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玉珠別擔心,沒多大的事兒,就是在皇廟吃的清淡些,突然換了食物,胃有些受不住。”
玉珠愁道,“您可要保重身子,不然我在家都放不下心。”
太妃笑眯眯的望著玉珠,伸手幫她把額角的髮絲撥到耳後,“以後我呀,就留在宮中,你想什麼時候進宮來都成的。”
“其實我不太明白您原先怎麼都不願意進宮,這怎麼突然願意回來了。”玉珠其實有些擔心的,總覺得太妃娘娘這次突然回來怕有什麼別的事情。
太妃聽聞這次,臉色漸漸嚴肅起來,“這次回來的確是有些事情,我在皇廟上結交了一位老人,她住下皇廟的山腳下,她懂得一些六爻八卦,前些日子,她觀星象,知道這天道有異數。又同我說,幫著皇上算了一掛,卦象顯示皇上命有一劫,我實在擔心,這才忍不住回了宮。”
玉珠聽的膽顫心驚,緊緊的抓著太妃的手,“太妃娘娘,那位老人家可說過皇上命中的劫數是什麼?”
太妃皺眉搖頭,“她也是不知,能算出皇上命有一劫已是極為不易,我放心不下,就回了宮,不管如何,離皇上近些,我也安心些,不管他有什麼劫難,我都要跟著他一塊承著。”
“怎會如此……”玉珠喃喃道。
太妃反倒安慰她,“別擔心,那老人雖算不出皇上這一劫是什麼,卻說這皇上這一劫中透著生機,我想著,在宮裡頭時時刻刻注意著,這生機或許就在其中。”
玉珠還是惶惶不安,也不敢太嚇著太妃,她總覺這次的事情不對勁,或許說,以後的日子怕是要變天了,沈羨還遠在厴門關,只盼著他能平安歸來。
太妃道,“別擔心了,一切自有定數的。”
玉珠道,“我知,往後我也常常來宮裡陪伴您,幫您多注意些。”
太妃笑眯眯的望著她,“那晌午陪我這老人家一塊在宮中用膳吧。”
玉珠留在宮中陪太后用過午膳,瑞武帝也過來一趟,見到玉珠還笑眯眯的跟她說話,“往後多進宮陪陪太妃,閒暇時想去你大姐姐那邊去看看也可以的,走到哪兒都記得讓你家護衛跟著,你一個人在宮裡頭走動朕也是不放心。”
當初玉珠在皇宮落水的事情可是鬧的人盡皆知,結果這事情到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玉珠笑道,“多謝皇上,臣女都曉得。”
瑞武帝在康安宮陪了太妃好一會兒,問太妃需要些什麼東西,在宮裡住的還習慣,用不用把皇廟上伺候她的人喊回來,可見是很關心太妃的,陪著太妃說會話他要回大殿處理公務。離開後,太妃也有些犯困,回寢宮休息,玉珠就告辭去了大姐姐那邊。
姜玉寧正抱著小糰子餵她吃羊奶蛋羹,小糰子都一歲多,能咿咿呀呀的喊人,她只見過玉珠幾面,卻把人記住了,見到玉珠進來就咿呀的喊,“姨……”
口齒清晰的很,惹的玉珠心裡軟成一團,過去就把小丫頭抱著懷中親了一口。
姜玉寧笑眯眯的望著女兒和妹妹,“今兒怎麼有空進宮來了?”
