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妃笑道,“我都一把年紀,還不知能活幾個年頭。倒是你這丫頭,你在宮裡的事情我已聽說,那宮裡不是個好地方,你以後少去些,裡頭豺狼虎豹才不少。況且我聽說,三皇子中意你,別的不多說,穆貴妃和三皇子都是不達目的不肯罷休的人,你就算福氣大,別人的暗卻也不得不妨,三皇子既然想娶你,上次不成,怕是還會有別的法子。”

  玉珠怔怔的看著太妃,第一次聽她說起宮裡的事情,說起穆貴妃和三皇子,太妃對他們的印象應該是很不好。

  太妃握著玉珠的手繼續說道,“穆貴妃這人我不喜,皇上被她迷惑,從來不肯聽我的意見,我留在宮中也只有暗地裡生氣的份。玉珠也是知道皇上同我的關係,我雖是他生母,對他卻無養恩,與其留在宮中勸說他遭他嫌棄,倒不如離的遠遠的。不過皇上也還算聽我的話,既我讓人給他帶話,你的親事他便不能替你做主,自然也不會賜婚。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三皇子要真的想娶你,辦法也是很多的,依照我的意思,你不妨早些把親事定下來,來年開春正好成親,那會兒你也十六,年紀不算小,成親也合適的。”

  玉珠不曾想,原來當初皇帝拒了三皇子的親事,是因太妃的原因,她道,“太妃娘娘,姣姣在這兒謝過您。”

  對於親事,她沒想太多,可要真如太妃說的這樣,被三皇子穆貴妃算計,倒不如早些把親事定下來。

  太妃嘆口氣,“若是可以,我也不想你太早成親的,姑娘家的十八成親才是正好的。”

  玉珠這邊同太妃說著話,玉蘭偷偷溜出房後順著後院的小門出去,這後院外直通後山,周圍都有護衛把守,見她一個姑娘家溜出去,有守衛皺眉上前來問,“來者何人,不知今日不得隨意亂闖嗎?”

  今日來的只有皇親國戚和姜家人,這守衛也不敢太得罪,只言語問了聲,不敢推搡。

  玉蘭嬌聲問道,“勞煩大人,我出去是想問聲沈大人在何處?我有些話想同沈大人說。”

  守衛問,“你是何人?為何要見沈大人?”

  玉蘭哪兒敢說出事情,就說道,“找沈大人自然是有重要事情稟報。”

  守衛也是耿直性子,眼看非要問個明白,旁邊另一個錦衣衛的人走過來道,“我認識她,她是姜府的姑娘,找沈大人應該是真有什麼急事的。我方才瞧著沈大人去了左側營帳那邊,要不你去問問?”

  “多謝大人了。”玉蘭歡喜道謝。

  今日來人眾多,後院的廂房自然不夠住,沈羨同另外一些皇子就在後山左側的空地上搭建了營帳。玉蘭過去時,那邊還沒什麼人,只有一個婢子模樣的女子匆匆走過,還不不小心撞了她一下。

  玉蘭被撞的皺眉,揉了揉肩喊住婢子,“你可有見過沈大人?”

  婢子道,“奴婢方才瞧見沈大人又下了山。”

  玉蘭失望嘆口氣,山下守衛眾多,她當然不可能追到下山去,只能先行回寺廟後院的廂房。

  她回去時,玉珠也已經回來,陶氏見狀問了她兩句,玉蘭說出去如廁,陶氏就沒在意。

  晌午過後,所有人一同前去寺廟前院給廣濟大師送葬。廣濟大師臨終前便吩咐只用把他屍身火葬即可,眾人眼看大師遺體稍微灰燼,餘下幾十粒舍利子,被寺廟僧人虔誠撿出供奉到寺廟內。

  大火焚燒時,玉珠撫著手腕上廣濟大師送給她的佛珠,心中百感交集,說不上是什麼滋味,人死燈滅,她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和親情。

