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鈺銘對符疇評價客觀,可霍思華卻不這樣認為,她覺得鄭鈺銘隨便哪方面都是優秀的,都是完美的。跟鄭鈺銘相似,當然就是絕大優點了。所以霍思華還沒有見到符疇,就對符疇有了很大好感。

  霍思華跟符疇的第一次正式見面是在衛府,衛蔻的族叔衛舒慶府邸,也是學長衛仲之家。應衛蔻邀請,霍思華到衛府作客。

  當時衛舒慶和衛仲正在前廳招待楊賀和符疇,霍思華和衛蔻不知,兩人邊走邊說著趣事,才說到高興處,廳房就響起驚呼聲。衛蔻拉著霍思華進入一看,臉色通紅的符疇正手足無措,符疇將一隻貴重的杯子打碎了。

  本就對符疇這個名字有印象的霍思華,看到外表清秀,皮膚白皙的本人,好感度刷刷直冒,少女情竇初開,當即就將符疇記在心上。之後的衛府飲酒辯論,也讓霍思華見識到了符疇在古文方面的造詣,這讓古文知識欠缺的霍思華生出敬佩。那時的霍思華,對衛仲沒有一點特殊感情。

  這段情愫來得很快,去得也俐落。蔚山瀑布魁吉行刺現場,當霍思華知道符疇是為了找兩位大人復仇才來的吳國,那點好感立馬煙消雲散。

  十四歲的霍思華雖不懂男女之情,卻曾做了拓箐的感情導師。霍思華參照蘇婦對姻緣的看法,加上自己對感情的朦朧理解,給了拓箐三條美好婚姻形成的建議。一是具備父母之命,二是要有媒妁之言,三是兩情相悅,具備這三種條件的姻緣便是神仙眷屬。

  隨著年齡的增加,霍思華發覺,三種條件中的兩情相悅才是美滿婚姻的堅實基礎。身邊婚姻幸福的范津夫妻,吳王笙夫妻,余奎拓箐夫婦,無一不是如此。

  結成對郎的鄭楚兩人更不要說了,感情深厚是大秦大陸上任何一對夫妻不可比擬。

  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只有彼此,沒有第三人穿插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之中。

  趙軒秘密派人來吳國想求娶霍思華時,霍思華反應非常強烈。

  霍思華一直幫助鄭鈺銘處理公務文件,深知吳國跟趙國的本質關係。趙國是吳國潛在的第一大威脅強國。霍思華在蔚山看到趙軒,對這個精明俊武的國主帶了主觀偏見,相當沒有好感。

  之後鄭鈺銘被魁吉刺殺險些喪命,霍思華更是把將魁吉帶到蔚山來的趙軒恨了徹底。

  對趙軒沒有好感的霍思華當然不會有愛慕之心,另外,趙軒擁有眾多妻妾的事實,也是霍思華反感趙軒的主要原因。

  趙軒的求婚被鄭鈺銘否決後,霍思華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思索之後,霍思華豁然發現,大秦上流社會一對一的婚姻是相當稀少,一對一婚姻最多體現在社會下層。男性只要有點社會地位或者手中富餘,大半會納妾,就連本是小商人的吳牧,都是有兩個小妾的。

  鄭鈺銘和楚朝輝對三個義子女的婚姻態度非常開明,明確提出三人婚姻自主,擁有婚姻自主權的霍思華心中有了決定,今後的婚姻對象不求他身份地位多麼高貴,身價財富多麼富裕,只求對方跟自己心意相通,能一生一世相守到老。

  一生一世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實現,那必須用一生來證明。霍思華無法看清求娶人是嘴上保證承諾,還是行動確保誓言。求娶霍思華的世家豪門都有承諾,會以百慕國婚禮相迎。怎麼分辨一心一意的人,讓霍思華很煩惱。

  承諾一心一意的人很多,但是讓霍思華感受到,以她才學為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比她大八歲的衛仲。