玉珠給小糰子擦了擦嘴角的蛋羹才說道,“太妃娘娘回宮,皇上讓人給我送了個牌子,以後可以隨意進出皇宮,我今日也是來看看太妃娘娘的。”
“姨,吃。”小糰子指了指桌上的半碗蛋羹,要跟小姨一塊吃。
玉珠喜歡極了,跟玉寧笑道,“兩個月不見,小糰子說話越發清晰了。”
“可不是。”玉寧把小糰子接過來,繼續餵她吃剩下的蛋羹,“皇上也挺喜歡她的,偶爾也會抽空看看她,這小傢伙可會惹人開心了。”
小糰子長的白白嫩嫩,肉呼呼的,反倒和玉珠小時候有幾分像,又乖巧的很,還會哄人,難得皇帝祖父會也喜歡她。
小糰子胃口極好,吃完這碗蛋羹還嚷著要,玉寧就笑她,“瞧瞧你這飯量,和你小姨小時有的一比,你這個小姨呀,小時候和你一樣,可能吃了,什麼都不挑。”
玉珠笑眯眯的望著玉寧,“能吃才是福,小傢伙就該多吃些。”她四下看了圈,“對了,棲兒了?”
棲兒就是姜玉寧和太子的長子,如今都快七歲了。
玉寧道,“他跟太子去了皇上那邊,皇上最近已經開始親自教導他功課,怕是晚上才能回來的,太子和皇上待他都有些嚴肅。”
這個玉珠也能理解,望子成龍,趙棲又是皇家嫡長孫,父親同祖父會更加看重他的。
小糰子吃飽喝足,也不肯午睡,讓宮婢抱著在大殿附近玩耍,姐妹兩人說了會兒貼己話,待到申時玉珠才起身離開,蕭風和甘糙都在大殿外等著,順著宮牆朝外而去,玉珠走的有些慢,腦中還想著太妃同她說的話。方才跟大姐姐閒聊時,她雖沒明確的說明這件事兒,卻也偷偷的提點了下,讓大姐姐隨時注意著宮裡的動向。
快出宮時,不曾想又碰見三皇子,玉珠嫁進沈家後,同三皇子接觸甚少,只偶爾進宮會碰上。一年半前的事情她還是忘不掉,也處處防著他。現在想見,玉珠只想快些擺脫,只裝作看不見的超前走去,三皇子卻止了步子,似笑非笑的望著她,“福昌縣主。”
玉珠不得不停下,略微頷首,“臣女見過三皇子。”身後跟著的甘糙和蕭風亦給三皇子行了禮。
三皇子道,“你們退下,我同福昌縣主有些話要說。”
甘糙和蕭風紋絲不動,三皇子冷笑,“知道違抗我的命令,我可以讓宮中的護衛將你們杖斃嗎?”
他到底是三皇子,玉珠同他對上不怕,甘糙和蕭風卻不一樣。她指了指旁邊,“甘糙,你們去那邊等著我吧。”她也不信大庭廣眾之下,三皇子能強行虜走她。
甘糙和蕭風這才退下,走到十丈之外的牆角處,這兒不算遠,依舊能夠瞧見玉珠的動靜。
等兩人退下,玉珠直視三皇子,淡聲道,“不知三皇子在路上攔下臣婦所謂何事,這兒不比別的地方,是宮裡,三皇子切莫要做出什麼糊塗事情來。”
趙禎亦深深望著玉珠,柔聲道,“你莫要害怕,我只是太想念你,這才忍不住攔下你,你放心,我知你嫁給沈羨了,我亦不會做出什麼事情來的。”
玉珠忍下心中的厭惡,“既然不會做出什麼事情,三皇子為何攔下我。”
趙禎亦道,“你別緊張,沒什麼旁的事兒,我只是想跟你說說話而已。”越是得不到的東西,他反而越惦記著。
玉珠冷聲道,“既然如此,請贖臣婦無禮,因家中還有些事情,臣婦要先行一步了。”