  下山後,沈羨排了人送護送姜家人回府,回到姜府天色已大暗,姜家人梳洗過後睡下。

  轉眼好幾日過去,玉珠想起山上太妃對她說過的話,找到木氏跟她說了這事兒,木氏猶豫半晌才問玉珠,“這匆忙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玉珠喜歡什麼樣的?要不同娘說說,娘再幫你挑幾戶人家看看。”

  這些日子大理寺忙碌,姜安肅並未同謝澈說過他跟玉珠的事情。木氏見丈夫繁忙,也不便打擾,事情只能耽擱下來。此刻在聽聞女兒的話,她心中又沒了定奪,謝澈是她和丈夫自幼看著長大的,相貌堂堂,品行端正,還是如此年少有為,若是說給別家的姑娘,只怕別家姑娘都是歡喜的很。他雖在姜家長大,可到底不是姓家,外人也都知曉,自幼待玉珠也是嬌寵的很。

  太妃娘娘說的那些話也極對,不管是現在來看,還是慢慢挑選,其實謝澈都是極好的人選。

  木氏也開始猶豫起來。

  玉珠點頭道,“我也不知喜歡什麼樣子的,不如就母親先幫著挑選些合適的人家吧。”不怪乎她這樣想,時代不同,古時和外男見的不多,不可能同現代一樣確定戀愛關係後相處一段時日。古代找尋夫君只能是先打探人品,長相,家世,都合適婚後相處生出感情來,也有些像阿媚和楚雲尉這樣的青梅竹馬,卻很是少見。

  等到晚上姜安肅歸來,兩人回房歇息時候木氏把事情跟他一說,姜安肅略微思忖一番就說,“原先我也有些不知該如何同你說的,之前你和我說阿澈跟嬌嬌的事情,我思量好幾日,反倒覺阿澈是很好的人選,他品行不錯,又是我們看著長大,家裡頭離的遠,以後也會在京城自立門戶,姣姣跟著他雖沒有婆母,卻有我們照應著,這門親事反倒是極好的。外人可能會有閒話,可兩人並無血緣關係,若是以青梅竹馬來說,卻不失是段佳話。”

  木氏猶豫,也心動。

  姜安肅道,“我知你的心結,你是把阿澈當成兒子看待,可他們畢竟不是兄妹,自小長大,兩人都很清楚,也是在這樣情況下,阿澈才慢慢喜歡上姣姣的。”

  木氏喃喃道,“我是怕姣姣轉不過心思來,她是自幼就知阿澈的事情,可卻把他當成親生哥哥一樣看待的。”

  姜安肅沉默片刻,“不如改日你探探姣姣的口風吧,若是可以,阿澈的確是最適合姣姣的。”

  “那也好。”木氏輕聲道。

  玉珠自然不知爹娘給她找好人選,不過自聽了太妃的話,這些日子一直不曾出門,在家乖乖帶著,整日無非就是練字看書,偶爾做做女紅。

  這日玉蘭過來尋玉珠,說是邀她一塊出門逛逛,玉珠正懶洋洋靠在榻上看書,問玉蘭,“三姐,去哪兒逛?”

  玉蘭笑道,“去上攜胡同那塊兒,聽說有個班子,曲兒唱的不錯。正好我好想去玲瓏閣尋塊好些的玉做塊玉佩,前些時候身上佩戴的玉佩不知是落在了哪裡。”她是從旁人哪兒打聽來的,得知沈羨常去上攜胡同里的一間店子裡頭,便想著去碰碰運氣的,她一個姑娘家不太敢去,這才想找玉珠陪著一塊去的。且她說的玉佩丟失也是真的,那玉佩帶了也有七八年,突然不見總心裡有些慌慌的。

  玉珠道,“今兒有些不舒服,就不陪三姐去的。”

  一旁的白芍聞言忙不迭的點頭,“我家姑娘月事來了,不能出門的。”