  “就因為衛仲出處以你為榮?”鄭鈺銘對衛仲不太了解,記憶里的印象好像是個慡朗的學子,外表也很周正。

  “是的!”霍思華跟衛仲的族妹衛蔻是好朋友,和衛仲經常碰面。

  衛仲對霍思華一向有讚譽,吳王笙四年提拔考試之前,在許國王公子申落面前大誇特誇了霍思華。仿佛霍思華的聰明讓他臉上有光無數。

  第二屆提拔考試之後,衛仲被分配在蔚山達城當了郡守公孫期的助手,兩年後被公孫期推薦升任達城主事。

  木頭跟長鬢毛在康城呆不習慣,鄭鈺銘只能將木頭跟長鬢毛放在銘輝山谷。經常回銘輝山谷探望的霍思華,每次回蔚山,衛仲總會知曉,總會想法見上霍思華一面。

  剛開始,霍思華還當衛仲是以學長身份關心學妹,是同窗情誼。時間長久,加上衛仲一直沒有議親,聰明的霍思華馬上領悟到衛仲頻繁拜訪的用意。

  “沒想到思華會選擇衛仲。”鄭鈺銘晚上跟楚朝輝說起這事心有不甘。

  衛仲在當年的提拔考試只考到二十名,比起才華橫溢的楊賀和符疇差遠了。

  “思華選擇不錯,衛仲是個心胸寬廣的好兒郎。”楚朝輝聽完卻讚揚起霍思華。“不但衛仲本人不錯,衛家家主衛舒慶也是睿智之人,思華嫁進衛家不會嫁錯。”

  衛舒慶的眼光看得很遠,衛國滅亡之後,毅然帶著家族定居吳國。楚朝輝對衛舒慶最滿意的是幫著搞定了公子適,讓公子適成了吳國牽制趙國的重要籌碼。

  “唉!我怎麼覺得誰都配不上思華?”鄭鈺銘嘀咕。

  霍思華是鄭鈺銘費了心血培養出來的,眼看自己的心血要嫁進別家,鄭鈺銘有了丈人丈母娘心態。

  吳王笙八年春天,霍思華跟衛仲舉行了婚禮,婚禮形式也是百慕婚禮。鄭鈺銘和楚朝輝給予霍思華的陪嫁是名下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

  經過十年發展,鄭鈺銘跟楚朝輝兩人名下所屬公司資產急劇膨脹,每年紅利高達上百萬金。衛青跟霍思中成親時,鄭楚兩人送的賀禮也是百分之五股份。

  衛仲迎娶了霍思華後,當年就被調到趙國管理趙國地方政務,霍思華隨同夫君上任,在趙王都開辦了男女混合綜合大學,霍思華為大學院長。

  吳國平定天下,改國號華漢,衛仲又從趙地調回中央,提拔為工商司司長。霍思華則被任命為教育司司長,為華漢帝國中央第一位女性高官,自此,帝國女性開始走上從政之路。

  華漢帝國歷史上對霍思華的記載很多,霍思華除了在學術上貢獻很大,她還生育了六個孩子。六個孩子中有四男二女,六個孩子長大後,在各領域都取得非凡成就。

  讓世人感覺有趣的是,霍思華和衛仲的六個孩子姓了四個姓,分別是衛、霍、鄭、楚。衛家孩子祭祀時,必須同時祭祀五家祖先。這五家祖先分別是父親之祖,舅舅舅夫之祖,兩個姥爺之祖。千年之後,華漢大陸上之上,還有衛霍鄭楚四姓的後人祭祀五祖的習俗。

  第194章 番外3上

  吳王笙五年,十月初的一個上午,趙軒躺在書房一張藤椅上,手裡翻著一份報紙。聽到門口響動,抬頭看見一身出門見客打扮的姬妾,臉色不由微沉。

  “殿下!時候不早了!”嬡姬朝趙軒行了個禮,小聲提醒。趙軒是趙國名義上的國主,但在康城,只能以爵位相論,趙軒爵位是公爵,雖跟吳王笙爵位一樣,卻不能以君王身份稱呼。

  趙軒將報紙‘嘩啦’朝旁邊一扔,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視院中,一眼望見在院中打掃落葉的兩個男寵,又是一陣氣悶,轉頭恨聲回答嬡姬:“什麼時候不早,你愛去便去,孤沒那閒心赴什麼生辰慶宴!”

