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便想著與其冒險和玄帝拼速度,倒不如找個好地方待著,讓他自己一個人玩兒去。

  一念轉出,於是便又折了回來。回來時行蹤經過掩飾,又有之前東行的行跡做混淆,谷清很放心。

  來到臨安之後,又讓十三出去安排了一番。

  之後三日內,谷清便聽聞寧國的城關已完全封鎖,速度快的不可思議,大抵,谷清從未想過那人對這件事會在意到這種程度,一般來說,比起娶個男妃,寧國這六成白得的商鋪難道不是更划算嗎?

  不對!何止划算?簡直真真是萬年難得一撿的大便宜。倒不知那人到底怎麼想的。

  都說帝王心思不可猜,且不亂那人到底怎麼一番心思。來到臨安後,他讓十三傳令鳳天閣,安排了諸多跡象可疑之人,或留寧國,或朝邊境而去。同時,相對於僅僅是“形跡可疑”,又設置另一個谷清,前往大雲之而去,想必抵達邊境不過這兩日的事。

  不出意外,“谷清”必能成功出境,如此,寧國此後將再無谷清。而鳳天閣在寧國的六成商鋪谷清也並不打算再要。鳳天閣的財產將降至五成。

  這些,谷清很清楚。

  他並不在意這個,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再建立一個鳳天。可是,暫時,這樣就夠了!

  現在就只等那人心血來潮的想法結束了。

  呼!都說了,朝堂不是他的興趣所在!為什麼不信呢?

  ……

  “公子,公子……”

  耳邊傳來誰的呼喚,谷清感覺身體下墜似的一沉!猛然驚醒過來,卻見洛十三站在樓欄旁,自己則靠著他坐在欄上。

  四周寂靜的詭異。谷清卻無心關注,一邊坐在樓欄上,一邊凌空靠著洛十三的怪異姿勢讓他非常不舒服。

  他動了動上身,輕哼一聲,“十三你怎麼來啦?”說著,一手扶了洛十三的肩,借力從欄上跳下。

  谷清就著扶洛十三的姿勢活動了下腳,抬頭才看見周圍不知何時多了幾人。清一色的蒙面黑服,將他和洛十三圍了一圈。

  酒樓內其餘人已不見蹤影,桌椅倒了一地。可以預見,眾人受驚逃竄時心緒必定是不大穩定的。

  谷清直了直身,輕挑眉頭,似乎無奈,問“好吧,我們,這是被發現了?”

  第17章 第十七章

  “十三,試過身手了麼?”谷清一臉笑盈盈。

  洛十三看他一眼,只吐了幾個字,“無圭堂的人。”

  “呃……”

  蒙面黑服人將他和洛十三但是圍了一圈,武器都亮出來了,卻乾等著不動手。

  谷清放開洛十三繞到了前面,眼神淡淡將這一圈人又掃了一遍。

  依舊淺笑著,眼中卻暗含冷色。無圭堂的人,這比寧國皇室的那群護衛可是高出不止一個檔次呢

  這裡的檔次不是說武力值更高,可雖然寧國皇室護衛的武力值並不比無圭堂里出來的人的武力值低,但是皇家出來的本身不是死士,到底還是有所顧忌,可無圭堂的人,就是一群瘋子,江湖人稱:拿了錢就辦事,從來無所顧忌。殺人辦事,什麼手段都能用,更狠的是,哪怕此招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他們用起來,也是眼不帶眨。破壞力更是毫無上限,一般會找上無圭堂的人大多是發布“滅口”級別任務的,因此,“無圭堂”又叫“無歸堂”,一般人遇上他們,沒有最糟的了。

  不過,如果能將他們解決掉,也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將無圭堂的十幾個人解決掉,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可有大陸前十的武值高手在,谷清是真不擔心,除非來人還能找來一個武值排名比洛十三更高的人。

  又或者……這些人都是?

  呵!隨便請一個價錢就不低,要全請了上榜者,那得多大手筆?

  不過,在這之前……

  洛十三一步跨到他前面將他攔在身後,“公子,你小心。”看樣子他還是頗為忌憚的。

  谷清隨了他,後退一步後才道:“幾位,何不將你們的僱主請出來一敘?”或許難得,但他遇上的,似乎不是收到“滅口令”的,不然以無圭堂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怎麼還在磨嘰?

  前面,洛十三一凜。

  幾個蒙面黑服者卻好像沒有聽見一般,無人動作或說話。

  谷清靜默等待著。

  又過一會,一人從門外走進大堂。

  此人一生藍衫,腳踩長靴,披著一件淺色及肩的微厚披風,華冠束髮。端的是一副芝蘭玉樹,風流雅淑的好相貌。

  谷清只覺得這張臉有些熟悉,不過此人氣質宜人,卻更覺得多親近了幾分。

  那人走至蒙面黑服人身後幾步處,一揮手,幾人才收起了手中兵器。

  那人朝谷清拱了拱手,並不,彎腰,算作行了一禮,“谷閣主果然妙人,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谷清心下冷笑,面上卻平靜,輕挑眉頭,“兄台是?”

  “在下白羽。”

  谷清聞言,雙眸輕眯,面上終於有不善溢出。

  白羽,豈不是寧國白家老十三,那個雷州質子?

  在八年前,寧國還不是九瀾的最強國,而寧國之主,也並非九瀾之尊。

  ……

  自上古大戰之後,大陸被分割為九個州,人族崛起,有大小近百個國家寄居於九大州。但其中,只有五個國家能基本左右九州大勢,分別是寧國,大雲之國,雷州,月國和百鳥國。

  但在八年前,玄帝十八歲那年,雷州之新主繼位,新上任的國主血氣方剛,不滿於與其他四國平分秋色的局面,欲打破原本實力相恨武國之間的平衡,一等九瀾尊位。

  只可笑,有這想法的並不是只有雷州之主一人,其他四國國主亦是對這維持了千年的平衡不耐煩了,說起來,雷州國主不過是挑破了這維持了千年,卻早就不堪重負的一層虛偽薄紙。

  從此,五國之間相互算計,硝煙四起。

  眾國相爭,能者居首。千年安養生息,五國皆養精蓄銳多年,若拼硬實力,只怕是拼不出這九瀾之首的,倒是五國先將自己轟沒了比較有可能。

  於是,開戰一年後,雷州之主拉寧國成了同盟國,其餘三國也連成了同盟國。

  局勢轟然改變。

  原本兩國與三國斗,必毀之,然而,因為寧國有了一人,雷州和寧國一路勝戰,將三國打散,風頭一時無兩。此後一年,三國紛紛投了降書。簽了合約,作了賠償不說,每年還需上貢。

  有人說,三國明著是遞降書,實際卻是戰敗後又生的一計。

  雷州之主既是與寧國之主聯手,那三國降書是給雷州還是給寧國?

  九瀾之尊只有一個,兩國之間必有爭議,而有爭議的下場,便是兩國重新開戰。

  若兩國戰,以當時的局勢,兩國打敗三國,便是有能人,損失也是不小。若再戰,這兩大國未必還能成為壓制他國的大國。

  但出乎意料,曾經血氣方剛挑起五國大戰的雷州之主,竟自覺做出讓步,大方將九瀾至尊之位讓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