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周寶已經九歲,在山谷小學讀書,養得白白嫩嫩,只是不胖。
“寶兒不吃給阿母!”全身上下一身紅的傻妞說著就要去端兒子的瓷碗。
“啪!”周母的筷子一下就敲到傻妞頭上。“吃吃吃!你還吃,看你現在都胖成啥樣了?”
傻妞前半生餓狠了,到了山谷後,儘管可以敞著肚皮吃飯,傻妞卻沒有飽的感覺。吃得太多的後果是體重超標,傻妞的體重都快和她的身高相等了,傻妞身高有151厘米。
周母害怕這個傻媳婦將胃撐破,不得不控制傻妞的飯量。
“寶兒他奶,這大過年的,就別打傻妞了。”周大提醒老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
“哎,我也不想打啊,寶兒都這麼大了,這當娘的還這麼傻乎乎,如果不看住,過個年吃撐死,不得給山谷人笑掉大門牙?”周母端回孫子的瓷碗,自己扒拉孫子剩下的食物。
以前的日子太過窮苦,周母如今即便依靠兒子周成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平時依然不肯浪費丁毫食物。
“親奶!親爺!寶兒想約虎兒一起去拜年。”周寶嘴裡的虎兒是鄰居家的孫子,比周寶大一歲,兩人是同班同學。
“去吧!去吧!”周大和藹的答應孫子,周成至今未婚,沒有周家血緣的周寶依然是周家的寶貝疙瘩。
周寶走了兩步,想了想,回頭又跟喝著湯圓湯的傻妞告別:“阿母!寶兒先出去拜年了。”
對這個小時候經常搶自己食物的木呆呆母親,寶兒實在尊敬不起來,不過學校教導要尊長,寶兒出門還是要跟傻母親說一聲。
“拜年?我也要去!”傻妞眼睛一亮,丟下碗就要跟兒子出去,她忽然記起,出去拜年是有零食吃的。只要有東西吃,傻妞都想去。
想當初一個走方貨郎用塊麥餅誘惑,傻妞貪吃被引誘,跟著貨郎到野地里野合懷上了寶兒。
周寶額頭黑線,萬分後悔自己剛才告別多此一舉。
“啪!”傻妞頭上又挨了周母一下。“寶兒這般小輩去拜年,你摻乎什麼勁!呆會親戚都要來,你給我留家裡燒茶水招待!”
傻妞最怕周母,見周母怒氣沖沖,縮著脖子不敢吱聲,周寶趕緊開溜。
周大當初投奔兒子周成時,將兩個舅子,一個堂弟,一個表姑四家一併帶來。那幾家都居住在南埠。
除了表姑,周大是家族中的最年長者,每年正月初一。兩舅子和堂弟一家大小都要先到周成家拜年,等他們上過門,周大一家才能到南埠給表姑拜年。
周家因為周成,跟大壯和葛木匠三家是山谷居民中地位最高的住戶。來周成家中拜年的左鄰右舍很多。
周母準備了許多年貨,年貨之中,紅薯干是必不可少。周家一家大小,除了傻妞,都已不將紅薯幹當成珍貴食物,不過紅薯干依然占據周家記憶中最美味的美好印象。
“叔父叔母新年好!”一身新衣的大壯夫妻牽著大兒子、二兒子,抱著小兒子來周家拜年了。
大壯如今不但是山谷總管,還跟吳大一起管理鄭楚兩人名下產業,是山谷最有實權的人物。每年大年初一,大壯都要給山谷士官的家屬拜年。士官們駐守各地,不能回來跟親人團聚。大壯作為山谷總管事,代表鄭楚兩人對各家進行慰問。
“黃總管新年好!”周大夫妻連忙將四人迎進家門,拿出果子招待兩個大孩子。
“哎呦呦!這孩子虎頭虎腦模樣,養得多好啊!”周母將葛二妞手中一周多歲的孩子抱過來一陣猛親,一邊親一邊贊。“二妞,你可真有福氣!”
