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陳王氏今天花了錢,心裡卻高興,平日家裡用的都是麻布,那個便宜,十一二文一尺,不耐用,夏日還好,冬天穿著就有些冷了,棉布一般三十文就是便宜的了,好的細棉要五十文呢,錦緞就更別說了。今天碰到這便宜還真是好運氣。顏色其實也不差呢。而且這兩媳婦進門她還沒給買過布料呢,這會就一起了。
“娘,這料子我就不要了。”娘三個進了屋,蔓娘推脫說。
“拿著,這本來就是娘給你買的,你妹妹身量小,等她裁好了,我也能做個比甲。這就行了。”
蔓娘看母親那神色,就知道娘的心思倒是不推脫了,“那行,咱們仨的一起裁了,估計娘就能做件棉褙子。”
王氏一聽,也樂了,“那得讓你妹妹裁了,咱家就她有這本事。”
蔓娘聽了倒也點頭,“可不是,我這件衣服就讓妹妹給做了,可別按照我現在的身量做,不然連妹妹的衣服都要做進去了。”
聽她一說,王氏和瑾娘都笑個不停。
笑了一會,王氏又拿出一個小包,“這是我給你妹妹買的,你可不興眼紅。你妹妹都這麼大了,身上還沒幾件可身的衣服。”
“瞧娘說的,我出嫁前,妹妹不還是穿我的舊衣服,那次做新衣服都可著我來,現在想想妹妹小時候也沒穿過幾次新衣,我想著心裡也酸呢。”
王氏聽了也有些心酸,以前家裡日子不好過,有點錢都買了地,還借了不少外債,好不容易還了債,娶親出嫁,那一樣不用錢,折騰來去,今年才利索,家裡才算有些盈餘。現在一想也是,瑾娘從八歲起賣繡活,開始不掙幾個錢,後來活好,攢下一些,急用錢的時候給挪用了。現在想想那些錢都沒用在瑾娘身上。
一時間娘倆都想著以前虧欠瑾娘的。這其中跟瑾娘也有很大的關係。從來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瑾娘以前在家裡就是個小透明,雖說家人對這個妹妹很疼愛的,可是相對於慡利會爭取的蔓娘,瑾娘得到的關注就少了些。現在的瑾娘,雖說話語不多,可氣質的改變讓人不能忽視,受到的關注更多。
王氏打開包袱裡面是一塊月白棉布,還有一塊淺青色
“娘你就買這麼素的?”蔓娘看了問。
王氏把布料拿出來,“你懂什麼,咱們瑾娘秀氣,穿這個正襯,繡上花糙的,穿著可好嘞。我看縣城裡的小姐都穿這樣的呢。這料子還貴著呢。”
瑾娘摸了摸非常柔滑,這月白色也不是白色,是那種帶著一點點青色的白,顏色雖然素淡,可也不會顯得蒼白,她是真的喜歡,笑著對王氏說“娘選的正好,我正喜歡呢。”之前她害怕娘給她買那種紅藍花布的。現在看著王氏卻是非常會選東西的。
王氏看著瑾娘的神色笑了笑,她也是看了人家小姐穿的好看,才給買的,想著自家姑娘穿著肯定比那小姐穿的還要漂亮。
姐姐蔓娘在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回去了,瑾娘量了三個人的尺寸做衣服,那件暗紅色的花布很快就裁好了,用了幾日給王氏做了一件棉褙子,做的貼身,只稍微有些寬鬆,倒是很顯線條。袖口領口都繡了紅色暗花,王氏穿上看著年輕幾歲的樣子。也不怕天氣熱穿著在家裡走了幾圈,喜歡的不得了。
兩個嫂子看了,也喜歡,紛紛央求她給剪裁一下,兩位嫂子畢竟年輕。這花布有些暗,所以在領口袖口就用大紅花紋加上嫩色線繡的花鳥圖案,顏色活潑些。兩位嫂子年輕,穿上很是婀娜,看的兩個哥哥都直了眼。只可惜離冬日太遠,還不到穿棉袍的時候。