“姣姣,你既有事,就先回去吧。”
玉珠領著甘糙和蕭風繼續朝宮外走去,趙禎亦站在那兒望著她的背影,面色沉沉,總有一日,這大瑞國是他的,她也會是他的。
☆、第135章
回去的路上,玉珠一直沉著臉,她和三皇子也算自幼認識,小時候就有些不喜他的性格,長大後,他對自己的喜歡也是突如其來,做下的那些事情足以讓玉珠看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
這次他的態度溫和,可玉珠不覺得他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只怕會有些別的事情發生,加之太妃說的事情,她越發的擔心。
玉珠明白太妃暫時不願把這事情告知瑞武帝,太妃也不知皇上這一劫是什麼,冒然告知,也不過讓皇上徒增煩惱罷了。輕輕嘆了口氣,甘糙擔憂道,“太太,方才三皇子沒為難您吧。”
玉珠道,“別擔心,他並沒有為難我,只是一些別的事兒。”
馬車朝著沈家而去,走到半道,玉珠突然道,“改道去姜府吧,我去姜府用過晚膳在回去。”
沈羨不在家,沈府實在清冷的很,姜府卻是一大家子,不過前兩個月,姜家也分了家,實在是府中不夠住。姜家這幾年也在京城置辦了好幾處大宅子,距離姜府不算遠,原來的姜府住的是大房,還有老太太老太爺。二老年紀大了,也不願意動彈,就跟著老大。
三房現在住的三進的宅子,足夠一家子住,玉珠出嫁,謝澈也自立門戶,三房就剩下老四老五老六,還有各自的媳婦兒。四哥成親的早,四嫂去年三月份就懷上,不過懷胎八個月的時候不小心摔了跤,孩子早產,好在沒大事兒,是個女孩,才早產的時候玉珠回去看過。
瘦瘦小小的,哭聲微弱,把玉珠心疼壞了,隔天就要回三房一趟,基本算是看著小侄女長好,變的白白胖胖起來。
這個小侄女起名姜毓靈,才半歲就機靈的不得了,會認人,每次見到玉珠去可高興的很,撲騰著小胳膊要她抱。
五哥六哥也都在去年夏天的時候各自娶了媳婦,四嫂五嫂俱是很好相處的人,玉珠覺得姜家很難得,這麼大一家子卻沒什麼齷蹉事兒,幾個哥哥娶的媳婦也都是很好的人,能成為姜家的女兒,她是很慶幸的。
去到三房,爹已下了衙,娘正抱著小侄女哄著,小女娃看見玉珠很高興,伊呀呀呀的朝她伸手,玉珠把小女娃抱了過去,在她臉頰上香了一口,又從懷中取個金手圈套在小侄女的手腕上,“姑姑特意讓秋奶奶給你做的,好看吧。”
小娃娃歪著頭望著手腕的金鐲子,然後一口啃了上去。
木氏忙把金鐲子從小娃娃手腕上取下來,笑著跟玉珠說,“這可不成的,她正長牙的時候,瞧見什麼都新鮮的緊,想啃上兩口,這樣的鐲子首飾是萬萬不可給她的,以後你生了娃娃也要注意些,養孩子可不簡單的,事事都要小心。”
玉珠在一旁聽著,她從未養過小孩,只能把金鐲子接過去遞給四哥,“那四哥收著,等她在大些帶,我讓秋姨做的大些,她兩歲時還能帶的。”
姜瑾把東西收起來,問妹妹,“妹夫還未回來?”
