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的確如此。”葉世濤微笑,“但是你別跟我說這些,一說這種事我就心虛。”
江宜室不由笑起來,“你居然還會心虛呢?著實不易。”
“還真是不容易。”葉世濤也笑,“臉皮越來越薄,奇了。”
江宜室笑不可支,起身下地,“我去花廳吩咐管事一些事。”
“嗯。”
江宜室忙完手邊的事,向丫鬟詢問葉冰近況。
丫鬟據實答道:
葉冰這一陣都是又氣悶又傷心,病倒了。孫家倒是沒說過她什麼,一直忙著給她請名醫、太醫調理身子。王氏時常去看望葉冰,得知來龍去脈之後,只好言寬慰。
羅氏已經進了家廟,餘生都要守著青燈古佛,她沒給誰留下質問、報復的餘地。不論對錯,不論葉冰是否無辜,都只能認命、接受。
入冬後,葉潯診出喜脈,與上次一樣,並沒害喜的症狀,惹得裴奕直擔心這一胎又是個兒子。
生孩子這種事,他可不敢指望妻子能再接再厲生到女兒出生為止。
可即便第二胎還是兒子,仍是大大的喜事一樁,正如太夫人說的:“兒女雙全最好,生個男孩兒也好,兄弟倆能一起習文練武,攜手長大。”
總之,怎樣都好。
亦是因為有喜,庭旭晚間想和母親一起睡的權利被父親強勢剝奪了,另外,讓母親抱、膩著母親撒嬌也是一概不准了。
裴奕自從讓新柳、新梅服侍葉潯到現在,只對她們發過這一次話:他不在家裡的時候,也要看好庭旭。
一歲多的孩子了,偶爾又很調皮,萬一嬉鬧的時候踢到阿潯,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葉潯知道他是為著胎兒著想,只得接受,從別的方面彌補兒子。
庭旭卻著實的不滿了,一天更是語出驚人,對著裴奕吐字清晰地道:“爹爹真煩人!”
裴奕先是訝然挑眉,隨即就去抓庭旭怕癢的肋間,“說什麼呢?你敢不敢再說一遍?”
庭旭心裡氣呼呼的,卻因怕癢忍不住要笑,表情別提多擰巴了,小嘴兒里還在繼續指責:“我要娘親,爹爹不准,嗯,爹爹壞!”
“娘親不舒服,你讓她費力的話,她會累,甚至保不齊會難受。”裴奕彎腰看著兒子,語氣柔和地解釋,“你想讓娘親難受麼?”
“不想。”庭旭立即搖頭,隨後才半信半疑地道,“真的?”
“真的。”裴奕捧住兒子的小臉兒,親了額頭一下,“爹爹不會騙你的。你長大了,體諒娘親一些,好麼?”
庭旭有些失落,但還是乖乖地點頭,“好吧。”轉頭見到葉潯,便問道,“娘親不舒服?”
葉潯不需想也知道為何有此問,歉意地點頭,“是有些不舒坦,等以後我再好好兒陪著你玩兒。”
庭旭釋然,慢慢接受了父親的安排。也是因此,裴奕陪著兒子的時間多了起來,父子兩個愈發親近。
冬至前夕,濟寧侯與西夏開戰。
冬至之後,兩樁與楊閣老息息相關的案子擺上檯面。案子比起貪污案,不算大,對於楊閣老來說,卻是致命的襲擊。必死無疑,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第128章
第一樁案子,是江南一帶四個寺廟裡的僧尼大行穢亂之事,一個寺廟的住持為了迎合幾名心性猥瑣有著古怪癖好的官吏,竟買通了十名貌美的jì|女落髮入寺,情形可想而知。再有便是一座名寺內出了幾名堪比採花賊的僧人,因與當地封疆大吏交情匪淺,仗勢欺辱民女輕薄官家女眷。
聳人聽聞又下作之至的案子,起先有官員遞摺子、百姓告狀,都被楊閣老壓下來了。
裴奕帶回京城的兩名人證,正是一名仗義執言的官員、一名受惡僧欺辱的民女。
而燕王手裡的證據,則是直指楊閣老與一名惡僧勾結。惡僧這兩年除了做採花賊,常利用授課的機會對陸先生歌功頌德,煽動的一眾僧徒對皇上百般不滿。這樣行徑的惡僧,楊閣老手裡有不下幾十個,分散於全國各地。
當然,楊閣老絕對不會贊成惡僧做採花賊,但是趕上了,又有什麼法子。事情出了,不能讓皇上知曉,只能想方設法瞞下。
如果皇上不是派了燕王、裴奕前去江南,如果不是兩個人就是奔著揪出楊閣老去的,那麼楊閣老是有足夠的時間毀掉罪證甚至殺人滅口的。
