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兩位大人放心,有俺大牛在,誰都別想靠近公子。”身穿重盔甲的大牛拍拍胸脯,拍得盔甲一陣陣‘嘩嘩’直響。
吳牧看看大牛別再腰間的一對大斧,心安了很多。那大斧重量驚人,吳牧試著兩手拎一隻大斧都拎不動。吳牧兩手都拎不動的大斧,到了大牛手上,舞得像旋風。
這時是中午時分,是太陽最炎熱的時候,穿著盔甲行走的士兵汗如雨下。只因為龍虎軍身體都非常強健,沒有人因為高溫中暑。
一行人冒著烈日疾馳一個多小時,派出去的哨馬瘋狂往回趕。
“報!前方有馬騎,正往我方而來!”龍虎哨兵發現情況趕緊回來報訊。
“大道上一共有多少兵馬?有沒有看清是什麼人?”
鄭鈺銘開始緊張,現在還沒有到三岔口。
“稟公子,卑職離得遠,看不清楚,只看到大道上奔馳而來的有幾百騎。”哨馬是在一處土坡大樹上觀察到的情況,離著大道騎兵有三四里距離。
鄭鈺銘朝緊跟在身後的一個龍虎兵看了一眼,這個龍虎兵擅長辯音。
龍虎兵翻身下馬,趴到地上,用耳朵貼著地面聆聽。
“有十幾騎,不!有百騎,啊!好像不止百騎,好似有上千騎。”龍虎兵聽到的馬蹄聲非常多。
“這可如何是好?”黃鐘急了。
現在可能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趙軒根本就沒有入燕兵圈套,發現情況有異就轉道而行。
另外一種是趙軒進了燕兵埋伏,卻被他帶著手下突出重圍。
還有另一種是,趙軒已經遇害,只是他的手下突出重圍。
三種情況,都會引發燕兵追趕,燕王消滅趙軒的同時,也是要殺盡知情人滅口。
鄭鈺銘環顧四周,四周都是平坦之地,沒有可以隱藏上千人馬的場所。沒有隱藏的地方,代表大道奔馳而來的人馬上就會發現他們。
“要不我們撤退?”吳國如果要she殺脫險的趙軒,就得把目睹者全部滅口。龍虎兵伏地聽到有上千騎,黃鐘不能保證自己一千人可以將來騎全部消滅。這裡的地形,四周隨便哪個方向都可以逃命,漏網之魚肯定會有。
“來不及撤退了!他們已經來了。”鄭鈺銘有點慌亂,他並非戰將。
大道盡頭,出現十幾個黑點,緊接著,越來越多的黑點在遠處大道上冒出。
“鈺弟!鈺弟!”趙軒一馬當先跑在最前,他的棕紅馬變成朱紅馬了,馬身上都是血跡。
“明公子!明公子!”這是趙軒的手下在歡呼。
在大秦大陸,只有吳國士兵的盔甲裝備是統一的,武器是一樣的。
對吳國了解很深的趙軒,看到前方裝備一色的人馬,不用思考,就知道是那是吳兵。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這裡的吳國士兵,只會是鄭鈺銘率領的使團護衛兵。
拼殺三個多小時,趙國一千七百多人只剩下一百多人突圍到峽谷口,突出峽谷後,趙軒身邊僅剩武銑和十幾名渾身是傷的親衛。
十幾人的背後有著上千燕兵追趕,到了岔路口,趙軒果斷選擇吳國使團前行的方向,趙軒指望吳國一千多精兵助他脫險。
一路狂奔,每個人都逃得精疲力盡,眼看前方就是友軍,面臨上千人追趕的倖免者,怎麼會不歡喜,怎麼會不興奮。
“糟了!”黃鐘焦急,趙軒和手下這麼一喊,追在身後的燕兵哪裡還會不知道他們是誰。
“趙軒,你是命不該絕嗎?”鄭鈺銘長舒了口氣,感覺自己獲得解脫一樣。“龍虎兵聽令!全力營救趙王,she殺追兵!”