  玉蘭只能一人前去,直到申時才歸。

  又過去半月,陶氏終於把玉蘭親事定了下來,只等告知玉蘭後就去上門說親,陶氏為玉蘭也算是操碎心,選的這戶人家雖不是高門大戶,可嫡長子卻很有出息,幾年前考中進士,如今還在翰林院待著,只等熬上幾年就能加官。

  這家中不是大富,陶氏也給玉蘭備下不少嫁妝,等她嫁過去也不用過苦日子,她這算是低嫁,公婆也都不會為難她,怎麼想都算是一門好親事。

  還不等陶氏同玉蘭說,隔日忽有人上門給玉蘭提親,拿著玉蘭的貼身玉佩和給男子寫的書信。

  ☆、第103章

  陶氏當即傻眼,她見這拿著玉佩和信件上門的婦人不太像媒婆,喃喃問道,“你是哪位?又是替何家來提親的?”她真真是沒想到,玉蘭竟敢暗地裡和男子私通,還被人找上門來,她自問對這個庶女是很好的,就算她曾寒了自己的心,現如今給她尋親事,也是很用心。

  站在大門前的婦人笑眯眯的道,“我是替盧家上門說親的,並不是官媒婆,老婆子我只是盧家太太身邊的老奴,因府中三姑娘同我們盧家大公子暗生情愫,又因盧家是商戶,不能去請官媒來提親,太太就讓老奴前來。府上三姑娘同我們家大公子是兩情相悅,這些日子可是通了不少信的。”

  婦人說著揚了揚手中的玉佩和信件。

  陶氏氣的胸口疼,抖著手扯過婦人手中的信件,打開一瞧,上面還真是玉蘭的筆跡。只是什麼盧家?聞所未聞。

  婦人接著說,“我家大公子是真的中意府上三姑娘的,兩人都已有肌膚之親,待三姑娘嫁過去,我們家太太也會對她好的,夫人儘管放心就是。”

  陶氏壓下心中深深的怒意和厭惡,“不管如何,總要讓我回去問問玉蘭,這事兒過幾日再說也不遲。”

  盧家捏著玉蘭的信物和親筆書信,自然什麼都不怕的。

  婦人告辭,陶氏捏著那封信回到落梅院,沉著臉讓丫鬟去把玉蘭找來。

  玉蘭來時臉色不太好,以為是陶氏要同她說定親的事情,到了堂屋,見到陶氏臉色奇差,不像要提親事的樣子。她才輕聲問了句,“母親,尋我過來有何事?”

  陶氏啪的把手中的信件扔到玉蘭身上,沉聲道,“你自個看看這是什麼東西,方才都有人找上門來,說你,說你同盧家大公子私通!就連信物都私贈於他……”

  “什麼?”玉蘭也是糊塗起來,下意識的接過陶氏扔來的信件,“什麼盧家?我不明白母親再說什麼。”她低頭看手中的東西,見到上面字跡時猛的瞪大眼,喃喃道,“這,這怎麼可能……”

  玉蘭這才想起那盧家公子到底是誰。

  半月前她曾邀玉珠去上攜胡同那兒找沈羨,玉珠沒去,她一人前去。到了上攜胡同,順著巷子進去,裡面有間門面敞闊的宅子,宅子前擺放著兩盆羅漢松盆景,大宅上額匾兩個金漆大字‘俞宅’,俞宅也是以老闆名諱而成,經常有達官貴人來此處聽曲商談事情。

  不過也常也女客來此處聽曲兒,女客進宅後歇息的場地同男客是分開的。

  她進去後有婢女帶著去到女客歇息的院子裡,她偷問婢女可知沈大人在不在,婢女搖頭說不知,她心中失望,不願機會白白失去。待婢女離開就想去男客那邊尋下,不曾想過去碰見一酒醉男子,身邊跟著跟小廝,除了他們三人再無旁人。

  那男子約莫二十左右的年紀,腳底虛浮,看見玉蘭眼睛一亮。姜家姑娘們都生的一副好容貌,玉蘭雖不及玉珠艷光灼灼,卻也有一副嬌柔之態,楚楚動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