可偏偏事態沒給他時間。
說起來,楊閣老一輩子看人用人都很準,只這一次走了眼。
但是有些錯誤,一次就足以取人性命。
——而這不過是表面現象,實情是幾個人都要扳倒楊閣老,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還包括皇上。
皇上想要誰死,遲早會找到充分的理由,堵住悠悠之口。燕王、裴奕經過這麼久的觀望,確信皇上決意除掉楊閣老,這才將這樁案子捅到了朝堂上。
此事一出,楊閣老的路就走到了盡頭。
要知道,學子學士中間,起碼有一半的人信奉佛教,楊閣老指使惡僧為陸先生鳴不平,已能用謀逆定罪論處,而最不能讓人接受的,是楊閣老包庇佛門淨地行穢亂之事!哪裡還有一點兒讀書人的高潔性情!誰又還能夠苦苦為這樣一個人開脫,打自己的臉也不是這麼個法子。
要保楊閣老的人都沉默了。
幾日後,第二件案子再次震動朝野。
涉案人員包括楊閣老、徐寄思、羅家,起因是一所正在重修的廟宇。
徐寄思說,他之所以督促這件事,是奉楊閣老之命,卻又不耐煩做這些,就讓羅家幫忙打理細枝末節。
羅家的人說,前不久徐寄思給了他們一張畫像,要他們找能工巧匠,把廟宇中的佛祖樣貌儘可能地按照畫中人來塑造,並且一再強調,要塑金身。還說這件事必須要做好,因為是楊閣老親口吩咐他的。
那張畫像呈到龍書案上,皇上一看,笑了。
畫中人是陸先生。
楊閣老為陸先生做這種事,用意可想而知。
這樁案子,再次證實楊閣老是陸先生放在外面唯恐天下不亂的隱患。
心向獲罪被囚的陸先生,便是蔑視當今聖上。
最可惡的是,這次又和廟宇掛鉤了!
最不可理喻的是,竟然要將佛祖的樣子塑造成陸先生那樣!
即便是人中聖賢,誰又動過這種褻瀆神靈的心思!
沉默的人接下來之後還是沉默。默默地窩火,默默地生悶氣,默默地想抽自己耳光。
隨後的事情就完全順暢了。
牆倒眾人推,彈劾、揭發、抄家。是因此,楊閣老與兩名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頻繁書信來往的事情暴露。其實這些事皇上早已知曉,這罪名也足夠砍楊閣老一百次頭,但越是這樣的罪名,越不能首當其衝地列出來——不讓人知道一個人的品行卑劣,沒人能相信他竟膽大妄為至此。
殺個人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殺人同時還要讓觀望的人心服口服。
關於楊閣老,事情一波三折,沸沸揚揚地鬧到第二年春日,才算落幕。
這麼久了,皇上就算是有過念舊情的時候,到現在那點兒情分也早被磨光了。楊閣老與之前的徐閣老不同,這是個讓皇上再也不想看見只求他快些消失的卑鄙小人。連折磨他的閒情都沒有。
皇上親自裁決:秋後問斬。
楊閣老明里暗裡的黨羽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空出來的官職,自有新人補缺。被楊閣老牽連甚重的一個人,是付仰山,當年的狀元郎,落得個抄家流放的結局。一直與他站在對立面的荀佑,也就是葉沛來日要嫁的人,則因此升官。
而對於楊閣老的妻兒,因燕王妃說情之故,皇上並未追究,讓他們留在滄州生活。
至此,楊文慧保全母親、手足的心愿得償。
此事一過,皇上為部分官員加官進爵,其中包括冊封柳閣老為太子太傅並晉安國公爵、晉升葉世濤為錦衣衛指揮使。
葉潯知道,哥哥此生的路已經真正趨於平穩順暢。
對於楊閣老的事,她起先並沒曾奢望能這麼快塵埃落定,是自知沒有改變廟堂大局的能力。但到了此時也不意外,是明白她不能改變大局,而燕王、裴奕、外祖父這樣的人可以影響並且改變大局。
至三月,葉潯已是大腹便便。
太夫人和裴奕隔三差五地吩咐廚房給她做羹湯,偶爾後者更是親自下廚,給母親和妻兒做幾道合口的菜餚。
葉潯的臉頰圓潤了一些,庭旭則是白白胖胖,生龍活虎的。
是從胎兒五個月之後,葉潯偶爾害口,要吃酸豆角酸筍之類的東西。太夫人和裴奕欣喜不已,笑說看起來這一胎是女孩兒。