  說完又坐回躺椅看他的報紙。

  嬡姬靜立無語,等了一會才行禮退出。

  趙軒不願去參加吳王的生日慶宴,嬡姬卻不得不去。如今一家人形似軟禁,跟吳王庭關係鬧僵沒什麼好處。

  趙軒自己閉門不出,拒絕吳國王庭的一切邀請。心中卻希望嬡姬多跟吳王庭權貴走動,能為他帶回各種報紙上沒有的信息。

  嬡姬深諳趙軒意思,行為跟趙軒相反,在康城上流社會很活躍,只要有邀請必定參加。到康城一年時間,已經跟田王后、拓箐、葛大妞、霍思華等貴婦名嬡熟識。

  “夫人早!”在趙軒院子裡打掃衛生的兩個男寵見嬡姬出來,連忙放下笤帚行禮。

  “早,府中人手欠缺,讓兩位樂者辛苦了。”嬡姬一臉和藹跟兩男寵打招呼。男寵原來是以樂師身份被趙軒養在王宮後院。

  兩男寵見嬡姬跟他們說客氣話,連聲說著不敢,態度態度唯唯諾諾。嬡姬如今掌管府中一切事務,身份跟主婦相當,仰人鼻息的男寵可不敢得罪嬡姬。

  兩男寵原來在趙王宮就不曾被趙軒臨幸過,到了吳國康城後,趙軒更是不看這兩人一眼。身份尷尬的兩人在府中呆得膽戰心驚,嬡姬吩咐他們幹活,倒讓兩人心中安心許多。

  嬡姬見兩男寵和自己小心翼翼,嘴角不由微揚。趙軒跟嬡姬都是赤手空拳來到吳國,身邊沒有帶任何錢物。

  康城的居所為鄭鈺銘安排,日常開支按趙軒的爵位等級由吳國王庭撥給公爵級待遇薪金。

  只是吳國按爵位發放的薪金不多,只有擔任王庭職務享受的薪水才豐厚。

  趙軒不肯出仕,光靠爵位薪金,根本不夠府中開支。

  好在武銑家族大都是商人,在趙國的財產被趙右大夫搜羅一空,存在吳國錢莊的大筆錢財得以保留。

  武銑家族靠著錢莊存款重新經營,獲得利潤大半進獻舊主,嬡姬才得以維持府邸體面。

  趙軒居住的府邸很大很精緻,原為吳國王室宗親所有,整個府邸居住一二百人綽綽有餘,只趙軒不肯招用吳人當僕役,府中除了跟他從峽谷陷阱逃離出來的幾位親信,就是跟嬡姬一起到吳國的裳兒五郎。

  裳兒是嬡姬貼身侍女,五郎是趙王宮黃衣,跟裳兒是一對情侶。嬡姬母子能從趙王宮逃離,靠的是五郎領著吳國密探潛進趙王宮營救。

  偌大的府邸只住十人不到,太過於空寂,趙軒便將趙國設在康城據點的人全召進府中充作僕役。韋鄒等人是趙國安置在康城的細作,早已暴露,已經沒必要掩飾身份。

  康城情報據點連著韋鄒不過二十幾人,即便全充作僕役,府中人手也是緊張,兩個男寵便不能無所事事吃閒飯,也被嬡姬安排去做雜役。

  嬡姬將裳兒留在內院照顧兒子趙景,自己帶著府中唯二的侍女乘坐五郎駕駛的四輪馬車去王宮赴宴。

  生辰慶宴分了男女席,男人們在大殿開席,婦女酒宴則擺在後宮內殿。嬡姬趕到內殿,赴宴的貴婦已經來了大半。

  田王后正抱著一周多的兒子始逗弄,見嬡姬進來,忙召到身邊問噓問寒。嬡姬小心一一回復。不過片刻,太傅夫人等重量級貴婦到來,田王后吩咐拓箐代為照顧嬡姬,自己跟剛到來的貴婦敘話。

  “嬡夫人這身打扮真好看。”拓箐羨慕的拉住嬡姬讚美。

  嬡姬打扮典雅,本身美貌,加上典雅襯托,更顯優雅氣質,這是拓箐特別想追求的貴婦氣質。

  “余夫人才真是美麗,嬡姬遠遠看到夫人,以為看到一朵牡丹呢。”嬡姬抿嘴謙虛,拓箐穿著一身紅衣。

  當初剛認識拓箐時,還以為拓箐很淑女很文雅,不過幾句話一說,拓箐骨子裡的直率就冒出來了。嬡姬喜歡拓箐的坦率熱情,跟拓箐說話不用費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