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老園丁頓時毛骨悚然。嚇得差點兒從樹上栽下去。待朱爾玲一番摸找,什麼也沒看著,失望地順著原路走了,他才膽顫心驚地從樹上溜下來,發足奔回自己的屋裡,好幾天都心神不寧。
那老園丁是容家地老人兒,對容家很是忠心。他思前想後,終於在事隔幾日之後,鼓起勇氣將此事告知了老太君老太君聽了也大吃一驚。心知公主要是瘋在容家。皇上怪罪下來可不得了。她喚來容尚天一商量,決定讓容尚天進宮。將公主地現狀上奏皇上,要怎麼處理看皇上的意思。
當時明德皇帝已經病入膏盲,頹勢漸現了。容尚天度量情形,也沒敢直接跟明德帝說,而是奏給了皇后。
皇后為明德帝地病愁得頭髮都快白了,聽容尚天描述了朱爾玲的情形,只是輕輕地皺了一下眉頭,讓容尚天領了她地懿旨去太醫院找幾個太醫給瞧瞧。
當幾位太醫出現在朱爾玲面前時,她疑心頓起,覺得自己沒病沒痛,怎麼公公突然就請太醫來給她瞧病了呢?在她的一番威逼之下,幾個太醫嚇得趕緊從實招了。
朱爾玲頓時狂怒,將太醫趕出去後,闖進老太君的屋裡大撒其潑,指著老太君吼道:“本宮沒有瘋!你們才瘋了呢!我知道你們都巴望著我瘋掉!我偏偏不瘋!誰再敢請大夫給我瞧病,本宮奏明父皇斬了他!”
老太君一片好意,卻換來她的一頓斥責,頓時寒了心。以後她在容府之中愛怎麼遊蕩就怎麼遊蕩,大家遇上了,都遠遠地躲開。
私下裡,公主精神不太好的傳言,已經在容府悄悄傳開了。
那日容家在相州地商號送來消息,信中說容毓飛在雲雀崖墜崖失蹤,已經好幾天沒有下落了。得了信兒,府里頓時亂成一團,容夫人當時就暈了過去。
這事傳到朱爾玲的耳中,她只是笑咪咪地看著向她稟報的宛娘,搖頭說道:“這種事你也信?他們家不知道又要玩什麼把戲!這種小計謀我見得多了,別當真就好!”
說完,繼續在容毓飛用的硯台上磨著墨,渾然不顧那墨汁已經從硯台里溢了出來,灑到桌子上了。
宛娘和輝娘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孰料第二天,宮裡便來人了,說是明德皇帝不太好了,請公主速速進宮。
朱爾玲聞信之後,鐵青著一張臉出了容府,自此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聽說她眼看著明德皇帝咽下最後一口氣,撲過去大喊一聲:“父皇!你不要丟下玲兒不管啊!”人就昏厥了過去。醒來後便痴痴呆呆地念著她的父皇和母妃,誰也不認識了。
新帝一道聖旨宣到容家,說裕平公主思父成癲,孝可感天,特封為仁孝敦善大公主,賜住慶和宮,頤養餘年。
然後一眾小太監收拾了朱爾玲的所有東西,領著她的一應侍從,浩浩蕩蕩地出了容府。只餘下一座空蕩蕩的新寢宮在容府之中,連名字都沒有取,卻證明著這個家裡曾經娶過一名小公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親切如故
江月昭洗涮更衣完畢,心裡掛著兩個兒子,也不肯歇息,就想往老太君的房裡去。
她還未出門,就聽到院子裡有人來了,雜沓的腳步聲里夾著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呢喃聲。江月昭心裡一陣歡喜,親自奔過去打開房門。
就見院子裡有一幫子的人正在往屋裡來,打頭的是老太君身邊的大丫頭寶荷,她身後跟著兩個奶娘,一人手裡抱著一個胖娃娃,再往後就是四個小丫頭,手裡拿著雜七雜八的嬰兒用品。
江月昭看著自己的一雙麟兒,心裡真是悲喜交集。她快步迎了出去,一手一個從兩位奶娘的懷裡接過孝文和孝武。臂彎上沉甸甸的,她心裡卻是高興的。
兩個小傢伙明顯長大了許多,她離家前一左一右抱著兩個兒子,還能在府里走一陣子呢。現在剛抱上,她已經覺得臂上吃力了。尤其是孝文,在她懷裡扭來扭去的,哼哼著往奶娘那裡掙,顯然已經認不得江月昭了。倒是孝武老老實實地伏在她的肩頭,認真地啃著手指頭玩。
