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正失落著,忽見趙政冷眼冷笑道:“那燕王喜和太子丹都是愚蠢懦弱之人,成蟜他竟然會選擇投靠燕國,真是蠢鈍如豬,愚不可及!”

  蒙恬不忍地問道:“那大王接下來準備怎麼辦?”

  “當然是修書一封,派人寄往燕國,寄與燕王喜。不出一月,他必會呈上成蟜的人頭。”趙政的眼底幽沉如水,殺意頓起,“叛國之將,死不足惜!”

  蒙恬呆呆地站在原地,只覺背後浮起一層冷汗,他記憶里那個純真重情的少年君王,竟是一去不復返、再也無處可尋了。

  *

  冬天的燕國是一個被雪覆蓋的國度,純淨美好,不帶一絲雜質。

  晌午時,太子丹揚著鞭離開了燕宮,胯.下的健碩黑馬在路上不停地打著響鼻。馬蹄踩過,在道上留下一串串黑泥白雪的印記,那是這個滿目清白的世界裡不為人知的、骯髒的一面。

  來到樊府前,太子丹下了馬,重重地叩開了大門,不帶一絲遲疑。

  就在方才,他的父王告訴他,秦王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要取樊於期的首級。

  為了燕國的安危,他必須親自砍下樊於期的腦袋獻給秦王。

  太子丹在仆童的引領下進了室內,他對著手心呵了口氣,搓了搓手,吞吞吐吐地對樊於期說明了來意。

  聽著聽著,樊於期在火盆邊烘手烘腳的動作停在了半路。片刻後,他緩緩轉過身子,對太子丹展顏一笑道:“行啊!”

  室內暖意融融,窗外寒風蕭蕭,終是敵不過人心薄涼冷如冰。

  --------------------------------------------------------------------------------

  作者有話要說:  【注】歷史上沒有這一段變法,純屬作者君藝術創作~

  戰國末期楚國的這段歷史也堪稱狗血,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

  第56章 第五十五夜

  太子丹望著樊於期的笑臉, 心頭一梗, 忽然說不出話來了。

  五年前, 他被父王派去前往秦國作人質,去時他信心滿滿, 他與趙政的父王子楚曾同在趙國作質,與趙政也有過幾面之緣, 想必那秦王定會對他禮遇以待。

  誰知趙政那傢伙翻臉不認人,他在秦國的日子過得苦巴巴的。好不容易盼到了回國的日子,在途經趙國沙丘之時, 他又被一夥兇狠的盜匪給打劫了。

  為了保命, 他亮出了燕國太子的身份,豈料那群人又嘲笑他痴人說夢。就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 好在有一人站了出來,表示願意相信他的身份,他這才平安回到了燕國。

  回想至此,太子丹心中更覺苦澀:樊於期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他又怎能恩將仇報?

  “話說回來, 難道您就真的甘心被趙政一輩子踩在腳底下嗎?”樊於期突然出聲, 強行打斷了太子丹的煽情回憶。

  太子丹眼中怒火瞬間燃起,“不, 我當然不甘心。”

  “我也是一樣。那趙政奪我王位, 害我活得像條喪家之犬,如今居然還想要我的腦袋?我要報仇!我要讓他付出代價!”新仇舊恨齊齊湧上心頭,樊於期咬牙切齒道:“我突然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 就是不知道太子大人敢不敢陪我玩個大的?”

  說罷,樊於期斜嘴沖太子丹一笑,笑得恣意輕狂。

  太子丹也笑了,“丹自當捨命陪君子。”

  惺惺相惜的二人因共同的滔天恨意,再次結為同盟。

  在出門之時,太子丹聽到身後傳來悲壯幽怨的唱腔。

  他還記得這個調子,在二人初見之時,樊於期也哼過這曲子。

  曲聲悠揚,一如當年那般激盪奔放,只可惜世事更迭無常,人心易變再難覓。

  *

  來年春天,樊於期的頭顱被裝在一個沉香木製的盒子裡,作為禮物,經由燕國派出的兩名使者送到了趙政手裡。

  為了對這顆價值連城的頭顱進行防腐,燕國的匠人們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以鹽醃漬。所以當趙政打開盒子的時候,在與長安君成蟜的腦袋“面面相覷”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聞到了一陣令人作嘔的鮑.魚惡臭。

  一名叫做荊軻的燕國使者驚異於秦王毫不遲疑的選擇,他沒有料到自己手中捧著的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對趙政的吸引力竟然完全蓋過了旁邊那個裝著燕國督亢地圖的匣子。

  荊軻轉過頭,面色如常地看向邊上那個裝著地圖的匣子。他如鷹隼般敏銳的視線恍若穿透了厚厚的木板,越過捲起的畫軸,落在了藏於地圖中的那把鋒利無比的匕首上。

  那是太子丹從鑄劍名家徐夫人那裡求來的匕首,刀刃上淬了劇毒,見血封喉。

  不錯,除了充當使者,荊軻頭上還頂著一個隱秘而偉大的身份——刺客。

  為了刺殺計劃的順利實施,樊於期心甘情願地獻上了自己的人頭,用鮮血和仇恨為他鋪就了一條接近秦王政的道路。

  這一刻,荊軻仿佛看到那把匕首的刀柄在微微顫動,聽到它發出嗡嗡的聲響。

  捧著裝有行刺工具匣子的使者二號名叫秦舞陽,此行由他負責給荊軻當助手。

  據秦舞陽自己說,他是個十二歲就殺過人的勇士。

  但當荊軻看到秦舞陽慘白如雪的臉色,和顫顫發軟的兩股時,他對這句話的真實性產生了一絲懷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