瑾娘用月白棉布做了褙子,領口袖口繡上梅花,跟下裙差的不多色的梅花黃色花蕊,更襯人清麗脫俗,瑾娘看著也是個大姑娘了,容貌更是多幾分顏色。
轉眼間就過了一個月,瑾娘一直在家給家人做衣服。等又趕上一月大集,被王氏拉著出去,就看見村子裡的女人穿的衣服款式跟她給王氏做的差不多。一問才知道,王氏跟人顯擺,到讓人學了差不多。原本一個個肥大都改了。行動更加自如,人也顯得精神。
一不小心引領一下時尚。
4、初入集市女人需謹慎
“哎呦,這是瑾娘吧,有一陣沒看見你了,看這姑娘俊的。”跟著王氏上了一起上大集的大車,車上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一見到她就不住嘴的說。
“三嬸子。”瑾娘微笑著打招呼,上了牛車坐在裡邊。
“他三嬸,你家杏的嫁妝準備好了嗎?下個月就是正日子裡吧。有什麼需要,你可吱聲。”王氏上了車坐在瑾娘旁邊。跟三嬸子就嘮嗑上了。
“都差不多了,就是總覺的少什麼,這不再上集上看看。”
“是得好好看看。”
瑾娘就在兩個女人的聲音中第一次來到古代大集。
下了車,兩人先去了蔓娘家的鋪子,蔓娘快要生產了,沒在這,瑾娘倒是看到姐夫了。姐夫張喜是個很精明的人,從小就在外邊討生活,從餐館當跑堂的,藥鋪抓藥的,幹過不少職業,等跟蔓娘結了婚,就準備自己做生意。折騰了一年多,鋪子也開了起來。
這是一間雜貨鋪子,什麼鍋碗瓢盆,針頭線腦的他這都買,還幫著代賣。
“娘,趕集呀。看需要什麼東西我給您包上。哈,這是瑾娘吧。”兩人剛走到櫃檯邊上,張喜就認出來了。笑呵呵的打招呼。
“我不要啥,順道,我過來看看,親家公親家母身體還硬朗吧。上次聽蔓娘說你娘病了,正好趕上瑾娘也病了,都沒過去看。”
“我娘已經好了,之前也聽說瑾娘病了,我娘還念叨來著呢。看著倒是好利索了。”
“呵呵讓親家母惦記了。等過些天我過去親自謝謝親家母。”估計蔓娘快生了,王氏可是要過去看看。
聽著王氏問著張喜蔓娘的飲食起居什麼,瑾娘也沒說話,她本來就不是個話多的,他們這邊風氣雖然不是那麼封建,可是對女子要求還是很嚴的。她並沒有及笄,還好些,也不好一個人上街,就是四處亂看讓愛嚼舌根的碰到,不定就編排不夠穩重,輕浮一類的。所以跟著王氏出來,她也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言行不當。
這些日子跟兩個嫂子接觸的也多了。多少聽聽誰家誰誰怎樣,那個女孩怎麼怎麼的。有些事情在她耳中完全是無所謂的事,可放在兩個嫂子嘴裡就是不好的話了,能聽出她們話里的鄙視,她這兩個嫂子還算好的,這時候人們沒什麼娛樂活動,村中的一些三姑六婆最愛說嘴,要是看到什麼閒話,那說起來才難聽呢,被說幾次名聲就該壞了,說親都不容易,瑾娘來到這裡對有些事情還不夠了解,所以小心翼翼生怕犯了什麼錯。
就是在現代芷晴也是有些體會的,她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因為父母的早逝沒少被村里人說道,雖說大家看她是個孤女同情居多,可是芷晴也看了很多,別的不說,如果誰家當媽的厲害了,跟人吵嘴多了,等說親的時候都會有人說那家當媽的那樣,估計姑娘也隨娘。不然誰家出了個酒鬼,一家跟酒就脫不了關係。就是現代介紹對象的時候還要查查底呢,更合況現在這個無比封建的古代。女子不宜,一切要謹言慎行。