孝文的奶娘見江月昭快要抱不住了,趕緊上來接住孝文,江月昭便抱著孝武,一群人進了屋子。
“大少奶奶。”寶荷一邊指揮著奶娘丫頭們布置一對寶貝的臥具用具,一邊說道,“老太君說了,您離家這麼久,一定很想念孫少爺,就讓孫少爺在你這裡先住一陣子,讓你們娘仨兒培養一下感情呢。”
雖然說的是先住一陣子,不過江月昭見了兒子很高興。也沒去計較這些字眼兒上的東西:“有勞寶荷姐姐,回去後代我謝謝老太君。”
寶荷應了,待丫頭們將兩位孫少爺地用品打點妥貼,便帶著她們離開了。
江月昭坐在床上看著一對兒子。孝文簡直活潑到不行,滿床地翻著跟頭打著滾。還拽著床幔晃晃悠悠地想站起來。孝武則是安靜地坐在江月昭對面。瞪著一雙毛嘟嘟的大眼睛看著江月昭。
江月昭笑了,抓住孝武的小手晃著。輕聲問道:“武兒認出來娘了嗎?”
孝武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的樣子。然後就點了點頭。江月昭一把摟住孝武,在他的小胖臉上狂親了起來。那邊孝文見弟弟有人抱,對自己受冷落地待遇很不滿意,連爬帶滾地湊到江月昭面前,抓著她地手臂想要站起來。一邊使著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個單音:“爹…”
江月昭聽了這個字,心都翻了個兒了,又是欣慰又是心酸,摟住兩個兒子,將臉埋在他們的小肩膀上,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有兒子在眼前鬧騰,總算是分散了一些注意力,江月昭一顆憂惶如油煎般地心略略地舒緩一些了。
返回東州城的第二天,江月昭早早地起了床。按品級大裝後。她辭了老太君和容夫人,進宮謝恩去了。
按說皇宮江月昭是去過地。不過路上她還是有些緊張。她不知道朱爾衡那樣一個溫潤而澤的人,在披上龍袍戴上旒冕成為萬人之上唯其獨尊的君王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如果他完全變了一個人,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呢。
出乎她的意料,朱爾衡沒有在任何一個大殿或者他的御書房接見江月昭,反而讓小太監引著江月昭,一路往後花園而去。
“皇上早朝之後,就一直在暖房裡修剪花枝呢,吩咐奴才引淑德夫人到那裡覲見。”小太監用尖細地嗓音,恭順地對江月昭說道。
“有勞公公。”江月昭客氣一句,暗裡鬆了一口氣。
位於御花園正中央地暖房看起來並不大,江月昭猜想應該是因為工本太高的原因吧。四壁是松木原木所砌,對於皇家來說倒是容易辦到。再看那暖房的頂棚,一色明黃的透明琉璃,規整地鑲嵌在木格架子上,看得江月昭直乍舌。
小太監替她掀開暖簾,她舉步進了暖房之中。一陣熱氣夾雜著花糙香氣撲面而來,江月昭的額頭上瞬間就見了細汗。
“啟稟皇上,淑德夫人到了!”小太監跪下奏報。
江月昭展眼在暖房內一掃,就在南面的角落裡,一個高大的梨木花架旁邊,看到了朱爾衡。
只見他頭戴一頂金火焰鑲紅寶的日常冠帽,一身淡紫色提金夔龍紋的常服,雖然看上去華貴氣派,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地威壓氣勢。
相比他那一身地隨意常服,江月昭覺得自己這一身繁複的誥命官服實在是顯得可笑。不過她還是忍住了笑,因為今天她不是來會友地,而是來向皇上謝恩的。
她見朱爾衡已經從花架後面轉出來,向她走過來了,便盈身下跪:“臣婦容江氏謝皇上…”
沒等她說完,朱爾衡早搶了幾步奔過來,伸手將她拽了起來:“算了吧!你也不瞧瞧,這裡是謝恩的場合嗎?”