玉珠在一旁坐下,點點頭,“寫了書信回來,國公爺身體好了些,他下個月才能歸來。”
姜瑾嗯了聲,回頭跟旁邊的媳婦說,“你去讓廚房添幾道玉珠愛吃的菜。”
四嫂柔柔的應了聲,轉身出去。玉珠望著四嫂的背影,當初四哥和四嫂的親事,誰都看不上,覺得四嫂家風不行,可感情的事情,冷暖自知,只有彼此才知道對方是不是最適合自己的。
現在四哥四嫂都還是恩恩愛愛,四嫂的性子也好上不少,能夠立的起來了。
玉珠留在姜家用過晚膳,姜瑾親自送她回沈府。
五月的時候,沈羨歸來,他是在卯時京城的,那時候城門剛開,他快馬回沈家,玉珠還未曾醒來,他亦是一身風塵,去淨房梳洗,回到房中,她還在睡熟,睡的安詳,沈羨低頭親了親她的臉頰,見一旁的海棠還站著就輕聲說,“不要吵醒太太了,我進宮一趟,待太太醒來同她說一聲就好。”
玉珠愁道,“您可要保重身子,不然我在家都放不下心。”
太妃笑眯眯的望著玉珠,伸手幫她把額角的髮絲撥到耳後,“以後我呀,就留在宮中,你想什麼時候進宮來都成的。”
“其實我不太明白您原先怎麼都不願意進宮,這怎麼突然願意回來了。”玉珠其實有些擔心的,總覺得太妃娘娘這次突然回來怕有什麼別的事情。
太妃聽聞這次,臉色漸漸嚴肅起來,“這次回來的確是有些事情,我在皇廟上結交了一位老人,她住下皇廟的山腳下,她懂得一些六爻八卦,前些日子,她觀星象,知道這天道有異數。又同我說,幫著皇上算了一掛,卦象顯示皇上命有一劫,我實在擔心,這才忍不住回了宮。”
玉珠聽的膽顫心驚,緊緊的抓著太妃的手,“太妃娘娘,那位老人家可說過皇上命中的劫數是什麼?”
太妃皺眉搖頭,“她也是不知,能算出皇上命有一劫已是極為不易,我放心不下,就回了宮,不管如何,離皇上近些,我也安心些,不管他有什麼劫難,我都要跟著他一塊承著。”
“怎會如此……”玉珠喃喃道。
太妃反倒安慰她,“別擔心,那老人雖算不出皇上這一劫是什麼,卻說這皇上這一劫中透著生機,我想著,在宮裡頭時時刻刻注意著,這生機或許就在其中。”
玉珠還是惶惶不安,也不敢太嚇著太妃,她總覺這次的事情不對勁,或許說,以後的日子怕是要變天了,沈羨還遠在厴門關,只盼著他能平安歸來。
太妃道,“別擔心了,一切自有定數的。”
玉珠道,“我知,往後我也常常來宮裡陪伴您,幫您多注意些。”
太妃笑眯眯的望著她,“那晌午陪我這老人家一塊在宮中用膳吧。”
玉珠留在宮中陪太后用過午膳,瑞武帝也過來一趟,見到玉珠還笑眯眯的跟她說話,“往後多進宮陪陪太妃,閒暇時想去你大姐姐那邊去看看也可以的,走到哪兒都記得讓你家護衛跟著,你一個人在宮裡頭走動朕也是不放心。”
當初玉珠在皇宮落水的事情可是鬧的人盡皆知,結果這事情到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玉珠笑道,“多謝皇上,臣女都曉得。”
瑞武帝在康安宮陪了太妃好一會兒,問太妃需要些什麼東西,在宮裡住的還習慣,用不用把皇廟上伺候她的人喊回來,可見是很關心太妃的,陪著太妃說會話他要回大殿處理公務。離開後,太妃也有些犯困,回寢宮休息,玉珠就告辭去了大姐姐那邊。
姜玉寧正抱著小糰子餵她吃羊奶蛋羹,小糰子都一歲多,能咿咿呀呀的喊人,她只見過玉珠幾面,卻把人記住了,見到玉珠進來就咿呀的喊,“姨……”
口齒清晰的很,惹的玉珠心裡軟成一團,過去就把小丫頭抱著懷中親了一口。
姜玉寧笑眯眯的望著女兒和妹妹,“今兒怎麼有空進宮來了?”
玉珠給小糰子擦了擦嘴角的蛋羹才說道,“太妃娘娘回宮,皇上讓人給我送了個牌子,以後可以隨意進出皇宮,我今日也是來看看太妃娘娘的。”
“姨,吃。”小糰子指了指桌上的半碗蛋羹,要跟小姨一塊吃。
玉珠喜歡極了,跟玉寧笑道,“兩個月不見,小糰子說話越發清晰了。”
“可不是。”玉寧把小糰子接過來,繼續餵她吃剩下的蛋羹,“皇上也挺喜歡她的,偶爾也會抽空看看她,這小傢伙可會惹人開心了。”
小糰子長的白白嫩嫩,肉呼呼的,反倒和玉珠小時候有幾分像,又乖巧的很,還會哄人,難得皇帝祖父會也喜歡她。
小糰子胃口極好,吃完這碗蛋羹還嚷著要,玉寧就笑她,“瞧瞧你這飯量,和你小姨小時有的一比,你這個小姨呀,小時候和你一樣,可能吃了,什麼都不挑。”
玉珠笑眯眯的望著玉寧,“能吃才是福,小傢伙就該多吃些。”她四下看了圈,“對了,棲兒了?”
