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小傢伙可能是有點餓了,來到瑾娘懷裡就開始拱,“小傢伙餓了。”把衣服解開,又伸手把一側紗簾擋上,雖說這屋不會來男客,可是讓女客看到她餵奶也是不舒服的。
孩子吃飽了就睡了,他一天睡得可多,今個上午能挺這麼長時間可是難得。
家裡擺了宴席,女客在東廂,男客去了東院過廳,蔓娘沒有去,留在正房,瑾娘也有點累了,跟著孩子一起睡了,楊震海抽空過來看了一眼,看母子倆都好,就去招待客人了。
蔓娘坐在南邊坐炕上,拿著瑾娘繡了一半的小衣做了起來,順道幫著看門,小衣看著應該是孩子一歲時穿的,估計她把孩子一周歲以內能穿的衣服都做好了。
“彩雲妹子怎麼過來了?”蔓娘正做著就看見瑾娘大伯娘外甥女走了進來。蔓娘眯著眼睛笑問。
彩雲看見蔓娘一愣,“想著瑾娘妹妹一個人在這,我過來陪陪她。”
“那倒不用,我妹妹累了睡了。彩雲妹子還是去吃席吧。”
彩雲扯了個有點僵硬的笑容,轉身離開了。她倒不是真的想陪瑾娘,只不過今天進入楊家大院感覺跟想像中的不一樣,這院子倒是比她婆家還要氣派,不說正房的氣派,就是東廂房招待客人的地方也讓人很意外。還有剛才給孩子洗三的時候看見楊震海,跟想像中完全不同,高大英俊,臉上的疤痕也不是那麼嚇人,她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聽著楊家親戚誇獎著楊震海夫妻倆怎樣怎樣,再想想自己,特別不舒服,忍不住走到正房來。
看著那個彩雲離開,蔓娘皺了皺眉頭,這個女人的心思怕是不正,得提醒瑾娘一下,轉而又搖了搖頭,提醒瑾娘還不如提醒妹夫,瑾娘是個心大的,現在又被泡在蜜罐子裡,不一定當回事。倒是楊震海還可靠些。
作者有話要說:
瑾娘身上衣服料子參考。
今個杯具了,被傳染感冒了,腦袋難受一天,晚上才好點。
48、第48章
瑾娘身體恢復的快,月子裡八九天天的時候身體就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了,每日都要使用一點水之母效果極好的。
這個時節正是秋收的時候,瑾娘不能下地,王氏放不下她,把家裡的事放下一心照顧瑾娘月子,其它家事都交給了蕙嫂,蕙嫂跟著瑾娘一年了,瑾娘很放心她,當初她跟楊震海兩人就商量了,一年產出分已成給他們家,至於他們是賣還是自家吃,他們就不管了,他們一年都跟著他們吃飯,不會缺少什麼,只是偶爾在家開飯。
當初這個決定也是挺正確的,趙家兩口子做事非常的能吃苦,家裡外頭勤快的很,幾乎不用他們倆人操心,荒地全都開出來了,種了更多的糧食,不但菜園子菜種的多,大院周圍空地也讓他們移栽了不少果樹,瑾娘用了些水之母,今年就能有收成。算起來收成比去年能多出一半來。最難得的是兩口子都不是多嘴的人,性子憨厚,有時瑾娘都覺著她們虧了人家,不過這個年代就是這樣,人是最不值錢的,現在他們給趙家待遇已經很好了,連兩個伯娘都念叨著她太大方有點敗家了。
進入八月的時候瑾娘就讓楊震海雇了去年幫她做事的兩個女人,讓她們幫著蕙嫂做事,光靠蕙嫂一個人是忙不來的,她還要照顧家裡吃飯收拾屋子,瑾娘覺著自己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生活中心要轉移到孩子身上,家裡事情就要放下了,幸好這一年蕙嫂在她的教導下做事已經不需要她再提醒了,做飯的味道也好了,唯一卻的可能就是瑾娘使用水之母所帶來的鮮香,這個只要瑾娘在也是可以彌補的。
