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沒有惡意的,只是怕你跑了。”外公最先沒沉住氣,小女兒的離家出走是他一輩子的傷疤。

  伊莉莎白決定符合她爸,她只是從犯,恩,她才沒有安插人呢。

  薩巴蒂諾決定沉默,他只是順嘴從他外公和母親那裡知道的,才沒有別的什麼身份呢!

  ☆、 第97章 來地球的第九十七天:

  1982年5月14日,第35界坎城國際電影節,在法國南部的小鎮如期舉行。一年一次的開幕儀式,在這個臨近地中海的蔚藍色的海岸地區盛大開始,再一次迎來了全球媒體的關注。

  鎂光燈不斷閃爍的紅毯上,走過一位又一位為人所熟知的國際大牌。

  香車美女使得氣候適宜的坎城,提前迎來了夏季的熱度。影迷紛紛從全球各地趕來坎城,只為有可能一睹自己喜歡的明星的風采,開幕紅毯上人群涌動,尖叫一浪高過一浪。

  紅毯儀式開始前,和薩巴蒂諾、史匹柏坐在車裡的威廉十分開心,因為這一次他們是最先進場的!

  薩巴蒂諾這次之所以會跟著威廉一起走坎城的紅毯,還要從坎城今年的主題說起。

  溝通你我——願世界再沒有戰爭。

  坎城想要用這個主題,呼籲大家關注最近不算太平的國際形勢:英國和阿根廷已經在往福克蘭群島附近不斷集結兵力,擴軍備戰;以色列和黎巴嫩也是頻頻傳出摩擦消息,第五次中東戰爭一觸即發……坎城希望通過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再儘可能的為阻止這兩場戰爭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希望他們能夠坐下來談一談,用溫和的手段解決爭端。

  國際上有人說風涼話,覺得電影圈這完全就是在博虛名,根本沒人會聽,誰會因為一場電影節就不發動戰爭。但坎城官方卻覺得,準備對戰的國家聽不聽在與他們的公德心,坎城呼籲不呼籲則取決於坎城的責任心。

  威廉的外公、姨媽和表哥,都默契的加強了威廉身邊的保鏢數量,並升級了他們身上的武器裝備。

  有特殊消息渠道的一家人,都為威廉的坎城之行憂心忡忡。

  臨行前,伊莉莎白姨媽第四十三次的對威廉道:“要不我們這次還是別去坎城了吧,angel,有斯蒂爾伯格和米格,分量還不夠重嗎?”

  “小心所有穿大袍子的中東人,他們最近對美國人,特別是美籍猶太人,很不友好。”外公如是說。

  “小心阿根廷人。”為了福克蘭群島的歸屬,英國和阿根廷兩國已經徹底交惡,據說六月即將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盃,特意調整了抽籤系統,避免阿根廷和英格蘭對上的任何可能性。”表哥則是這麼說的。

  球迷本就是很容易激動的人群,在再加上兩國的戰爭矛盾,世界盃主委會除非是想在世界盃上見血,才會瘋到安排阿根廷對上英格蘭。所以,雖然威廉自家的阿森納俱樂部的很多球員,都很希望威廉這個老闆能去世界盃的賽場上看他們為國效力,薩巴蒂諾也還是咬死了沒答應讓威廉去。

  因為在薩巴蒂諾上輩子的記憶里,英國和阿根廷很快就會發動海戰,而第五次中東戰爭也無法避免。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要是能把威廉留在安全的紐約該多好啊。

  老伯恩斯坦的祖孫三代在心裡異口同聲的想到。

  但威廉還是踏上了前往坎城的私人飛機,順便帶上了也沉默著臉跟上的薩巴蒂諾。

  坎城這一次的開幕儀式別出心裁,用一個十分委婉卻很有教育意義的懷舊路線,喚醒了普通群眾對反對戰爭的強烈渴望。

  聯合國上事後曾有國家抗議坎城這是在映射什麼,但法國當局肯定是不會承認的,他們表示,電影節上的主題是電影圈的個人行為,與政治無關,而且哪怕就算是有政府參與其中的影子,他們也沒看到他們做錯了什麼,又或者映射了什麼,坎城只是帶著大眾回憶了一下最初成立的歷史,僅此而已。

  那還是1939年的夏天,8月底,處在最鼎盛時期的巨頭米高梅,在帶領他們走向輝煌的第一任老闆梅耶的牽頭下,攜帶著一眾黃金時代的好萊塢巨星,泰隆.鮑華、賈利.古伯、安娜貝拉等人,乘坐著豪華遊輪漂洋過海來到坎城,用以表達對坎城電影節的支持。

