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寶寶,我是爹爹。”許君謙逗著她,也湊過去在他臉上親了下。
小傢伙頓時咧開嘴,樂的直拍小手,“呀呀”的叫個不停。
一家三口在屋裡換好衣服,紅菱和紫蘇聽到聲響也送了熱水進來,洗漱完,一家子總算是神清氣爽的出了房門。
此時早已是日上三竿,早已吃過早飯的付生和蘇寒正在院子裡散步,一見安寧懷裡粉雕玉琢的小孩都非常吃驚。
回過神來後,付生不忘調侃兩人:“我說你們速度也太快了吧?這才一個晚上,孩子都生出來了啊?”
安寧白了他一眼:“付大哥你胡說什麼啊?這是我們剛收養的,小名叫寶寶,大名還沒取。”
付生和蘇寒對視一眼,兩人都有些疑惑。收養的?怎麼事先完全沒聽說,也沒有一絲跡象?
想到許君謙和安寧的為人,再想到昨天夜裡那位很晚到訪的易少爺,付生和蘇寒心裡便有些明白怎麼回事。見安寧只是一句帶過,許君謙也不願意多說,他們也知道這事不能宣揚的。於是兩人默契的也沒再問,付生更是對這個白嫩嫩軟綿綿的生物新奇的不得了,硬是要從安寧懷裡搶過來玩。
玩鬧了一會兒,還沒吃過早飯的一家三口朝飯廳進發。
寶寶的突然來臨,讓許君謙和安寧沒有做任何準備。除了易南給他們的一包衣服,所有的孩童用品沒有——包括吃的。
還好忠伯細心,早先囑咐過廚房,給寶寶準備了一碗燉的爛爛的稀飯。安寧只倒了兩滴醬油下去拌了拌,還好小傢伙一點都不挑食,安寧給他餵什麼他就吃什麼。
只是第一晚因為突然,實在是沒辦法才將就的,接下去要養小孩,可就不能這麼簡陋了。更何況他們過幾天要回瀘水縣,這一路舟車勞頓的,大人都吃不消,更何況是孩子。於是這代表著,他們要考慮所有會出現的狀況,然後購買應該會用上的東西。
幾人這麼一商量,發現要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也不浪費時間,將寶寶交給劉媽帶,安寧和許君謙抓緊時間出門購物。付生和蘇寒繼續應酬。
首先是吃的,七個月的寶寶主食還是奶,輔食可以搭配米糊或者粥。要帶到路上,最好就是奶粉,但是這裡是古代,奶粉這東西現代舶來品就別想了。許君謙的是想過直接請以為奶娘,只是這一時半會兒的到哪裡去找一個願意扔下自己孩子跟他們去遙遠瀘水縣的奶娘?
於是安寧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米糊。米糊需要燉煮,還要準備便於攜帶的小火爐。
當然,小孩一直吃米糊也不好。幸運的是,安寧和許君謙在掃蕩商鋪的時候意外發現了藕粉。藕粉直接沖泡就可以吃,比米糊方便許多,所以兩人一口氣買了十斤。除吃之外,適合還沒長牙的寶寶吃的各種小零食也買點。
狂購了吃的,接下去是穿的和用的。而且為了讓小孩在漫長的旅途中願意呆在馬車裡,還要買一些玩具……
於是幾天下來,兩人像陀螺一樣不停的轉著。有的時候付生和蘇寒得空還會幫他們一下。這樣忙碌五六天,總算是想到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眾人齊齊鬆了口氣,也快到了他們離開京城的時候。
只是老天似乎不想讓他們太順利,離他們出發只差兩天的時候,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
第216章 有驚無險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即使這是件令人震驚的大事,但是對他們卻沒有太大的影響。除了京城裡大大小小的的街道忽然多了巡邏警戒的衙役、進出城變得不方便,也就是飯後茶餘多了一個話題而已。
只是對於安寧和許君謙他們來說,這卻不是一件好事。
何灝瀾,事件主角。何是國姓,何灝瀾便是當今聖上的幼弟齊王殿下。
這位齊王與聖上一母同胞,歲數卻相差了十歲。年僅二十五歲的齊王從小便很聰慧,太后寵溺齊王,聖上也對這位幼弟相當縱容。成年之後竟破例讓其在京城建府,成為南越果開國以來第一位封號之後留守皇城沒有派往駐地的王爺。
而這位深受恩寵的齊王卻忽然被東宮太子揭發他預謀篡位,並被抓了個人贓並獲。當場齊王便被錦衣衛拿下,關入大牢。聖上盛怒,下令太子全力捉拿其叛黨。得了聖令,城門立即戒嚴,進出皇城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
為此,安寧他們出城的計劃只能延後——他們攜帶的行李太多,根本不被允許出城。
回家的時間延後,這還只是安寧的擔心。許君謙擔心的比這個更為嚴重——安寧、付生和蘇寒都並不知情。原本許君謙還想等到出了城之後再和他們說,現在看來她必須要提前告訴他們了。
於是在得知齊王叛變的消息後,許君謙立馬讓三人跟他進書房商談。
見到許君謙難得如此嚴肅的表情,安寧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預感。仔細檢查了一下,見到書房附近都沒有人,許君謙這才壓低聲音和他們說道:“易南送過來的這個孩子,他的身份我本來打算離開京城之後再和你們說的。沒想到竟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這種事……”
許君謙嘆了口氣,很無奈的繼續說道:“他的父親就是出事的這位。”
三人驚里一跳,具是滿臉驚訝的看著許君謙。
寶寶的父親就是齊王?!