大壯小兒不怕生人,周母親他,小孩子樂得手舞足蹈,小嘴咯咯嬉笑。
葛二妞跟姐姐不一樣,葛大妞胎胎是女娃,葛二妞胎胎是男娃,葛木匠談論起外孫外孫女,就會發表一通感慨,為啥老天不給他兩個女兒生的孩子平均一下性別。
“以後局勢會安定下來,你家周成今年春天就可以成婚,到明年,叔父叔母也可以抱上大胖小子。”大壯在旁邊湊趣。
“我家周成今年春天可以成婚?”周大夫妻眼睛亮了起來。
周成在兩年前定了婚,女方身世非常顯赫,只因為吳國這兩年連續對趙齊魯燕四國作戰,周成忙於帶兵打仗,沒有時間成婚。
田王后去唐地巡邏,對駐守在唐的周成有好感。回到康城後,就請范津出面做媒,將最小的妹妹說給了周成。
田王后將小妹嫁給周成,一是看中周成人品,二是為了自己腹中孩子。畢竟田王后除了依靠鄭楚,在王庭之中沒有根基。為人母總會為自己孩子考慮,跟實權將領聯姻,自己兒子將來的儲君位置更有保障。
田王后之意,鄭鈺銘和楚朝輝非常明白。本來鄭楚不想軍隊將官跟世家貴族多有牽連,不過周成不是曾游,對鄭楚兩人的忠心不比衛青和霍思中差到哪裡。周成跟王室聯姻,不會破壞現有體制。周成是現有體制的受益人。周成本性仁厚,最會飲水思源,是維護鄭楚兩人制定的政治體制的中堅力量。
“嗯,應該八、九不離十。”大壯肯定。
吳國王庭去年夏天伐燕時就已經做出決定,兼併了燕國後,接下來兩年必須休養生息。不需用兵,周成當然有空成親。周成過完年已經二十九歲,跟周成同齡的馬仁去年年底已經成婚,妻子是咽喉口衛家姬女衛蔻。
“嘿嘿!太好了!”周大夫妻傻笑。
上午九點左右,周家親戚在山谷入口門衛處用腰牌登記入谷。周家親戚在南埠大都是務農,農忙再找點臨時工乾乾賺點工錢,生活過得都不錯。
“大哥,咱們老家應該安寧了吧?”周大的堂弟給堂兄堂嫂拜了年,急忽忽地提問。
“當然安寧了,老弟你想回去?”周大奇怪地看著自己堂弟,老家現在可是殘破不堪。
周家祖籍在魯國,離唐國邊境不遠。魯國在前年年末被吳國併入版圖。吳國兼併了魯國後,周成曾派人到家鄉探訪親友。那些呆在魯國的周家親友人數少了三分之一,不是餓死就是死於戰亂。活下來的人也是多虧周家托人送去的錢糧救濟。
“人老了,想落葉歸根。”周大的堂弟比周大隻小一歲,也已經有五十出頭,因為以往生活太苦,滿頭頭髮都已經花白。
“可是咱們那裡要重頭再建。”周大勸說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們那裡歸了吳,不就跟南埠這裡一樣?總歸是種田唄。”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個孩子,只有老大願意跟著回去,南埠的地留著給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碼算好了。
南埠人口湧入太多,良田不夠分配,一些新婚立戶的年輕人開始分不到二十畝土地。吳國兼併齊魯之後,蔚山郡守鼓勵齊魯的原住民返鄉種田。齊魯經過多年征戰,兩地人口已經少了三分之一。新兼併的齊魯燕三地,每戶可以分配到三十畝土地,賦稅享受三年優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稅。
“這樣也好,過了春節,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現在生活再好,割不斷對故土的感情。
春節過後,周大包了條帆船,載著原來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幾個親友回了趟家鄉。探親結束,選擇留在故鄉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紀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華比殘破的故土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這年春天終於成親,婚禮在山谷舉行。吳王笙夫妻、鄭楚兩人、王庭顯要,只要能抽出時間的山谷出身權貴,都到場觀禮祝賀。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禮形式。在蔚山地區,百慕婚禮被許多年輕人看好,逐漸成為蔚山地區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禮從蔚山向吳國其他各地擴散,百年之後,百慕婚禮成為華漢帝國主流。