  當時法國之所以準備舉辦坎城國際電影節,就是有感於德意兩國的法-西-斯主義氣焰過於高漲,想要通過電影的文化宣傳,來呼籲世界和平。

  結果……

  9月1日,就在坎城電影節即將舉辦的當天,德國納-粹閃擊了波蘭,3日時英法對德宣傳,二戰爆發,本已成形的坎城電影節只能隨之取消。直至二戰結束,在1946年的時候,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才真正得以舉行。

  第35屆的坎城電影節上,主委會本著懷舊復古的理念,在如今的米高梅公司的高度配合下,再一次完整複製了1939年的場景。

  路易斯.盧米埃爾(電影攝像機的發明者,1939年沒舉辦成功的坎城電影節的第一屆主席)的親戚,與米高梅的現任擁有者薩巴蒂諾,完成了當年盧米埃爾和米高梅曾經的擁有者梅耶,沒能在媒體面前完成的“世紀握手”。

  這就是為什麼薩巴蒂諾會和威廉一起走紅毯,同樣俊美高挑的表兄弟,在一起從加長林肯中走下的那一刻,就點燃了全場最熱情的火焰。

  為了重現當年的盛景,坎城這邊的主委會和薩巴蒂諾都是十分用心的,邀請了如今活躍在娛樂圈的國際大牌——無論有沒有電影參展——出席,包括已經息影了的奧黛麗.赫本。

  這一屆的坎城因此顯得格外的群星熠熠。

  至於坎城到底有沒有在映射什麼,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反正他們覺得他們只是在單純的彌補當年那個沒能完成的遺憾,以及呼籲“沒有戰爭,世界和平”。

  萬眾期待的《e.t.》也終於在開幕儀式上,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紗。

  一個和此時主流市場絕對不同的題材,在大部分人都還把外星人想像的十分恐怖,來到地球除了侵略、奴役、殘殺人類以外再干不出什麼其他事的當今,《e.t.》這種外星人和人類小男孩互幫互助,建立了很深的友情的故事,顯得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又巧妙的貼合了這屆坎城的主題,溝通,便再沒有戰爭。

  當萊昂納多扮演的小男孩艾略特,與外星人et的手指對上的那一刻,觀看了首映式的不少成年人都感動的哭了。

  太震撼了!不少人都這麼想。

  這是那個年代很難想像的科技,以及人文思想。

  史匹柏一直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與理解,在表達著他內心深處一個願望,人類需要互相理解,無論是人與人的,亦或者人與外星人的。

  薩巴蒂諾看後,還是一臉的面無表情,只有威廉聽到他悄悄附在他耳邊說的那一句低沉的:“你製作了一部很棒的電影。”

  晚上回到酒店後,威廉試探性的問了薩巴蒂諾一句:“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外星人嗎?我是說,不是恐怖片裡那種很殘暴無情的外星人,也不是,呃,史蒂文電影裡的et,我是說外表不像,但它們也會像et一樣友善,渴望與地球人建立溝通。”

  薩巴蒂諾一愣,上輩子也問過和這個差不多的問題,那是威廉和他一起在影院裡看過et之後問他的。他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薩巴蒂諾有些想不起來了。

  不過如今嘛,薩巴蒂諾卻很明白該如何回答,才能讓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外星文明的威廉開心:“我大概會很樂意和他們做朋友吧,如果他們真的像et那麼友善。如果你哪天學艾略特見到一個想要回母星的外星人,請記得第一時間聯繫我想辦法,不要瞞著我。”

  威廉果然很開心,那是連總愛在薩巴蒂諾面前笑的特別傻白甜的他,都很少能露出的笑容,他堅定的點了點頭,對他的表哥說:“好噠!一定!”

  還沒上映,如此獨特的《e.t.》,就已經藉由坎城電影節而一炮而紅,所有人都在期待著能儘快在影院裡看到這部顛覆傳統觀念的科幻大片,據說連美國總統和英國女王都迫不及待的提前觀看了呢。

  最後這個據說是真的。

  威廉和史匹柏在六月初的時候,先後在白宮和白金漢宮裡,為里根總統夫婦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搞了兩場小型的私人放映會。他們因此也得到了覲見總統和女王難得可貴的機會,連不愛拍照的威廉都鄭重其事的拍了兩張照片。

  得到與當地星系最高領導人會面的機會,一定能為我的考試加分不少,好開心!

