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而主人格則是在內部人格會議之中被稱為“看上去很平凡的女路人甲”,簡稱小凡的女孩。
電影一開始講的是孤身在大城市打拼的女孩在同事阿姨的介紹下去面試一個“高帥富”,結果面試途中,直男癌,公主病,心機婊,拜金女紛紛出場爭奪戲份,全程女主表現得精神分裂如同一個神經病,嚇得男方最後奪路而逃。
由此也引出了十三人格的背景。
直男癌和直女癌生性懦弱,是其它人格嘲諷的對象,公主病天真自我,頑固地堅持己見,心機婊和拜金女時而志同道合,時而彼此敵視。黃臉婆有一顆滄桑的心,白骨精尖酸刻薄好妒成性……十二個里人格各有各的缺陷,而被她們共同視為希望的,就是核心人格,小凡。
電影之中,女編劇獨自扮演十三個人格,演技幾乎突破天際。小凡在十二個人格的拉鋸下,鬧出了無數的笑話,但也催下了無數眼淚。
公司熬夜趕報告,白骨精告訴她不能輸,心機婊說這只是投資;面對腦滿腸肥的富二代,拜金女說忍忍吧,都是為了生活,公主病說你瘋了嗎,還記得你的王子嗎……
這部電影有笑有淚,卻並不是純粹的喜劇或者煽情電影。比如故事之中有一段劇情,講述的是女主的少年時期,裡面的對話就很經典。
直男癌:你為什麼就不肯承認呢?男孩就是比女孩重要,爸爸媽媽這麼做是對的——你承認就好了,承認了的話,就不用這麼痛苦了啊。
……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驚艷,劇本好,女主角演技傳神(或者說本色演出),加上內容生動又深刻,一時之間其中不少台詞都成了流行語。
比如說心機婊的那句“如今這世道,心機婊才能活得好”,又比如直女癌的那句“輸不輸,不看你認不認,看你有沒有爭到最後”。
當然,還有劇情最核心的那一段。
“你要心機不要婊。”“雖然變了白骨精,也要能重新披上畫皮。”“妝畫得白臉,鏡子卻能照得亮心。”……
整個故事裡,女主是十二人格最後的希望,最後她把十二個人格各自升華和歸位,直男癌回歸成了不認命,直女癌回歸成了自尊,公主病是夢想,心機婊是智慧,拜金女是野心,白骨精是努力,消極的黃臉婆也變臉回了心態上的白富美……
女主最後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一個非常傳統的喜劇結局。
女主演一人扮演十三個角色,其中的性格和信念碰撞是整個故事的核心。而故事中男主角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的同情理解,甚至於肅然起敬,則是男權對於女權的伸出援手乃至於感情上的認可。
這個片為星影賺得盆滿缽滿,甚至引出了一個新論點——立體電影的存在正在強化編劇和演員的地位,縮減導演存在的必要性。
當然,杜思彤對這方面的言論是不承認的,她個人通過某些渠道發表了一些稿子,講述了立體電影對於“編導一體化”的需求。
立體電影削弱了導演對於畫面的控制力,這是不可磨滅的事實,沒什麼好辯解的。但是這些控制力轉移到了哪裡呢?它們其實轉移到了對故事本身及演員的控制力上。
劇本則是另外一個重點。
非要說的話,星澤在故事編寫方面的能力真的很強,而且屬于越來越強的狀態。文案部門每年招人,編寫各種智能數據包和遊戲劇本,通過大量的邏輯系統對話編寫訓練了文案們的文字邏輯能力和人格構建能力。同時,有才華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夠造成的內部靈感碰撞也非常重要。
