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6章 來地球的第一百二十六天:

  《回到未來1》最終了賣出十二個國家的版權,被翻譯成了很多不同的語言。錄像帶、vcd和dvd的銷量,雖不敢和當年的et比肩,但也是直逼去年的星球大戰和007系列的。

  可惜,這部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科幻喜劇電影,再一次遭遇了同類型電影最大的尷尬——不獲獎。

  無論是年初的金球獎,還是才結束不久的英國學院獎,《回到未來》都只有提名,最佳編劇、最佳男主以及最佳音樂什麼的,就是不獲獎,死活沒有獎。不是誰都能可以重現et去年(除了奧斯卡以外)的神話的,哪怕威廉這個製片人自己也不行。

  為了破解去年巴里的造謠,不讓自己和金球獎真的留下什麼不好的過節,威廉在二月初,他姨媽還沒有生下路西維德的時候,特意回了趟美國,鄭重其事的出席了金球獎。

  結果顆粒無收。

  回到未來的男主演尼爾倒是興奮的不行,因為他獲得了最佳男主演的提名。漂亮狡黠的棕發青年坐在威廉身邊,笑著對他道:“這可是影帝的提名,哪怕最後沒得,也證明了我有成為影帝的潛質。誰能想到呢,我,騙子尼爾,出生在布魯克林區,進過局子有案底的小混混,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身價百萬的准影帝。作為朋友,你不替我開心嗎?你肯定會替我開心的吧!”

  土星獎影帝的含金量,自然是無法和金球獎比的,哪怕只是金球獎影帝的提名都能漲不少身價。

  “恭喜。”威廉笑的十分真誠的祝福了自己的朋友,雖然他沒獲獎讓他有點小失落,但他不可能去掃朋友的面子。尼爾和他另外的三個兄弟能走到今天,真的是十分不易的,他們其中一人憑藉回到未來還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尼爾摟著威廉,笑著朝鏡頭揮了揮手,在他耳邊小聲到:“這才對嘛,不要再讓別人給你和金球獎編排什麼了。”

  威廉一怔,終於意識,尼爾剛剛對他說那麼一席話的本意,他輕聲道了一句:“謝謝。”

  “謝什麼,下次有成為影帝的戲,記得叫上我就成。”尼爾笑的大大方方,是真正把威廉當做朋友的那種“不客氣”。

  “說起來這個,內部消息,米格要拍一部沖奧片,據說是偏藝術片的類型,你和你的兄弟們有興趣嗎?”

  “必須有!”

  自回到未來1的票房出來之後,邀請尼爾出演的電影劇本就如雪花般的涌了進來,小成本的主角,大片的重要男二等等等,他的經紀人阿羅給出的建議卻是“休息一下”,說是休息之後說不定會有好事發生。但是阿羅神神秘秘的,怎麼都不肯說是什麼好事。如今,尼爾終於明白了。

  阿羅同時作為米格和尼爾的經紀人,職業操守讓他沒辦法把米格還在保密期的新電影計劃透露給自己的藝人尼爾知道,但他卻能想辦法讓尼爾等待這個好機會。

  “你終於捨得從義大利回來了?”尼爾自然而然的以為米格的電影,還會是由威廉當製片人,所有人都知道,威廉、溫蒂和米格是黃金搭檔。

  “不,米格是導演兼製片,不過我會成為執行製片人,我很看好這部電影,無論如何都要掛個名!具體的演出合同和劇本溫蒂會很快給你送去的,不過其實並不太著急,最快也要六月底才能開拍呢。在此之前你可以抓緊時間客串個角色,參加點綜藝節目,拍拍廣告什麼的。”

  “ok,我會通知阿羅調整好檔期的。”

  因著尼爾在金球獎的遮掩,威廉才最終沒再和金球獎發生什麼“緋聞”。在事後的媒體採訪時,威廉也是深受啟發,大大方方、一臉真誠的表示:“我有什麼不高興的呢?這可是金球獎,多少人想要提名都得不到呢。”

  這樣的標準回答,就像是打開了威廉的任督二脈,讓他在4月9日參加奧斯卡時,有了更加滑不留手的從容態度。

  “我們得獎了啊,最佳音樂不是獎嗎?小心我的音樂製作人和你急喲。而且,怎麼說好呢,提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次獲獎。這是羅伯特和鮑勃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編劇的提名足以證明他們在新人中的優秀;米格也得到了最佳導演的提名,想想看吧,一部科幻片能得到最佳導演的提名,我們還想求什麼呢?”