棲兒就是姜玉寧和太子的長子,如今都快七歲了。
玉寧道,“他跟太子去了皇上那邊,皇上最近已經開始親自教導他功課,怕是晚上才能回來的,太子和皇上待他都有些嚴肅。”
這個玉珠也能理解,望子成龍,趙棲又是皇家嫡長孫,父親同祖父會更加看重他的。
小糰子吃飽喝足,也不肯午睡,讓宮婢抱著在大殿附近玩耍,姐妹兩人說了會兒貼己話,待到申時玉珠才起身離開,蕭風和甘糙都在大殿外等著,順著宮牆朝外而去,玉珠走的有些慢,腦中還想著太妃同她說的話。方才跟大姐姐閒聊時,她雖沒明確的說明這件事兒,卻也偷偷的提點了下,讓大姐姐隨時注意著宮裡的動向。
快出宮時,不曾想又碰見三皇子,玉珠嫁進沈家後,同三皇子接觸甚少,只偶爾進宮會碰上。一年半前的事情她還是忘不掉,也處處防著他。現在想見,玉珠只想快些擺脫,只裝作看不見的超前走去,三皇子卻止了步子,似笑非笑的望著她,“福昌縣主。”
玉珠不得不停下,略微頷首,“臣女見過三皇子。”身後跟著的甘糙和蕭風亦給三皇子行了禮。
三皇子道,“你們退下,我同福昌縣主有些話要說。”
甘糙和蕭風紋絲不動,三皇子冷笑,“知道違抗我的命令,我可以讓宮中的護衛將你們杖斃嗎?”
他到底是三皇子,玉珠同他對上不怕,甘糙和蕭風卻不一樣。她指了指旁邊,“甘糙,你們去那邊等著我吧。”她也不信大庭廣眾之下,三皇子能強行虜走她。
甘糙和蕭風這才退下,走到十丈之外的牆角處,這兒不算遠,依舊能夠瞧見玉珠的動靜。
等兩人退下,玉珠直視三皇子,淡聲道,“不知三皇子在路上攔下臣婦所謂何事,這兒不比別的地方,是宮裡,三皇子切莫要做出什麼糊塗事情來。”
趙禎亦深深望著玉珠,柔聲道,“你莫要害怕,我只是太想念你,這才忍不住攔下你,你放心,我知你嫁給沈羨了,我亦不會做出什麼事情來的。”
玉珠忍下心中的厭惡,“既然不會做出什麼事情,三皇子為何攔下我。”
趙禎亦道,“你別緊張,沒什麼旁的事兒,我只是想跟你說說話而已。”越是得不到的東西,他反而越惦記著。
玉珠冷聲道,“既然如此,請贖臣婦無禮,因家中還有些事情,臣婦要先行一步了。”
“姣姣,你既有事,就先回去吧。”
玉珠領著甘糙和蕭風繼續朝宮外走去,趙禎亦站在那兒望著她的背影,面色沉沉,總有一日,這大瑞國是他的,她也會是他的。
☆、第135章
回去的路上,玉珠一直沉著臉,她和三皇子也算自幼認識,小時候就有些不喜他的性格,長大後,他對自己的喜歡也是突如其來,做下的那些事情足以讓玉珠看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
這次他的態度溫和,可玉珠不覺得他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只怕會有些別的事情發生,加之太妃說的事情,她越發的擔心。
玉珠明白太妃暫時不願把這事情告知瑞武帝,太妃也不知皇上這一劫是什麼,冒然告知,也不過讓皇上徒增煩惱罷了。輕輕嘆了口氣,甘糙擔憂道,“太太,方才三皇子沒為難您吧。”