星影的劇本產出量非常之大,不但滿足了自己拍攝的需要,有一部分甚至還直接放到了未來平台的版權區之中,作為虛擬商品直接對外出售。
不過不管如何,星影目前已經上了軌道,而星軌才是林舒目前的關注重點。
十一月上下,星軌成功在一些癱瘓人士的幫助下,完成了腿部神經上的模擬,完成了第三個支線項目——虛擬行走。
第321章
採用殘疾人作為受試對象,其實是整個神經接駁技術研究的一大進展。
首先一般的殘疾人本來就有一部分神經壞死,所以星軌進行實驗時就免除了屏蔽隔離原始神經信號這方面的問題。另外,殘疾不是病,但是煎熬卻是地久天長的。很多時候健康人不會明白,對於殘疾者來說,享受一天健康的感覺是怎麼樣一種看似近在咫尺卻如同隔了山嶽的想念。
葉紅玫明白。
林舒以前是不知道的,不過認識了葉紅玫之後就慢慢理解了。
葉紅玫是第一個參與星軌實驗的殘疾者,可能也是情況最嚴重的一位。
但是她的心態卻極好……按照葉青蝶的說法,這是樂未來和陳明雪的功勞。這幾年共處,這兩位大小姐幾乎是時時不忘像葉紅玫灌輸樂觀主義的信念。
葉紅玫的人生其實是很可悲的,全身癱瘓另一個意思其實就是壽命不永。所有人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癱瘓者可能是跟生命這個概念最是背道而馳的人。
不過樂未來真是個神人,跟她混了一段時間之後,葉紅玫硬是從“無用”,“病痛”,“短命”的三大悲觀情緒之中脫離了出來,變成了一個後天養成的樂觀主義者。
既然覺得自己沒用,就做點有用的。世界怎麼大,難道還不能找到點自己能幹的事嗎?就算真的找不到自己能幹的事情,還不能現在去學嗎?
死有什麼可怕的?誰能保證明天不會死於飛來橫禍?索性還不如活一日快活一日是一日。死也要開開心心地死,死得有格調有心情有意義。
重點是有心情。
樂未來覺得,保持一個好心情,時刻能找到存在感是人活著的基本需求。
這種思想觀念被她完整地傳遞給了葉紅玫,所以葉紅玫才會主動加入星軌——她是這樣說服父母的:“我大概是不能跟姐姐一樣活到七八十歲的,但是我想要我活著的時候是有用的,是開心的,是對這個世界有價值的。”
“未來姐說人最可怕的就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我覺得沒有人會比像我這樣的人更清楚地了解到這一點了。媽媽,我不知道死會是什麼一回事……不過我想像過很多次。如果這世界上存在死後的世界,不管是天堂,地獄,陰曹地府……我覺得其實都沒有那麼可怕。我從來沒有做過壞事,想來老天爺不會太過苛求我。”
“不過就是換了種方式繼續活。”
“我想像過的,最可怕的死,大概就是繼續像幾年前一樣,一直一個人躺在病床上,不同的是,這次再也不會有任何人來看我。姐姐,爸爸,媽媽,未來姐……我會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躺到天長地久。”
葉紅玫輕聲說道:“多可怕啊。”
葉母沒想到女兒有這樣的想法,頓時極力安慰著。
葉紅玫卻搖了搖頭,制止了他們的安慰,而是開口說道:“所以活著的時候,我要努力地活。媽,人都是要死的,我大概比別人會更容易死一點。但是如果一直害怕,我就沒辦法好好地活了。所以我覺得我自己應該稍微勇敢一點,不去想太多關於死和生病的事情,活著的時候好好地活,用力地活,就算是那些對於我來說可能有危險的事情,我也想做做看。不去考慮生病和受傷的事情……媽媽你能理解我嗎?”
