遠處漉江水面星點河燈。
蕭桓擁著林熠,低聲在他耳邊問:“姿曜, 怨不怨我?”
林熠握了握他的手指,眼中映著滿城的光,搖搖頭:“不怨,一點也不, 幸而從前遇見了你,都是值得的。”
他明白蕭桓一直以來的謹慎是何原因,從前他凡事不曾背過蕭桓的意, 又從未跟他說過一聲“喜歡”,到頭來還忍著病痛才多留一年,怎麼看也都像極了為賀西橫和昭武軍而順從屈就一般。
隔著君臣,隔著許多不得已, 饒是蕭桓也來不及判斷,林熠心裡究竟怎麼看他,若他們不相遇,林熠本不必經歷那麼多風浪。
如今聽他一聲踏踏實實的“值得”,這許多年風霜也都被濾成江陵四月的芳菲,再無苦寒,唯有暖融盛放。
容姑姑著人來喚,兩人到了辰寧殿,一進門便見夜棠滿臉喜色,端來一碗長壽,露白瓷碗瑩潤,湯汁醇厚,細面根根分明雪糯,鋪了青菜、竹蓀、鮮蝦仁兒,瞧著家常之極,又可口鮮香。
“小侯爺快來,這是容姑姑親手做的。”夜棠端進去放在桌上,手指趕緊捏了捏耳垂,朝林熠和蕭桓招呼。林熠看去才發現,容姑姑竟備了一桌菜,特意給他慶生辰。
幾人圍坐,殿內燭火盈動,林熠心裡暖融融的,容姑姑看看蕭桓,又看看林熠,滿眼關切笑意:“都是好孩子,以後彼此照應,世上真心人可遇不可求,這是福氣。”
林熠過了生辰,同蕭桓在丹霄宮散步許久,從前他看不到的地方,處處有回憶,如今提著燈籠再次走過,點點滴滴重回心頭。
及至途經霜閣,林熠卻並沒有走近,他只遠遠望了望,忽想起蕭桓從前在霜閣整日飲酒捱痛,玉衡君曾說他本不必如此,如今想來,他竟是重複著自己從前的日子,幾百壇應笑我,多少日日夜夜,自己那時身邊尚有蕭桓陪著,可蕭桓呢,只守著一個離開的影子,又怎麼熬過來的?
巧的是,清寧縣太守孟得安私下裡傳來消息,原來自從上回出了一堆事,這位太守大人極其有心,一直留意著,繃著那根弦這麼久,總算沒白費,竟真的抓住一絲線索。
上回梵靈山寂光寺後的私礦塌方,涉事嫌疑之人未在露過面,時隔許久,孟得安緊盯著不放,守株待兔的精神終有所獲,幾名偷偷回來的人被抓了正著,已經下獄。
孟得安可謂有心人中的有心人,不僅把跨度這麼長的案子硬給等出了頭緒,還默默學會了林熠從前的審問技巧,得其精髓,撬開了幾名犯人的嘴。
原來清寧縣的硝礦正是南洋港走私貨源之一,千絲萬縷連在一起,終於一起浮出水面。
蕭桓忙了好一陣子,南洋港布防調派迅速調整,林熠問清楚走私案里並無建州顧氏的運線,舒了一口氣,心中始終不踏實,到底給林斯鴻寫了信,讓他爹多留意西境一帶,免得定遠軍那裡再出什麼岔子,都趕到一處,永光帝說不準會下什麼決定。
事情一多,時間就過得飛快,轉眼已是七夕,各處麻煩再怎麼讓朝中焦頭爛額,佳節一至,所有人還是要從理不清的官司里抬起頭,往那熱鬧景象里望一望,松一松筋骨的。
七夕當日,林熠直至下午才從宮裡脫身,而蕭桓還未回來,派親衛傳了信,林熠便讓親衛告訴蕭桓,自己去燈會附近的條街上等他。
強命自己專注下來謄改了一份摺子,一抬頭已經天黑,林熠獨自出門往最熱鬧的地方去,沿途車馬行人越聚越多,男女老少都是一身精神漂亮的衣裳,有說有笑,想必今日城內城外寺廟香火都極盛,林熠想起上次在寂光寺求的簽,不由微笑。
走到燈會所在的地方,秦淮水秀麗溫婉,映著兩岸華美燈光,水岸上行人熙熙攘攘,沿路攤販跟前擠滿了人,夜空晴好,星河璀璨。
人們臉上戴著各式面具,林熠穿過人群,不禁走了神,他對前世最後那半年的記憶十分模糊,不知自己最後的日子裡是不是全無神志,他離世的那個七夕,想必金陵和江陵也都是如斯繁華。
秦淮水岸有人放河燈,遠處天際冉冉升起許多天燈,飄飄搖搖升上夜空,匯入漫天星子中去。
林熠在人群中,看河燈天燈,忽然間,許多缺失的往事隨迢迢銀漢湧入腦海中。
江州丹霄宮的最後半年,他依舊是清醒的,只是多數時候已虛弱之極,蕭桓時常抱著他到庭院中坐著,暮色四合或星夜閃爍,蕭桓都是一如既往的體貼。