王氏在瑾娘身邊照顧一月,對女兒的生活狀態第一次那麼直觀的看見,心裡不禁感嘆出嫁和沒出嫁就是不一樣,看著她教導著蕙嫂做事,有條不紊的。照看孩子也是規矩多多,像每天給孩子洗澡,抱孩子前要換衣洗手,給孩子輕輕按摩身體,跟孩子說話,甚至吃奶睡覺的時間都很有規律,沒看見那家孩子照顧的那麼精細。
瑾娘因為是在哺辱期,吃飯很是講究,她知道自己吃什麼孩子就補什麼,這個季節是收穫季,想吃什麼都有,家裡的母羊已經沒奶了,不過上半年家裡養牛,瑾娘又讓楊震海買了一頭剛生了牛犢的母牛,這樣未來一年牛奶供應都是不缺的,喝牛奶吃蔬菜肉禽魚水果穀物,懷孕期間不能吃的內臟,薏仁,糯米又回歸瑾娘的飯桌,這吃的方面瑾娘早就交代給蕙嫂了,每日更是定下食譜,王氏幾乎插不上手。看瑾娘恢復那麼快,一個勁的念叨自家閨女有本事了,不知咋琢磨出那麼多菜譜,她心裡倒是感嘆自家閨女聰明,尋思著還是自己以前沒讓孩子下廚,不然這些菜沒準早就做出來了。
儘管她身體不錯,瑾娘還是堅持做了四十天的月子,因為家裡是農村的經常聽人說女人生孩子坐月子要精心,誰家的女人因為沒做好月子鬧病了,聽了多了她心裡對坐月子就產生了一種畏懼心裡,而且她也知道女人坐月子好了身體上的一些病症也會恢復,所以她對這個特別的重視。唯一不好的就是坐月子時不能洗澡,只能每日用熱巾擦一下。
王氏在瑾娘出了月子就回家了,家裡還一大堆事呢,瑾娘讓楊震海送她回去,還拉了不少乾貨回去。
晚上瑾娘下廚做了一大桌子菜,楊震海把王氏送到家就趕了回來今個媳婦出月子他可是想了很久了。
“瑾娘,我給沛禹做了幾個小玩意,你給他收著。”楊老爺子端著個匣子裡邊放著幾個小馬小猴的木雕。
“爹,你還會做這個呢?真不錯。”瑾娘握了一個小馬,雖然雕工不是那麼好,有些粗糙,可稜角磨得平滑,絕對不會颳了手。
“我手藝不行,年輕時學了兩年,不是那塊料,後來就放下了。”其實村里人多少會點,精通算不上。
楊老爺子也是個偏心的,對待沛禹跟其他倆孫子都不一樣,每日總要抱一抱孫子才好,看瑾娘把孩子養的好,白白胖胖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做點小玩意。為此把多年沒動的木工活給撿了起來,這些東西都是孩子沒出生前一點點做出來的。
“爹這就挺好了。”瑾娘突然腦袋一亮,“爹,我給你畫個樣子你給做一下好嗎?都是簡單的。”
“做什麼?”楊震海從外面回來,聽見話尾問。
瑾娘一笑把楊老爺子給做的小玩具遞給楊震海看。
楊震海一看笑了,“我記得小時候爹還給我做過呢。”
楊老爺子眯著眼睛笑了笑,當年長子出生的時候他也是這麼高興,給他雕了不少小東西,後來幾個孩子出生家裡條件一點點差了,他身體也不好,漸漸沒心思做這些了,現在想想長子在他心裡一直是不一樣的,或許當父母的對第一個孩子感情都是不一樣的吧。
“我看爹做的挺好,想著畫幾個樣子讓爹幫著做。”瑾娘想到的就是七巧板拼圖什麼的,要是手藝好一點還可以給孩子做小木馬什麼的。楊老爹或許沒有那麼好的手藝,可他有那份心思,做的會更好。