龍虎兵訓練有素,沒有因為鄭鈺銘的作戰目標改變發生混亂,龍騎兵的弓箭轉而瞄向了趙軒身後的燕兵。
鄭鈺銘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無法將追趕的燕兵全部消滅。如果吳國在此處劫殺趙軒,百分之九十會被燕王到處宣揚。趙軒還沒有公開廢除趙王后,趙王后還是趙軒的嫡妻。趙軒一死,在場的吳國和燕國各執一詞,世人只會相信姻親。
無法在這裡置趙軒死地,更不能讓趙軒逃脫,鄭鈺銘索性決定營救趙軒,將趙軒軟禁起來帶回吳國。
趙軒等人和追兵之間只有不到三百米距離,龍虎兵自隊伍中間讓開一條fèng隙,給趙軒等人通過。等趙軒十幾個人經過後,fèng隙閉合。
第一批龍虎軍張弓齊she,she完看也不看,退到到隊伍後側,抽出腰刀準備戰鬥。第二批龍虎軍依然如此,she完後退抽刀。第三批龍虎軍引弓she箭時,燕兵已經接近不到百米。
兩次齊she,將追在最前列的燕兵she倒一大片,燕兵的傷亡讓燕軍騎速為之一滯,還沒等燕兵調整隊形,龍兵兵的第三次齊she已至。
三發箭she完畢,第三批she箭的龍虎軍沒有後退,而是將弓箭收起,拔出大刀沖向已經混亂的燕兵。
趙軒跑到龍虎兵後方轉回身,正是龍虎兵第一發齊she完畢撤退。趙軒驚訝地看到三百多人騎馬在隊伍中穿插後退,竟然沒有碰撞。不但第一批如此,第二批也是如此。整個龍虎軍中只有拉弦和傳令官的口號聲,一千人每個人的臉上沒有無措,只有按部就班的機械行為。
如果一個人如此,你不會覺得有多異樣,當幾百人舉動一致,便很震撼了。趙軒自認練軍有素,可是面對吳軍的機械化舉動,趙軒自問自己絕對訓練不出來。其實吳國士兵行動整齊有序,全賴平時的隊列操列。
吳國龍虎兵的手拉she箭距離最遠三百米,超出三百米,箭枝無力。騎敵距離近過五六十米,轉眼就快到跟前,弓箭來不及she箭,得用近身武器相博。龍虎軍三箭發完,舉刀跟燕兵衝撞到了一起,骨頭折斷聲,吶喊聲,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鄭鈺銘在龍虎兵三次齊she後,拔出手槍she擊,將槍匣中的子彈she光,撂倒五個燕兵,便自覺退到大牛身後。大牛揮舞著雙斧,將一切近身的燕兵全部砍翻馬下。
大牛跟隨鄭鈺銘四年多,這次終於讓眾人感受到大牛武力值的恐怖,大牛的蠻力優勢在此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無人能承受大牛一斧。
大牛剛開始還顧著鄭鈺銘,到最後殺得興起,專往燕兵多的地方砍殺,燕兵被大牛的勇猛嚇得驚慌而逃,以至於大牛出現在哪個方向,那個方向就出現空蕩。
燕國是畜牧國家,士兵飲食以肉類為主,身材基本都170米以上。龍虎兵的身高沒有燕兵高大。不過燕兵剛剛經過一場大戰,追趕趙軒一個多小時又喪失許多體力,面對訓練有素,武器鋒利,防護相當的龍虎軍,一接觸進入近戰,就敗績連連。龍虎軍只要大刀過處,燕兵立刻中刀倒下馬匹。後方燕兵見狀膽寒,紛紛掉轉馬頭潰逃。
“呸!膽小鬼跑什麼!俺還沒有殺夠呢!”大牛朝著逃跑的燕兵譏笑。
不論是大道上,還是四周的曠野里,都有潰逃的燕兵身影。
五千燕兵,在山谷跟趙軒使團兵馬血拼三個小時,傷亡三千多人。剩下的一千多人全部出峽谷追殺趙軒,在這裡被吳國龍虎兵she死兩百多人,砍殺三百多,只有不到千人逃回趙國附庸國。
龍虎兵訓練有素,裝備優良,加上體力充沛,在跟燕兵短短半小時的刀兵相見中,只死亡一名,傷三十七名。唯一死亡的龍虎兵還不是被燕兵殺死,而是跌下馬摔折脖子至死。
趙軒跟他的十幾個手下,傷得都很重,燕兵退卻,趙軒一頭暈倒在馬上。他的十幾個手下,也紛紛滑落馬背,躺在土路上大口喘氣。
