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安寧仔細想了想,發現也沒什麼要準備的。京城他們待了不到一個月,也就是買了不少土特產,大部分還都先寄回去了。至於要給大伙兒帶的禮物,之前買了不少東西,前一天給許君謙買禮物的時候還順帶給他們都買了。
不過有件事要問問:“許大哥,忠伯他們跟我們回去嗎?”
“我有問忠伯願不願意和我們去齊安村,我沒說服他。”許君謙有些遺憾地說。
忠伯從許家老太爺到許致遠,再到許君謙,一生盡忠盡職。許君謙是希望帶他回齊安村給他養老的,只是忠伯卻和他說,他想要回冀州的老家。
許家的祖籍在冀州,許家老太爺和許致遠死後靈柩都扶回了冀州,就連許君謙的娘親也是葬在那。老人服侍許致遠大半輩子,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冀州,餘生依舊服侍著老主人們。
面對忠伯的堅持,許君謙最後只能無奈妥協。
兩人在屋裡說著悄悄話,磨磨蹭蹭穿戴洗漱好,出門時太陽都掛了老高。
本來安寧還擔心被付生知道他這麼晚出房門,按他的個性免不了又要被調笑一番。卻沒想到他一問才知道,付生也才剛剛起床。
安寧有些不解,還是第一次見付生起晚,難道付少爺破天荒的也愛上了賴床?
而等到見到人之後,安寧總算是知道為什麼了。
走進飯廳吃早飯付少爺大步流星,嘴角上揚心情似乎非常不錯。蘇寒落他兩步走在後面。安寧眼尖,很快就看到掛在蘇寒腰上的一塊碧綠玉佩——那不是昨天付生在那家玉器店挑了半天買下的兩塊玉佩中的一塊嗎?
再一看付生,果然他的腰上掛了另一塊。並不知道自己被打量的付少爺撩袍在安寧左手邊坐下,和往常一樣咋呼著說道:“今天都有什麼好吃的啊?本少爺餓死了,快點全端上來吧!”
安寧的視線不經意掃過他衣領的時候,忽然瞄到一個紅色的印記。愣了一下,安寧才反應過來那是什麼。
他之所以這麼迅速確定那是什麼,是因為剛才他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脖子上也有。
忍不住紅了臉,安寧有些不自在的壓了壓自己的領子。
因為終於可以回瀘水縣,接下啦的日子安寧情緒顯得很高昂。安排人先將一部分行李寄過去,再上街看看有沒有要買的。
許君謙見他像只小松鼠一樣,每天睜開眼就樂樂呵呵的忙上忙下、忙裡忙外,也沒阻止。在他看來,這樣的安寧也是很可愛的。
只是老天似乎見他們太順利,日子過得太舒心了,所以想要給他們找點麻煩。關著大門過著自己小日子的安寧並不知道,他們即將面臨一個大麻煩。
這個大麻煩的伊始是一張拜帖。
許君謙在京城也就待過三年時間。當然他的身份隱晦,又因為本身特立獨行,與他真正稱得上朋友的沒幾個。除了已經出場的王君文外,還有兩個人。
這張拜帖就是剩下的兩人中的一個。他叫易南,可以說他和蘇寒,是許君謙引為知己的至交。
只是因為許父的事,易南身份比較特殊,所以許君謙從離開京城之後就和他斷了聯繫。這次再回來,也是不想給好朋友帶來麻煩,所以許君謙一直沒有主動去找他。
按道理,他這次悄悄回京城,應該是沒有什麼人知道。王君文那是意外,在酒樓碰上了。
易南又怎麼會知道他回來了?而且還選擇在天黑之後拜訪……這可不合禮數。
皺著眉,許君謙有些不解。不過為了招待許久不見的好友,疑惑歸疑惑,他還是告訴了安寧,讓安寧當天晚上給他們準備一桌酒菜。
一聽說是許君謙的至交,安寧頓時重視起來。趁著時間還算充裕,連忙讓人又去了一趟市場。然後自己在廚房急急忙忙開始準備開了。
第212章 舊識
安寧精心準備的一桌菜,這次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因為這位易公子讓人遞的帖子上是說戌時會來府上拜訪,那會兒天剛剛黑,還不算太晚。結果安寧和許君謙等到了戌時三刻,這人還是連個影子都沒見到。
兩人不由懷疑易南是不是因為有事耽擱,不能來了。看著一桌子熱了又熱的飯菜,許君謙臉色越來越差。見安寧等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許君謙決定不等了:“安寧,不等了,我們吃吧。”
安寧卻有些猶豫:“可能他一會兒就到了呢……”
“不了,我們自己吃。這個時候許多人都已就寢,他若真那麼晚過來,也定是吃過了。”
安寧想想覺得也是,古人吃得早睡得也早,這會兒了也就趕農活的鄉下人可能還沒吃完飯。於是他和許君謙就心安理得的開吃了。
只是等他們吃完豐盛的晚飯,洗完澡上床都睡下後,忠伯忽然敲響他們房門:“大少爺,易少爺來了,說要見您。”
許君謙訝異的爬了起來,讓安寧先休息,他自己快速穿上衣服就出了房門。
“確定是易南嗎?”