“中,我試試。呵呵沒想到到老了,這手藝還能有點用處。”楊老爹心裡才高興呢,現在兒子媳婦把家裡的事都處理妥當,他覺著自己什麼事都幫不上忙,現在找點事做,心情都暢快呢,更何況是為了孫子。
轉天瑾娘醒來晚了,半夢半醒間,就聽見寶寶哭了兩聲,接著就感覺衣服被撩開,胸口熱了熱,寶寶肉肉的小身子就趴在她身上。一直到孩子吃飽了,她也沒醒過來。
等徹底清醒已經快中午了,孩子也沒在身邊,剛坐起身,就發現自己的睡衣敞著,想到早上孩子吃奶的事,紅著臉啐了一口,心想著這幾天絕對不讓楊震海上床。
把衣服攏了攏下了床,就看見楊震海抱著寶寶在地上溜,小傢伙吭吭唧唧的是要睏覺了。
楊震海看到瑾娘起來傻笑一下,瑾娘瞪了他一眼,上前抱過孩子。帶著孩子進了裡面,楊震海弄了熱水把已經用水煮過暴曬過的手巾沾濕,上前給瑾娘擦了擦胸口,瑾娘抱著孩子扭頭衝著床里,決定不給他好臉。
楊震海看著瑾娘背著他給孩子餵奶,不搭理他,也不敢上前,昨個他是有點過分了,可也不怪他呀,誰讓媳婦那麼誘人呢,生了孩子一點沒走樣不說,養了一段日子身上又軟又滑,幾個月沒吃飽的人忍不住啊。
瑾娘早飯中飯一起吃的,楊震海在旁邊一個勁的獻殷勤,不過下午還是去地里了,家裡還有一大堆事呢。
瑾娘看了看蕙娘這段日子做的事,今年家裡三個女人一起做事效率比她一個人高多了,瑾娘清點了一下數量,去掉自家用的,還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給蔓娘送去,她們家現在開了酒樓冬菜乾活都要,加上前段日子楊震海帶著老趙進山,弄了不少山貨,只這些就能收入三四十兩,今年地瓜土豆種的多,二月份就開始育苗,種的早,一畝收了二千多公斤(現代記法),除去給酒樓送的,自家吃的,瑾娘做了一些地瓜干,剩下的做了紅薯飴糖。
這紅薯飴糖她只在小時候看爺爺做過一次,她都望了差的不多了,只能摸索著做,那時候她還懷著孕,楊震海只讓她在身邊看著,做了好多次,才算是成功,也不知道那個步驟不夠好,做出來的飴糖,顏色有些暗黃,而且能成功很大一部分跟這個時代的製糖技術是分不開的。這個年代已經有了麥芽糖,蔗糖。紅糖白糖都已經有了。雖然白糖不像現代那樣潔白。做糖技術不難,做的人缺少,對於時刻處於溫飽線上的百姓來說糖不是必需品。偶爾給孩子買上一塊兩塊就很好了。
瑾娘他們做出的紅薯飴糖,不如麥芽飴糖那麼甜,不過裡面帶著一股特殊的紅薯的味道。最主要的是成本低。他們做出一些送到張喜雜貨鋪子裡賣,現在看來還不錯。只是因為瑾娘生產期臨近,家裡人沒心思弄這個,也沒有人手擴大生產。
現在看來也是個麻煩事,今年楊家幾兄弟還有陳家都種了地瓜,大家今年都買了好價錢,估計明年地瓜就會在附近推廣開來,而且前些日子老四去縣裡參加詩會,縣丞從他那裡知道每畝地瓜可產兩千公斤,對於這個政績他不會放過,估計明年全縣都會推廣,地瓜就不值錢了。
瑾娘想著與其這樣還不如做個深加工,像地瓜飴糖還有地瓜干,薄利多銷,積少成多,賣出的價肯定比單買地瓜貴,他們還不用操心銷路姐夫家在雁城也開了一間鋪子,可以送到那裡去賣,多了甚至可以銷到北方。唯一缺的就是製作人手。如果弄好了這也是家裡的一個收入。這事還要跟楊震海商量商量,她現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楊震海怕是也沒心思做這個,也是個麻煩事。