鄭鈺銘覺得此地不可久留,吩咐龍虎兵負上趙軒等人離開,到槐樹林跟使團回合。
“大人,趙軒已經是重傷,是不是藉機”黃鐘騎到鄭鈺銘身側,低聲建議。
黃鐘的意思是,趁著趙軒重傷,讓醫者使點手腳,讓趙軒一命嗚呼。
鄭鈺銘低頭沉思半餉,輕輕搖了一下頭:“還是讓醫者全力救治趙軒君臣。”
鄭鈺銘本不是多心硬的人,為了吳國,他已經強逼自己目送趙過使團一千七百多人去送死,之後又硬著心腸準備劫殺突圍的趙軒。可是看到趙軒和他的手下渾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慘狀,鄭鈺銘無法再下狠心。
龍虎兵迅速打掃了一遍戰場,將幾個沒死的燕兵捆綁,帶著犧牲龍虎兵的屍體和傷員,快速返回槐樹林。
吳牧和公孫盤見到眾人回歸,紛紛上前探問消息,昏迷的傷員被安置在四輪馬車上,隨行醫者連忙上去救治。
鄭鈺銘脫下盔甲,先去盤問被俘燕兵,從被俘燕兵口中套問到兩則重大消息。一是燕王沒有親自來峽谷謀殺妹婿,二是燕兵口音跟趙兵不同,怕露馬腳,燕兵只用右大夫簽發的諭令通過附庸國都城,埋伏在峽谷,附庸國國主只以為五千燕兵是趙兵,是去迎接趙軒回國的。
知道趙國附庸國國主還沒有歸附右大夫,鄭鈺銘鬆了口氣,這代表附庸國不會派兵幫助燕人。沒有援兵,燕軍只剩一千不到的殘兵敗將,不可能有膽來追殺他們。吳國使團就不需要急於趕路。
“公子,前方沒有安營紮寨的安全場所,既然燕人不太可能追上來,我們今天就在槐樹林安營如何?”黃鐘跟鄭鈺銘請示。
從槐樹林往前走十幾里,是一個狹長溝壑,沿著溝壑往北走兩個時辰才會有座小城池。現在太陽快要西下,在天黑前趕到小城池是來不及的。
前方長溝壑旁不適合露營,要有敵人出現,一側有溝壑阻攔,撤離方向就少了一半。
槐樹高大,樹葉遮擋陽光,樹底植物難以存活。少了灌木糙,樹林中空隙比較大,可以騎馬進去,遇強敵襲擊可以進內躲藏。
“嗯,今天就在此休息,多派人手巡邏站崗。”鄭鈺銘點了點頭,趙軒等人傷得很重,今天不宜再移動。
黃鐘領了命令前去布置,吳牧走到鄭鈺銘身邊,擔心問道:“公子,真要救趙王?”
鄭鈺銘輕輕點頭。
“公子,救了會不會影響大將軍計劃?”
“原來會,現在不會。”
吳牧不解。“牧不太明白。”
“如果最初就提醒趙軒前面有伏兵,趙軒手上有兵馬,我們不能左右趙軒行動。”鄭鈺銘解釋他在援救趙軒之事上的反覆原因。能夠自由行走的趙軒肯定會想法回國恢復他的地位。
吳牧到這時恍然大悟:“臣明白了,現在可以救助,是因為趙王可算孤家寡人。”
趙軒原來身邊精兵跟吳國使團相差不多,無法隨意左右趙軒意志。現在趙軒只有十幾個手下,而且他本人跟手下都是重傷,將這十幾個傷員帶回吳國,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用趙軒做人質對趙兼併最佳,忠誠於趙軒的臣民會因為主公在吳國手裡,不得不聽令於吳國。兼併結束以後,建設趙國的阻力也會小上很多。
昨天晚上,鄭鈺銘思考一晚上,想的就是人質事情的可行性,他心底不想趙軒如此死去,終因顧忌趙軒身邊的精兵,鄭鈺銘不敢輕舉妄動,只按楚朝輝的計劃行事。
吳牧看看大牛別再腰間的一對大斧,心安了很多。那大斧重量驚人,吳牧試著兩手拎一隻大斧都拎不動。吳牧兩手都拎不動的大斧,到了大牛手上,舞得像旋風。
這時是中午時分,是太陽最炎熱的時候,穿著盔甲行走的士兵汗如雨下。只因為龍虎軍身體都非常強健,沒有人因為高溫中暑。
一行人冒著烈日疾馳一個多小時,派出去的哨馬瘋狂往回趕。
“報!前方有馬騎,正往我方而來!”龍虎哨兵發現情況趕緊回來報訊。
“大道上一共有多少兵馬?有沒有看清是什麼人?”