江月昭站起來細看朱爾衡,一手拿著剪刀,另一手拉著她的衣袖,便鞋便裝,袍擺上還沾著幾片花葉花瓣,一雙柳葉般彎細的眼睛仍是透著溫和親切,看定在她的臉上。
這樣的朱爾衡,江月昭是熟悉的。
於是她笑了:“皇上下次欲在這種場合接見臣婦,麻煩您提前告知一聲。我這一身累贅在家裡穿了半個時辰呢,如今往這花房裡一站,顯得多麼可笑。朱爾衡也開心地朗笑出聲:“哈哈!這倒是我的不是了,下次一定知會清楚,免得你穿成一隻孔雀來見我。”
他說“我”,而不是“朕”!江月昭的神經鬆弛下來,伸手解下身上的狐裘交給一旁地小太監。拿出絹帕來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不管是站著謝還是跪著謝,我還是要向皇上說聲謝謝的。如果沒有皇上惦著我,恐怕我現在已經被官差押解到京,重關進大理寺的牢房了呢。”
朱爾衡抿了一下嘴。說道:“你確是被冤枉的。這案子即便我不提,我八皇叔和皇嬸也會記著地。你這大半年浪跡在外。我皇嬸想起來就擦眼抹淚兒地,承皇嬸撫育教導之恩。我也應該替她解憂。”
那老園丁是容家地老人兒,對容家很是忠心。他思前想後,終於在事隔幾日之後,鼓起勇氣將此事告知了老太君老太君聽了也大吃一驚。心知公主要是瘋在容家。皇上怪罪下來可不得了。她喚來容尚天一商量,決定讓容尚天進宮。將公主地現狀上奏皇上,要怎麼處理看皇上的意思。
當時明德皇帝已經病入膏盲,頹勢漸現了。容尚天度量情形,也沒敢直接跟明德帝說,而是奏給了皇后。
皇后為明德帝地病愁得頭髮都快白了,聽容尚天描述了朱爾玲的情形,只是輕輕地皺了一下眉頭,讓容尚天領了她地懿旨去太醫院找幾個太醫給瞧瞧。
當幾位太醫出現在朱爾玲面前時,她疑心頓起,覺得自己沒病沒痛,怎麼公公突然就請太醫來給她瞧病了呢?在她的一番威逼之下,幾個太醫嚇得趕緊從實招了。
朱爾玲頓時狂怒,將太醫趕出去後,闖進老太君的屋裡大撒其潑,指著老太君吼道:“本宮沒有瘋!你們才瘋了呢!我知道你們都巴望著我瘋掉!我偏偏不瘋!誰再敢請大夫給我瞧病,本宮奏明父皇斬了他!”
老太君一片好意,卻換來她的一頓斥責,頓時寒了心。以後她在容府之中愛怎麼遊蕩就怎麼遊蕩,大家遇上了,都遠遠地躲開。
私下裡,公主精神不太好的傳言,已經在容府悄悄傳開了。
那日容家在相州地商號送來消息,信中說容毓飛在雲雀崖墜崖失蹤,已經好幾天沒有下落了。得了信兒,府里頓時亂成一團,容夫人當時就暈了過去。
這事傳到朱爾玲的耳中,她只是笑咪咪地看著向她稟報的宛娘,搖頭說道:“這種事你也信?他們家不知道又要玩什麼把戲!這種小計謀我見得多了,別當真就好!”