而最後那日,正是七夕,蕭桓抱著他出了猗蘭殿,一直到丹霄宮百丈玉階上。
若林熠看得見,便會知曉,那裡可俯瞰整個江陵城。
當晚的星夜一如此刻的星夜,江陵千波百里人家,漉江水岸漂流而去千盞河燈,天上無數孔明燈升起,淺淡雲嵐霧繞的江南,璀璨而纏綿。
蕭桓一身王服,將林熠抱在懷裡。
林熠想起,蕭桓曾在他手心寫下“江流萬里,天上星辰,姿曜,來年陪你一起看,好不好”。可他那時已經強弩之末,並無什麼“來年”可言。
林熠最後仍是點了點頭,應了這個承諾。
遙遙玉階之下,人群笑鬧聲隱隱,蕭桓靜靜抱著林熠,低頭仔細地吻他。
河燈隨流,天燈入空,浩渺蒼穹籠罩著人間悲歡離合,四周宮闈寂靜,蕭桓抱著懷中沒有了生息的林熠,認認真真地又說了一遍。
“江流萬里,天上星辰,姿曜,來年陪你一起看,好不好”。
到了來年,來年的來年,丹霄宮內也只有蕭桓一人臨閣獨坐。王袍沾雪,庭樹回春,始終覺得花下仍有那個蒼白英俊的安靜男人,只要他一回來,就會轉頭朝他笑。
那是承熹二年,七月初七。
林熠在人群中駐足,回過神來,眼中仍是星月燈火,他忽然很想念蕭桓。
銀漢之下,紅塵千丈,覆著面具的人群從他身邊川流而過,喧鬧笑語就在耳邊,卻一瞬仿佛隔了很遠。
他逆著人流往燈火輝煌的街上去,熙攘人群中找到等待自己的人。
他看見蕭桓修長背影立在燈鋪門口,手提一盞重瓣紅蓮燈。蕭桓回頭,仍覆著那張面具。
燈光從他頭頂籠下,將那燈鋪門口與周圍一遭隔開來,面具下方溫潤的唇和清冶下頜弧度,林熠一時眼中只有他。
“縉之,我想回江陵了。”
林熠走到他面前,摘下他面具,臨街這處背著光,兩人相擁著親吻。
第107章 猗蘭
備軍駐守金陵運港的鸞疆艦, 沿淮水一路往南去,匯入漉江的水道暗涌迅疾,未至半夜便抵達江州。
重回丹霄宮, 容姑姑和夜棠已在等候, 見蕭桓和林熠舉止間說不出的默契和親密,容姑姑便猜出幾分。
蕭桓帶林熠到殿前百丈玉階之巔, 遙望下去,江陵夜景盡收眼底, 人們歡慶不止, 城中燈火斐然如金色的龍, 蜿蜒流淌至街巷,遠處漉江水面星點河燈。
蕭桓擁著林熠,低聲在他耳邊問:“姿曜, 怨不怨我?”
林熠握了握他的手指,眼中映著滿城的光,搖搖頭:“不怨,一點也不, 幸而從前遇見了你,都是值得的。”
他明白蕭桓一直以來的謹慎是何原因,從前他凡事不曾背過蕭桓的意, 又從未跟他說過一聲“喜歡”,到頭來還忍著病痛才多留一年,怎麼看也都像極了為賀西橫和昭武軍而順從屈就一般。
隔著君臣,隔著許多不得已, 饒是蕭桓也來不及判斷,林熠心裡究竟怎麼看他,若他們不相遇,林熠本不必經歷那麼多風浪。
如今聽他一聲踏踏實實的“值得”,這許多年風霜也都被濾成江陵四月的芳菲,再無苦寒,唯有暖融盛放。
容姑姑著人來喚,兩人到了辰寧殿,一進門便見夜棠滿臉喜色,端來一碗長壽,露白瓷碗瑩潤,湯汁醇厚,細面根根分明雪糯,鋪了青菜、竹蓀、鮮蝦仁兒,瞧著家常之極,又可口鮮香。
“小侯爺快來,這是容姑姑親手做的。”夜棠端進去放在桌上,手指趕緊捏了捏耳垂,朝林熠和蕭桓招呼。林熠看去才發現,容姑姑竟備了一桌菜,特意給他慶生辰。
幾人圍坐,殿內燭火盈動,林熠心裡暖融融的,容姑姑看看蕭桓,又看看林熠,滿眼關切笑意:“都是好孩子,以後彼此照應,世上真心人可遇不可求,這是福氣。”
林熠過了生辰,同蕭桓在丹霄宮散步許久,從前他看不到的地方,處處有回憶,如今提著燈籠再次走過,點點滴滴重回心頭。
及至途經霜閣,林熠卻並沒有走近,他只遠遠望了望,忽想起蕭桓從前在霜閣整日飲酒捱痛,玉衡君曾說他本不必如此,如今想來,他竟是重複著自己從前的日子,幾百壇應笑我,多少日日夜夜,自己那時身邊尚有蕭桓陪著,可蕭桓呢,只守著一個離開的影子,又怎麼熬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