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亞當的發言中規中矩,沒有直接懟上伯特·巴蒂,只是解釋了自己與幾次政治事件的關係。然後在當天,包括好友科幻作家羅伯特·喬丹以及大衛格芬都紛紛發表了支持亞當的言論,另外包括了斯皮爾博德代表的好萊塢一眾藝人,以及安妮等美偶出來的人氣明星和史蒂芬金代表的作家們,也在隨後的時間裡對媒體和報紙發表了支持亞當的言論。

  不得不說,到了如今,即使亞當自己不動手,以他的行業地位以及業內人氣,自然有著大量的人會為他站台。

  雖然伯特·巴蒂,並沒有在亞當自辨後息聲,甚至就最近的事件繼續發聲了幾次,但是因為亞當不再特意回復,加上眾明星為他站台,因此這個風波漸漸消弭。

  只是,雖然風波是消弭了,但是亞當卻在這個事件中,漸漸地在民間以及業內貼上了一個名叫平權的標籤。

  而在這個標籤被漸漸樹立起來的時候,那部被亞當寄予希望的情景喜劇《威爾和格蕾絲》也初步完成了劇本的創作,進入了演員試鏡的工作,當然這離最後上映的時間還遠著呢。

  但是,在另一個行業——金融以及網際網路,亞當和卡羅爾再次受到所有華爾街的關注,因為那個進戶可以稱作殺手鐧的東西——GG聯盟,終於出來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盈利問題將因此徹底解決,所有人都在好奇的關注著,這個叫做GG聯盟的東西到底帶給網際網路的將會是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怕和諧,這章簡略了很多東西沒有寫出來,真是遺憾啊。

  第一百八十三章

  《伊甸園正式開啟網際網路新時代!》就在春天剛剛來到美國的時候, 華爾街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個新聞,而他的配圖則是引用了前一天卡羅爾代表伊甸園召開的記者發表會上的配圖。

  在這篇文章中, 華爾街日報的首席評論家難得的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大唱讚歌, 要知道幾個月前,正是他看衰網際網路公司, 表示這是一波新的泡沫的開端, 因為大多數的的網際網路公司是找不到盈利點的,而對於一個商業公司來說, 無論他受到多大關注,有多少的群體,但是無法盈利,就是他最大的問題。

  但是顯然, 這個所有網際網路公司, 最大的麻煩和短板, 因為伊甸園創立的網絡GG聯盟而被最終補足,這也就宣告了網際網路公司不再是只會燒錢, 而無法提供盈利的公司,這將極大的促進網際網路產業的大、躍、進, 可以想像在此之後, 網際網路產業將會出現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把伊甸園稱作網際網路行業的救世主也絕對不算誇張,而自然, 這個重大的改變,也將會極大地提升伊甸園本身的商業價值,和行業地位。

  不得不說, 伊甸園這悄然的一個動作,改變了一個行業的發展,也讓無數原本並不看好網際網路產業的華爾街投資公司,再次將視線投入網際網路公司。

  ……

  而這一切的源頭卻是在昨天,網際網路的執牛耳者——伊甸園瀏覽器公司的總經理卡羅爾·安德森正式召開記者發布會,並且通過媒體宣布,由伊甸園創立的網絡GG聯盟,正式成立!從此網際網路公司正式進入可盈利時代。

  網絡GG聯盟,便是集合了網絡的媒體資源(主要是各個商業性質的網站)組成聯盟,通過聯盟組建的平台幫助GG主實現GG投放,並進行GG投放數據監測統計,GG主則按照網絡GG的實際效果向聯盟會員支付GG費用的網絡GG組織投放形式。

  其實簡單地說,就是利用一個平台,將需要打GG的GG主,以及需要盈利的聯盟會員(盈利性網站),聯繫起來,打造成一種三贏的方式。

  要知道在網際網路初期,隨著網民越來越多,本該繁榮發展的網際網路產業卻因為找不到盈利點而發展遲緩,除了伊甸園一枝獨秀以外,沒有什麼其他比較引人注目的商業性質的網際網路公司。

  而伊甸園的主要盈利卻是在銷售安裝軟盤以及企業用戶上,雖然有數以千萬的使用人數,近乎壟斷了整個網際網路的瀏覽器市場,但是每年的盈利卻不過數千萬,與它的股價相比有著極大的差距,甚至一度被稱作泡沫型公司,市場稍有變動,就可能導致股價大跌,公司破產的風險。

  但是,顯然伊甸園不甘於這個結果,在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另闢蹊徑,看到了網際網路公司一個巨大的盈利點——GG。

  要知道像是伊甸園,每天有數以百萬的人會通過它來進入網際網路,而點擊次數更是超過千萬。

  這是何等龐大的數據,要知道九十年代的美國,能夠使用電腦的不能說全部,但是大多數都是消費群體,是GG商最最中意喜歡的群體。

  這麼一個龐大的群體,讓自己的產品每天出現在他們視線的角落,即使每次都是被迫且短時間看到,但是只要進入視線那就會形成印象,久而久之自然便達到了GG的效果。

  可以說,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卻在很長時間裡沒有人想到,而伊甸園做到了,他將勢必改變整個網際網路的格局,從此商業性網際網路公司,將不再是只能燒錢,而無法盈利的雞肋公司。

  受此影響,伊甸園股票乘勢大漲,重新收復30億美元的市值,並且在隨後的一個月里,連連闖關,直接突破40億美元,甚至大量的媒體預測,伊甸園將在年內市值便會突破50億美元的關卡,實在是讓人驚愕至極。

  而原本IPO計劃不算太順利的浪潮也在GG聯盟推出以後,受到了華爾街熱捧,無數的知名金融公司都願意為其操作上市事宜,可謂一場絕地大反擊。

  ……

  不過,顯然伊甸園並沒有想要就此罷手,就在四月初,伊甸園宣布正式提供最新一版的企業應用軟體,這版企業應用軟體,相對於初版來說有了近乎改頭換面一般的驚人變化,不僅在穩定性上要超過初版,填補了初版的數個bug,同時在功能上也是有了極大地提升,並且開始與普通版拉開了距離。

  這款企業版伊甸園瀏覽器獲得了權威周刊4.9分的超高分(總分為5分),而其反應就是在短短一個月內收穫了1億美元出頭的合同。

  而伊甸園在1995年春天的接連大動作,獲得了業界的極大讚賞,許多金融雜誌將其稱作“網際網路領域的微軟”,甚至由於企業版伊甸園瀏覽器因為和Linux作業系統的合作,已經能夠達到部分替代的作用,因此以財富雜誌為代表的的經濟刊物,開始高呼‘微軟時代/作業系統時代已經結束’,網際網路將正式進入瀏覽器時代,而伊甸園即將引領這個不可思議的瘋狂時代。

  與此同時部分金融分析家也紛紛做出動作,他們開始將Microsoft的股票從推薦名單上撤除,一時間Microsoft微軟頗有種風聲鶴唳之感。

  整個市場都在漸漸拋棄微軟,股價在這股風潮的影響下,開始了一次急降,公司的估值短短三天的時間便跌掉百億,而最恐怖的是,這股跌潮並沒有停歇的態勢,甚至隨著各個媒體的轉進,而越發的擴大,如果微軟繼續保持沉默的話,那麼它所受到的損失將是他的股東所無法承受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