孩子吃飽了就睡了,他一天睡得可多,今個上午能挺這麼長時間可是難得。
家裡擺了宴席,女客在東廂,男客去了東院過廳,蔓娘沒有去,留在正房,瑾娘也有點累了,跟著孩子一起睡了,楊震海抽空過來看了一眼,看母子倆都好,就去招待客人了。
蔓娘坐在南邊坐炕上,拿著瑾娘繡了一半的小衣做了起來,順道幫著看門,小衣看著應該是孩子一歲時穿的,估計她把孩子一周歲以內能穿的衣服都做好了。
“彩雲妹子怎麼過來了?”蔓娘正做著就看見瑾娘大伯娘外甥女走了進來。蔓娘眯著眼睛笑問。
彩雲看見蔓娘一愣,“想著瑾娘妹妹一個人在這,我過來陪陪她。”
“那倒不用,我妹妹累了睡了。彩雲妹子還是去吃席吧。”
彩雲扯了個有點僵硬的笑容,轉身離開了。她倒不是真的想陪瑾娘,只不過今天進入楊家大院感覺跟想像中的不一樣,這院子倒是比她婆家還要氣派,不說正房的氣派,就是東廂房招待客人的地方也讓人很意外。還有剛才給孩子洗三的時候看見楊震海,跟想像中完全不同,高大英俊,臉上的疤痕也不是那麼嚇人,她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聽著楊家親戚誇獎著楊震海夫妻倆怎樣怎樣,再想想自己,特別不舒服,忍不住走到正房來。
看著那個彩雲離開,蔓娘皺了皺眉頭,這個女人的心思怕是不正,得提醒瑾娘一下,轉而又搖了搖頭,提醒瑾娘還不如提醒妹夫,瑾娘是個心大的,現在又被泡在蜜罐子裡,不一定當回事。倒是楊震海還可靠些。
作者有話要說:
瑾娘身上衣服料子參考。
今個杯具了,被傳染感冒了,腦袋難受一天,晚上才好點。
48、第48章
瑾娘身體恢復的快,月子裡八九天天的時候身體就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了,每日都要使用一點水之母效果極好的。
這個時節正是秋收的時候,瑾娘不能下地,王氏放不下她,把家裡的事放下一心照顧瑾娘月子,其它家事都交給了蕙嫂,蕙嫂跟著瑾娘一年了,瑾娘很放心她,當初她跟楊震海兩人就商量了,一年產出分已成給他們家,至於他們是賣還是自家吃,他們就不管了,他們一年都跟著他們吃飯,不會缺少什麼,只是偶爾在家開飯。
當初這個決定也是挺正確的,趙家兩口子做事非常的能吃苦,家裡外頭勤快的很,幾乎不用他們倆人操心,荒地全都開出來了,種了更多的糧食,不但菜園子菜種的多,大院周圍空地也讓他們移栽了不少果樹,瑾娘用了些水之母,今年就能有收成。算起來收成比去年能多出一半來。最難得的是兩口子都不是多嘴的人,性子憨厚,有時瑾娘都覺著她們虧了人家,不過這個年代就是這樣,人是最不值錢的,現在他們給趙家待遇已經很好了,連兩個伯娘都念叨著她太大方有點敗家了。
進入八月的時候瑾娘就讓楊震海雇了去年幫她做事的兩個女人,讓她們幫著蕙嫂做事,光靠蕙嫂一個人是忙不來的,她還要照顧家裡吃飯收拾屋子,瑾娘覺著自己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生活中心要轉移到孩子身上,家裡事情就要放下了,幸好這一年蕙嫂在她的教導下做事已經不需要她再提醒了,做飯的味道也好了,唯一卻的可能就是瑾娘使用水之母所帶來的鮮香,這個只要瑾娘在也是可以彌補的。
