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和你父母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表哥也是家人啊。”威廉沒發現什麼不同,都是那種心情愉悅到恨不能對全世界唱歌的感覺,他覺得就是一樣的。

  見到父母,可不會心跳加速。米格在心裡想到,但他沒說,別問他為什麼。

  ……

  頭髮紮起來的米格,魅力和荷爾蒙蹭蹭的往上躥,堪稱一隻會行走的人間兇器。劇組裡不管男女,都拜倒在了米格的休閒褲下,有事沒事就愛往他身上瞅。生生把米格的內向給瞅成了麻木,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他會不好意思了呢。

  這是典型的美人效應,一群八十分的美人在一起,吸引注意力的能力,肯定比一個90分的美人強大。

  更何況,米格、威廉和雪莉保鏢團這邊,隨便拉出來一個人的顏值,至少都是在90分以上的,那場面可想而知。

  惠勒為此和威廉抱怨了好幾天:“你們在,大家都不能好好工作了!”

  “那我讓雪莉她們撤回去?”

  “……別。”惠勒也不得不承認,雪莉等人突出的能力,體現在方方面面,她們比一般的男人力氣大,幹活利索又細心,還客串了武打和槍-戰指導,並且不要錢!

  簡直是史上最划算的保鏢團,沒有之一。

  在需要群演拍酒吧里的一幕戲時,更是不用找身材火辣的妹子了,保鏢團直接親身上陣。只需要稍微化化妝,不是往好看里化,而是故意扮丑。沒辦法,在屏幕里,群演比主角更能吸引人,也件蠻苦惱的事。

  用新人演員,好處是他們很自然,沒有什麼刻意表演的痕跡,壞處則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在鏡頭前發揮自己的個人魅力,才能吸睛。

  飾演男主角艾德的尼爾,是唯一的特例。他就像是一本演戲教科書,台詞背的快,眼神在鏡頭前永遠是有神又到位,表情也能把握的很好,在鏡頭前,為了顯露情緒而刻意的誇張,都能讓他演的自然流暢,入木三分。

  總是冷著臉嚴格執行威廉命令的雪莉,都有點要變成尼爾粉的趨勢。沒辦法,她就是對那種總能在黑暗中閃閃發亮的生物,毫無抵抗力。好比威廉,好比溫蒂,也好比尼爾。

  尼爾入組後,便迅速和主角四人組中的其他三人迅速混成了好友,畢竟大家年齡差不多,成長環境也一樣,又有著要改變未來命運的相同決心,共同語不要不要的。友誼升溫的很快,還幫助他們在電影裡演繹主角團的兄弟情時,更加的真實,顯得溫情脈脈。

  現在劇組裡都習慣性稱他們為四胞胎,建議他們組個nopq組合,直接出道。因為剛好,他們的英文名開頭,是英文字母表上的順序排列。

  他們和威廉這個年紀差不多的同齡人,也結實下了很深的感情,只是礙於上下級關係,並沒有表現的太親近,畢竟人言可畏。

  在電影拍攝滿兩周後,全劇組最貴的道具,也空運抵達了本森赫。

  就是劇中的那兩把引起矛盾的古董槍,劇組用的是真正的古董。在蘇黎世拍賣會上的拍賣價格,把劇組所有人打包賣了都不夠湊零頭。

  那曾是薩巴蒂諾的母親伊莉莎白的陪嫁之一。

  本來劇組需要古董槍的時候,老伯恩斯坦是準備拿自己的收藏湊數的,反正劇組裡基本上所有的武器道具都是他免費出的,再借個古董槍也沒什麼,但伊莉莎白在例行給威廉打電話詢問生活近況時,得知了此事,毫不猶豫的就把她的陪嫁拿了出來。

  伊莉莎白姨媽的理由很簡單:“當年媽媽意外去世,爸爸為了發泄,他收藏室里,基本已經很少再有一對一對的古董槍了,有也沒我的好,總不能拿差不多的槍,假裝一對吧?那會讓人笑話的。”

  “……”雖然威廉沒覺得,假裝一對古董槍會被笑話,但他也沒敢掃了他姨媽的興。

  於是就這麼定了,老伯恩斯坦提供普通武-器道具,姨媽贊助了古董槍。為煙槍劇組的道具這一塊,又省下了一筆會讓很多劇組羨慕嫉妒恨的數字。

  劇組裡大部分演員都是在街頭長大,對槍不可能不熟悉,哪怕沒真開過殺人,也肯定見別人用過。在電影裡假裝一下,還是綽綽有餘的,都不需要額外的表演訓練,就能演的倍兒真實。打鬥場面也是真上,充當動作指導的威廉保鏢團就在一邊監督,確保不會出事。

  惠勒驕傲挺胸,就是這麼一個心機boy!

