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 心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玉瑤公主現在寫信上了癮,簡直樂此不疲。給大皇子寫了回信,又給林敏晟寫了一封命人一起帶進京去。現在皇上走了,她又琢磨著給父皇也寫上一封。

  這想法謝寧和方尚宮都是十分贊同。

  謝寧想著,正應該寫封信,問問皇上路上是否順利平安?

  方尚宮想著,寫信真是個好主意,可以排遣寄託思念之情啊。而且信送出去了就要盼回信,收到回信又會高興一下。

  人就得有這個精神頭兒,有盼頭兒,這才好啊。要不然看著謝寧總是懨懨的沒有生氣,方尚宮心裡真是油煎一樣焦急。

  寫信的時候看著謝寧果然精神多了,送出信之後,自然就開始等待回復。

  可回信還沒來,皇上差人送的信和東西卻先一步到了。

  皇上給他們送了些棗子、梅干、火腿,菌子,春筍等等吃食。除了這些東西,還有幾冊書和一張畫。

  書都是新書,八成是皇上讓人半途上去挑的。謝寧現在不能下地,這些書給她打發時間解悶正合適。

  吃食呢,皇上知道謝寧現在胃口不好,指望著這些新鮮東西她能多吃兩口。

  可最好的當然是隨東西一起送來的信和那張畫。

  謝寧先看的信。

  信寫的很短。皇上在信上說,他們今天走了多少里水路,早中晚三頓他都沒漏吃,晚膳之後白洪齊還按著在永安宮時的習慣送了一回點心,很清淡,主要是湯羹,皇上也用了。

  看到皇上吃的還好,謝寧就先放下一半心事了。

  皇上還說,午膳之後歇了一會兒,沒有睡著,想著她和孩子們,躺在那兒養了一會兒神,就起來了。正好舷窗外頭路過一處塔寺,景色十分古樸雅致,想著她這次是見不著了,所以皇上趁著船還沒行遠的那點功夫把那片景色畫下來了。

  謝寧放下信趕緊看畫。

  畫沒有來及裱,方尚宮聽見說是御筆,親自洗過了手領著青荷一起將畫展開。

  畫的是個橫幅,只是墨筆白描,沒有上色。

  但是謝寧看的怔住了。

  河流,山巒,樹木,還有那座寶塔,全都躍然紙上。

  這是皇上眼中看到的景致。

  他用筆將這一切記了下來,畫的有些倉促,但是謝寧看到了。

  看到了他想讓她看到的美景。

  也看到了他在畫中凝聚的心意。

  方尚宮退後一步正打量著畫,剛想贊兩句,轉頭卻看見謝寧怔在那裡,淚就那麼靜靜的流下來。

  怎麼哭了呢?

  可這又不是難過的那種哭法,謝寧看著畫,流下了淚,可嘴角微微揚起,那笑容溫柔,笑意甜蜜,簡直讓人心醉。

  「主子?」方尚宮輕聲喚。

  「沒事。」謝寧抹了下眼:「我沒事……畫讓人好好裱糊,可千萬別馬虎了。」

  她心裡的悸動和感觸是說不出來的。

  剛才看到畫的那一刻,她感覺到皇上在畫這畫時的心意。她看到了他看到的,感受到了他所想的。

  那一刻他看著景,但是在想她。

  謝寧無法形容出那一刻她的感動。

  這就是詩里說的,心有靈犀嗎?

  即使相隔數百里,他們對彼此的惦念和記掛卻是相通的。

  玉瑤公主纏著要看信。這信上並沒有什麼傳情達意不能給孩子看的話,謝寧就將信給她了。

  玉瑤公主看了信,接著就要看畫。

  不過她對畫並沒有多大興趣,看了一眼也就算了,轉頭問:「送來的那些東西呢?」

  胡榮笑著說:「東西可多著呢,有些已經先抬到膳房去收拾了。正好膳房的人想問一聲主子的意思,看做點兒什麼好?」

  謝寧問玉瑤公主:「這些東西里你最想嘗哪個?」

  玉瑤公主說:「火腿吧。」

  謝寧轉頭吩咐:「那就用火腿和筍子做個湯。鮮筍又不耐放,讓人再做個素油燜筍吧。其他東西讓廚房看著做。」

  胡榮應了一聲,樂顛顛的出去傳話了。

  午膳時謝寧胃口還不錯,火腿春筍湯格外的清淡鮮美,除了這個,還有一道紅燒魚做的也十分美味。魚皮焦香,魚肉浸進了湯汁,咸中帶酸甜,還有點微微的辣味,謝寧吃了兩塊兒也沒有覺得噁心。