王氏在瑾娘身邊照顧一月,對女兒的生活狀態第一次那麼直觀的看見,心裡不禁感嘆出嫁和沒出嫁就是不一樣,看著她教導著蕙嫂做事,有條不紊的。照看孩子也是規矩多多,像每天給孩子洗澡,抱孩子前要換衣洗手,給孩子輕輕按摩身體,跟孩子說話,甚至吃奶睡覺的時間都很有規律,沒看見那家孩子照顧的那麼精細。
瑾娘因為是在哺辱期,吃飯很是講究,她知道自己吃什麼孩子就補什麼,這個季節是收穫季,想吃什麼都有,家裡的母羊已經沒奶了,不過上半年家裡養牛,瑾娘又讓楊震海買了一頭剛生了牛犢的母牛,這樣未來一年牛奶供應都是不缺的,喝牛奶吃蔬菜肉禽魚水果穀物,懷孕期間不能吃的內臟,薏仁,糯米又回歸瑾娘的飯桌,這吃的方面瑾娘早就交代給蕙嫂了,每日更是定下食譜,王氏幾乎插不上手。看瑾娘恢復那麼快,一個勁的念叨自家閨女有本事了,不知咋琢磨出那麼多菜譜,她心裡倒是感嘆自家閨女聰明,尋思著還是自己以前沒讓孩子下廚,不然這些菜沒準早就做出來了。
儘管她身體不錯,瑾娘還是堅持做了四十天的月子,因為家裡是農村的經常聽人說女人生孩子坐月子要精心,誰家的女人因為沒做好月子鬧病了,聽了多了她心裡對坐月子就產生了一種畏懼心裡,而且她也知道女人坐月子好了身體上的一些病症也會恢復,所以她對這個特別的重視。唯一不好的就是坐月子時不能洗澡,只能每日用熱巾擦一下。
王氏在瑾娘出了月子就回家了,家裡還一大堆事呢,瑾娘讓楊震海送她回去,還拉了不少乾貨回去。
晚上瑾娘下廚做了一大桌子菜,楊震海把王氏送到家就趕了回來今個媳婦出月子他可是想了很久了。
“瑾娘,我給沛禹做了幾個小玩意,你給他收著。”楊老爺子端著個匣子裡邊放著幾個小馬小猴的木雕。
“爹,你還會做這個呢?真不錯。”瑾娘握了一個小馬,雖然雕工不是那麼好,有些粗糙,可稜角磨得平滑,絕對不會颳了手。
“我手藝不行,年輕時學了兩年,不是那塊料,後來就放下了。”其實村里人多少會點,精通算不上。
楊老爺子也是個偏心的,對待沛禹跟其他倆孫子都不一樣,每日總要抱一抱孫子才好,看瑾娘把孩子養的好,白白胖胖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做點小玩意。為此把多年沒動的木工活給撿了起來,這些東西都是孩子沒出生前一點點做出來的。
“爹這就挺好了。”瑾娘突然腦袋一亮,“爹,我給你畫個樣子你給做一下好嗎?都是簡單的。”
“做什麼?”楊震海從外面回來,聽見話尾問。
瑾娘一笑把楊老爺子給做的小玩具遞給楊震海看。
楊震海一看笑了,“我記得小時候爹還給我做過呢。”
楊老爺子眯著眼睛笑了笑,當年長子出生的時候他也是這麼高興,給他雕了不少小東西,後來幾個孩子出生家裡條件一點點差了,他身體也不好,漸漸沒心思做這些了,現在想想長子在他心裡一直是不一樣的,或許當父母的對第一個孩子感情都是不一樣的吧。
“我看爹做的挺好,想著畫幾個樣子讓爹幫著做。”瑾娘想到的就是七巧板拼圖什麼的,要是手藝好一點還可以給孩子做小木馬什麼的。楊老爹或許沒有那麼好的手藝,可他有那份心思,做的會更好。
“中,我試試。呵呵沒想到到老了,這手藝還能有點用處。”楊老爹心裡才高興呢,現在兒子媳婦把家裡的事都處理妥當,他覺著自己什麼事都幫不上忙,現在找點事做,心情都暢快呢,更何況是為了孫子。