平日裡,景國公、葉夫人、柳閣老和柳夫人時不時上門來看看葉潯母子。
江宜室不由笑起來,“你居然還會心虛呢?著實不易。”
“還真是不容易。”葉世濤也笑,“臉皮越來越薄,奇了。”
江宜室笑不可支,起身下地,“我去花廳吩咐管事一些事。”
“嗯。”
江宜室忙完手邊的事,向丫鬟詢問葉冰近況。
丫鬟據實答道:
葉冰這一陣都是又氣悶又傷心,病倒了。孫家倒是沒說過她什麼,一直忙著給她請名醫、太醫調理身子。王氏時常去看望葉冰,得知來龍去脈之後,只好言寬慰。
羅氏已經進了家廟,餘生都要守著青燈古佛,她沒給誰留下質問、報復的餘地。不論對錯,不論葉冰是否無辜,都只能認命、接受。
入冬後,葉潯診出喜脈,與上次一樣,並沒害喜的症狀,惹得裴奕直擔心這一胎又是個兒子。
生孩子這種事,他可不敢指望妻子能再接再厲生到女兒出生為止。
可即便第二胎還是兒子,仍是大大的喜事一樁,正如太夫人說的:“兒女雙全最好,生個男孩兒也好,兄弟倆能一起習文練武,攜手長大。”
總之,怎樣都好。
亦是因為有喜,庭旭晚間想和母親一起睡的權利被父親強勢剝奪了,另外,讓母親抱、膩著母親撒嬌也是一概不准了。
裴奕自從讓新柳、新梅服侍葉潯到現在,只對她們發過這一次話:他不在家裡的時候,也要看好庭旭。
一歲多的孩子了,偶爾又很調皮,萬一嬉鬧的時候踢到阿潯,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葉潯知道他是為著胎兒著想,只得接受,從別的方面彌補兒子。
庭旭卻著實的不滿了,一天更是語出驚人,對著裴奕吐字清晰地道:“爹爹真煩人!”
裴奕先是訝然挑眉,隨即就去抓庭旭怕癢的肋間,“說什麼呢?你敢不敢再說一遍?”
庭旭心裡氣呼呼的,卻因怕癢忍不住要笑,表情別提多擰巴了,小嘴兒里還在繼續指責:“我要娘親,爹爹不准,嗯,爹爹壞!”
“娘親不舒服,你讓她費力的話,她會累,甚至保不齊會難受。”裴奕彎腰看著兒子,語氣柔和地解釋,“你想讓娘親難受麼?”
“不想。”庭旭立即搖頭,隨後才半信半疑地道,“真的?”
“真的。”裴奕捧住兒子的小臉兒,親了額頭一下,“爹爹不會騙你的。你長大了,體諒娘親一些,好麼?”
庭旭有些失落,但還是乖乖地點頭,“好吧。”轉頭見到葉潯,便問道,“娘親不舒服?”
葉潯不需想也知道為何有此問,歉意地點頭,“是有些不舒坦,等以後我再好好兒陪著你玩兒。”
庭旭釋然,慢慢接受了父親的安排。也是因此,裴奕陪著兒子的時間多了起來,父子兩個愈發親近。
冬至前夕,濟寧侯與西夏開戰。
冬至之後,兩樁與楊閣老息息相關的案子擺上檯面。案子比起貪污案,不算大,對於楊閣老來說,卻是致命的襲擊。必死無疑,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第128章
第一樁案子,是江南一帶四個寺廟裡的僧尼大行穢亂之事,一個寺廟的住持為了迎合幾名心性猥瑣有著古怪癖好的官吏,竟買通了十名貌美的jì|女落髮入寺,情形可想而知。再有便是一座名寺內出了幾名堪比採花賊的僧人,因與當地封疆大吏交情匪淺,仗勢欺辱民女輕薄官家女眷。
聳人聽聞又下作之至的案子,起先有官員遞摺子、百姓告狀,都被楊閣老壓下來了。
裴奕帶回京城的兩名人證,正是一名仗義執言的官員、一名受惡僧欺辱的民女。
而燕王手裡的證據,則是直指楊閣老與一名惡僧勾結。惡僧這兩年除了做採花賊,常利用授課的機會對陸先生歌功頌德,煽動的一眾僧徒對皇上百般不滿。這樣行徑的惡僧,楊閣老手裡有不下幾十個,分散於全國各地。
當然,楊閣老絕對不會贊成惡僧做採花賊,但是趕上了,又有什麼法子。事情出了,不能讓皇上知曉,只能想方設法瞞下。
如果皇上不是派了燕王、裴奕前去江南,如果不是兩個人就是奔著揪出楊閣老去的,那麼楊閣老是有足夠的時間毀掉罪證甚至殺人滅口的。
可偏偏事態沒給他時間。
說起來,楊閣老一輩子看人用人都很準,只這一次走了眼。