王氏跟女婿說了會話,就辦事去了,臨走前張喜還是給包了一包點心。他這人做事精明,不肯吃虧,可對蔓娘是真心實意的,兩口子婚後也是十分幸福美滿的,他對丈人家也是很敬重的。
離開雜貨鋪,王氏特意帶著瑾娘在街上走一走,到處看看,這姑娘雖然要小心不能輕浮,可他們這小門戶講究不多,瑾娘也沒到及笄,看著也小,王氏也想著讓自家姑娘鬆快一下,左右有她跟著不會有什麼事。不過就是這樣,看著瑾娘小心謹慎的樣,心中也十分滿意。
今天瑾娘穿著一身半新青色麻布斜襟直袍,下面是那條暗紅棉布裙,同色的腰帶扎著倒顯得有些纖弱,頭上梳了雙丫髻,顯得十分稚嫩。皮膚白皙,臉上還有些消瘦有些單薄,不過看著乾乾淨淨利利落落。靠著王氏微低著頭,容貌倒是遮擋大半。
跟王氏去了一次布行在那買了些絲線,上次王氏在縣城收了一些布頭,裡面不乏好料,價格也不貴。也是王氏趕得巧,聽那布行的人說這些布頭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收呢,如果不是那家布行換了掌柜,清理一下,她倒是無法撿到這樣的好事,也正如此,王氏在哪買的布都便宜很多。以後想要占便宜恐怕就不能夠了。
當時聽到這個瑾娘心裡也嘆了一下,以前上學的時候就聽寢室的女同學說過,假如我到了古代怎麼怎麼樣,其中一個女生就說,按照一些小說中寫的,去布店收購舊布頭,做一些靠墊或者抱枕賣的肯定好,絕對能大掙一筆。
現在想想有些異想天開呢。她將瑾娘的記憶完全接受吃透才知道這些事情不是那麼好做的。不說這古人做事勤儉節約,那些舊布頭完全可以拿去利用,就家裡的舊衣壞的都不能穿了,母親也會留著。更合況那些舊布頭也是可以做東西的。香囊,荷包古人的手藝比現代還要好,家裡的兩位嫂嫂雖說沒有仔細學過,可用針線也是不含糊的,一些簡單的花樣還是會繡的,母親給的幾尺布做了衣服剩下的邊角料還小心的留著,哪是隨便扔的。就算布行不用,收購的人還是有的,只不過都跟布行夥計掌柜多少有些聯繫罷了,外人是插不進去的。瑾娘也是從王氏回來那高興的話語裡知道的,想必接受自己的提議也只是不想打消她的積極性罷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給瑾娘提了個醒,她對這個世界了解的還是不夠,現在生活條件雖然不是那麼好,可生活還是隨心的,還是慢慢融入的好。
繡活用的絲線,價格不便宜,縣城裡的價格更是加了一成,上次王氏就沒有買。
兩人在布行挑了一些絲線,瑾娘打量了一下,店的一角,是給代賣的小物件,荷包,汗巾,香囊,手帕,樣式很多,細看下,繡活都不賴,繡樣也只是那麼一些,心裡有些底,這些秀娘見識畢竟不多,那些花樣也只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她學過一些繪畫,對各種花,圖案,色彩搭配,還是弄的出來。只要圖案能保證,以她的手藝這方面還是很有前途的,她也能給家裡一些添補,看著王氏時不時的念叨攢錢給她準備嫁妝,她也想給爹娘減輕一些負擔。
5、初聽信息不明緣由
