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多事大多都是如此,在當下做的時候,是看不出效果和影響的,只有在很多年後的某天才會猛然驚覺,過去經歷過的那些——無論好壞——正是成就了自己今日的財富。

  所以在對溫蒂說出這些話時,威廉可以顯得是這麼的淡定從容,好像不會被任何事情打倒。

  溫蒂本來有些浮躁的心,也在威廉的“毫無感情”下,被莫名影響的清醒了過來,好像這不在計劃中的“黑水”根本不算什麼。

  好吧,哪怕它真的會給他們造成一些困擾,她只在這裡怨天怨地怨社會,也並不能改變局面。有埋怨的時間,她能做多少有用的事情啊,哪怕只是縮短一下爬到能真正改變這種局面的高位的距離都是好的啊。

  溫蒂.小太陽一秒復活。

  米格側目了一眼內心戲一看就很豐富的溫蒂,雖然他不知道她到底九曲十八彎的想了些什麼,但他知道威廉剛剛的話里肯定沒那麼多雞湯。

  威廉的話就是他的表面意思,他在很認真的回答溫蒂的問題,為什麼他們暫時還不能對潛規則說不。

  是的,暫時,威廉相信早晚有天他會徹底扭轉這種局面的,在他加入學院之後。

  好吧,這個計劃聽起來中二了一點,但威廉是說真的,他是在很認真的這麼想,並且也在很認真的把它當做目標來努力的。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溫蒂摩拳擦掌,準備好了要干一大票大的。

  威廉只有一個詞回答她:“等著。”

  “……啊?”溫蒂一愣,什麼都不做?求別鬧啊親親。不解釋真的可以嗎?潛規則這種東西,無論大家是不是都在做,又或者大多數人心裡有沒有數,只要拿到明面上來說,就肯定不會是什麼好名聲啊。哪怕總統競選呢,都很怕別人說自己拿了哪個組織多少多少錢,拼了命的解釋這是該組織捐給基金會的。你如今卻能置之不理,連解釋都不解釋,這真的可以嗎?

  為什麼不可以嗎?威廉睜大一雙滾圓的藍眼睛看向溫蒂,還是那麼的淡定從容,胸有成竹。

  那篇雜誌文章上開的地圖炮太大了,側翼誤傷了很多電影,不只《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一部電影被點名,歷屆已經獲得了奧斯卡的電影就不說了,這屆提名的其他四部電影也並沒有逃過指責,只是沒有他們的電影數據詳細而已。

  別人都不著急,他們著急什麼?

  “法不責眾?”溫蒂只能想到這個。

  米格搖了搖頭:“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普通人可不會因為覺得所有電影都在做,就能體諒你家電影也去這麼做。”

  就像是賄賂。很多人都會受賄行賄,美國官員也不例外,甚至只會更多,連法官都能賄賂。

  媒體報紙上多少醜聞?大家對此好像早已經屢見不鮮了。

  但總不能因為大家都在賄賂,所以賄賂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對的吧?

  況且,以好萊塢電影界這點人和全國的普通觀眾人數作對比,他們也成不了眾,最後只能是因為這麼一件事,導致他們這一批人的名聲都壞了。甚至說不定很多年的今天,他們也會被總結為一個什麼什麼門,全國性的特大醜聞的參與者。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瘋了嗎?好像他們的電影沒搞過公關似的。”溫蒂覺得對方簡直不可理喻,這種冒著得罪整個奧斯卡學院評委會的風險也要曝光的自殺式“襲擊”。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就是威廉決定“等著”的原因。

  “對方很可能不在提名範圍內。”米格則開闢了一個新思路。

  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卻不代表沒有,擁有“我不好過,你們所有人都別想好過”這種想法的,可是大有人在,對方沒入圍,於是惱羞成怒……

  所以說,對方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還有後手。

  無論如何,現在局勢未明,必須按兵不動。

  他們現在連對方到底是誰,對方想要針對的是誰、準備拆穿揭露的是一個方面還是還有後手都不太能肯定,又要怎麼對大眾解釋?