說完,繼續在容毓飛用的硯台上磨著墨,渾然不顧那墨汁已經從硯台里溢了出來,灑到桌子上了。
宛娘和輝娘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孰料第二天,宮裡便來人了,說是明德皇帝不太好了,請公主速速進宮。
朱爾玲聞信之後,鐵青著一張臉出了容府,自此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聽說她眼看著明德皇帝咽下最後一口氣,撲過去大喊一聲:“父皇!你不要丟下玲兒不管啊!”人就昏厥了過去。醒來後便痴痴呆呆地念著她的父皇和母妃,誰也不認識了。
新帝一道聖旨宣到容家,說裕平公主思父成癲,孝可感天,特封為仁孝敦善大公主,賜住慶和宮,頤養餘年。
然後一眾小太監收拾了朱爾玲的所有東西,領著她的一應侍從,浩浩蕩蕩地出了容府。只餘下一座空蕩蕩的新寢宮在容府之中,連名字都沒有取,卻證明著這個家裡曾經娶過一名小公主。
第二百一十八章 親切如故
江月昭洗涮更衣完畢,心裡掛著兩個兒子,也不肯歇息,就想往老太君的房裡去。
她還未出門,就聽到院子裡有人來了,雜沓的腳步聲里夾著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呢喃聲。江月昭心裡一陣歡喜,親自奔過去打開房門。
就見院子裡有一幫子的人正在往屋裡來,打頭的是老太君身邊的大丫頭寶荷,她身後跟著兩個奶娘,一人手裡抱著一個胖娃娃,再往後就是四個小丫頭,手裡拿著雜七雜八的嬰兒用品。
江月昭看著自己的一雙麟兒,心裡真是悲喜交集。她快步迎了出去,一手一個從兩位奶娘的懷裡接過孝文和孝武。臂彎上沉甸甸的,她心裡卻是高興的。
兩個小傢伙明顯長大了許多,她離家前一左一右抱著兩個兒子,還能在府里走一陣子呢。現在剛抱上,她已經覺得臂上吃力了。尤其是孝文,在她懷裡扭來扭去的,哼哼著往奶娘那裡掙,顯然已經認不得江月昭了。倒是孝武老老實實地伏在她的肩頭,認真地啃著手指頭玩。
孝文的奶娘見江月昭快要抱不住了,趕緊上來接住孝文,江月昭便抱著孝武,一群人進了屋子。
“大少奶奶。”寶荷一邊指揮著奶娘丫頭們布置一對寶貝的臥具用具,一邊說道,“老太君說了,您離家這麼久,一定很想念孫少爺,就讓孫少爺在你這裡先住一陣子,讓你們娘仨兒培養一下感情呢。”
雖然說的是先住一陣子,不過江月昭見了兒子很高興。也沒去計較這些字眼兒上的東西:“有勞寶荷姐姐,回去後代我謝謝老太君。”
寶荷應了,待丫頭們將兩位孫少爺地用品打點妥貼,便帶著她們離開了。
江月昭坐在床上看著一對兒子。孝文簡直活潑到不行,滿床地翻著跟頭打著滾。還拽著床幔晃晃悠悠地想站起來。孝武則是安靜地坐在江月昭對面。瞪著一雙毛嘟嘟的大眼睛看著江月昭。
江月昭笑了,抓住孝武的小手晃著。輕聲問道:“武兒認出來娘了嗎?”