安寧的第一反應就是——攤上大事了!
“易南送寶寶到我們這裡的事,除了他和我們,沒有人知道。我相信他現在也應該做好了應對,寶寶的身份一般不會被發現。只是事情沒結束前,我們都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所以這段時間我們都要多加小心。關於寶寶,我會讓忠伯對府里說,他是半年前我讓忠伯收養的,前幾天剛接回府里。至於府里的下人,我也會讓忠伯敲打一番,不會讓他們亂說話的。”
聽了許君謙的分析和安排,對他無條件信任的安寧鬆了口氣。他相信既然許君謙這麼說,那就代表真的沒什麼事,只要他們小心點就可以了。
蘇寒也說道:“出了這事,原先定下的同窗宴應該也會取消,我們就在府里等城門解禁。”
付生也點點頭同意。
之後果然許君謙找來忠伯吩咐了一番,府里大家行事都變得謹慎。原先許君謙沒回來,因為主人敏感的身份,府里僕役就很少和鄰里有來往。每天都是大門緊閉,只有每隔兩天掌管廚房的劉媽會出去採買一回。加上現在是特殊時期,百姓怕引火上身紛紛閉門謝客,所以許府上下禁止外出,連廚房採購都恢復到原先兩天一次,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引起鄰里的猜忌。
當然,大門雖然緊閉,卻不代表他們接收不到外界的消息。許君謙有一些特殊渠道可以打探到消息,一旦有新消息他就會很快得知。當他終於收到易南偷偷傳遞的消息時,提起來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一半。
無事,勿念。
四個字,卻傳遞了很多信息。
看來齊王府他是全都安排好了,寶寶的身份是不會被發現了。
只是安寧還是有些不放心,決定親自帶寶寶。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只有他們自己可以相信了。所以他們每天吃完飯就抱著孩子在院子裡溜達兩圈,然後各自回房,或者四人聚在書房裡,談事情的談事情,逗小孩的逗小孩。
小傢伙頓時咧開嘴,樂的直拍小手,“呀呀”的叫個不停。
一家三口在屋裡換好衣服,紅菱和紫蘇聽到聲響也送了熱水進來,洗漱完,一家子總算是神清氣爽的出了房門。
此時早已是日上三竿,早已吃過早飯的付生和蘇寒正在院子裡散步,一見安寧懷裡粉雕玉琢的小孩都非常吃驚。
回過神來後,付生不忘調侃兩人:“我說你們速度也太快了吧?這才一個晚上,孩子都生出來了啊?”
安寧白了他一眼:“付大哥你胡說什麼啊?這是我們剛收養的,小名叫寶寶,大名還沒取。”
付生和蘇寒對視一眼,兩人都有些疑惑。收養的?怎麼事先完全沒聽說,也沒有一絲跡象?
想到許君謙和安寧的為人,再想到昨天夜裡那位很晚到訪的易少爺,付生和蘇寒心裡便有些明白怎麼回事。見安寧只是一句帶過,許君謙也不願意多說,他們也知道這事不能宣揚的。於是兩人默契的也沒再問,付生更是對這個白嫩嫩軟綿綿的生物新奇的不得了,硬是要從安寧懷裡搶過來玩。
玩鬧了一會兒,還沒吃過早飯的一家三口朝飯廳進發。
寶寶的突然來臨,讓許君謙和安寧沒有做任何準備。除了易南給他們的一包衣服,所有的孩童用品沒有——包括吃的。
還好忠伯細心,早先囑咐過廚房,給寶寶準備了一碗燉的爛爛的稀飯。安寧只倒了兩滴醬油下去拌了拌,還好小傢伙一點都不挑食,安寧給他餵什麼他就吃什麼。
只是第一晚因為突然,實在是沒辦法才將就的,接下去要養小孩,可就不能這麼簡陋了。更何況他們過幾天要回瀘水縣,這一路舟車勞頓的,大人都吃不消,更何況是孩子。於是這代表著,他們要考慮所有會出現的狀況,然後購買應該會用上的東西。
幾人這麼一商量,發現要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於是也不浪費時間,將寶寶交給劉媽帶,安寧和許君謙抓緊時間出門購物。付生和蘇寒繼續應酬。
首先是吃的,七個月的寶寶主食還是奶,輔食可以搭配米糊或者粥。要帶到路上,最好就是奶粉,但是這裡是古代,奶粉這東西現代舶來品就別想了。許君謙的是想過直接請以為奶娘,只是這一時半會兒的到哪裡去找一個願意扔下自己孩子跟他們去遙遠瀘水縣的奶娘?