“是的。”說起來忠伯也很疑惑。因為白天的時候易南送了拜帖,所以他事先已經吩咐過門房今天會有姓易的少爺來他們府上。也是因為事先說過,要不然這會兒都亥時了,門房是絕對不會開門讓他進來的。
自己得了消息趕過去,雖然三四年沒見,但是忠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位當年名漫京城的“清竹公子”。
想到易南的背景,現在又這麼晚來他府里,許君謙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所以沉吟了一下,他忽然問道:“就他自己一個人還是帶了別人?”
“易少爺還帶了個孩子。”
“孩子?”許君謙的腳步一頓,驚訝的磚頭看向忠伯。
忠伯點點頭:“是的,大少爺。老奴見那孩子也就七八個月大,似乎是個男孩。易少爺抱在手上,可能是小少爺吧?”
易南的兒子?
許君謙更疑惑了。想不通,他乾脆快步走去見當事人。
此時已是亥時一刻,夜色濃重,厚厚的雲層遮住了月亮,也遮住了月光。會客的大廳此時一片燈火通明,許君謙一眼就看到抱著孩子站在客廳中間的那人。
一身普通的青色長衫,身上沒有佩戴任何飾品,只用一根木簪挽著長發。即使這樣,站在燭光下的“清竹公子”依舊難掩渾身的光華。
懷裡的孩子已經沉睡,用錦被抱著看不清樣子。抱著孩子的人面色沉靜,清清冷冷的看著客廳中間牆壁上掛的那副大型迎客松畫框。聽到腳步聲,他轉過頭,看到許君謙後表情總算放柔了一些。
“言之,好久不見。”
縱使滿心疑惑,見到許久不見的好友,許君謙還是高興的。他也笑著回道:“是很久不見了……你還好嗎?”問這句話的時候,許君謙的視線在他懷裡停留了片刻。
易南嘴角一勾,一抹略帶嘲諷的輕笑:“我,還死不了~”
低頭看了眼懷裡沉睡的孩子,他繼續道:“你應該多少猜到我找你定是有事,我也不和你繞彎。多年的朋友,今天我要求你一件事。
不過有件事要問問:“許大哥,忠伯他們跟我們回去嗎?”
“我有問忠伯願不願意和我們去齊安村,我沒說服他。”許君謙有些遺憾地說。
忠伯從許家老太爺到許致遠,再到許君謙,一生盡忠盡職。許君謙是希望帶他回齊安村給他養老的,只是忠伯卻和他說,他想要回冀州的老家。
許家的祖籍在冀州,許家老太爺和許致遠死後靈柩都扶回了冀州,就連許君謙的娘親也是葬在那。老人服侍許致遠大半輩子,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冀州,餘生依舊服侍著老主人們。
面對忠伯的堅持,許君謙最後只能無奈妥協。
兩人在屋裡說著悄悄話,磨磨蹭蹭穿戴洗漱好,出門時太陽都掛了老高。
本來安寧還擔心被付生知道他這麼晚出房門,按他的個性免不了又要被調笑一番。卻沒想到他一問才知道,付生也才剛剛起床。
安寧有些不解,還是第一次見付生起晚,難道付少爺破天荒的也愛上了賴床?
而等到見到人之後,安寧總算是知道為什麼了。
走進飯廳吃早飯付少爺大步流星,嘴角上揚心情似乎非常不錯。蘇寒落他兩步走在後面。安寧眼尖,很快就看到掛在蘇寒腰上的一塊碧綠玉佩——那不是昨天付生在那家玉器店挑了半天買下的兩塊玉佩中的一塊嗎?
再一看付生,果然他的腰上掛了另一塊。並不知道自己被打量的付少爺撩袍在安寧左手邊坐下,和往常一樣咋呼著說道:“今天都有什麼好吃的啊?本少爺餓死了,快點全端上來吧!”
