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他連忙閉了嘴,回頭想要去瞪旁邊的李牧,這一回頭,他的嘴卻被一個溫暖的東西堵住。
李牧早有預謀,就等著他回頭。
“唔……”
這一吻由淺而深,由門口吻到了屋內,吻到了裡屋。
這一吻,兩人氣息交融,融為一體。
一吻結束時,兩人都不經喘了片刻才恢復心跳的頻率。
進了屋,李牧不再溫柔,抬腳把門踹了過去之後,便把人壓倒在了床上。
曖昧的聲響與氣息從黑暗當中擴散,聽得因為忘了拿東西而又跑上山頂來的仲漫路面紅耳赤,心跳不已。
仲漫路原本都已經快要下山了,臨走出村子時,他才突然想起來他特意繞路來這邊是想要拿帳本的。
山裡的鴨子賣了大的買了小的,這一筆帳之前還沒完全算清。
李牧試著把這些都交給他做,所以最近幾天他都在算,原本他是準備拿了帳本下山,好在山下睡覺前再看看的。
結果哪想到他走了才沒多久,一回來就聽見了這樣令人面紅耳赤的對話,黑暗中甚至還有令人聽著就心跳不已的曖昧聲響……
仲漫路呆呆的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聽到的是些什麼,他狼狽的同手同腳的向著院子外跑去。
憋著一口氣跑到了院子外之後,仲漫路才停下腳步來回頭瞪向身後緊閉的房門。
他之前聽了仲修遠那一席話,心裡本來還十分難受,可現在……
仲漫路面頰紅彤彤的又退後了一步,他站得離院子更遠了些。
他哥說那麼好聽,現在看來,他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信度!說什麼為他好,他看根本就是騙人的!
這兩人,估計就是嫌他在山裡礙事!
難怪要找理由讓他去住山腳下!
這兩個人,當真是……
“兩個笨蛋哥哥。”仲漫路趕緊跑了,他已經受不了這兩個笨蛋!
002.
正月之後,原本天氣就應該一天天的見好,應該一天天的暖和起來了。
可誰知道正月這才過完,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便突然襲來,導致大寧南部那邊早年遭受了洪災的地區,再一次遭受了雪災。
這一次的雪災來的十分的突然,沒有任何的預兆,從突然的漫天大雪到大雪,封山封路讓人根本無法通行,不過短短几天的時間。
等消息傳到他們這邊來的時候,那邊被凍死餓死的人數早已經上了三位數。
這一消息,對大寧來說,是個莫大的打擊。
原本年前,因為先皇林鴻病重的消息,大寧眾人便一直鬱鬱寡歡憂心忡忡,這才一開年,就又遭遇了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雪災,這怎麼能讓人安心?
伴隨著這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災而來的,還有一些不中聽的傳言。
小皇帝林允一登基,他皇爺爺就突然生病,那之後又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災……
聽著山下鎮上還有山里那些人的傳言,仲修遠少有的有些動氣。
鴻叔的事情但凡是知道些情況的,都知道他是因為之前為了議和遇刺而受了傷,導致落下了病根,再加上這麼些年下來里憂外患的才拖垮了身體,和允兒登基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這百年一見的雪災,這東西根本無法預料,也無法避免,這根本就是無妄之災。
這些人把這些事情全部都推到了允兒的身上,讓他來承受所有的罪責,甚至是給他安上‘天降神罰’這樣的名頭,當真是令人發笑。
仲修遠、李牧抑制著自己心中的不快,不去與山裡頭鎮上那些道聽途說的人計較,可那些推波助瀾的人卻嫌還不夠似的,把這件事情越鬧越大。
在雪災發生後,幾個頗有名望的同姓王立刻便有了動作。
那些人個個都擺出仁義的面孔,調兵遣將開倉賑災,對災區的人送關懷送溫暖,甚至還親臨當地慰問,一個個的做戲做得比誰都好看。
幾個同姓王恨不得都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宣傳自己的仁義道德。
這副惺惺作態的模樣讓人噁心,可這天下就還真的有不少的人買帳!
原因無它,只因為當朝皇帝那邊沒有動作。
幾個同姓王都有了動作,紛紛出兵出力出錢救濟災民,當政的那小皇帝卻一直沒有任何的動作,對災區的難民不聞不問。
世人不解,一時之間哀聲怨道,質問聲連連。
只不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情況就越演越烈,甚至是都已經有民眾出聲討伐小皇帝。
聽著四周的人頻頻議論這件事,這段時間下來,李牧的眉頭就沒有放鬆過。
所有的人仿佛都一致忘了之前不久,宮裡才發了救濟災糧下來,救濟了這些因為十年的大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
甚至是之前不久才領過救災糧的人,此刻也都紛紛跟著抗議起來,完全忘了自己之前賴以活命的救災糧食,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大寧大戰十年,國庫早已經虧空。
之前先皇林鴻為了發放救災糧,已經向皇商放權換取災糧,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怎麼會行此險招?