  對大眾解釋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千人千嘴,要解釋就必須一擊必中。否則一旦留下漏洞,或者沒解釋清楚,那第二次解釋就成了掩飾,成了“有問題”,成了“被打臉”,哪怕真的是清白的,也沒人會信了,到時候真就哭都沒地方哭去了。

  後來事態的發展,也果然如威廉所料。

  一開始大家都在按兵不動,打算等等看,搞娛樂的嘛,誰每天能不被“黑”個三五回的?要是什麼都與之較真到底,那他們就不要想有正常生活了。

  冷處理,讓對方沒戲唱,很多事也就過去了。

  但很顯然這一次,這事過不去,對方是來勢洶洶,蓄謀已久。哪怕好萊塢的巨頭和奧斯卡學院都集體變成了“啞巴”,也還是沒能讓事情涼下去,反而越鬧越大,一再發酵……

  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不是威廉,也不是其他好萊塢劇透,而是在雜誌里被當做“高級交際花”配了圖的女星吉拉汀.佩姬。

  五十年代的時候,佩姬在百老匯享有盛名,但也曾因為一部非百老匯的戲劇作品《夏日煙雲》而負評如潮。幾十年如一日的,她一直堅持活躍在百老匯和好萊塢,卻還是只能算是二三線女星,這一屆奧斯卡入圍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可以說算是她的歷史突破。

  結果這個突破還沒讓她高興兩天,她就成了眾所周知的“高級交際花”,1924年出生的她如今都一把年紀了,被按上這麼一個名聲實在是不太好聽。

  佩姬的性格本身又不是個能忍的人,於是她在15日的時候召開記者會,解釋了自己的“清白”。

  不僅否認了頻繁出入頒獎季時的各大派對,連她所參演電影的公關費也被她一併給否認了。

  “這是子虛烏有的,我們只有宣傳和推廣費用,這是每部電影在上映後都會經歷的必須階段,如果你們一定要把這稱之為‘公關費’,那就是公關費吧。但我可以對上帝發誓,製片方沒有為我花哪怕一美分在所謂的‘拉關係’上。”

  新聞發布會上,佩姬說了很多,最後甚至聲淚俱下,有她這些年走過的不容易,也有她一把年紀了還在堅持拍戲的中中辛苦,瘦的不成人形。

  “我的孩子總是勸我,這麼拼幹什麼呢?我也該到了在家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演戲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興趣,這麼多年來了,我一直熱愛它。我並不覺得拍戲辛苦,只會覺得樂在其中。演好演壞,我都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

  簡單來說一句話,她付出了這麼多,這個提名就是她該得的。

  佩姬所參演的電影沒有入圍最佳電影,只有一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製片方雖然覺得她這麼說太莽撞,但還是給足了面子,一直配合佩姬的公關在宣傳。

  也算是迎合了奧斯卡的獲獎潛規則之一——自虐成狂。

  這也算是黃金時代的好萊塢遺留下來的一個很糟糕的潛規則了,為了博得學院評委的好感,演員總會在宣傳時拼了命的在這一塊下功夫。

  畢竟他們有一個在黃金時代真的因病獲得奧斯卡的好前輩。

  威廉在看到新聞發布會的相關報紙後,皺起了眉頭。因為他本人其實是很反感這種宣傳的。他知道演員拍戲辛苦,所以一直十分體諒,儘可能的在生活上給他劇組的演員各種便利。在他看來,讓演員去涉險,就是劇組的無能。無能並不能成為一種“光榮”。

  威廉能理解演員辛苦,卻不贊同公關一直在重複黃金時代的各種“鐵律”,就像是在鼓勵後面的演員繼續自虐似的。

  不過……別人怎麼做,又與威廉有什麼關係呢?

  威廉皺眉,只是覺得佩姬這樣的全盤否定實在不是個好兆頭。

  果然,當天下午,佩姬就被打臉了。

  她為奧斯卡頒獎季,特意提前入住好萊塢的著名酒店,住到如今的票據、光鮮亮麗的出入各種派對的視頻、與學院評委用處一家咖啡館的照片被一股腦的曝了個乾淨。skype論壇上已經吵開了,各種攻訐,比佩姬當年網絡還不發達時的惡意翻了百倍不止。

  事情的惡劣程度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女演員的社交活動了,奧斯卡也被拖下了水。

  評選不公的醜聞,是電影獎項最大的忌。

  對方到底在針對誰,看來也算是終於浮出了水面。

  奧斯卡才是那條大魚。

  ☆、 第146章 來地球的第一百四十六天:

  奧斯卡被黑這種事,其實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幾乎每年都會有奧斯卡評選不公的醜聞簡報,因為種種原因,只不過是事大事小的問題而已。

  這才是真正靶子一樣的存在。

  搞的全世界都覺得奧斯卡就是一個大寫的“黑幕”。

  奧斯卡有黑幕嗎?肯定有啊,選電影的評委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偏愛與感情,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

  但是,奧斯卡的黑幕真的就那麼黑暗那麼多嗎?這個就不一定了。想想看吧,如果奧斯卡真的是能用錢就買來的,那麼奧斯卡也就不可能有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了。“藝術是不會向任何金錢、勢力折腰的”,這是奧斯卡一直偏愛獨立藝術片,厭惡爆米花科幻大片的做法,所真正想要傳達的精神。

