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八 心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玉瑤公主坐的端端正正的,將「桑」字的最後一筆寫完。

  這一張字她寫的很用心,但是還是有一多半的字寫的都不如意。

  一開始才剛習字的時候,她頂煩的是筆劃多的字,只恨不得所有的字都如「一二三,人丁口」一樣簡單。那時候只要一遇著筆劃多的字,不用寫,單看著她就覺得頭疼眼疼手疼哪哪兒都疼。那些字,象漢啊,謹啊,鑲啊之類的,要麼就寫出來就全糊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墨團。即使筆劃清楚,還能辨出是什麼字,那字必定是又高又胖,和其它字一比,簡直就是駱駝跑進了羊群里,看著甭提多彆扭了。

  可是等她學的慢慢上了道,和一開始的想法卻反過來了。現在她不覺得筆劃多字的字太難了,因為那樣的字反而架構平衡穩當,只要不粗心就不易出錯。反而是筆劃少的字,想寫的好看很不容易。筆劃越是少,就越難得寫得好看。縱然這一個字沒有毛病,和其他字放在一起也看著不協調。

  她尤其不喜歡「是」「也」「連」這些字。不是說寫的特別丑,而是……怎麼看怎麼就覺得怪。是字在她自己看來,就象一個正在行走的人的的形狀,最後一捺又重又長,仿佛這個人邁出去的腿,這一步邁的太大太猛了,所以整個字就象一個立足不穩要往前栽的人,就快踩著後面一個字的腳了。

  至於「連」字,裡面的「車」寫的斜了立足不穩,外頭的走之又有一種要向前衝出去的狠勁兒。

  其他還有不少寫不好的字,讓玉瑤公主很是苦惱。

  她怎麼就不能象皇兄那樣把字寫得四平八穩呢?

  甘熙雲過來看了一眼,笑著說:「公主寫了幾張了?」

  「八張。」

  在書案前頭坐了一個半時辰,玉瑤公主眼也有些澀,手也有些酸,打起來歇歇,再把最後兩張寫完。

  甘熙雲陪著她從屋裡出來,外頭陽光熾烈。抬起頭朝遠處看時,宮牆上方的碧藍的天空象水洗過一樣澄澈。

  玉瑤公主問她:「昨兒吃月餅沒有?一個人想家了吧?」

  「想家肯定是想的,不過我想的不是我爹那個家,他們過的很好用不著我惦記,想必他們也不會惦記我,我就是惦記大伯父大伯母。不過昨天過節也不冷清,我和雲光樓的宮女,還有一位關尚宮一起賞月,還喝了兩杯酒呢。」

  「真的?我也喝了……」玉瑤公主話說了一半,就看見楊娘子了,她已經進了院子。

  因為過中秋的緣故,楊娘子也出宮回了一趟楊府,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正是該合家團圓好生聚一聚的時候。

  玉瑤公主停下腳步來,楊娘子也走到了她們跟前。

  楊娘子向玉瑤公主微一屈膝,頭卻沒有低下。

  按理她的禮數不錯,就是這個姿態看得人心裡有氣。

  在她之前,玉瑤公主還沒碰見在自己面前這麼傲氣的呢。

  不在於她的禮數錯沒錯,而是她身上總帶著一股讓人討厭的勁兒。就象剛才她行禮的時候那樣,雖然是在行禮,脖子卻硬梗著,頭也不低下,就好象在說「雖然礙於禮數我得敬你,可我心裡是不服你的,你也沒有值得我服氣的地方。」

  這種感覺許多人都有,所以誰也不喜歡和楊娘子打交道。她對人一句軟和親熱話都沒有,仿佛和別人說句親熱話就了她的身份一樣。

  玉瑤公主不說話,甘熙雲笑著打圓場:「楊師傅這麼快就回來了?好久沒有回去了,該在家裡多過幾天的。」

  「不能為了我反耽誤了宮裡的正事,公主和幾位郡主、縣君的功課要緊。」

  玉瑤公主聽著她這腔調就不耐煩,說得她好象比朝堂上累死累活的臣子們還盡忠職守。

  兩個宮女搬了些東西進來,一盒一盒裝的很齊整。

  楊娘子說:「回去一趟,帶了些家裡的東西來。那隻寫著丙一盒子裡是給公主捎的,下頭那一隻是給甘姑娘的。」

  甭管她捎了什麼進來,總歸是份兒心意,甘熙雲笑著道了謝。

  楊娘子指派人把甘熙雲的東西送回屋去,又把給玉瑤公主的那個單拿出來。

  「公主要回永安宮去了?我這裡還有替娘娘求的觀音,正好同公主一塊兒走,給娘娘送了去。」

  甘熙雲眼角微微跳了一下,她笑著說:「哪裡用得著楊師傅親自去送,公主要回去就帶了去了,或是打個人送一趟就行。」

  「那怎麼能行?又不是一般的吃的穿的東西,這可是特意請的觀音,准能保佑著娘娘平安生產的,不好讓人代送的,萬一不靈驗了呢?」

  她這話一說,甘熙雲也不好說什麼了,只能轉頭看玉瑤公主:「公主這會兒就回宮嗎?字還沒寫完呢。」

  「晚上再寫吧。」玉瑤公主看了楊娘子一眼:「那就一起走吧。」

  貴妃臨盆的消息宮裡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但大皇子和玉瑤公主卻一點兒都不知道。一來他們還小,二來女子分娩艱難,怕嚇著他們。而恰好楊娘子也不知道。她出宮回家去過節,才剛剛回來。倘若她的人緣好一點,這消息八成也就聽說了,可是從進宮這一路,就沒有一個人跟她說起這事的。

  玉瑤公主上了步輦,一伸把甘熙雲也拉了上來。

  而楊娘子是沒有步輦乘的,只能跟後頭走。

  甘熙雲知道玉瑤公主這是有意給楊娘子難堪,可是看她好象一點兒都沒感覺到似的,安安靜靜跟在步輦後頭,甚至看起來心情還頗為不錯。

  到了永安宮門口玉瑤公主就看出不對來了。

  宮門口進進出出的這些人都是一臉鄭重之色,可不止是永安宮的人。有長寧殿的人,有太醫署的人,有膳房的人,還有面生的她沒見過也認不出來的人。

  玉瑤公主心裡一緊,幾乎沒等步輦落地就從上頭跳了下來,逮著門前一人就問:「出什麼事了?」

  那個太監還想行禮,玉瑤公主哪裡有耐性看他磨蹭,連聲追問:「這是怎麼回事兒?你快說話啊!」

  小太監一急:「回,回公主,是娘娘要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