“這世界上有各種交通事故,但是喜歡旅行的人不應該止步於家門。這個世上有各種壞人和詐騙手段,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和人往來……星軌的研究可能會有危險,但是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就願意去冒險,去感受一下站起來是什麼滋味。”
葉紅玫最後依靠自己的力量說服了父母。
星軌的實驗在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可以大體模擬真實的神經信號。這對殘疾人的意義是巨大的,星軌的一位醫學博士甚至表示這個技術如果能夠發展起來,可以一定程度配合藥物對神經元系統進行刺激和復健,說不定就能創造巨大的醫學成就。
可惜這個想法目前也僅僅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星軌的研究順利,但是卻有公司的發展很不順利。
藝可倒閉了。
這家找了星澤多次麻煩的公司,在上一次被政府清查之後,運營情況就非常不好。不過老實說,這年頭做網遊很少有不賺錢的,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
藝可之前雖然接了政府的項目,但是真正的投入並不多。網遊上雖然只做了兩年時間,但多少還是撈了點快錢的。
撈快錢的自然不可能認真研發經營產品,所以藝可的遊戲在被過度開發之後,最近是每況愈下,之前又遭到政府罰款,索性就不做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是藝可倒閉之前,老闆本來想要卷錢走人的,不想卻提前走漏風聲,公司里各種流言滿天飛,好幾個員工都直接把公司給告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老闆顯然也沒想到,他還沒捲款潛逃呢,他當著出納的小情人竟然搶先一步取走了公司帳面上所有的錢,然後消失無蹤了。
藝可的老闆這兩年也是賺了點錢,但是花費掉的也不少。這樣一來一去,最後卻是不得不自己掏錢補漏洞,最後可以說幾年時間都最後做了白工。
最後這傢伙還是灰溜溜地回去了燕京。
這也是個有背景的人物,否則勾搭不上胡海龍等人。但是有背景也沒有用,這幾次交鋒下來,對方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完全沒能插手江南省這邊的電子產業。
藝可被趕走,梁季聞可以說是舒心許多,還笑著跟林舒八卦了一下這件事。
林舒聽了,說道:“藝可這公司說到底也就是撈點快錢,本質上還是威脅不到我們的,你何必這麼在意?”
梁季聞聽了,沉默了一下,才說道:“……你不懂。”
林舒對他投以一個疑問的眼神。
梁季聞想了想,就跟林舒說道:“小舒,這世上的企業分兩種,一種是你們星澤這樣,靠實際資源,比如技術,人力吃飯的。還要一種企業則是靠專門靠社交資源吃飯的。當然,正經開公司,不計較具體走哪個路線,聰明的企業通常兩者都會利用起來。”
林舒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社交資源這東西,在西方一般叫做“信息資源”,在國內則以“官場資源”為主,但本質上其實是一類東西。他問道:“然後?”
梁季聞繼續說道:“但是有那麼一種公司,它完全把重心放在社交資源上,並不在乎經營本身。通過掌握了社交資源,他們就可以從其他人那裡直接獲取需要的其它資源,進食方式差不多就像禿鷲……這種行為就有點噁心了。”
林舒很快理解了梁季聞的意思。
電影一開始講的是孤身在大城市打拼的女孩在同事阿姨的介紹下去面試一個“高帥富”,結果面試途中,直男癌,公主病,心機婊,拜金女紛紛出場爭奪戲份,全程女主表現得精神分裂如同一個神經病,嚇得男方最後奪路而逃。
由此也引出了十三人格的背景。
直男癌和直女癌生性懦弱,是其它人格嘲諷的對象,公主病天真自我,頑固地堅持己見,心機婊和拜金女時而志同道合,時而彼此敵視。黃臉婆有一顆滄桑的心,白骨精尖酸刻薄好妒成性……十二個里人格各有各的缺陷,而被她們共同視為希望的,就是核心人格,小凡。
電影之中,女編劇獨自扮演十三個人格,演技幾乎突破天際。小凡在十二個人格的拉鋸下,鬧出了無數的笑話,但也催下了無數眼淚。