於是安寧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米糊。米糊需要燉煮,還要準備便於攜帶的小火爐。
當然,小孩一直吃米糊也不好。幸運的是,安寧和許君謙在掃蕩商鋪的時候意外發現了藕粉。藕粉直接沖泡就可以吃,比米糊方便許多,所以兩人一口氣買了十斤。除吃之外,適合還沒長牙的寶寶吃的各種小零食也買點。
狂購了吃的,接下去是穿的和用的。而且為了讓小孩在漫長的旅途中願意呆在馬車裡,還要買一些玩具……
於是幾天下來,兩人像陀螺一樣不停的轉著。有的時候付生和蘇寒得空還會幫他們一下。這樣忙碌五六天,總算是想到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眾人齊齊鬆了口氣,也快到了他們離開京城的時候。
只是老天似乎不想讓他們太順利,離他們出發只差兩天的時候,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
第216章 有驚無險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即使這是件令人震驚的大事,但是對他們卻沒有太大的影響。除了京城裡大大小小的的街道忽然多了巡邏警戒的衙役、進出城變得不方便,也就是飯後茶餘多了一個話題而已。
只是對於安寧和許君謙他們來說,這卻不是一件好事。
何灝瀾,事件主角。何是國姓,何灝瀾便是當今聖上的幼弟齊王殿下。
這位齊王與聖上一母同胞,歲數卻相差了十歲。年僅二十五歲的齊王從小便很聰慧,太后寵溺齊王,聖上也對這位幼弟相當縱容。成年之後竟破例讓其在京城建府,成為南越果開國以來第一位封號之後留守皇城沒有派往駐地的王爺。
而這位深受恩寵的齊王卻忽然被東宮太子揭發他預謀篡位,並被抓了個人贓並獲。當場齊王便被錦衣衛拿下,關入大牢。聖上盛怒,下令太子全力捉拿其叛黨。得了聖令,城門立即戒嚴,進出皇城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
為此,安寧他們出城的計劃只能延後——他們攜帶的行李太多,根本不被允許出城。
回家的時間延後,這還只是安寧的擔心。許君謙擔心的比這個更為嚴重——安寧、付生和蘇寒都並不知情。原本許君謙還想等到出了城之後再和他們說,現在看來她必須要提前告訴他們了。
於是在得知齊王叛變的消息後,許君謙立馬讓三人跟他進書房商談。
見到許君謙難得如此嚴肅的表情,安寧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預感。仔細檢查了一下,見到書房附近都沒有人,許君謙這才壓低聲音和他們說道:“易南送過來的這個孩子,他的身份我本來打算離開京城之後再和你們說的。沒想到竟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這種事……”
許君謙嘆了口氣,很無奈的繼續說道:“他的父親就是出事的這位。”
三人驚里一跳,具是滿臉驚訝的看著許君謙。
寶寶的父親就是齊王?!
安寧的第一反應就是——攤上大事了!
“易南送寶寶到我們這裡的事,除了他和我們,沒有人知道。我相信他現在也應該做好了應對,寶寶的身份一般不會被發現。只是事情沒結束前,我們都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所以這段時間我們都要多加小心。關於寶寶,我會讓忠伯對府里說,他是半年前我讓忠伯收養的,前幾天剛接回府里。至於府里的下人,我也會讓忠伯敲打一番,不會讓他們亂說話的。”
聽了許君謙的分析和安排,對他無條件信任的安寧鬆了口氣。他相信既然許君謙這麼說,那就代表真的沒什麼事,只要他們小心點就可以了。
蘇寒也說道:“出了這事,原先定下的同窗宴應該也會取消,我們就在府里等城門解禁。”
付生也點點頭同意。
之後果然許君謙找來忠伯吩咐了一番,府里大家行事都變得謹慎。原先許君謙沒回來,因為主人敏感的身份,府里僕役就很少和鄰里有來往。每天都是大門緊閉,只有每隔兩天掌管廚房的劉媽會出去採買一回。加上現在是特殊時期,百姓怕引火上身紛紛閉門謝客,所以許府上下禁止外出,連廚房採購都恢復到原先兩天一次,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引起鄰里的猜忌。
當然,大門雖然緊閉,卻不代表他們接收不到外界的消息。許君謙有一些特殊渠道可以打探到消息,一旦有新消息他就會很快得知。當他終於收到易南偷偷傳遞的消息時,提起來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一半。
無事,勿念。
四個字,卻傳遞了很多信息。
看來齊王府他是全都安排好了,寶寶的身份是不會被發現了。
只是安寧還是有些不放心,決定親自帶寶寶。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只有他們自己可以相信了。所以他們每天吃完飯就抱著孩子在院子裡溜達兩圈,然後各自回房,或者四人聚在書房裡,談事情的談事情,逗小孩的逗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