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魯大人那裡已經打點好了,甭說罪證不足,就算罪證確鑿,不過是找個家丁代罪,頂多進牢里蹲上幾年,王遇又能拿他奈何?

  他自信滿滿地看著堂上,這年頭啊,有錢判生、沒錢判死,是人人都曉得的事。

  “王遇,你說孫財通擄了你女兒,有誰能為你作證?”魯大人面色凝重。

  “是街坊鄰居通知我,他可以為我作證。”

  “街坊鄰居是你的朋友,他們作的證,不足採信。”

  魯大人一句話讓王遇驚訝不已,不足採信?他要到哪裡找到不認識的人為自己作證?“前天我上孫家救女兒,被孫府家丁打得渾身是傷,當時圍觀的人不少,請大人下令,一定有人可以為我作證。”王遇不服氣,咬牙切齒、滿臉通紅,脫掉上衣,露出前胸後背的瘀傷。

  “冤枉啊大人,我半個月前外出做生意,直到今晨才進的家門,這事滿府上下都知道,大人可以傳他們上堂作證。”

  不久,一群下人進了衙門,十個人有十一個人可以作證,證明他家主子根本不在城內,既然不在,又如何擄人?

  眼看魯大人讓孫府下人一個個按下指印,採納證詞,王遇心涼了大半,難道孫府下人就不是孫財通的人?為什麼街坊鄰居不可以替他作證,孫府下人卻行?

  魯大人滿意地把證詞讀過一遍後,宣判。“王麗娘之死與孫財通無關,王遇胡亂誣告,意圖毀人名譽,判刑半年、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孫財通居高臨下看著跪在地上的王遇,他彎腰低聲道:“對,就是我殺的,你能怎樣?”

  王遇傻了,他全身發冷,一口心頭血激噴而出,他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冉莘和燕歷鈞朝縣衙走去,是因為王麗娘。

  剛進城,冉莘和燕歷鈞就看她無助地在街上徘徊,眼神茫然,像在找什麼似的。

  兩人互看對方一眼,燕歷鈞讓隨平領著部分侍衛和木槿、點點先尋間客棧歇腳。

  這一路他們走得緩慢,帶著些許刻意。

  那晚上門的百餘人死了大半、傷了二十幾人,還有十幾人見狀逃跑,燕歷鈞已確定那是耶律信安的手下,因為在戰場上,他曾與當中的蕭勇交過手。

  燕歷鈞不完全確定耶律信安身邊還有多少人,只曉得當年北遼分裂時,他帶走不少親信,而那些人當中,有許多北遼赫赫有名的智者,若非如此,他和霍驥豈能如此輕易地直取北遼。

  他深信,只要耶律信安抓住時機,定會捲土重來。

  為防範耶律信安東山再起,朝廷派不少臣官到北遼境內設置府衙,獎勵百姓移居通婚,父皇打算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北遼與大燕百姓合為一體,將北遼徹底變成大燕的轄地。

  這樣,就算日後耶律信安再有能耐,早已經習慣豐衣足食生活的北遼百姓,也不會因為他的出現而輕易隨之起舞。

  燕歷鈞讓身材嬌小的隨安易容,換上衣服、梳好髮髻之後,成為一個俏生生的小婦人,他帶著容玥公主留下的書冊密信以及藏寶圖前往京城,面呈聖上。

  為保險起見,冉莘在信件及藏寶圖上抹一層塗料,待隨安進京後,用火烘烤,字跡才能顯現。

  隨安先行,他們又在山上盤桓了七、八日,待燕歷鈞傷口結痂後方才上路,然而這一路上他們已經遭遇過兩次攔劫。

  燕歷鈞刻意放走一些人,他想試試那些逃跑的人會不會領著他們將耶律信安找出來,於是跟隨他們的腳步,燕歷鈞等人進入徐州。

  王麗娘的視線與燕歷鈞、冉莘相對,在片刻的猶豫後,朝他們走來。

  燕歷鈞皺眉,不知道她想做什麼,但冉莘早已駕輕就熟,很清楚知道對方不過是想要確定,他們能不能看見她。

  這時阿凱飄到女子身邊,附耳對她說上幾句,只見女子向他們折腰為禮。

  這態度……冉莘問:“我可以管管閒事嗎?”

  燕歷鈞瞄一眼挑釁的阿凱,回答,“阿凱的閒事,不管。”

  冉莘失笑,這一人一鬼真是八字相衝。“不是阿凱的事。”

  “那就走吧。”他牽起冉莘的手,表情和阿凱一樣討人厭。

  人鬼不同道,就算他在冉莘身邊的時間比他久又怎樣,他能當她的丈夫嗎?

  想到這裡,他刻意加大力道,左手緊握冉莘,右手攬過她的腰側,下巴微仰,向阿凱挑釁回去。

  這些日子,燕歷鈞一找到機會就與她親近,她沒有反對。

  許是不討厭,許是微微地暗自歡喜,許是……心裡想著,過去不曾好聚好散,這回便順了己心,與他好聚,最後,與他好散。

  他們隨著王麗娘走往縣府衙門,站在圍觀人群當中看著這一切,聽見魯大人的糊塗判決,心火蹭蹭燒起。這是父母官?如果有這種父母,孩子們全都死絕了

  燕歷鈞忿然,就要亮出身份嚇人,冉莘握住他的手,把他往回拉,在他耳邊低聲說:“你不是想看我怎麼當仵作的嗎?演一回給你看。”

  燕歷鈞笑出一雙桃花目。“好。”

  他們推開圍觀百姓,走進衙門,冉莘清亮的聲音揚起。“大人連屍體都沒驗就草草結案,是否不妥?”

  “人證物證俱全,哪裡草草結案?無知愚民,莫要擾亂公堂!”魯大人怒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