鄭鈺銘開始緊張,現在還沒有到三岔口。
“稟公子,卑職離得遠,看不清楚,只看到大道上奔馳而來的有幾百騎。”哨馬是在一處土坡大樹上觀察到的情況,離著大道騎兵有三四里距離。
鄭鈺銘朝緊跟在身後的一個龍虎兵看了一眼,這個龍虎兵擅長辯音。
龍虎兵翻身下馬,趴到地上,用耳朵貼著地面聆聽。
“有十幾騎,不!有百騎,啊!好像不止百騎,好似有上千騎。”龍虎兵聽到的馬蹄聲非常多。
“這可如何是好?”黃鐘急了。
現在可能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趙軒根本就沒有入燕兵圈套,發現情況有異就轉道而行。
另外一種是趙軒進了燕兵埋伏,卻被他帶著手下突出重圍。
還有另一種是,趙軒已經遇害,只是他的手下突出重圍。
三種情況,都會引發燕兵追趕,燕王消滅趙軒的同時,也是要殺盡知情人滅口。
鄭鈺銘環顧四周,四周都是平坦之地,沒有可以隱藏上千人馬的場所。沒有隱藏的地方,代表大道奔馳而來的人馬上就會發現他們。
“要不我們撤退?”吳國如果要she殺脫險的趙軒,就得把目睹者全部滅口。龍虎兵伏地聽到有上千騎,黃鐘不能保證自己一千人可以將來騎全部消滅。這裡的地形,四周隨便哪個方向都可以逃命,漏網之魚肯定會有。
“來不及撤退了!他們已經來了。”鄭鈺銘有點慌亂,他並非戰將。
大道盡頭,出現十幾個黑點,緊接著,越來越多的黑點在遠處大道上冒出。
“鈺弟!鈺弟!”趙軒一馬當先跑在最前,他的棕紅馬變成朱紅馬了,馬身上都是血跡。
“明公子!明公子!”這是趙軒的手下在歡呼。
在大秦大陸,只有吳國士兵的盔甲裝備是統一的,武器是一樣的。
對吳國了解很深的趙軒,看到前方裝備一色的人馬,不用思考,就知道是那是吳兵。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這裡的吳國士兵,只會是鄭鈺銘率領的使團護衛兵。
拼殺三個多小時,趙國一千七百多人只剩下一百多人突圍到峽谷口,突出峽谷後,趙軒身邊僅剩武銑和十幾名渾身是傷的親衛。
十幾人的背後有著上千燕兵追趕,到了岔路口,趙軒果斷選擇吳國使團前行的方向,趙軒指望吳國一千多精兵助他脫險。
一路狂奔,每個人都逃得精疲力盡,眼看前方就是友軍,面臨上千人追趕的倖免者,怎麼會不歡喜,怎麼會不興奮。
“糟了!”黃鐘焦急,趙軒和手下這麼一喊,追在身後的燕兵哪裡還會不知道他們是誰。
“趙軒,你是命不該絕嗎?”鄭鈺銘長舒了口氣,感覺自己獲得解脫一樣。“龍虎兵聽令!全力營救趙王,she殺追兵!”