下午時分回到家,家裡爹爹嫂子都在,成海正在院子裡攆雞,弄的院子一陣灰土塵揚,王氏氣的拽過來就是兩巴掌,這小子一聲沒哭,歪著頭看著瑾娘還做鬼臉,那皮樣,看的人牙根痒痒。
“娘,這料子我就不要了。”娘三個進了屋,蔓娘推脫說。
“拿著,這本來就是娘給你買的,你妹妹身量小,等她裁好了,我也能做個比甲。這就行了。”
蔓娘看母親那神色,就知道娘的心思倒是不推脫了,“那行,咱們仨的一起裁了,估計娘就能做件棉褙子。”
王氏一聽,也樂了,“那得讓你妹妹裁了,咱家就她有這本事。”
蔓娘聽了倒也點頭,“可不是,我這件衣服就讓妹妹給做了,可別按照我現在的身量做,不然連妹妹的衣服都要做進去了。”
聽她一說,王氏和瑾娘都笑個不停。
笑了一會,王氏又拿出一個小包,“這是我給你妹妹買的,你可不興眼紅。你妹妹都這麼大了,身上還沒幾件可身的衣服。”
“瞧娘說的,我出嫁前,妹妹不還是穿我的舊衣服,那次做新衣服都可著我來,現在想想妹妹小時候也沒穿過幾次新衣,我想著心裡也酸呢。”
王氏聽了也有些心酸,以前家裡日子不好過,有點錢都買了地,還借了不少外債,好不容易還了債,娶親出嫁,那一樣不用錢,折騰來去,今年才利索,家裡才算有些盈餘。現在一想也是,瑾娘從八歲起賣繡活,開始不掙幾個錢,後來活好,攢下一些,急用錢的時候給挪用了。現在想想那些錢都沒用在瑾娘身上。
一時間娘倆都想著以前虧欠瑾娘的。這其中跟瑾娘也有很大的關係。從來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瑾娘以前在家裡就是個小透明,雖說家人對這個妹妹很疼愛的,可是相對於慡利會爭取的蔓娘,瑾娘得到的關注就少了些。現在的瑾娘,雖說話語不多,可氣質的改變讓人不能忽視,受到的關注更多。
王氏打開包袱裡面是一塊月白棉布,還有一塊淺青色
“娘你就買這麼素的?”蔓娘看了問。
王氏把布料拿出來,“你懂什麼,咱們瑾娘秀氣,穿這個正襯,繡上花糙的,穿著可好嘞。我看縣城裡的小姐都穿這樣的呢。這料子還貴著呢。”
瑾娘摸了摸非常柔滑,這月白色也不是白色,是那種帶著一點點青色的白,顏色雖然素淡,可也不會顯得蒼白,她是真的喜歡,笑著對王氏說“娘選的正好,我正喜歡呢。”之前她害怕娘給她買那種紅藍花布的。現在看著王氏卻是非常會選東西的。
王氏看著瑾娘的神色笑了笑,她也是看了人家小姐穿的好看,才給買的,想著自家姑娘穿著肯定比那小姐穿的還要漂亮。
姐姐蔓娘在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回去了,瑾娘量了三個人的尺寸做衣服,那件暗紅色的花布很快就裁好了,用了幾日給王氏做了一件棉褙子,做的貼身,只稍微有些寬鬆,倒是很顯線條。袖口領口都繡了紅色暗花,王氏穿上看著年輕幾歲的樣子。也不怕天氣熱穿著在家裡走了幾圈,喜歡的不得了。
兩個嫂子看了,也喜歡,紛紛央求她給剪裁一下,兩位嫂子畢竟年輕。這花布有些暗,所以在領口袖口就用大紅花紋加上嫩色線繡的花鳥圖案,顏色活潑些。兩位嫂子年輕,穿上很是婀娜,看的兩個哥哥都直了眼。只可惜離冬日太遠,還不到穿棉袍的時候。
瑾娘用月白棉布做了褙子,領口袖口繡上梅花,跟下裙差的不多色的梅花黃色花蕊,更襯人清麗脫俗,瑾娘看著也是個大姑娘了,容貌更是多幾分顏色。