周成婚後,妻子沒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隨丈夫駐守邊疆。周成一直為華漢帝國守衛疆土,直到年老卸職,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兒一女,不過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兒女,而是他兄長名下的兒子周寶。
周寶讀書有成,參加提拔考試獲得第二名,之後派到地方任職,最終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員。
第197章 番外5
大帝二年春天,昔日的許國王都城內熱鬧非凡,走在大街上的人增多,許多人都奔往一個地方,城中的大戲院。
四年前,許國國主以保留王室財產和爵位,將許國國土以一百萬金的價格賣給了吳國。許國國主之所以如此識時務,一是屈服於吳國強大武力,二是許國國主的堂侄,在吳國當地方官的申落從中遊說,使得吳國沒有刀兵相見就和平兼併了許國。
許國被兼併後,吳國的利農政策和措施在許地推行。蔚山的一些商人涌到了許地開辦工廠和作坊。因為許地沒有經受戰亂,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經濟比齊魯燕三地繁榮。許國昔日的都城,比以往要繁華得多。
許都大戲院門口聚集著許多人,人們大都在戲院門口的海報前指指點點,高聲交談。也有幾個不參與議論,或蹲或站在旁邊觀察路人。
“這位大人,可要戲票?”蹲在戲院門口的中年人忽然跳起,攔著一位手握摺扇的路人。
“什麼戲票?”路人穿著精緻,五官清秀,看著樣貌是二十五六歲。路人身後還跟著兩個五大三粗的隨從,一個隨從手上托著一個鳥籠,一個隨從手上牽著一隻黑狗。這架勢,一看就是有錢有身份的世家子出門閒逛。
“花木蘭的戲票!您瞧,這圍在戲院門口都是等退票的戲迷。”中年人指了指戲院大門,中年人是個戲票販子。
“二謝來演出了?”路人側臉一看,只見海報上畫著兩名戎裝戰士。一位英氣,一位清秀,人物是西洋畫法,畫得很逼真。在海報左側,赫然用朱紅寫著戲曲名——花木蘭。
“大人原來是行家,知道二謝!哈哈,小的這票可是賣對人了!這票只能賣給謝大家的知音!”票販子奉承。
聚在戲院門口的戲迷嫌黃牛票價太高,都在觀望,指望黃牛販子賣不出後能降價賣給他們。票販子想攫取高利潤,耐心蹲守在戲院門口等待肥羊。票販子注意行人,就是想從中找到肥羊。
路人挑挑眉,票販子的奉承很受用。“多錢一張票?”
“普通座五金一張,貴賓座十金一張,大人要哪種票?”票販子報上戲票價錢,戲院出售的戲票被他每張翻了十倍。
“貴賓座有幾張?”路人漫不經心的擺弄手上摺扇,沒跟票販子討價還價。
“小的這裡有兩張。”票販子心臟在劇烈跳動,他渴望交易成功。
貴賓座位的戲票一張只要一金元,賣出一張可以賺到九金元,兩張便是十八金。許都城中工人的月工資基本在5金左右,成功賣出兩張戲票,抵得上工廠作坊的工人累死累活工作三個多月。
“寶兒不吃給阿母!”全身上下一身紅的傻妞說著就要去端兒子的瓷碗。
“啪!”周母的筷子一下就敲到傻妞頭上。“吃吃吃!你還吃,看你現在都胖成啥樣了?”
傻妞前半生餓狠了,到了山谷後,儘管可以敞著肚皮吃飯,傻妞卻沒有飽的感覺。吃得太多的後果是體重超標,傻妞的體重都快和她的身高相等了,傻妞身高有151厘米。
周母害怕這個傻媳婦將胃撐破,不得不控制傻妞的飯量。
“寶兒他奶,這大過年的,就別打傻妞了。”周大提醒老婆,今天可是大年初一。
“哎,我也不想打啊,寶兒都這麼大了,這當娘的還這麼傻乎乎,如果不看住,過個年吃撐死,不得給山谷人笑掉大門牙?”周母端回孫子的瓷碗,自己扒拉孫子剩下的食物。
以前的日子太過窮苦,周母如今即便依靠兒子周成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平時依然不肯浪費丁毫食物。
“親奶!親爺!寶兒想約虎兒一起去拜年。”周寶嘴裡的虎兒是鄰居家的孫子,比周寶大一歲,兩人是同班同學。
“去吧!去吧!”周大和藹的答應孫子,周成至今未婚,沒有周家血緣的周寶依然是周家的寶貝疙瘩。
周寶走了兩步,想了想,回頭又跟喝著湯圓湯的傻妞告別:“阿母!寶兒先出去拜年了。”
對這個小時候經常搶自己食物的木呆呆母親,寶兒實在尊敬不起來,不過學校教導要尊長,寶兒出門還是要跟傻母親說一聲。
“拜年?我也要去!”傻妞眼睛一亮,丟下碗就要跟兒子出去,她忽然記起,出去拜年是有零食吃的。只要有東西吃,傻妞都想去。
想當初一個走方貨郎用塊麥餅誘惑,傻妞貪吃被引誘,跟著貨郎到野地里野合懷上了寶兒。
周寶額頭黑線,萬分後悔自己剛才告別多此一舉。
“啪!”傻妞頭上又挨了周母一下。“寶兒這般小輩去拜年,你摻乎什麼勁!呆會親戚都要來,你給我留家裡燒茶水招待!”