玉珠道,“別擔心,他並沒有為難我,只是一些別的事兒。”
馬車朝著沈家而去,走到半道,玉珠突然道,“改道去姜府吧,我去姜府用過晚膳在回去。”
沈羨不在家,沈府實在清冷的很,姜府卻是一大家子,不過前兩個月,姜家也分了家,實在是府中不夠住。姜家這幾年也在京城置辦了好幾處大宅子,距離姜府不算遠,原來的姜府住的是大房,還有老太太老太爺。二老年紀大了,也不願意動彈,就跟著老大。
三房現在住的三進的宅子,足夠一家子住,玉珠出嫁,謝澈也自立門戶,三房就剩下老四老五老六,還有各自的媳婦兒。四哥成親的早,四嫂去年三月份就懷上,不過懷胎八個月的時候不小心摔了跤,孩子早產,好在沒大事兒,是個女孩,才早產的時候玉珠回去看過。
瘦瘦小小的,哭聲微弱,把玉珠心疼壞了,隔天就要回三房一趟,基本算是看著小侄女長好,變的白白胖胖起來。
這個小侄女起名姜毓靈,才半歲就機靈的不得了,會認人,每次見到玉珠去可高興的很,撲騰著小胳膊要她抱。
五哥六哥也都在去年夏天的時候各自娶了媳婦,四嫂五嫂俱是很好相處的人,玉珠覺得姜家很難得,這麼大一家子卻沒什麼齷蹉事兒,幾個哥哥娶的媳婦也都是很好的人,能成為姜家的女兒,她是很慶幸的。
去到三房,爹已下了衙,娘正抱著小侄女哄著,小女娃看見玉珠很高興,伊呀呀呀的朝她伸手,玉珠把小女娃抱了過去,在她臉頰上香了一口,又從懷中取個金手圈套在小侄女的手腕上,“姑姑特意讓秋奶奶給你做的,好看吧。”
小娃娃歪著頭望著手腕的金鐲子,然後一口啃了上去。
木氏忙把金鐲子從小娃娃手腕上取下來,笑著跟玉珠說,“這可不成的,她正長牙的時候,瞧見什麼都新鮮的緊,想啃上兩口,這樣的鐲子首飾是萬萬不可給她的,以後你生了娃娃也要注意些,養孩子可不簡單的,事事都要小心。”
玉珠在一旁聽著,她從未養過小孩,只能把金鐲子接過去遞給四哥,“那四哥收著,等她在大些帶,我讓秋姨做的大些,她兩歲時還能帶的。”
姜瑾把東西收起來,問妹妹,“妹夫還未回來?”
玉珠在一旁坐下,點點頭,“寫了書信回來,國公爺身體好了些,他下個月才能歸來。”
姜瑾嗯了聲,回頭跟旁邊的媳婦說,“你去讓廚房添幾道玉珠愛吃的菜。”
四嫂柔柔的應了聲,轉身出去。玉珠望著四嫂的背影,當初四哥和四嫂的親事,誰都看不上,覺得四嫂家風不行,可感情的事情,冷暖自知,只有彼此才知道對方是不是最適合自己的。
現在四哥四嫂都還是恩恩愛愛,四嫂的性子也好上不少,能夠立的起來了。
玉珠留在姜家用過晚膳,姜瑾親自送她回沈府。
五月的時候,沈羨歸來,他是在卯時京城的,那時候城門剛開,他快馬回沈家,玉珠還未曾醒來,他亦是一身風塵,去淨房梳洗,回到房中,她還在睡熟,睡的安詳,沈羨低頭親了親她的臉頰,見一旁的海棠還站著就輕聲說,“不要吵醒太太了,我進宮一趟,待太太醒來同她說一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