轉眼間就過了一個月,瑾娘一直在家給家人做衣服。等又趕上一月大集,被王氏拉著出去,就看見村子裡的女人穿的衣服款式跟她給王氏做的差不多。一問才知道,王氏跟人顯擺,到讓人學了差不多。原本一個個肥大都改了。行動更加自如,人也顯得精神。
一不小心引領一下時尚。
4、初入集市女人需謹慎
“哎呦,這是瑾娘吧,有一陣沒看見你了,看這姑娘俊的。”跟著王氏上了一起上大集的大車,車上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一見到她就不住嘴的說。
“三嬸子。”瑾娘微笑著打招呼,上了牛車坐在裡邊。
“他三嬸,你家杏的嫁妝準備好了嗎?下個月就是正日子裡吧。有什麼需要,你可吱聲。”王氏上了車坐在瑾娘旁邊。跟三嬸子就嘮嗑上了。
“都差不多了,就是總覺的少什麼,這不再上集上看看。”
“是得好好看看。”
瑾娘就在兩個女人的聲音中第一次來到古代大集。
下了車,兩人先去了蔓娘家的鋪子,蔓娘快要生產了,沒在這,瑾娘倒是看到姐夫了。姐夫張喜是個很精明的人,從小就在外邊討生活,從餐館當跑堂的,藥鋪抓藥的,幹過不少職業,等跟蔓娘結了婚,就準備自己做生意。折騰了一年多,鋪子也開了起來。
這是一間雜貨鋪子,什麼鍋碗瓢盆,針頭線腦的他這都買,還幫著代賣。
“娘,趕集呀。看需要什麼東西我給您包上。哈,這是瑾娘吧。”兩人剛走到櫃檯邊上,張喜就認出來了。笑呵呵的打招呼。
“我不要啥,順道,我過來看看,親家公親家母身體還硬朗吧。上次聽蔓娘說你娘病了,正好趕上瑾娘也病了,都沒過去看。”
“我娘已經好了,之前也聽說瑾娘病了,我娘還念叨來著呢。看著倒是好利索了。”
“呵呵讓親家母惦記了。等過些天我過去親自謝謝親家母。”估計蔓娘快生了,王氏可是要過去看看。
聽著王氏問著張喜蔓娘的飲食起居什麼,瑾娘也沒說話,她本來就不是個話多的,他們這邊風氣雖然不是那麼封建,可是對女子要求還是很嚴的。她並沒有及笄,還好些,也不好一個人上街,就是四處亂看讓愛嚼舌根的碰到,不定就編排不夠穩重,輕浮一類的。所以跟著王氏出來,她也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言行不當。
這些日子跟兩個嫂子接觸的也多了。多少聽聽誰家誰誰怎樣,那個女孩怎麼怎麼的。有些事情在她耳中完全是無所謂的事,可放在兩個嫂子嘴裡就是不好的話了,能聽出她們話里的鄙視,她這兩個嫂子還算好的,這時候人們沒什麼娛樂活動,村中的一些三姑六婆最愛說嘴,要是看到什麼閒話,那說起來才難聽呢,被說幾次名聲就該壞了,說親都不容易,瑾娘來到這裡對有些事情還不夠了解,所以小心翼翼生怕犯了什麼錯。
就是在現代芷晴也是有些體會的,她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因為父母的早逝沒少被村里人說道,雖說大家看她是個孤女同情居多,可是芷晴也看了很多,別的不說,如果誰家當媽的厲害了,跟人吵嘴多了,等說親的時候都會有人說那家當媽的那樣,估計姑娘也隨娘。不然誰家出了個酒鬼,一家跟酒就脫不了關係。就是現代介紹對象的時候還要查查底呢,更合況現在這個無比封建的古代。女子不宜,一切要謹言慎行。