但是有些錯誤,一次就足以取人性命。
——而這不過是表面現象,實情是幾個人都要扳倒楊閣老,最要命的是這些人還包括皇上。
皇上想要誰死,遲早會找到充分的理由,堵住悠悠之口。燕王、裴奕經過這麼久的觀望,確信皇上決意除掉楊閣老,這才將這樁案子捅到了朝堂上。
此事一出,楊閣老的路就走到了盡頭。
要知道,學子學士中間,起碼有一半的人信奉佛教,楊閣老指使惡僧為陸先生鳴不平,已能用謀逆定罪論處,而最不能讓人接受的,是楊閣老包庇佛門淨地行穢亂之事!哪裡還有一點兒讀書人的高潔性情!誰又還能夠苦苦為這樣一個人開脫,打自己的臉也不是這麼個法子。
要保楊閣老的人都沉默了。
幾日後,第二件案子再次震動朝野。
涉案人員包括楊閣老、徐寄思、羅家,起因是一所正在重修的廟宇。
徐寄思說,他之所以督促這件事,是奉楊閣老之命,卻又不耐煩做這些,就讓羅家幫忙打理細枝末節。
羅家的人說,前不久徐寄思給了他們一張畫像,要他們找能工巧匠,把廟宇中的佛祖樣貌儘可能地按照畫中人來塑造,並且一再強調,要塑金身。還說這件事必須要做好,因為是楊閣老親口吩咐他的。
那張畫像呈到龍書案上,皇上一看,笑了。
畫中人是陸先生。
楊閣老為陸先生做這種事,用意可想而知。
這樁案子,再次證實楊閣老是陸先生放在外面唯恐天下不亂的隱患。
心向獲罪被囚的陸先生,便是蔑視當今聖上。
最可惡的是,這次又和廟宇掛鉤了!
最不可理喻的是,竟然要將佛祖的樣子塑造成陸先生那樣!
即便是人中聖賢,誰又動過這種褻瀆神靈的心思!
沉默的人接下來之後還是沉默。默默地窩火,默默地生悶氣,默默地想抽自己耳光。
隨後的事情就完全順暢了。
牆倒眾人推,彈劾、揭發、抄家。是因此,楊閣老與兩名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頻繁書信來往的事情暴露。其實這些事皇上早已知曉,這罪名也足夠砍楊閣老一百次頭,但越是這樣的罪名,越不能首當其衝地列出來——不讓人知道一個人的品行卑劣,沒人能相信他竟膽大妄為至此。
殺個人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殺人同時還要讓觀望的人心服口服。
關於楊閣老,事情一波三折,沸沸揚揚地鬧到第二年春日,才算落幕。
這麼久了,皇上就算是有過念舊情的時候,到現在那點兒情分也早被磨光了。楊閣老與之前的徐閣老不同,這是個讓皇上再也不想看見只求他快些消失的卑鄙小人。連折磨他的閒情都沒有。
皇上親自裁決:秋後問斬。
楊閣老明里暗裡的黨羽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空出來的官職,自有新人補缺。被楊閣老牽連甚重的一個人,是付仰山,當年的狀元郎,落得個抄家流放的結局。一直與他站在對立面的荀佑,也就是葉沛來日要嫁的人,則因此升官。
而對於楊閣老的妻兒,因燕王妃說情之故,皇上並未追究,讓他們留在滄州生活。
至此,楊文慧保全母親、手足的心愿得償。
此事一過,皇上為部分官員加官進爵,其中包括冊封柳閣老為太子太傅並晉安國公爵、晉升葉世濤為錦衣衛指揮使。
葉潯知道,哥哥此生的路已經真正趨於平穩順暢。
對於楊閣老的事,她起先並沒曾奢望能這麼快塵埃落定,是自知沒有改變廟堂大局的能力。但到了此時也不意外,是明白她不能改變大局,而燕王、裴奕、外祖父這樣的人可以影響並且改變大局。
至三月,葉潯已是大腹便便。
太夫人和裴奕隔三差五地吩咐廚房給她做羹湯,偶爾後者更是親自下廚,給母親和妻兒做幾道合口的菜餚。
葉潯的臉頰圓潤了一些,庭旭則是白白胖胖,生龍活虎的。
是從胎兒五個月之後,葉潯偶爾害口,要吃酸豆角酸筍之類的東西。太夫人和裴奕欣喜不已,笑說看起來這一胎是女孩兒。
平日裡,景國公、葉夫人、柳閣老和柳夫人時不時上門來看看葉潯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