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不好?

  ☆、第89章 來地球的第八十九天:

  最後還是親上啦~\(≧▽≦)/~

  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薩巴蒂諾用了前後兩輩子,近五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實現。時間長嗎?長。值得嗎?值!他心甘情願用這五十年換一個吻,不是親吻臉頰,而是實打實的唇舌相交的那種;也心甘情願用接下來的一生去等待威廉有朝一日或許不會、也或許會愛上他的機會。

  只要是威廉,他就願意。

  當兩人的唇瓣相碰的那一刻,薩巴蒂諾激動的仿佛心尖都在顫抖,那比他任何一次幻想里的親吻都要美好。感覺就像是他站到了世界的最高點,去親吻天堂的白雲;又像是真正年幼時,捨不得把最後一塊布丁一口吞下,萬分小心的品味,絲滑清涼,又帶著仿佛會爆炸在口中的濃郁香甜。

  只要一想到獨屬於威廉的氣息,如今正與他的氣息糾纏在一起,好像這樣便再也不會分開,薩巴蒂諾就被刺激的不能自已,全身的血液都控制不住的匯集到了下三路的某處,燥熱的厲害。

  於是,提著心的薩巴蒂諾就像是做了什麼虧心事一般,只堪堪碰上,便害怕的想要離開。哪怕那感覺再美好,他也不想驚醒威廉,讓他發現什麼。並在心裡唾棄著自己,怎麼能如此卑鄙,在威廉毫不知情的情況下……

  就在這個時候,突變忽生,威廉沒醒,但微微張開了口。

  大概是因為難受無法呼吸,想要得到更多的空氣。薩巴蒂諾的舌頭受不了這樣的蠱惑,當即便靈巧的伸了進去,碰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屬於威廉的溫熱舌尖。全身在那一刻就像是過了一遍電似的,蘇麻到了尾骨尖。

  薩巴蒂諾的身體也在那一刻全都軟了下來,一點都不想動彈,只想就這麼抱著懷裡香香軟軟的威廉,直到天荒地老。

  幾十年的老柴火被瞬間點燃,撩得薩巴蒂諾都快□□*了。

  簡直比任何一次都要折磨人……

  ……卻又恨不能被這麼一直折磨下去。

  william,lightofmylife,fireofmyloins.mysin,mysoul.(威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生命之光,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

  薩巴蒂諾聽來的歪理邪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哪裡戳中了醫療點,威廉在第二天起來之後,果然好了很多,不再低燒,也不再難受,渾身舒坦了百倍不止。

  薩巴蒂諾反倒是黑了一圈眼睛,精神有些萎靡,像是昨晚並沒有睡好。

  就在威廉覺得該輪到他關心一下自家表哥的時候,薩巴蒂諾卻火急火燎的跑了,說是西雅圖的分公司出了些問題,必須由他去親自坐鎮。

  威廉一臉的匪夷所思,不是說比爾.蓋茨一直坐鎮西雅圖嗎?什麼事需要連他表哥也一起過去?

  私人飛機上,特助先生特別隱晦的撇了一下自家boss,心想著,就這點出息還想追到人,呵呵,有得磨了。不知道追人最主要的技巧就是臉皮要厚嗎?

  薩巴蒂諾卻覺得這樣太不尊重威廉了,哪怕威廉無知無覺,他也不應該那樣趁人之危。他決定在自己能重新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之前,都不再出現在威廉面前,這樣也算是懲罰了自己之前那晚的冒犯舉動,威廉的唇……

  打住!不許再想了!

  威廉則重整旗鼓,帶著溫蒂和米格,與史匹柏、盧卡斯一起重新撲在了et的後期製作上。

  1982年3月29日,奧斯卡再一次在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行,這已經是奧斯卡的第五十四屆了。

  威廉和史匹柏以及盧卡斯,一起出席了那年的頒獎晚會,只不過三人都沒走紅毯,也沒攜帶家人。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這一次奧斯卡的主角不是自己。

  威廉去年的兩部電影裡,只有與艾伯特合作的《007最高機密》入圍了奧斯卡,還是幾個不足輕重的獎項,好比最佳原創樂曲什麼的。改編自傑洛米的科幻短篇的《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雖然在科幻界一片叫好,但在奧斯卡上卻連個提名都沒有。作為地球人導演的米格和編輯傑洛米,便就都沒跟著出席。

  史匹柏和盧卡斯的《奪寶奇兵1》也一樣,和007成了一對難兄難弟。票房大賣,卻在奧斯卡上不受歡迎,只有些不受關注的獎項入圍。

  三人在直接坐到頒獎大廳的座位上後,開始了互相安慰之旅。

  史匹柏對威廉道:“奧斯卡不喜歡科幻是眾所周知的,這並不代表著你的地球人不優秀,威尼斯電影節就證明了這一點,歐洲的三大獎項都很有眼光。”