  電影是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行業,免費提供了這些東西的老伯恩斯坦,自然也不會賠了。因為電影行業里,有個名叫“免稅贊助”的潛規則,這也是大部分黑-幫能夠通過電影洗-錢的重要步驟之一。

  咳,當然,老伯恩斯坦肯定是不會用自己外孫的電影,來乾洗錢這種髒活兒的。

  但能免一點稅是一點,不是?這還是惠勒主動提出的,保證清清白白,沒有任何違法亂紀的行為。

  老伯恩斯坦和伊莉莎白也沒有把錢往外推的道理,都紛紛笑納了,並感慨,惠勒是個會做人的人。

  ☆、 第41章 來地球的第四十一天:

  一個月後,煙槍劇組順利完成了紐約全部的拍攝之旅,不早不晚,剛剛好沒有逾期,能按時歸還合同上租賃來的大型機械設備。

  有些演員殺青,有些演員則要隨劇組飛往洛杉磯,進行接下來的室內拍攝,那才是真正的重頭戲,電影的重要戲份全都壓在了這上面。

  這中間的劇組遷移,是個□□煩,要把包括演員、道具和一些已經拍好的膠片素材等重要東西一併打包,進行整理歸檔,然後安全的送遞洛杉磯。這是個大工程,比普通人搬家,可要繁瑣複雜的多。

  溫蒂特意從洛杉磯飛到了紐約,和米格一起,參與了整個劇組遷移的工作。不為別的,只為替威廉熟悉整個流程,這裡面的經驗日後肯定用得上。

  威廉此時,正在忙另外一件事,他和外聯製片被留在了紐約,和租賃公司進行歸還的交接工作。

  交接前,威廉還要負責一件件的檢查核對,看有沒有損壞或丟失的東西。

  具體工作不需要威廉做,但他要負責監督,在相關的一厚沓的文件上確認簽字,這是很擔責任的工作,日後還要作為資料檔案,一式幾份的存檔在不同的地方。

  威廉和外聯製片,分別帶人在“黑烏鴉”和拍攝現場巡查了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犄角旮旯,以地毯式搜尋的方式,儘量尋找著有可能被遺落的東西。之前這裡肯定是已經有人來檢查過好幾遍的,威廉和外聯製片要進行最後的確認,然後一欄欄的簽上兩人的名字。最後,把已經收拾乾淨、物歸原位的“黑烏鴉”的鑰匙,還給了他外公。

  劇組來之前什麼樣,“黑烏鴉”是什麼樣,走後歸還時就也要保證“黑烏鴉”是什麼樣。

  惠勒為此,在劇組住進去之前,還讓人拍了不少的照片,比照著來物歸原位,有因為意外破壞的地方,還會進行道歉和解釋,然後付錢修好。

  惠勒告訴威廉,這是拍外景時,對場地擁有者最基本的禮貌。如果威廉不想以後到哪兒都租不到外景,或者無法便宜的租到,那就一定要遵守這樣的潛規則。最起碼在惠勒從業的幾十年中,還很少會聽到有租了外景的原擁有者和他產生矛盾的,大家都是你好我好,說不定下次要用到哪裡,對方還能幫著介紹。

  這大概是老一派的人都愛做的事,禮數周全。

  威廉發現,他從惠勒身上不僅是學習如何製作電影,也是在學習如何做人。在劇組裡,惠勒是說一不二的暴君,在外面,惠勒是人人交口稱讚的老紳士。

  和租賃公司交接的時候,公司也會派人一一來檢查,威廉提心弔膽的聽著,任何損壞和丟失的字眼,都像是在挖威廉的心。這對於任何製片人來說都是災難,前面千辛萬苦省下來的預算,很可能會因為儀器的賠償毀於一旦。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惠勒寧可多花錢,也要僱傭有經驗的副製片人。因為他們能在最後的這種關鍵時刻,用他們豐富的經驗,為劇組省下很多不必要的賠償。

  托惠勒和一個專業負責的製片團隊的福,這種失誤被降到了最少,威廉基本沒多付給租賃公司多少錢,只有一些維修費。

  忙碌了整整一天的工作,最終以皆大歡喜的結局落下帷幕。租賃公司已人到中年的“少東家”也是個會做生意的,親自來進行的交接,和威廉互換了名片、聯繫方式:“下次塞偌斯先生來紐約拍戲,請一定要再考慮一下我們家,折扣按照老客戶來。”

  這裡面是有對方在捧威廉的痕跡的,不算太隱晦,就是恭維說,下次威廉就能自己製作電影,當個真正的製片人,而不是副手了。

  “謝謝。”下次,威廉還真就打算自己拍部電影了,他甚至已經在私下裡悄悄物色合適的劇本了,2b250在手,天下我有。

  紐約的外聯製片的工作到此便告一段落了,他非要請威廉吃頓便飯,可惜,威廉不能前往。

  因為……“我晚上的飛機,要趕去倫敦參加一個葬禮,抱歉,下次來洛杉磯,我請你。”