孝武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的樣子。然後就點了點頭。江月昭一把摟住孝武,在他的小胖臉上狂親了起來。那邊孝文見弟弟有人抱,對自己受冷落地待遇很不滿意,連爬帶滾地湊到江月昭面前,抓著她地手臂想要站起來。一邊使著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個單音:“爹…”
江月昭聽了這個字,心都翻了個兒了,又是欣慰又是心酸,摟住兩個兒子,將臉埋在他們的小肩膀上,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有兒子在眼前鬧騰,總算是分散了一些注意力,江月昭一顆憂惶如油煎般地心略略地舒緩一些了。
返回東州城的第二天,江月昭早早地起了床。按品級大裝後。她辭了老太君和容夫人,進宮謝恩去了。
按說皇宮江月昭是去過地。不過路上她還是有些緊張。她不知道朱爾衡那樣一個溫潤而澤的人,在披上龍袍戴上旒冕成為萬人之上唯其獨尊的君王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如果他完全變了一個人,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呢。
出乎她的意料,朱爾衡沒有在任何一個大殿或者他的御書房接見江月昭,反而讓小太監引著江月昭,一路往後花園而去。
“皇上早朝之後,就一直在暖房裡修剪花枝呢,吩咐奴才引淑德夫人到那裡覲見。”小太監用尖細地嗓音,恭順地對江月昭說道。
“有勞公公。”江月昭客氣一句,暗裡鬆了一口氣。
位於御花園正中央地暖房看起來並不大,江月昭猜想應該是因為工本太高的原因吧。四壁是松木原木所砌,對於皇家來說倒是容易辦到。再看那暖房的頂棚,一色明黃的透明琉璃,規整地鑲嵌在木格架子上,看得江月昭直乍舌。
小太監替她掀開暖簾,她舉步進了暖房之中。一陣熱氣夾雜著花糙香氣撲面而來,江月昭的額頭上瞬間就見了細汗。
“啟稟皇上,淑德夫人到了!”小太監跪下奏報。
江月昭展眼在暖房內一掃,就在南面的角落裡,一個高大的梨木花架旁邊,看到了朱爾衡。
只見他頭戴一頂金火焰鑲紅寶的日常冠帽,一身淡紫色提金夔龍紋的常服,雖然看上去華貴氣派,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地威壓氣勢。
相比他那一身地隨意常服,江月昭覺得自己這一身繁複的誥命官服實在是顯得可笑。不過她還是忍住了笑,因為今天她不是來會友地,而是來向皇上謝恩的。
她見朱爾衡已經從花架後面轉出來,向她走過來了,便盈身下跪:“臣婦容江氏謝皇上…”
沒等她說完,朱爾衡早搶了幾步奔過來,伸手將她拽了起來:“算了吧!你也不瞧瞧,這裡是謝恩的場合嗎?”
江月昭站起來細看朱爾衡,一手拿著剪刀,另一手拉著她的衣袖,便鞋便裝,袍擺上還沾著幾片花葉花瓣,一雙柳葉般彎細的眼睛仍是透著溫和親切,看定在她的臉上。
這樣的朱爾衡,江月昭是熟悉的。
於是她笑了:“皇上下次欲在這種場合接見臣婦,麻煩您提前告知一聲。我這一身累贅在家裡穿了半個時辰呢,如今往這花房裡一站,顯得多麼可笑。朱爾衡也開心地朗笑出聲:“哈哈!這倒是我的不是了,下次一定知會清楚,免得你穿成一隻孔雀來見我。”
他說“我”,而不是“朕”!江月昭的神經鬆弛下來,伸手解下身上的狐裘交給一旁地小太監。拿出絹帕來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不管是站著謝還是跪著謝,我還是要向皇上說聲謝謝的。如果沒有皇上惦著我,恐怕我現在已經被官差押解到京,重關進大理寺的牢房了呢。”
朱爾衡抿了一下嘴。說道:“你確是被冤枉的。這案子即便我不提,我八皇叔和皇嬸也會記著地。你這大半年浪跡在外。我皇嬸想起來就擦眼抹淚兒地,承皇嬸撫育教導之恩。我也應該替她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