  威廉對盧卡斯說:“最佳視覺肯定是你的,這會對工業光魔在業務上有一個極大的推動。”

  盧卡斯則對史匹柏道:“好歹你有個最佳導演的提名。”

  說完,三人相視一笑,至於心裡酸不酸,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媒體特意給了這邊三人組好幾個鏡頭,skype論壇上的直播貼里,將其戲稱為“我們就靜靜坐在這裡看你們裝逼,反正我們是去年票房榜第一和第二還有第八”三人組。

  奧斯卡“不喜歡科幻,更不喜歡大製作”的風氣由來已久,並且越來越盛行。

  哪怕作為當年發起奧斯卡和學院的米高梅,也沒能討到什麼好。米高梅去年主推的007和意外在vcd市場上爆了的地球人,都被晾了個乾淨。

  所以三人組裡,威廉最慘,007里是有些高科技的大製作,地球人乾脆就是軟科幻。奧斯卡不給米高梅面子,和惠勒的人情也已經在他去世快一年的今天——一如他曾經說過的那樣——再不管用了。人走茶涼。不外如是。

  去年奧斯卡上的大贏家,今年只能笑看別人當贏家。

  威廉對此倒是很能淡然處之,他手上有個兩億的票房第一(007)和五千萬的票房(煙槍)第八,還有一個如今靠賣vcd和錄像帶也賣了大幾百萬快上千萬的地球人,他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別人有藝術性?他有錢!

  別人有奧斯卡?他有錢!

  別人有關注度?他不僅有關注度,還有錢!

  連史匹柏和盧卡斯都不得不佩服威廉的這份看得開。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搞電影的,又有幾個能真的做到在將向面前淡然處之呢?

  那晚奧斯卡的最後結果,也沒什麼太大的意外。

  007和奪寶奇兵瓜分了各種完全不出名的獎項,然後從最佳男女配角一直到最佳劇本,都與這兩個大片毫無關係。奪寶奇兵還好些,最起碼得了不少大獎的提名,雖然不尷不尬的一個也沒真的拿上,但007可是連個安慰獎的提名都沒有的。

  skype論壇上心疼威廉的留言此起彼伏。

  但現實不是小說,商業性真的很難和藝術性達到兼得的平衡。身為硬科幻的的et,明年恐怕也懸,三人組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其實都很清楚,他們只能再一次安慰自己,沒事,最起碼我們有錢。

  在奧斯卡晚會之後的後續派對上,三人組也是意思意思的出席了一下,盧卡斯留下為自己的工業光魔交際,威廉和史匹柏則沒露面一會兒就消失了。不是他們如此不給主辦方面子,而是史匹柏在派對上發現了兩個朋友,想要介紹給威廉。

  其實,與其說對方是史匹柏的朋友,不如說是史匹柏賞識的兩個年輕人。就像是跟在他身邊的製片人凱薩琳一樣,史匹柏發現了對方的天賦,在能幫一把的時候,便也不介意幫對方一把,結個善緣。

  這兩個年輕人分別叫羅伯特.澤米吉斯與鮑勃.蓋爾。

  讓某在南加州電影大學讀書時就認識了彼此,然後就成了一對編劇搭檔。

  “說起來,你們還是校友吧?”史匹柏這樣對威廉介紹道,“我聽說你也去旁聽了一些南加大的編劇課程。”

  威廉點點頭,那還是在惠勒的建議下去旁聽的,只不過沒有畢業證,並且聽的斷斷續續的,至今也沒聽完整個課程。

  但惠勒建議威廉去南加大的動機本身就不純,不是為了讓威廉真的學到什麼,而是為了讓他在遇到今天這種情況下,可以笑著對羅伯特和鮑勃說:“兩位師兄,以後可要多多照顧一下我這個師弟。”

  好萊塢圈裡不少人都是南加大畢業的,或者說在南加大聽過課,一聲校友絕對是拉近關係的利器,就和威廉的“猶太人”身份一樣,是絕對的加分項。

  羅伯特和鮑勃連忙說客氣。他們怎麼敢“照顧”威廉,他們現在還在好萊塢底層苦苦掙扎,威廉卻儼然已經是站在金字塔頂的人了。不過能被威廉這麼客氣的對待,他們心裡也是十分開心的,誰不喜歡被人捧著,被人期待著自己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呢?