轉天瑾娘醒來晚了,半夢半醒間,就聽見寶寶哭了兩聲,接著就感覺衣服被撩開,胸口熱了熱,寶寶肉肉的小身子就趴在她身上。一直到孩子吃飽了,她也沒醒過來。
等徹底清醒已經快中午了,孩子也沒在身邊,剛坐起身,就發現自己的睡衣敞著,想到早上孩子吃奶的事,紅著臉啐了一口,心想著這幾天絕對不讓楊震海上床。
把衣服攏了攏下了床,就看見楊震海抱著寶寶在地上溜,小傢伙吭吭唧唧的是要睏覺了。
楊震海看到瑾娘起來傻笑一下,瑾娘瞪了他一眼,上前抱過孩子。帶著孩子進了裡面,楊震海弄了熱水把已經用水煮過暴曬過的手巾沾濕,上前給瑾娘擦了擦胸口,瑾娘抱著孩子扭頭衝著床里,決定不給他好臉。
楊震海看著瑾娘背著他給孩子餵奶,不搭理他,也不敢上前,昨個他是有點過分了,可也不怪他呀,誰讓媳婦那麼誘人呢,生了孩子一點沒走樣不說,養了一段日子身上又軟又滑,幾個月沒吃飽的人忍不住啊。
瑾娘早飯中飯一起吃的,楊震海在旁邊一個勁的獻殷勤,不過下午還是去地里了,家裡還有一大堆事呢。
瑾娘看了看蕙娘這段日子做的事,今年家裡三個女人一起做事效率比她一個人高多了,瑾娘清點了一下數量,去掉自家用的,還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給蔓娘送去,她們家現在開了酒樓冬菜乾活都要,加上前段日子楊震海帶著老趙進山,弄了不少山貨,只這些就能收入三四十兩,今年地瓜土豆種的多,二月份就開始育苗,種的早,一畝收了二千多公斤(現代記法),除去給酒樓送的,自家吃的,瑾娘做了一些地瓜干,剩下的做了紅薯飴糖。
這紅薯飴糖她只在小時候看爺爺做過一次,她都望了差的不多了,只能摸索著做,那時候她還懷著孕,楊震海只讓她在身邊看著,做了好多次,才算是成功,也不知道那個步驟不夠好,做出來的飴糖,顏色有些暗黃,而且能成功很大一部分跟這個時代的製糖技術是分不開的。這個年代已經有了麥芽糖,蔗糖。紅糖白糖都已經有了。雖然白糖不像現代那樣潔白。做糖技術不難,做的人缺少,對於時刻處於溫飽線上的百姓來說糖不是必需品。偶爾給孩子買上一塊兩塊就很好了。
瑾娘他們做出的紅薯飴糖,不如麥芽飴糖那麼甜,不過裡面帶著一股特殊的紅薯的味道。最主要的是成本低。他們做出一些送到張喜雜貨鋪子裡賣,現在看來還不錯。只是因為瑾娘生產期臨近,家裡人沒心思弄這個,也沒有人手擴大生產。
現在看來也是個麻煩事,今年楊家幾兄弟還有陳家都種了地瓜,大家今年都買了好價錢,估計明年地瓜就會在附近推廣開來,而且前些日子老四去縣裡參加詩會,縣丞從他那裡知道每畝地瓜可產兩千公斤,對於這個政績他不會放過,估計明年全縣都會推廣,地瓜就不值錢了。
瑾娘想著與其這樣還不如做個深加工,像地瓜飴糖還有地瓜干,薄利多銷,積少成多,賣出的價肯定比單買地瓜貴,他們還不用操心銷路姐夫家在雁城也開了一間鋪子,可以送到那裡去賣,多了甚至可以銷到北方。唯一缺的就是製作人手。如果弄好了這也是家裡的一個收入。這事還要跟楊震海商量商量,她現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楊震海怕是也沒心思做這個,也是個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