龍虎兵訓練有素,沒有因為鄭鈺銘的作戰目標改變發生混亂,龍騎兵的弓箭轉而瞄向了趙軒身後的燕兵。
鄭鈺銘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無法將追趕的燕兵全部消滅。如果吳國在此處劫殺趙軒,百分之九十會被燕王到處宣揚。趙軒還沒有公開廢除趙王后,趙王后還是趙軒的嫡妻。趙軒一死,在場的吳國和燕國各執一詞,世人只會相信姻親。
無法在這裡置趙軒死地,更不能讓趙軒逃脫,鄭鈺銘索性決定營救趙軒,將趙軒軟禁起來帶回吳國。
趙軒等人和追兵之間只有不到三百米距離,龍虎兵自隊伍中間讓開一條fèng隙,給趙軒等人通過。等趙軒十幾個人經過後,fèng隙閉合。
第一批龍虎軍張弓齊she,she完看也不看,退到到隊伍後側,抽出腰刀準備戰鬥。第二批龍虎軍依然如此,she完後退抽刀。第三批龍虎軍引弓she箭時,燕兵已經接近不到百米。
兩次齊she,將追在最前列的燕兵she倒一大片,燕兵的傷亡讓燕軍騎速為之一滯,還沒等燕兵調整隊形,龍兵兵的第三次齊she已至。
三發箭she完畢,第三批she箭的龍虎軍沒有後退,而是將弓箭收起,拔出大刀沖向已經混亂的燕兵。
趙軒跑到龍虎兵後方轉回身,正是龍虎兵第一發齊she完畢撤退。趙軒驚訝地看到三百多人騎馬在隊伍中穿插後退,竟然沒有碰撞。不但第一批如此,第二批也是如此。整個龍虎軍中只有拉弦和傳令官的口號聲,一千人每個人的臉上沒有無措,只有按部就班的機械行為。
如果一個人如此,你不會覺得有多異樣,當幾百人舉動一致,便很震撼了。趙軒自認練軍有素,可是面對吳軍的機械化舉動,趙軒自問自己絕對訓練不出來。其實吳國士兵行動整齊有序,全賴平時的隊列操列。
吳國龍虎兵的手拉she箭距離最遠三百米,超出三百米,箭枝無力。騎敵距離近過五六十米,轉眼就快到跟前,弓箭來不及she箭,得用近身武器相博。龍虎軍三箭發完,舉刀跟燕兵衝撞到了一起,骨頭折斷聲,吶喊聲,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鄭鈺銘在龍虎兵三次齊she後,拔出手槍she擊,將槍匣中的子彈she光,撂倒五個燕兵,便自覺退到大牛身後。大牛揮舞著雙斧,將一切近身的燕兵全部砍翻馬下。
大牛跟隨鄭鈺銘四年多,這次終於讓眾人感受到大牛武力值的恐怖,大牛的蠻力優勢在此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無人能承受大牛一斧。
大牛剛開始還顧著鄭鈺銘,到最後殺得興起,專往燕兵多的地方砍殺,燕兵被大牛的勇猛嚇得驚慌而逃,以至於大牛出現在哪個方向,那個方向就出現空蕩。
燕國是畜牧國家,士兵飲食以肉類為主,身材基本都170米以上。龍虎兵的身高沒有燕兵高大。不過燕兵剛剛經過一場大戰,追趕趙軒一個多小時又喪失許多體力,面對訓練有素,武器鋒利,防護相當的龍虎軍,一接觸進入近戰,就敗績連連。龍虎軍只要大刀過處,燕兵立刻中刀倒下馬匹。後方燕兵見狀膽寒,紛紛掉轉馬頭潰逃。
“呸!膽小鬼跑什麼!俺還沒有殺夠呢!”大牛朝著逃跑的燕兵譏笑。
不論是大道上,還是四周的曠野里,都有潰逃的燕兵身影。
五千燕兵,在山谷跟趙軒使團兵馬血拼三個小時,傷亡三千多人。剩下的一千多人全部出峽谷追殺趙軒,在這裡被吳國龍虎兵she死兩百多人,砍殺三百多,只有不到千人逃回趙國附庸國。