  ☆、第90章 來地球的第九十天:【二更】

  羅伯特、鮑勃與斯蒂爾伯格的緣分,還要從羅伯特大學時的畢業短片說起。史匹柏在成名後,也在南加大深造過,算是南加大的名譽校友之一,和威廉的性質差不多,只不過史匹柏是有畢業證的,並且總會被南加大邀請參加一些畢業生作品的評選活動。就在幾年前的一次畢業短片展示會上,羅伯特的片篇得到了史匹柏的賞識。

  畢業後,羅伯特和鮑勃合作拍攝的兩部電影,都是史匹柏擔任的監製,可惜,史匹柏給了他能給的最大的幫助,但羅伯特和鮑勃的作品卻不盡如人意,兩部都是以口碑不錯,但票房撲街而慘澹收場。

  在這期間,羅伯特和鮑勃還為史匹柏寫了《1941》的電影劇本,結果……

  怎麼說好呢?在斯蒂爾伯格這個大導演執導的一系列被封神的電影列表里,你聽過《1941》這個名字嗎?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都是“沒有”。這就是問題所在了,《1941》是斯蒂爾伯格導演生涯中,罕見的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電影,連撲街都撲的沒什麼動靜,好像天生缺少關注度。

  這讓羅伯特和鮑勃十分愧疚,覺得他倆不僅辜負了斯蒂爾伯格的期待,還害他這麼一個名導馬失前蹄,很是不好意思,羞於再見到他。

  所以,在羅伯特和鮑勃又有了新電影的點子時,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再去找史匹柏了,他們沒那個臉,哪怕他們對這次這個名叫《回到未來》的劇本充滿信心,最終也還是莫名的害怕再坑史匹柏一回。

  幸好,他們成功把自己的點子在80年9月的時候,推銷給了哥倫比亞,得到了一份劇本合同。劇本初稿完成在81年2月。

  但羅伯特和鮑勃的倒霉運氣,卻並沒有就此走到盡頭,哥倫比亞的負責任在看過劇本後,利索的表示,他們決定把劇本賣給其他巨頭,因為哥倫比亞有高層覺得這個劇本缺少了一些商業性,更適合給孩子看。

  史匹柏因為當初et的事情,對哥倫比亞有些心結,聽到羅伯特和鮑勃介紹到這裡的時候,便不客氣的哼了一句:“他們未來肯定會後悔的。”

  這話羅伯特和鮑勃是沒有底氣附和的。他們雖然也很不滿哥倫比亞想把他們推薦給迪士尼,覺得這是一種變相的侮辱,拒絕了哥倫比亞的建議,自己拿著劇本開始了又一次去各大巨頭的劇本部門自薦推銷的辛苦歷程,但結果卻不太盡如人意。

  在這一年多里,劇本經歷過一次修改,以及三個巨頭毫不猶豫的拒絕,理由一如哥倫比亞最初說的,他們都覺得這個劇本是給孩子看的。

  在七八十年代,受性解放和嬉皮士文化的影響,電影市場上對喜劇電影的要求,要更多的注重成人的“性市場”。簡單來說就是,他們嫌劇本不夠葷段子。

  “也許我真的不適合這一行。”鮑勃甚至說出了他從未說出的喪氣話,曾經在學校里他自信心爆棚,覺得他和羅伯特是最有天賦的學生,早晚有天他們會拍出上億票房的大片,然後拿下奧斯卡,走上人生巔峰。結果等畢業了,被現實狠狠的抽了無數回後他才明白,有天賦的人多了去了,但真正成功的卻沒有幾個。

  幸好,這對組合是兩個人,羅伯特的性格更加堅韌一些,他不斷的鼓勵自己的搭檔,並想辦法搞到了一張奧斯卡事後派對的邀請函:“上面說我可以帶個伴兒,你願意冒著被人誤會的險,當我的伴兒嗎?”

  “羅伯特?”鮑勃有些苦笑不得的看著他幽默的兄弟。

  “嘿,聽我說,夥計,哪怕要離開這一行,你最起碼也要留下些精彩的回憶不是嗎?沒去參加過奧斯卡,沒見過那些影帝影后,你好意思說你在這行混過?”

  羅伯特朝著鮑勃伸出了手。

  鮑勃一咬牙,便也伸手打上了羅伯特的手:“干!離開之前,去嘗嘗幾千塊一盎司的魚子醬,也算是不枉我好萊塢混一圈了。”

  “嘖,要想像的大膽一點啊,我聽說最貴的奧地利魚子醬,要四萬一勺。”

  “……你閉嘴。”

  此去經年,鮑勃都無數次的感謝著他的好友羅伯特這“最後的一次瘋狂”,因為就在那次奧斯卡的事後派對上,他們遇到了史匹柏和威廉,因此而迎來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

  史匹柏其實是知道羅伯特和鮑勃的新電影的,畢竟他當時和哥倫比亞還沒有因為et而不歡而散,很是有些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其實是不介意羅伯特和鮑勃的失敗的,因為他一直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過去的那些失敗早晚會成為他們未來成功的經驗。但他也知道年輕人最是愛面子,便沒有貿然出手,只是安靜的等待他們自己想開。

  結果正趕巧,他和威廉在一起時,遇到了最無助的羅伯特和鮑勃,他從他們眼中看到了他年輕時也曾有過的熟悉迷茫,是堅持,還是退出?

  於是,史匹柏有了一個全新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