公司熬夜趕報告,白骨精告訴她不能輸,心機婊說這只是投資;面對腦滿腸肥的富二代,拜金女說忍忍吧,都是為了生活,公主病說你瘋了嗎,還記得你的王子嗎……
這部電影有笑有淚,卻並不是純粹的喜劇或者煽情電影。比如故事之中有一段劇情,講述的是女主的少年時期,裡面的對話就很經典。
直男癌:你為什麼就不肯承認呢?男孩就是比女孩重要,爸爸媽媽這麼做是對的——你承認就好了,承認了的話,就不用這麼痛苦了啊。
……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驚艷,劇本好,女主角演技傳神(或者說本色演出),加上內容生動又深刻,一時之間其中不少台詞都成了流行語。
比如說心機婊的那句“如今這世道,心機婊才能活得好”,又比如直女癌的那句“輸不輸,不看你認不認,看你有沒有爭到最後”。
當然,還有劇情最核心的那一段。
“你要心機不要婊。”“雖然變了白骨精,也要能重新披上畫皮。”“妝畫得白臉,鏡子卻能照得亮心。”……
整個故事裡,女主是十二人格最後的希望,最後她把十二個人格各自升華和歸位,直男癌回歸成了不認命,直女癌回歸成了自尊,公主病是夢想,心機婊是智慧,拜金女是野心,白骨精是努力,消極的黃臉婆也變臉回了心態上的白富美……
女主最後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一個非常傳統的喜劇結局。
女主演一人扮演十三個角色,其中的性格和信念碰撞是整個故事的核心。而故事中男主角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的同情理解,甚至於肅然起敬,則是男權對於女權的伸出援手乃至於感情上的認可。
這個片為星影賺得盆滿缽滿,甚至引出了一個新論點——立體電影的存在正在強化編劇和演員的地位,縮減導演存在的必要性。
當然,杜思彤對這方面的言論是不承認的,她個人通過某些渠道發表了一些稿子,講述了立體電影對於“編導一體化”的需求。
立體電影削弱了導演對於畫面的控制力,這是不可磨滅的事實,沒什麼好辯解的。但是這些控制力轉移到了哪裡呢?它們其實轉移到了對故事本身及演員的控制力上。
劇本則是另外一個重點。
非要說的話,星澤在故事編寫方面的能力真的很強,而且屬于越來越強的狀態。文案部門每年招人,編寫各種智能數據包和遊戲劇本,通過大量的邏輯系統對話編寫訓練了文案們的文字邏輯能力和人格構建能力。同時,有才華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夠造成的內部靈感碰撞也非常重要。
星影的劇本產出量非常之大,不但滿足了自己拍攝的需要,有一部分甚至還直接放到了未來平台的版權區之中,作為虛擬商品直接對外出售。
不過不管如何,星影目前已經上了軌道,而星軌才是林舒目前的關注重點。
十一月上下,星軌成功在一些癱瘓人士的幫助下,完成了腿部神經上的模擬,完成了第三個支線項目——虛擬行走。
第321章
採用殘疾人作為受試對象,其實是整個神經接駁技術研究的一大進展。
首先一般的殘疾人本來就有一部分神經壞死,所以星軌進行實驗時就免除了屏蔽隔離原始神經信號這方面的問題。另外,殘疾不是病,但是煎熬卻是地久天長的。很多時候健康人不會明白,對於殘疾者來說,享受一天健康的感覺是怎麼樣一種看似近在咫尺卻如同隔了山嶽的想念。
葉紅玫明白。
林舒以前是不知道的,不過認識了葉紅玫之後就慢慢理解了。
葉紅玫是第一個參與星軌實驗的殘疾者,可能也是情況最嚴重的一位。
但是她的心態卻極好……按照葉青蝶的說法,這是樂未來和陳明雪的功勞。這幾年共處,這兩位大小姐幾乎是時時不忘像葉紅玫灌輸樂觀主義的信念。
葉紅玫的人生其實是很可悲的,全身癱瘓另一個意思其實就是壽命不永。所有人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癱瘓者可能是跟生命這個概念最是背道而馳的人。
不過樂未來真是個神人,跟她混了一段時間之後,葉紅玫硬是從“無用”,“病痛”,“短命”的三大悲觀情緒之中脫離了出來,變成了一個後天養成的樂觀主義者。
既然覺得自己沒用,就做點有用的。世界怎麼大,難道還不能找到點自己能幹的事嗎?就算真的找不到自己能幹的事情,還不能現在去學嗎?