  史匹柏還在一邊打趣:“哦,威爾,你可以直接說的‘連史匹柏都只憑藉科幻片得到過最佳導演的提名而已’,我不介意的。”

  “我怎麼會這麼說呢,我的朋友,我只會說連‘史蒂文和喬治’都balabala。”

  盧卡斯表示他這個搶躺的有點冤。

  威廉曾經的□□太高,那讓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擔心,還十分年輕的他會新生驕傲自大之心,不要覺得不可思議,真的很多人會這麼覺得,甚至包括了惠勒不少在學院裡(奧斯卡評委會)的老朋友。

  你可以說他們是老人家的守舊,也可以說他們不知變通,但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他們去這麼想。

  這些年威廉的電影叫好叫座卻死活不獲獎,多少是有一些想要故意壓一壓威廉的心理在的。而威廉前幾年“委屈”的新聞反應,也好像從側面證明了他的驕傲之心。

  多少人提名都得不到,威廉得了提名就“委屈”了?

  今年威廉一改往年的低調,反其道行之,不管是對媒體作態,還是真的長成了明白了什麼叫謙虛,這都讓老人家們十分受用。他們會有一種自己的“教育”得到了成果的滿足感。惠勒終於後繼有人了,惠勒不少的老朋友都這麼想到。

  然後,橄欖枝就終於主動遞到了威廉手上,由和惠勒關係比較好的一個老牌導演朋友,他給威廉親自打開了電話。

  不要忘記米高梅的失敗。

  這是對方話里的一個可以說是已經很明顯的暗示了。

  米高梅是如何由盛轉衰的?

  米高梅曾一度以拍華麗大場面的歌舞片而聞名,那些歌舞片也確實是為它迎來了一次次的票房與獎項,其中集大成者,就莫過於惠勒的《賓虛》和多南的《雨中曲》。

  但是之後呢?成也歌舞,敗也歌舞。

  那些需要大量投資的華麗歌舞電影,雖然能為米高梅獲得巨額利潤,卻也會因為一次不慎重的投資,而讓米高梅滿盤皆輸。當米高梅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布置了再多華美的場景,但觀眾卻不買帳的時候,米高梅就該為此交一筆天價的學費了,一筆差點讓米高梅喘不過來氣的學費。

  不過這不是奧斯卡那邊的“白老男”們的重點,他們暗示的重點是,威廉可以嘗試著不要再走大片風,這樣說不定明年會有驚喜。

  “yeah!”威廉興奮的抱起本來在小床上玩的正好的小表弟,一邊轉圈,一邊親了他好幾口。

  雖然只有幾個月大,但已經初露面癱端倪的表弟,表現的特別淡定,任由威廉抱著轉圈圈,親了又親,也是面無表情。

  反倒是最近爭寵爭的厲害的棉花糖,在威廉腳下目露“凶”光,它覺得它的地位真的是要岌岌可危了。明明之前這種情況的時候,蠢奴都是抱著我轉圈圈的。真想把這個礙事的人類幼崽郵寄走qaq

  “什麼事這麼高興?”薩巴蒂諾回來時,正看到威廉抱著路西維德在小床前……呃,應該是跳舞吧?

  “我終於過關了。”

  其實早在沾了惠勒的便宜一舉奪得奧斯卡之後,威廉就意識到,他要被奧斯卡“打壓“了,以免年輕人年輕氣盛什麼的,這是用常理就可以推斷出來的。

  奧斯卡也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傳統,獲得過一次影帝or影后的人,很顯然不會再那麼快的被奧斯卡再次青睞。

  所以這些年,很清楚自己與奧斯卡不會太有緣分的威廉,索性就讓2b250把“眼光”都瞄準了票房大賣的大片,而不是很可能獲獎的電影。

  威廉可不是那種會逆來順受的性格,既然知道奧斯卡不會搭理他,他肯定不會上趕著去找虐。

  他換了條路,並且走的很成功。

  但是惠勒當初留下的人脈,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們也不可能徹底真的不再管威廉。說句很勢力的話,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弟子,也想要看到他們在將來得到照拂和投資,威廉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從1980到1985,威廉終於等到了那邊鬆口。

  “米格下部電影一定會碾壓別人的,我有預感。”

  “說起來,米格下一部電影到底要拍什麼?名人傳記?反思二戰的人文關懷?呼籲大家關注空巢老人?”奧斯卡的口味就是那麼幾個,其實挺好猜的。

  威廉搖搖頭,都不是,卻也是都是。

  米格準備把《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改編成電影,也就是薩巴蒂諾當初準備潛移默化大眾輿論而埋下的線。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基本說的就是在二戰中,互幫互助的兩家鄰居最後如何成為一家人的。既有二戰的人文反思,又有奧斯卡最愛看的催淚親情,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名人紀錄片,誰也不能否認老伯恩斯坦不是名人。

  當然,在電影裡不會出現老伯恩斯坦的姓,只有他的名字卡爾,一個富裕的猶太商人,由尼爾飾演。尼爾的朋友們,則會飾演卡爾的猶太朋友,和納-粹軍官。

  “尼爾?”薩巴蒂諾皺眉,“他會不會長的太好看了?”