而且那件事到現在才沒半年,如今的國庫恐怕根本還沒補上來,這個時候讓國庫再出錢,這錢又不是他們生出來的,說有就有。
國庫虧空,撥不出大量的救災糧救災款項來,這確實是當朝皇帝的失責。
可這事情本來沒有這麼大,完全是因為那些同姓王借勢造勢鬧事,才把事情鬧得如此的不可收拾。
那些人的目的倒是十分簡單明了,那就是要讓小皇帝失盡民心。
如此一來,只要先皇林鴻挺不過去,咽下那口氣,他們隨時都可以以輔佐的名義進宮垂簾聽政。
一旦他們進宮垂簾聽政,那之後的事情還不都是他們說了算?
憑他們的能耐,想要架空小皇帝手下的勢力,幾乎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雪災的事情發生了將近有一個月後,民眾鬧事追責的聲音已經無法壓制,就連他們這山裡的人都被帶動了情緒,好些人說起這件事都義憤填膺。
他們不一定是不相信小皇帝是好人,不一定是不相信他可能會是個好皇帝,可他就算未來是個好皇帝,現在也不過是個小屁孩!
讓一個小屁孩來治理這天下,誰服氣?
更何況最近一段時間袁國動作頻頻,原本已經從邊關撤去的袁國大軍,不知何時已經重新回到了與大寧交接的邊關處駐紮。
幾十萬的大軍虎視眈眈,又豈是一個小屁孩能抵擋得住的?
眼看著風雨欲來,只看先皇林鴻到底什麼時候撐不住時,同姓王中有一人耐不住性子了。
那同姓王帶領著自己的千人親衛兵住進了宮中,名義上是照看先皇林鴻,事實上打的什麼歪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一就有二,似乎是在接連幾天之內,幾個同姓王便冠冕堂皇的入駐進了宮中。
朝中有人不滿,可這時候誰又敢站出來多說一句?
若是說錯了話,若是得罪了其中一人,而那人恰好又在未來得了勢,那他們接下去還要不要活命了?
李牧早有預謀,就等著他回頭。
“唔……”
這一吻由淺而深,由門口吻到了屋內,吻到了裡屋。
這一吻,兩人氣息交融,融為一體。
一吻結束時,兩人都不經喘了片刻才恢復心跳的頻率。
進了屋,李牧不再溫柔,抬腳把門踹了過去之後,便把人壓倒在了床上。
曖昧的聲響與氣息從黑暗當中擴散,聽得因為忘了拿東西而又跑上山頂來的仲漫路面紅耳赤,心跳不已。
仲漫路原本都已經快要下山了,臨走出村子時,他才突然想起來他特意繞路來這邊是想要拿帳本的。
山裡的鴨子賣了大的買了小的,這一筆帳之前還沒完全算清。
李牧試著把這些都交給他做,所以最近幾天他都在算,原本他是準備拿了帳本下山,好在山下睡覺前再看看的。
結果哪想到他走了才沒多久,一回來就聽見了這樣令人面紅耳赤的對話,黑暗中甚至還有令人聽著就心跳不已的曖昧聲響……
仲漫路呆呆的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聽到的是些什麼,他狼狽的同手同腳的向著院子外跑去。
憋著一口氣跑到了院子外之後,仲漫路才停下腳步來回頭瞪向身後緊閉的房門。
他之前聽了仲修遠那一席話,心裡本來還十分難受,可現在……
仲漫路面頰紅彤彤的又退後了一步,他站得離院子更遠了些。
他哥說那麼好聽,現在看來,他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信度!說什麼為他好,他看根本就是騙人的!
這兩人,估計就是嫌他在山裡礙事!
難怪要找理由讓他去住山腳下!
這兩個人,當真是……
“兩個笨蛋哥哥。”仲漫路趕緊跑了,他已經受不了這兩個笨蛋!
002.
正月之後,原本天氣就應該一天天的見好,應該一天天的暖和起來了。
可誰知道正月這才過完,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便突然襲來,導致大寧南部那邊早年遭受了洪災的地區,再一次遭受了雪災。
這一次的雪災來的十分的突然,沒有任何的預兆,從突然的漫天大雪到大雪,封山封路讓人根本無法通行,不過短短几天的時間。
等消息傳到他們這邊來的時候,那邊被凍死餓死的人數早已經上了三位數。
這一消息,對大寧來說,是個莫大的打擊。
原本年前,因為先皇林鴻病重的消息,大寧眾人便一直鬱鬱寡歡憂心忡忡,這才一開年,就又遭遇了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雪災,這怎麼能讓人安心?