死有什麼可怕的?誰能保證明天不會死於飛來橫禍?索性還不如活一日快活一日是一日。死也要開開心心地死,死得有格調有心情有意義。
重點是有心情。
樂未來覺得,保持一個好心情,時刻能找到存在感是人活著的基本需求。
這種思想觀念被她完整地傳遞給了葉紅玫,所以葉紅玫才會主動加入星軌——她是這樣說服父母的:“我大概是不能跟姐姐一樣活到七八十歲的,但是我想要我活著的時候是有用的,是開心的,是對這個世界有價值的。”
“未來姐說人最可怕的就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我覺得沒有人會比像我這樣的人更清楚地了解到這一點了。媽媽,我不知道死會是什麼一回事……不過我想像過很多次。如果這世界上存在死後的世界,不管是天堂,地獄,陰曹地府……我覺得其實都沒有那麼可怕。我從來沒有做過壞事,想來老天爺不會太過苛求我。”
“不過就是換了種方式繼續活。”
“我想像過的,最可怕的死,大概就是繼續像幾年前一樣,一直一個人躺在病床上,不同的是,這次再也不會有任何人來看我。姐姐,爸爸,媽媽,未來姐……我會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躺到天長地久。”
葉紅玫輕聲說道:“多可怕啊。”
葉母沒想到女兒有這樣的想法,頓時極力安慰著。
葉紅玫卻搖了搖頭,制止了他們的安慰,而是開口說道:“所以活著的時候,我要努力地活。媽,人都是要死的,我大概比別人會更容易死一點。但是如果一直害怕,我就沒辦法好好地活了。所以我覺得我自己應該稍微勇敢一點,不去想太多關於死和生病的事情,活著的時候好好地活,用力地活,就算是那些對於我來說可能有危險的事情,我也想做做看。不去考慮生病和受傷的事情……媽媽你能理解我嗎?”
“這世界上有各種交通事故,但是喜歡旅行的人不應該止步於家門。這個世上有各種壞人和詐騙手段,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和人往來……星軌的研究可能會有危險,但是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就願意去冒險,去感受一下站起來是什麼滋味。”
葉紅玫最後依靠自己的力量說服了父母。
星軌的實驗在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可以大體模擬真實的神經信號。這對殘疾人的意義是巨大的,星軌的一位醫學博士甚至表示這個技術如果能夠發展起來,可以一定程度配合藥物對神經元系統進行刺激和復健,說不定就能創造巨大的醫學成就。
可惜這個想法目前也僅僅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星軌的研究順利,但是卻有公司的發展很不順利。
藝可倒閉了。
這家找了星澤多次麻煩的公司,在上一次被政府清查之後,運營情況就非常不好。不過老實說,這年頭做網遊很少有不賺錢的,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
藝可之前雖然接了政府的項目,但是真正的投入並不多。網遊上雖然只做了兩年時間,但多少還是撈了點快錢的。
撈快錢的自然不可能認真研發經營產品,所以藝可的遊戲在被過度開發之後,最近是每況愈下,之前又遭到政府罰款,索性就不做了。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是藝可倒閉之前,老闆本來想要卷錢走人的,不想卻提前走漏風聲,公司里各種流言滿天飛,好幾個員工都直接把公司給告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老闆顯然也沒想到,他還沒捲款潛逃呢,他當著出納的小情人竟然搶先一步取走了公司帳面上所有的錢,然後消失無蹤了。
藝可的老闆這兩年也是賺了點錢,但是花費掉的也不少。這樣一來一去,最後卻是不得不自己掏錢補漏洞,最後可以說幾年時間都最後做了白工。
最後這傢伙還是灰溜溜地回去了燕京。
這也是個有背景的人物,否則勾搭不上胡海龍等人。但是有背景也沒有用,這幾次交鋒下來,對方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完全沒能插手江南省這邊的電子產業。
藝可被趕走,梁季聞可以說是舒心許多,還笑著跟林舒八卦了一下這件事。
林舒聽了,說道:“藝可這公司說到底也就是撈點快錢,本質上還是威脅不到我們的,你何必這麼在意?”
梁季聞聽了,沉默了一下,才說道:“……你不懂。”
林舒對他投以一個疑問的眼神。
梁季聞想了想,就跟林舒說道:“小舒,這世上的企業分兩種,一種是你們星澤這樣,靠實際資源,比如技術,人力吃飯的。還要一種企業則是靠專門靠社交資源吃飯的。當然,正經開公司,不計較具體走哪個路線,聰明的企業通常兩者都會利用起來。”
林舒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社交資源這東西,在西方一般叫做“信息資源”,在國內則以“官場資源”為主,但本質上其實是一類東西。他問道:“然後?”
梁季聞繼續說道:“但是有那麼一種公司,它完全把重心放在社交資源上,並不在乎經營本身。通過掌握了社交資源,他們就可以從其他人那裡直接獲取需要的其它資源,進食方式差不多就像禿鷲……這種行為就有點噁心了。”
林舒很快理解了梁季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