安寧的視線不經意掃過他衣領的時候,忽然瞄到一個紅色的印記。愣了一下,安寧才反應過來那是什麼。
他之所以這麼迅速確定那是什麼,是因為剛才他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脖子上也有。
忍不住紅了臉,安寧有些不自在的壓了壓自己的領子。
因為終於可以回瀘水縣,接下啦的日子安寧情緒顯得很高昂。安排人先將一部分行李寄過去,再上街看看有沒有要買的。
許君謙見他像只小松鼠一樣,每天睜開眼就樂樂呵呵的忙上忙下、忙裡忙外,也沒阻止。在他看來,這樣的安寧也是很可愛的。
只是老天似乎見他們太順利,日子過得太舒心了,所以想要給他們找點麻煩。關著大門過著自己小日子的安寧並不知道,他們即將面臨一個大麻煩。
這個大麻煩的伊始是一張拜帖。
許君謙在京城也就待過三年時間。當然他的身份隱晦,又因為本身特立獨行,與他真正稱得上朋友的沒幾個。除了已經出場的王君文外,還有兩個人。
這張拜帖就是剩下的兩人中的一個。他叫易南,可以說他和蘇寒,是許君謙引為知己的至交。
只是因為許父的事,易南身份比較特殊,所以許君謙從離開京城之後就和他斷了聯繫。這次再回來,也是不想給好朋友帶來麻煩,所以許君謙一直沒有主動去找他。
按道理,他這次悄悄回京城,應該是沒有什麼人知道。王君文那是意外,在酒樓碰上了。
易南又怎麼會知道他回來了?而且還選擇在天黑之後拜訪……這可不合禮數。
皺著眉,許君謙有些不解。不過為了招待許久不見的好友,疑惑歸疑惑,他還是告訴了安寧,讓安寧當天晚上給他們準備一桌酒菜。
一聽說是許君謙的至交,安寧頓時重視起來。趁著時間還算充裕,連忙讓人又去了一趟市場。然後自己在廚房急急忙忙開始準備開了。
第212章 舊識
安寧精心準備的一桌菜,這次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因為這位易公子讓人遞的帖子上是說戌時會來府上拜訪,那會兒天剛剛黑,還不算太晚。結果安寧和許君謙等到了戌時三刻,這人還是連個影子都沒見到。
兩人不由懷疑易南是不是因為有事耽擱,不能來了。看著一桌子熱了又熱的飯菜,許君謙臉色越來越差。見安寧等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許君謙決定不等了:“安寧,不等了,我們吃吧。”
安寧卻有些猶豫:“可能他一會兒就到了呢……”
“不了,我們自己吃。這個時候許多人都已就寢,他若真那麼晚過來,也定是吃過了。”
安寧想想覺得也是,古人吃得早睡得也早,這會兒了也就趕農活的鄉下人可能還沒吃完飯。於是他和許君謙就心安理得的開吃了。
只是等他們吃完豐盛的晚飯,洗完澡上床都睡下後,忠伯忽然敲響他們房門:“大少爺,易少爺來了,說要見您。”
許君謙訝異的爬了起來,讓安寧先休息,他自己快速穿上衣服就出了房門。
“確定是易南嗎?”
“是的。”說起來忠伯也很疑惑。因為白天的時候易南送了拜帖,所以他事先已經吩咐過門房今天會有姓易的少爺來他們府上。也是因為事先說過,要不然這會兒都亥時了,門房是絕對不會開門讓他進來的。
自己得了消息趕過去,雖然三四年沒見,但是忠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位當年名漫京城的“清竹公子”。
想到易南的背景,現在又這麼晚來他府里,許君謙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所以沉吟了一下,他忽然問道:“就他自己一個人還是帶了別人?”
“易少爺還帶了個孩子。”
“孩子?”許君謙的腳步一頓,驚訝的磚頭看向忠伯。
忠伯點點頭:“是的,大少爺。老奴見那孩子也就七八個月大,似乎是個男孩。易少爺抱在手上,可能是小少爺吧?”
易南的兒子?
許君謙更疑惑了。想不通,他乾脆快步走去見當事人。
此時已是亥時一刻,夜色濃重,厚厚的雲層遮住了月亮,也遮住了月光。會客的大廳此時一片燈火通明,許君謙一眼就看到抱著孩子站在客廳中間的那人。
一身普通的青色長衫,身上沒有佩戴任何飾品,只用一根木簪挽著長發。即使這樣,站在燭光下的“清竹公子”依舊難掩渾身的光華。
懷裡的孩子已經沉睡,用錦被抱著看不清樣子。抱著孩子的人面色沉靜,清清冷冷的看著客廳中間牆壁上掛的那副大型迎客松畫框。聽到腳步聲,他轉過頭,看到許君謙後表情總算放柔了一些。
“言之,好久不見。”
縱使滿心疑惑,見到許久不見的好友,許君謙還是高興的。他也笑著回道:“是很久不見了……你還好嗎?”問這句話的時候,許君謙的視線在他懷裡停留了片刻。
易南嘴角一勾,一抹略帶嘲諷的輕笑:“我,還死不了~”
低頭看了眼懷裡沉睡的孩子,他繼續道:“你應該多少猜到我找你定是有事,我也不和你繞彎。多年的朋友,今天我要求你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