傻妞最怕周母,見周母怒氣沖沖,縮著脖子不敢吱聲,周寶趕緊開溜。
周大當初投奔兒子周成時,將兩個舅子,一個堂弟,一個表姑四家一併帶來。那幾家都居住在南埠。
除了表姑,周大是家族中的最年長者,每年正月初一。兩舅子和堂弟一家大小都要先到周成家拜年,等他們上過門,周大一家才能到南埠給表姑拜年。
周家因為周成,跟大壯和葛木匠三家是山谷居民中地位最高的住戶。來周成家中拜年的左鄰右舍很多。
周母準備了許多年貨,年貨之中,紅薯干是必不可少。周家一家大小,除了傻妞,都已不將紅薯幹當成珍貴食物,不過紅薯干依然占據周家記憶中最美味的美好印象。
“叔父叔母新年好!”一身新衣的大壯夫妻牽著大兒子、二兒子,抱著小兒子來周家拜年了。
大壯如今不但是山谷總管,還跟吳大一起管理鄭楚兩人名下產業,是山谷最有實權的人物。每年大年初一,大壯都要給山谷士官的家屬拜年。士官們駐守各地,不能回來跟親人團聚。大壯作為山谷總管事,代表鄭楚兩人對各家進行慰問。
“黃總管新年好!”周大夫妻連忙將四人迎進家門,拿出果子招待兩個大孩子。
“哎呦呦!這孩子虎頭虎腦模樣,養得多好啊!”周母將葛二妞手中一周多歲的孩子抱過來一陣猛親,一邊親一邊贊。“二妞,你可真有福氣!”
大壯小兒不怕生人,周母親他,小孩子樂得手舞足蹈,小嘴咯咯嬉笑。
葛二妞跟姐姐不一樣,葛大妞胎胎是女娃,葛二妞胎胎是男娃,葛木匠談論起外孫外孫女,就會發表一通感慨,為啥老天不給他兩個女兒生的孩子平均一下性別。
“以後局勢會安定下來,你家周成今年春天就可以成婚,到明年,叔父叔母也可以抱上大胖小子。”大壯在旁邊湊趣。
“我家周成今年春天可以成婚?”周大夫妻眼睛亮了起來。
周成在兩年前定了婚,女方身世非常顯赫,只因為吳國這兩年連續對趙齊魯燕四國作戰,周成忙於帶兵打仗,沒有時間成婚。
田王后去唐地巡邏,對駐守在唐的周成有好感。回到康城後,就請范津出面做媒,將最小的妹妹說給了周成。
田王后將小妹嫁給周成,一是看中周成人品,二是為了自己腹中孩子。畢竟田王后除了依靠鄭楚,在王庭之中沒有根基。為人母總會為自己孩子考慮,跟實權將領聯姻,自己兒子將來的儲君位置更有保障。
田王后之意,鄭鈺銘和楚朝輝非常明白。本來鄭楚不想軍隊將官跟世家貴族多有牽連,不過周成不是曾游,對鄭楚兩人的忠心不比衛青和霍思中差到哪裡。周成跟王室聯姻,不會破壞現有體制。周成是現有體制的受益人。周成本性仁厚,最會飲水思源,是維護鄭楚兩人制定的政治體制的中堅力量。
“嗯,應該八、九不離十。”大壯肯定。
吳國王庭去年夏天伐燕時就已經做出決定,兼併了燕國後,接下來兩年必須休養生息。不需用兵,周成當然有空成親。周成過完年已經二十九歲,跟周成同齡的馬仁去年年底已經成婚,妻子是咽喉口衛家姬女衛蔻。
“嘿嘿!太好了!”周大夫妻傻笑。
上午九點左右,周家親戚在山谷入口門衛處用腰牌登記入谷。周家親戚在南埠大都是務農,農忙再找點臨時工乾乾賺點工錢,生活過得都不錯。
“大哥,咱們老家應該安寧了吧?”周大的堂弟給堂兄堂嫂拜了年,急忽忽地提問。
“當然安寧了,老弟你想回去?”周大奇怪地看著自己堂弟,老家現在可是殘破不堪。
周家祖籍在魯國,離唐國邊境不遠。魯國在前年年末被吳國併入版圖。吳國兼併了魯國後,周成曾派人到家鄉探訪親友。那些呆在魯國的周家親友人數少了三分之一,不是餓死就是死於戰亂。活下來的人也是多虧周家托人送去的錢糧救濟。
“人老了,想落葉歸根。”周大的堂弟比周大隻小一歲,也已經有五十出頭,因為以往生活太苦,滿頭頭髮都已經花白。
“可是咱們那裡要重頭再建。”周大勸說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們那裡歸了吳,不就跟南埠這裡一樣?總歸是種田唄。”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個孩子,只有老大願意跟著回去,南埠的地留著給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碼算好了。
南埠人口湧入太多,良田不夠分配,一些新婚立戶的年輕人開始分不到二十畝土地。吳國兼併齊魯之後,蔚山郡守鼓勵齊魯的原住民返鄉種田。齊魯經過多年征戰,兩地人口已經少了三分之一。新兼併的齊魯燕三地,每戶可以分配到三十畝土地,賦稅享受三年優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稅。