龍虎兵訓練有素,裝備優良,加上體力充沛,在跟燕兵短短半小時的刀兵相見中,只死亡一名,傷三十七名。唯一死亡的龍虎兵還不是被燕兵殺死,而是跌下馬摔折脖子至死。
趙軒跟他的十幾個手下,傷得都很重,燕兵退卻,趙軒一頭暈倒在馬上。他的十幾個手下,也紛紛滑落馬背,躺在土路上大口喘氣。
鄭鈺銘覺得此地不可久留,吩咐龍虎兵負上趙軒等人離開,到槐樹林跟使團回合。
“大人,趙軒已經是重傷,是不是藉機”黃鐘騎到鄭鈺銘身側,低聲建議。
黃鐘的意思是,趁著趙軒重傷,讓醫者使點手腳,讓趙軒一命嗚呼。
鄭鈺銘低頭沉思半餉,輕輕搖了一下頭:“還是讓醫者全力救治趙軒君臣。”
鄭鈺銘本不是多心硬的人,為了吳國,他已經強逼自己目送趙過使團一千七百多人去送死,之後又硬著心腸準備劫殺突圍的趙軒。可是看到趙軒和他的手下渾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慘狀,鄭鈺銘無法再下狠心。
龍虎兵迅速打掃了一遍戰場,將幾個沒死的燕兵捆綁,帶著犧牲龍虎兵的屍體和傷員,快速返回槐樹林。
吳牧和公孫盤見到眾人回歸,紛紛上前探問消息,昏迷的傷員被安置在四輪馬車上,隨行醫者連忙上去救治。
鄭鈺銘脫下盔甲,先去盤問被俘燕兵,從被俘燕兵口中套問到兩則重大消息。一是燕王沒有親自來峽谷謀殺妹婿,二是燕兵口音跟趙兵不同,怕露馬腳,燕兵只用右大夫簽發的諭令通過附庸國都城,埋伏在峽谷,附庸國國主只以為五千燕兵是趙兵,是去迎接趙軒回國的。
知道趙國附庸國國主還沒有歸附右大夫,鄭鈺銘鬆了口氣,這代表附庸國不會派兵幫助燕人。沒有援兵,燕軍只剩一千不到的殘兵敗將,不可能有膽來追殺他們。吳國使團就不需要急於趕路。
“公子,前方沒有安營紮寨的安全場所,既然燕人不太可能追上來,我們今天就在槐樹林安營如何?”黃鐘跟鄭鈺銘請示。
從槐樹林往前走十幾里,是一個狹長溝壑,沿著溝壑往北走兩個時辰才會有座小城池。現在太陽快要西下,在天黑前趕到小城池是來不及的。
前方長溝壑旁不適合露營,要有敵人出現,一側有溝壑阻攔,撤離方向就少了一半。
槐樹高大,樹葉遮擋陽光,樹底植物難以存活。少了灌木糙,樹林中空隙比較大,可以騎馬進去,遇強敵襲擊可以進內躲藏。
“嗯,今天就在此休息,多派人手巡邏站崗。”鄭鈺銘點了點頭,趙軒等人傷得很重,今天不宜再移動。
黃鐘領了命令前去布置,吳牧走到鄭鈺銘身邊,擔心問道:“公子,真要救趙王?”
鄭鈺銘輕輕點頭。
“公子,救了會不會影響大將軍計劃?”
“原來會,現在不會。”
吳牧不解。“牧不太明白。”
“如果最初就提醒趙軒前面有伏兵,趙軒手上有兵馬,我們不能左右趙軒行動。”鄭鈺銘解釋他在援救趙軒之事上的反覆原因。能夠自由行走的趙軒肯定會想法回國恢復他的地位。
吳牧到這時恍然大悟:“臣明白了,現在可以救助,是因為趙王可算孤家寡人。”
趙軒原來身邊精兵跟吳國使團相差不多,無法隨意左右趙軒意志。現在趙軒只有十幾個手下,而且他本人跟手下都是重傷,將這十幾個傷員帶回吳國,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用趙軒做人質對趙兼併最佳,忠誠於趙軒的臣民會因為主公在吳國手裡,不得不聽令於吳國。兼併結束以後,建設趙國的阻力也會小上很多。
昨天晚上,鄭鈺銘思考一晚上,想的就是人質事情的可行性,他心底不想趙軒如此死去,終因顧忌趙軒身邊的精兵,鄭鈺銘不敢輕舉妄動,只按楚朝輝的計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