  只不過有些真的拍的不錯的大片,就只能倒霉的在這種堅持里被炮灰了。

  奧斯卡年年被黑,又年年屹立。學院評委會的審美越來越小眾的說法,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而是十幾二十年前就有了,但奧斯卡如今依舊是所有從事電影行業的人最想要的獎項。據薩巴蒂諾說,奧斯卡的這個特殊“尿性”,會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還是那麼偏愛小眾,還是那麼的被大眾偏愛。

  所以,看不慣奧斯卡的人數都數不過來,但對它趨之如騖的人,也是數都數不過來。很多人都處於對奧斯卡又愛又恨的階段,愛的是能得到它,恨的是得不到它,頗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哪怕是與奧斯卡處於競爭對手的金球獎和歐洲三大電影節,其實也有需要奧斯卡肯定的地方,好比他們評選的電影同時也獲得了奧斯卡的時候。

  看看每年金球獎壓中奧斯卡最佳影片時的新聞報導,就能明白了。

  連威廉都不能免俗,無論是為了完成他的考試,還是中二的想要改變整個電影圈的風氣,他都需要先得到奧斯卡的肯定,才能繼續。

  “還是威爾厲害,之前按兵不動的決策太正確了。暗地裡的那個人or那股勢力,指不定手握多少黑料在等著呢,連佩姬這種不太受關注的二線女星都有。看來他們的計劃就是踩著第一個出頭的人來找奧斯卡的茬,無論那人是誰。那麼現在呢?咱們繼續等著?”

  “你還想不想刷奧斯卡的好感度了?”米格無奈的看了一眼溫蒂。

  “你的意思是咱們在這個時候要站在奧斯卡那邊?雪中送炭?”溫蒂皺眉,雖然她不太懂那些高層的博弈,但她有女人的直覺,而她的直覺告訴她,這個時候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持奧斯卡,白白招惹一身腥不說,還很可能會被倒打一耙的追著掐,簡直得不償失。

  溫蒂雖然想刷奧斯卡的好感度,但卻不是以犧牲他們自己的電影為代價的去刷。

  威廉和米格自然也不想,也不會這麼做。

  不過,他們不這麼做的理由,是奧斯卡這一屆深陷評選醜聞,哪怕他們第一時間站隊奧斯卡,也不可能能在當下就獲得奧斯卡的回報,甚至很可能要被“避嫌”,在日後幾屆的奧斯卡中再兌換這份好感。

  但今年的《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勢在必得,他們為什麼要等到明年?甚至後年?

  其他好萊塢巨頭也因為種種原因吧,沒有在第一時間聲援奧斯卡,甚至連奧斯卡自己其實都在“安靜如雞”。

  因為學院那邊正在研究威廉給他們的資料。

  那些是瑪格麗特等三人,在最快的時間內,查到的有關於幕後之人的資料。通過米高梅的高層老塞繆爾給遞了上去。

  “沒想到塞繆爾先生這麼厲害。”溫蒂簡直要對這位依舊在位的老爺子刮目相看了。

  “不要小看米高梅的底蘊,也不要小看這些年紀的老爺子的人脈。”米格晃了晃手指,能在好萊塢這個漩渦里屹立多年的高層,又怎麼可能是簡單人物。

  事實上,塞繆爾自己本身就是學院評委會的人。畢竟最初提出並建立了學院和奧斯卡的,就是米高梅的創始人梅耶。一把年紀的塞繆爾,作為米高梅的電影部門的主管,又怎麼可能不在學院混有一席之地?

  塞繆爾只是平時幾乎很少亮出奧斯卡評委的頭銜,因為他怕每年頒獎季的“公關電話騷擾”。

  威廉很早就知道這個事兒,在煙槍得獎的時候,老塞繆爾就打電話對威廉暗示表示,他給煙槍投了票,並且是聯繫了所有他能聯繫上的同為學院評委的朋友,給煙槍投了票。

  後來威廉的科幻大片幾次能得奧斯卡的提名,老塞繆爾也是出力不小,並且會在奧斯卡之後打電話給威廉表示遺憾,並簡稱自己給威廉投了票,只是他是少數派,擰不過奧斯卡不愛科幻大片這個風潮的大腿。

  從老塞繆爾身上就能管中窺豹,奧斯卡的評委會——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能量有多大。

  學院的成員都是電影圈裡最資深、最專業的相關人士,從業多年的佼佼者,包括了製片人、導演、編劇、演員等各行各業,各大好萊塢巨頭的高層也在其中。

  當這些人真的齊心協力想要對付一個人,或者一股勢力的時候,那幾乎沒有什麼是能夠阻止的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