  6月3日,希區柯克終於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辦了安魂彌撒。因為希區柯克的全家都是十分虔誠的信教徒,他母親一輩子只有一個周末沒有去教堂做禮拜,就是生希區柯克的時候。英美兩國前後扯皮一個多月,最終還是英國贏得了勝利,皇室也派了代表出席這場聲勢浩大的葬禮,美國好萊塢的各界人世應邀出席,不遠萬里的飛去英國,只為參加一場葬禮。

  威廉和希區柯克一家沒什麼關係,但惠勒老爺子收到了邀請函,他由於身體和劇組的原因,沒辦法前往,便派了威廉作為他的代表。

  “一來呢,你就是英國人,比較熟悉那邊的社交圈;二來呢,也是給你打開一下好萊塢的交際圈,去的都是大人物,要不就是大人物親近的人,要好好把握機會。”惠勒老爺子做事,從來都是要能達到幾個目的才肯罷休的,“我就不去湊熱鬧了,這種形式上的東西,只是表演給活人看的。我已經寫好了遺囑,我死後,絕不大操大辦,只請家人和弟子。”

  6月的倫敦,依舊是霧蒙蒙的,行人不少都拿著把黑傘,好像在預示著隨時要下雨。

  薩巴蒂諾和雪莉的妹子保鏢團(幾苗稀少存在的男保鏢表示不服),跟著威廉一起飛往了倫敦。

  薩巴蒂諾也有葬禮的邀請函,因為70年代的時候,勒森布拉家贊助了希區柯克幾部當時不太被人看好,但如今已經封神的懸念驚悚電影。

  威廉算是發現了,他也許根本不用2b250,只要照著威廉的投資名單看,就能湊齊大部分有才之人。

  “運氣好,上帝打來電話說,這是他上輩子欠我的。”薩巴蒂諾很“謙虛”。

  葬禮在下午舉行,威廉一行人從機場出來,就匆匆驅車前往了泰晤士河北岸,教堂就在那裡,英國的歷任君主,除少數幾個以外,基本都是在這座教堂舉行的加冕儀式,包括如今在位的女王,去世後,也會長眠於此,與他們作伴的是應該歷史上的各界名人。可以這麼說,死後能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對生前功績的最大肯定。

  伏爾泰在這裡參加過牛頓的葬禮,他感慨:“走進這裡,人們瞻仰的其實並不是君主,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添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對‘才能’的尊敬。”(引自史料記載)

  邱吉爾、達爾文、牛頓……都在這裡安睡。

  威廉在倫敦生活了十八年,途徑泰晤士河時,曾無數次遠觀過莊嚴恢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與其比鄰的是英國最著名的景點,大本鐘,大概有十四、五噸的鐘,敲響時的渾厚聲音,仿佛能傳遍整個倫敦。

  “真奇怪,我生活在這裡這麼多年,卻一次都沒來參觀過。”大本鐘倒是每年都去,在跨年的時候,一家三口和大本鐘前無數的陌生人一起,倒數新年的到來,大家歡呼,擁抱,親吻。

  那些記憶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葬禮一如惠勒所料,變成了一場十分俗套的社交,威廉用惠勒的名義,也確實認識了不少人,可是總還是覺得怪怪的,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大概是上帝怕威廉無聊,特意送了個人到他面前,他的本家堂兄詹姆斯。

  誰家沒個糟心的極品親戚呢?

  威廉一家三口在英國的時候就沒有,因為在他們一家才是父族眼中糟心的“極品”親戚。只知道花錢敗家的紈絝愛德華,不知道底細的美國瑪麗,只有被當時還是家主的祖父很喜歡的孫子威廉是個聰明,奈何被他的父母寵溺的不像樣子,根本不許外人靠近,好像生怕誰會害了他們唯一的寶貝兒子。

  在愛德華爸爸被剝奪了姓氏,從家族裡趕出去的時候,大概不少人都要高呼哈利路亞,放炮慶祝。

  堂哥詹姆斯明顯不太想認威廉這個親戚,威廉也很不想搭理他,於是他們只是在人群中遠遠的看了彼此一眼,然後就默契的假裝沒看到,側身錯開了。

  威廉不在意親戚的態度,薩巴蒂諾卻不可能不在意。

  “你就一點都不生氣?”

  “為什麼要生氣?詹姆斯很旺我的。”威廉很少和人討論他的親戚,因為他不覺得他們是他的親戚,也不在乎他們的想法。

  “旺?”薩巴蒂諾一愣,這是個什麼奇怪的形容詞?

  威廉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如果等網絡小說興起之後,他看一些,大概就知道該如何形容了。主角運。每當主角遭到什麼打擊,被人看不起,或者侮辱後,主角就會遇到好事,之前壓的有厲害,之後就反彈的有多厲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