  大衛“王子”表示,學長,看我,看我,看我啊,我媽媽還是女王的親妹妹呢qaq好歹我也算是皇親國戚吧?你怎麼就沒想過和我合影呢,嚶嚶嚶,伐開心。

  6月11日,《e.t.》在美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三千五百畫的開畫數字是當時的最高。座無虛席的“恐怖”夜場,無數人的翹首期待,當天,et就打破了美國的各項電影票房數據,成為了一頭讓所有人都忍不住震驚的市場吸金巨獸。

  電影圈最具權威的雜誌《綜藝》評價其為:它是迪士尼沒有拍出的最好的迪士尼電影。

  那一年,一個大頭大眼睛的外星人,就這樣沒有一點點防備的席捲了全球。

  ☆、 第98章 來地球的第九十八天:【二更】

  《e.t.》的火爆是用眼睛就能看到的,在電影市場最大的北美地區都能造成萬人空巷的效果,可想而知它有多賺錢。

  哪怕史匹柏對電影有信心,覺得票房會很好,他也沒想到會這麼高。

  短短一個月內,四周的時間,et就打破了全美的票房歷史記錄,以3億的票房,成了自電影誕生以來,好萊塢的最高票房,等上了冠軍的寶座。並賣出了美國以外的19個國家的播放版權,錄像帶和vcd碟片也翻譯成了多種語言,銷往世界各地,順便的,微軟的和中國合作的vcd也得以推廣到了這些國家,成了最炙手可熱的新興科技產品。

  同年,電腦市場上流行的能錄像帶播放的電腦,都已經換成了有光碟機可播放vcd的桌上型電腦。

  微軟創始人之一的薩巴蒂諾,再一次在美國紅了一把,不是因為此前不太被看好的vcd迅速取代了錄像帶市場;也不是因為他引進的11區漫畫如今已經風靡全美中學;更不是因為他用一千兩百萬(預算是一千五百萬,但最後實際只用了一千兩百萬)得到了三億的天價利潤……而是他居然把據說最封閉、最難搞、很少與外界交流的中國市場給攻克了!

  想想看吧,中國有多少人啊!上個世紀歐洲各國為什麼要打中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廣袤的市場和資源!那可是《馬克.波羅遊記》中,引得歐洲人找了幾個世紀,心心念念的古老的東方!

  雖然後來中國像所有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國一樣,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一些,但它畢竟還是中國啊!艱難答應了一戰和二戰的中國。

  也許民眾對中國的印象還局限在貧窮與落後這兩個單詞裡,但在真正有發展眼光的上位者眼中,中國可是一塊處處是商機的處-女地。奈何中國一直以來秉承的傳統,讓這些商人一直苦於找不到機會與之進行貿易,是行業里公認的很難融入的地方。

  但如今卻看上去好像很輕易的被薩巴蒂諾悄無聲息的就攻克了,簡直不可思議!《e.t.》和微軟的系統軟體,以及合資的vcd機,全部都深深的烙印上了“勒森布拉製造”的名字。

  勒森布拉從不失敗的神話,還在繼續,甚至更上了一層。

  在電影下映,並且過了院線保護周期後,全球各地的電視台也是競相想要買寫下et的播放版權,米高梅對國外給的價格還算合理,對待國內卻十分的吝嗇,只肯一次又一次的簽首播、次播合同,堅決不賣全版權,讓不少電視行業的人都頗有微詞,但也沒轍只能跟著微軟劃下的規矩來。

  米高梅內部對此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的,總有些短視的人覺得這樣讓他們少賺了錢。不過,嘛,都不用薩巴蒂諾出手,米高梅的ceo雨果就能收拾的他們哭爹喊娘,再不敢質疑。

  這些威廉都不太關心,因為他正在忙聯美搬遷的事情。

  給好萊塢的巨頭搬家是個十分龐大的工作量,比劇組遷移還要麻煩至少百倍以上。哪怕是日薄西山的劇透也一樣,僅僅是在會議上通過“搬遷”這一決定,就足足在高層會議上耗了一個多月。

  有早已經站在薩巴蒂諾這邊的高層,提前得到消息後,在會議上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同意搬遷的一邊。

  自然也有冥頑不靈,不想離開洛杉磯的保守派。

  保守派的理由有很好,好比:

  ——“這裡是聯美四大創始人卓別林、壁克馥、范朋克、格里菲斯建立聯美的地方!”

  ——“據我所知,聯美建立初期只是一間不算大的工作室,連攝影棚都需要租用其他巨頭的,如果我查的資料沒有錯的話,那間聯美誕生的地方,就在米高梅後來被賣了的攝影棚旁邊,具體的地址是……”

  ——“洛杉磯是好萊塢電影的中心,離開洛杉磯就像是被發配到了鄉下。”

  ——“你有本事把這話站在時代廣場上再說一遍,看紐約客會不會打死你。”大城市的人歧視小城鎮的人這樣的毛病,在美國也不是沒有,而紐約客……除了曼哈頓區以外的地區全歧視。

  ——“巨頭哪有隨便搬來搬去的!”

  ——“目前來說,除了派拉蒙、米高梅和聯美以外,已經沒有巨頭,在洛杉磯設立總部了,大家都搬走了。”

  ——“最大牌的影星、最好的攝影設備、最全的院線發行……都在洛杉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