王氏跟女婿說了會話,就辦事去了,臨走前張喜還是給包了一包點心。他這人做事精明,不肯吃虧,可對蔓娘是真心實意的,兩口子婚後也是十分幸福美滿的,他對丈人家也是很敬重的。
離開雜貨鋪,王氏特意帶著瑾娘在街上走一走,到處看看,這姑娘雖然要小心不能輕浮,可他們這小門戶講究不多,瑾娘也沒到及笄,看著也小,王氏也想著讓自家姑娘鬆快一下,左右有她跟著不會有什麼事。不過就是這樣,看著瑾娘小心謹慎的樣,心中也十分滿意。
今天瑾娘穿著一身半新青色麻布斜襟直袍,下面是那條暗紅棉布裙,同色的腰帶扎著倒顯得有些纖弱,頭上梳了雙丫髻,顯得十分稚嫩。皮膚白皙,臉上還有些消瘦有些單薄,不過看著乾乾淨淨利利落落。靠著王氏微低著頭,容貌倒是遮擋大半。
跟王氏去了一次布行在那買了些絲線,上次王氏在縣城收了一些布頭,裡面不乏好料,價格也不貴。也是王氏趕得巧,聽那布行的人說這些布頭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收呢,如果不是那家布行換了掌柜,清理一下,她倒是無法撿到這樣的好事,也正如此,王氏在哪買的布都便宜很多。以後想要占便宜恐怕就不能夠了。
當時聽到這個瑾娘心裡也嘆了一下,以前上學的時候就聽寢室的女同學說過,假如我到了古代怎麼怎麼樣,其中一個女生就說,按照一些小說中寫的,去布店收購舊布頭,做一些靠墊或者抱枕賣的肯定好,絕對能大掙一筆。
現在想想有些異想天開呢。她將瑾娘的記憶完全接受吃透才知道這些事情不是那麼好做的。不說這古人做事勤儉節約,那些舊布頭完全可以拿去利用,就家裡的舊衣壞的都不能穿了,母親也會留著。更合況那些舊布頭也是可以做東西的。香囊,荷包古人的手藝比現代還要好,家裡的兩位嫂嫂雖說沒有仔細學過,可用針線也是不含糊的,一些簡單的花樣還是會繡的,母親給的幾尺布做了衣服剩下的邊角料還小心的留著,哪是隨便扔的。就算布行不用,收購的人還是有的,只不過都跟布行夥計掌柜多少有些聯繫罷了,外人是插不進去的。瑾娘也是從王氏回來那高興的話語裡知道的,想必接受自己的提議也只是不想打消她的積極性罷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給瑾娘提了個醒,她對這個世界了解的還是不夠,現在生活條件雖然不是那麼好,可生活還是隨心的,還是慢慢融入的好。
繡活用的絲線,價格不便宜,縣城裡的價格更是加了一成,上次王氏就沒有買。
兩人在布行挑了一些絲線,瑾娘打量了一下,店的一角,是給代賣的小物件,荷包,汗巾,香囊,手帕,樣式很多,細看下,繡活都不賴,繡樣也只是那麼一些,心裡有些底,這些秀娘見識畢竟不多,那些花樣也只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她學過一些繪畫,對各種花,圖案,色彩搭配,還是弄的出來。只要圖案能保證,以她的手藝這方面還是很有前途的,她也能給家裡一些添補,看著王氏時不時的念叨攢錢給她準備嫁妝,她也想給爹娘減輕一些負擔。
5、初聽信息不明緣由
下午時分回到家,家裡爹爹嫂子都在,成海正在院子裡攆雞,弄的院子一陣灰土塵揚,王氏氣的拽過來就是兩巴掌,這小子一聲沒哭,歪著頭看著瑾娘還做鬼臉,那皮樣,看的人牙根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