“這樣也好,過了春節,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現在生活再好,割不斷對故土的感情。
春節過後,周大包了條帆船,載著原來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幾個親友回了趟家鄉。探親結束,選擇留在故鄉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紀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華比殘破的故土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這年春天終於成親,婚禮在山谷舉行。吳王笙夫妻、鄭楚兩人、王庭顯要,只要能抽出時間的山谷出身權貴,都到場觀禮祝賀。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禮形式。在蔚山地區,百慕婚禮被許多年輕人看好,逐漸成為蔚山地區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禮從蔚山向吳國其他各地擴散,百年之後,百慕婚禮成為華漢帝國主流。
周成婚後,妻子沒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隨丈夫駐守邊疆。周成一直為華漢帝國守衛疆土,直到年老卸職,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兒一女,不過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兒女,而是他兄長名下的兒子周寶。
周寶讀書有成,參加提拔考試獲得第二名,之後派到地方任職,最終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員。
第197章 番外5
大帝二年春天,昔日的許國王都城內熱鬧非凡,走在大街上的人增多,許多人都奔往一個地方,城中的大戲院。
四年前,許國國主以保留王室財產和爵位,將許國國土以一百萬金的價格賣給了吳國。許國國主之所以如此識時務,一是屈服於吳國強大武力,二是許國國主的堂侄,在吳國當地方官的申落從中遊說,使得吳國沒有刀兵相見就和平兼併了許國。
許國被兼併後,吳國的利農政策和措施在許地推行。蔚山的一些商人涌到了許地開辦工廠和作坊。因為許地沒有經受戰亂,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經濟比齊魯燕三地繁榮。許國昔日的都城,比以往要繁華得多。
許都大戲院門口聚集著許多人,人們大都在戲院門口的海報前指指點點,高聲交談。也有幾個不參與議論,或蹲或站在旁邊觀察路人。
“這位大人,可要戲票?”蹲在戲院門口的中年人忽然跳起,攔著一位手握摺扇的路人。
“什麼戲票?”路人穿著精緻,五官清秀,看著樣貌是二十五六歲。路人身後還跟著兩個五大三粗的隨從,一個隨從手上托著一個鳥籠,一個隨從手上牽著一隻黑狗。這架勢,一看就是有錢有身份的世家子出門閒逛。
“花木蘭的戲票!您瞧,這圍在戲院門口都是等退票的戲迷。”中年人指了指戲院大門,中年人是個戲票販子。
“二謝來演出了?”路人側臉一看,只見海報上畫著兩名戎裝戰士。一位英氣,一位清秀,人物是西洋畫法,畫得很逼真。在海報左側,赫然用朱紅寫著戲曲名——花木蘭。
“大人原來是行家,知道二謝!哈哈,小的這票可是賣對人了!這票只能賣給謝大家的知音!”票販子奉承。
聚在戲院門口的戲迷嫌黃牛票價太高,都在觀望,指望黃牛販子賣不出後能降價賣給他們。票販子想攫取高利潤,耐心蹲守在戲院門口等待肥羊。票販子注意行人,就是想從中找到肥羊。
路人挑挑眉,票販子的奉承很受用。“多錢一張票?”
“普通座五金一張,貴賓座十金一張,大人要哪種票?”票販子報上戲票價錢,戲院出售的戲票被他每張翻了十倍。
“貴賓座有幾張?”路人漫不經心的擺弄手上摺扇,沒跟票販子討價還價。
“小的這裡有兩張。”票販子心臟在劇烈跳動,他渴望交易成功。
貴賓座位的戲票一張只要一金元,賣出一張可以賺到九金元,兩張便是十八金。許都城中工人的月工資基本在5金左右,成功賣出兩張戲票,抵得上工廠作坊的工人累死累活工作三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