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元景應了聲,和衣躺下,但卻並沒閉眼睡去,而是側過身去看著南雲。

  自打進門起,他的目光就沒從南雲身上挪開過,像是一刻都不捨得似的。南雲垂眼笑了聲:“不困嗎?”

  “太久沒見你了,睡一刻就少一會兒。”蕭元景繞著她的長髮,低聲問道,“你的傷……可還好?”

  “傷口已經痊癒了。”

  只不過虧得氣血,得慢慢養回來才行。

  “你安心修養,旁的事情都有我。”蕭元景承諾道。

  南雲點點頭。她以往總是睡得很早,今日算是個例外,但到現在也已經有些撐不住了,再加上有蕭元景在身旁陪著,不多時就倚在他懷中睡了過去。

  蕭元景並沒歇息,他又留了不足半個時辰,便輕手輕腳地起身,替南雲蓋好了被子,而後便離開了。

  更深露重,夜色濃得仿佛化不開似的。

  他出了門後,便沒再猶豫,直接帶著侍衛快馬加鞭趕赴京城。墨色的衣衫幾乎要與夜色融為一體,披風揚起,銀線繡著的仙鶴在微弱的月光之下熠熠生輝。

  史家這案子牽連甚廣,朝野上下為之震動。皇上沉疴在身,並沒精力事事過問,太子又得避嫌,事情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蕭元景與秦王身上。

  兩人皆與太子有多年舊怨,查起此案來,可謂是毫不留情。

  這其中有些事情,倒也不獨史家有犯,更像是世家之間未曾言明的默認規則,只不過一旦被揭出來,便成了清算的罪名之一。

  蕭元景心中早就估量,著意使人深究細查,果不其然,續上了先前先前刺殺之案的線索。他就知道,當初怎麼都尋不著指向太子的證據,就是因為有史家在其中經手。

  如果說,先前太子還能與史家撇清干係,暫時保住自己搖搖欲墜的太子之位,此事被挑出來後,他就當真是絕無翻身的可能了。

  蕭元景並沒著急,等到所有事情理清之後,方才將證據盡數擺到皇上面前,一聲不發,等著他的決斷。

  其實就算先前沒有實質性證據時,皇上心中也有數,可如今真見著這些後,就連自欺欺人躲避的餘地都沒有了。

  他像是頃刻之間老了許多,半晌沒能說出話來。

  縱然“天家無父子”,可虎毒尚且不食子,到了如今這個年紀,就更是難免更看重親情。

  皇上遣退了蕭元景,在那裡空坐了許久,最終還是下了詔書——

  廢太子,圈禁,永世不得出。

  詔書一下,眾皆譁然。

  這下子,連傻子都知道朝局變動,原本不顯山不露水的寧王極有可能要當儲君了。各懷鬼胎,上趕著想要來巴結的人不計其數。

  可蕭元景誰都沒理,只吩咐順子道:“準備車馬,接娘娘回京來。”

  第116章

  依著蕭元景原本的打算, 是想等到徹底塵埃落定後, 再接南雲回京來的。如今太子雖然已經倒台, 但秦王尚在,需要善後的事情也不少, 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是清閒下來。

  可他與南雲已經分開許久, 先前那夜匆匆一面, 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讓他愈發惦念起來。

  所以思量再三後,蕭元景還是決定先遣人將南雲給接回來。

  諸事纏身,蕭元景並不便親自去接, 但還是盡力騰出半日功夫來, 在家中等候著南雲的到來。他正掐時辰算著, 門房那邊卻有人來報,說是徐知行到了。

  蕭元景猶豫一瞬後,吩咐道:“請他過來。”

  若是旁人在這時候上門, 興許是為了攀附拉關係的, 可徐知行卻並沒這個必要。蕭元景很清楚他是為什麼而來的, 雖說不大樂意, 但挪出點時間來見他一面。

  畢竟這件事情總是要有個交代的,倒不如趁此機會徹底料理清淨了。

  這些日子來,徐知行為蕭元景辦了不少事情,兩人雖算不上是私交甚好的知己,但在許多事情上還是能說上幾句的。可徐知行這次過來,卻是不敢有半分懈怠, 恭恭敬敬地行禮問安,姿態放得很低。

  蕭元景將此看在眼中,端起茶盞來,漫不經心道:“坐吧,不必拘禮。”

  打了這麼久交道,蕭元景也已經將徐知行的性情摸得差不多。

  雖說他天性涼薄了些,但本事卻是有的,只要能讓他心悅誠服,倒也是個派得上用場的。

  徐知行覷著蕭元景的神情,低聲嘆道:“我這次,是向您請罪來的……”

  他原也是個伶牙俐齒的人,平素里說起事情來頭頭是道的,可如今卻像是被堵了嘴一樣,說話磕磕絆絆,艱難得很。

  蕭元景抬眼盯著他看了會兒,一哂:“此事說白了,跟你也沒多大幹系,用不著你來請罪。我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就要遷怒的人,只要伯恩侯府給出一個交代,就夠了。”

  徐知行雖還沒道明來意,但蕭元景很清楚,是為了太子遣人刺殺他之事來的。

  蕭元景先前一直沒想明白,為何好好的,太子會突然冒這樣大的風險對自己下殺手?這些年來雖多有嫌隙,但若非是其中發生了什麼,絕不至於到此地步。

  他回京後調查此事,倒是慢慢理清了來龍去脈。

  其一,是因為賢妃破天荒地探看見了皇上。她與皇上撕破臉後冷淡了這麼些年,如今低頭,是為了給蕭元景增添些勝算。但落在旁人眼中,自然是會有所防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