伴隨著這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災而來的,還有一些不中聽的傳言。
小皇帝林允一登基,他皇爺爺就突然生病,那之後又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雪災……
聽著山下鎮上還有山里那些人的傳言,仲修遠少有的有些動氣。
鴻叔的事情但凡是知道些情況的,都知道他是因為之前為了議和遇刺而受了傷,導致落下了病根,再加上這麼些年下來里憂外患的才拖垮了身體,和允兒登基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這百年一見的雪災,這東西根本無法預料,也無法避免,這根本就是無妄之災。
這些人把這些事情全部都推到了允兒的身上,讓他來承受所有的罪責,甚至是給他安上‘天降神罰’這樣的名頭,當真是令人發笑。
仲修遠、李牧抑制著自己心中的不快,不去與山裡頭鎮上那些道聽途說的人計較,可那些推波助瀾的人卻嫌還不夠似的,把這件事情越鬧越大。
在雪災發生後,幾個頗有名望的同姓王立刻便有了動作。
那些人個個都擺出仁義的面孔,調兵遣將開倉賑災,對災區的人送關懷送溫暖,甚至還親臨當地慰問,一個個的做戲做得比誰都好看。
幾個同姓王恨不得都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宣傳自己的仁義道德。
這副惺惺作態的模樣讓人噁心,可這天下就還真的有不少的人買帳!
原因無它,只因為當朝皇帝那邊沒有動作。
幾個同姓王都有了動作,紛紛出兵出力出錢救濟災民,當政的那小皇帝卻一直沒有任何的動作,對災區的難民不聞不問。
世人不解,一時之間哀聲怨道,質問聲連連。
只不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情況就越演越烈,甚至是都已經有民眾出聲討伐小皇帝。
聽著四周的人頻頻議論這件事,這段時間下來,李牧的眉頭就沒有放鬆過。
所有的人仿佛都一致忘了之前不久,宮裡才發了救濟災糧下來,救濟了這些因為十年的大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
甚至是之前不久才領過救災糧的人,此刻也都紛紛跟著抗議起來,完全忘了自己之前賴以活命的救災糧食,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大寧大戰十年,國庫早已經虧空。
之前先皇林鴻為了發放救災糧,已經向皇商放權換取災糧,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怎麼會行此險招?
而且那件事到現在才沒半年,如今的國庫恐怕根本還沒補上來,這個時候讓國庫再出錢,這錢又不是他們生出來的,說有就有。
國庫虧空,撥不出大量的救災糧救災款項來,這確實是當朝皇帝的失責。
可這事情本來沒有這麼大,完全是因為那些同姓王借勢造勢鬧事,才把事情鬧得如此的不可收拾。
那些人的目的倒是十分簡單明了,那就是要讓小皇帝失盡民心。
如此一來,只要先皇林鴻挺不過去,咽下那口氣,他們隨時都可以以輔佐的名義進宮垂簾聽政。
一旦他們進宮垂簾聽政,那之後的事情還不都是他們說了算?
憑他們的能耐,想要架空小皇帝手下的勢力,幾乎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雪災的事情發生了將近有一個月後,民眾鬧事追責的聲音已經無法壓制,就連他們這山裡的人都被帶動了情緒,好些人說起這件事都義憤填膺。
他們不一定是不相信小皇帝是好人,不一定是不相信他可能會是個好皇帝,可他就算未來是個好皇帝,現在也不過是個小屁孩!
讓一個小屁孩來治理這天下,誰服氣?
更何況最近一段時間袁國動作頻頻,原本已經從邊關撤去的袁國大軍,不知何時已經重新回到了與大寧交接的邊關處駐紮。
幾十萬的大軍虎視眈眈,又豈是一個小屁孩能抵擋得住的?
眼看著風雨欲來,只看先皇林鴻到底什麼時候撐不住時,同姓王中有一人耐不住性子了。
那同姓王帶領著自己的千人親衛兵住進了宮中,名義上是照看先皇林鴻,事實上打的什麼歪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一就有二,似乎是在接連幾天之內,幾個同姓王便冠冕堂皇的入駐進了宮中。
朝中有人不滿,可這時候誰又敢站出來多說一句?
若是說錯了話,若是得罪了其中一人,而那人恰好又在未來得了勢,那他們接下去還要不要活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