  「這魚做的不錯。」謝寧點頭說:「跟外頭一聲,賞。」

  青荷趕緊應了一聲,笑著說:「主子可算有胃口了,這些天吃什麼都不香。以前主子多愛琢磨吃啊,吃到一樣好吃的東西,就開始琢磨做法了。」

  謝寧笑著用筷子挑起一點魚肉說:「這魚很鮮自是不用說了,裡面醬才是關鍵哪。我看這醬調的很見功力。」

  胡榮去廚房傳話的時候特意把這句話傳了,說主子夸這醬做的不錯,魚肉吃起來一點都不腥氣,又問這個醬是誰調的。

  有個瘦瘦的一點兒不象廚子的膳房的太監出來回話,說是自己做的。

  隨駕的人不少,胡榮以前就沒注意過這人,這人顯然也沒想到自己時來運轉,手藝讓貴妃娘娘吃的香了。

  廚房的人得了賞精神抖擻,晚上又精心烹飪了幾個好菜。

  玉瑤公主不能出門,但是讓人去街上買了好些東西回來。被差出去採買的太監摸不清公主脾性,前幾日買的綃花綢緞之類的東西公主看不上眼,正焦急著,四處尋人打聽,繞了兩個彎子,托到了胡榮面前來。

  胡榮倒不圖他那孝敬的那點兒散碎銀錢好處,不過主子現在不能勞神神,玉瑤公主的事能順當還是順順噹噹的好。

  他就指點了這人一句。

  「你前次買的那些,宮裡頭難道就沒有?不但有,而且比外頭這些市賣貨色不知強出幾條街去。你別總想著公主公主的,公主現在才幾歲?就是小孩子嘛,你在街上用心找找,找那宮裡應該沒有的,小孩子可能又會喜歡的東西帶進來。不過有一點,可別惹什麼亂子,也別夾帶進什麼不該帶的東西。」

  那個太監一連聲的應是,對胡榮千恩萬謝的。

  這次買來的東西果然就和上一回不同了。有一套東西是裝在箱子裡抬進來的,打開箱子來看,玉瑤公主都吃了一驚。

  「這是?」

  郭尚宮笑著說:「這就是個玩意兒,可以單拆開玩,不過放在一起看著更齊整。」

  裡面是一套木刻的《求仙記》圖畫。

  求仙記是一出很有名的戲,是講一個男子為了求仙拋家棄子,最後見到了神仙,卻因為貪婪而受了懲戒的故事,稱得上老少咸宜,家喻戶曉。好人終有好報,惡人終究沒有好結果,故事也算是勸人向善好故事了。

  這一套木刻畫一共是十二幅,幾場精彩的轉折場面都刻在上面了。

  玉瑤公主果然很喜歡這個。

  「這個好好收著,可別碰壞了,我要帶回去送給哥哥,他一準兒喜歡。」

  郭尚宮笑著應:「公主放心,一準兒不會碰壞的。回頭讓人在畫板之間都墊上絲麻軟絮,一定能平平安安的運回京里。」

  甘熙雲說:「我以前也見過這個,不過不是外頭賣的,是去進香的時候在廟裡見的,刻的都是佛經上的故事,這刻著戲目的還是頭回見著。」

  其他東西也都有趣味。比如泥捏的各種東西,憨憨的肥豬,胖胖的鯉魚,甚至還有泥哨子、陶泥的頭冠。

  那頭冠完全是泥捏的,上了色又燒制過。紅艷艷的完全是照著新娘子出嫁時戴的那式樣捏出來的,當然不可能捏的和真冠子一樣大,但是也不算小。

  玉瑤公主舉起來掂了掂:「還挺重。」

  她做勢往頭上戴,郭尚宮嚇了一跳,趕緊說:「公主當心。」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