  說是求是的說,老伯恩斯坦絕對不是長的有多麼出眾的類型,他真的很普通,但也正是因為這份普通,才讓他在剛混家族的那些年,躲過了一次次的仇殺。

  “米格那個娘炮兮兮的化妝師朋友會化神奇為腐朽的。”

  “那安娜曾祖母和瑪姬祖母由誰來演?”薩巴蒂諾不得不提醒威廉,如果安娜曾祖母的人選沒有選好,他母親會第一個發飆不讓他們拍下去的。伊莉莎白對威廉的寵愛,最初就是移情的威廉的安娜曾外祖母,威廉和安娜長的有九分像。

  這個確實是個問題。

  ☆、第127章 來地球的第一百二十七天:

  在《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的小說里,安娜曾外祖母的人設,是個有一個十八歲大的女兒的中年女性。本人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在伊莉莎白姨媽朦朧的回憶里,安娜曾祖母在那個年紀也是她見過的最漂亮的女性,並且是最漂亮的女性中最有氣質、最有智慧和最善良的。

  各種美好的形容詞,就跟不要錢似的,被伊莉莎白姨媽一股腦的都堆砌到了安娜曾祖母身上,她甚至覺得再華麗的辭藻,都不及她記憶里真正的安娜曾祖母一分。

  威廉只打聽了一遍姨媽對安娜曾祖母的人設要求後,就有了一種勸米格換個電影拍的衝動。

  因為很顯然的,伊莉莎白姨媽不是在回憶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在用全部她所知道的全部美好的單詞去鑄造一個她想像里的天使。

  威廉能理解伊莉莎白姨媽,年幼的她在二戰那麼殘酷的環境裡,對於給予了她溫暖和安全,並在最後為了保護她們死去的長輩,會有一種不由自主的神化情結。記憶是會說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總是覺得記憶里的年代比現在更好,總是在追求復古主義。

  但這樣的復古,並不是真正的古代,而是活在大家想像里的古典。

  安娜曾祖母好嗎?她肯定是好的,哪怕真實的她只有伊莉莎白回憶里的百分之一的好,都是偉大的。

  這也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1》這部小說成為暢銷小說排行榜第一的原因,文中有戰爭中人性的醜惡(納-粹),也有普通人在危亡關頭閃現的人性光輝。

  而安娜曾祖母就是那份光輝的集中體現。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米格要拍的是真實的電影,用的是三次元里的人類當演員,他們又怎麼可能找到一個完全符合伊莉莎白想像的女演員?

  最主要的是,哪怕真的有這樣的十項全能的女演員,他們去邀請了,也不代表人家一定就會同意出演。

  “這不是問題。”薩巴蒂諾特別土豪的表示,對方求財,他們絕對可以給出一個滿意的價格;對方求名,他們這可是沖奧片,可以保證盡力為對方公關最佳女配角;哪怕對方不求財不求名,反而是求些別的偏門的東西,以薩巴蒂諾如今的勢力,他不太相信有什麼是他辦不到的。

  威廉也被打開了思路。在選角上,他可以去盡全力得到米高梅和聯美的支持,這兩個以獨立電影起家的公司,與不少上了年紀的奧斯卡影后都有著捧紅對方的情誼,打打人情牌應該還是可以的。

  所以問題最後還是回在了到底找誰來演的問題上。

  “梅麗爾怎麼樣?”溫蒂給出了一個建議。

  梅麗爾.斯特里普,在1980年憑藉《克萊默夫婦》,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影后桂冠,氣質是全美公認的。

  作為導演的米格最先搖了搖頭,否定了溫蒂的提議:“梅麗爾只有35歲,哪怕小辣椒(不要懷疑,米格那個娘炮兮兮的化妝師朋友,就叫這個名字)能把她畫的更大些,她的氣質也不太符合安娜女士。不過,我有對她發出邀請,飾演伊莉莎白的猶太人生母。”

  就伊莉莎白姨媽所言,安娜曾外祖母偏向的是比較溫柔的天使型女性。

  而梅麗爾則更加,呃,知性女王一些,想想伊莉莎白姨媽的女王樣子,梅麗爾倒是蠻符合伊莉莎白姨媽在二戰中早逝的生母的。

  “其實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演員人選,但是我不太敢說。”米格小心翼翼的開口。

  “有什麼不敢說的?”溫蒂一愣,什麼樣的女演員大牌到讓如今已經是人人趨之若鶩的名導米格都如此的沒有信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