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蘇雲起伸展手臂,輕輕地把他往懷裡摟了摟,又很快放開,“咱爹在麼?”
江逸指指西間的大屋,“屋裡呢?有事啊?”
蘇雲起點點頭,走到長輩們屋前,恰好江池宴從屋裡出來,似乎也有話對蘇雲起說。
蘇雲起恭敬地叫了聲“爹”,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場雪來得太猛,我擔心……”
蘇雲起的擔憂也正是江池宴所想,他擺擺手,“坐下說,小逸也聽著。”
江逸應了一聲,三人落座。
夏荷從裡屋出來,拎著一壺熱茶。
江逸趕緊接過去,責備道:“身子這麼重了,可得小心些。”
夏荷懷著六個多月的身孕,身材胖了不少,皮膚卻更顯得白皙溫潤,笑起來更加溫和,“倒個水而已,不礙事的。逸哥兒不是說了嗎?要適當運動。”
“在院子裡走走就好,燒水就算了,萬一再燙著。”即使夏荷不說,江逸也知道她最近腳腫得厲害,手也時常發麻,小六和梅子都不在,身邊也沒個人照顧,一切都得小心著。
江池宴接過江逸遞的茶水,看了看蘇雲起,說道:“給小六去信,讓他先回來。”如今天氣變化快,若再晚些恐怕得堵在路上。
夏荷連忙說道:“世伯,我沒事,不用讓六哥提前回來,可別耽誤了正事。再者說,離車隊回來也沒多少天了,不用特意麻煩這一趟。”
江池宴放下茶杯,沉吟道:“小川和二牛恐怕要多耽誤些日子。”
江逸和夏荷一臉困惑,蘇雲起接口道:“這天氣若是放飛信鴿恐怕會凍死餓死,依孩兒看來,不如托余家商隊傳信。”
江池宴讚許地點點頭,“這倒是個好主意,信直接送到蔚州,想來會比小川他們還要早到些,這樣正好在蔚州把他們攔下來。跟他們說,讓小六先回來,藥材也不用拉到祁州,無論貴賤就在蔚州賣了,多買些糧食,尤其是豆子小麥這些不怕cháo又管飽的。”
到這裡,江逸也聽出幾分意思來了,提議道:“讓雲舒把咱家的芋頭、南瓜加工成粉全送過來,那個糖份高,非常時刻比一般糧食更能補充體力。”
“還有抗寒救疾的糙藥,趁著價錢穩定要多收些。”蘇雲起補充道。
江池宴點頭。
夏荷也在一旁聽著,慢慢地回過味來,不由擔憂地抓緊了手裡的帕子。
江逸看到了,正要安慰她兩句,恰好蘇白生從衛所回來,眼睛眉毛上都是雪。他走得急,後面一個小兵顛顛地撐著傘都沒追上他。
江池宴心疼得不行,也不顧眾人在場,直接給他把濕淋淋的外套脫下來,然後是鞋襪,全程黑著臉。
蘇白生自知理虧,半點沒反抗。
江逸早就機靈地跑到爹爹們的房間裡,從柜子里拿出小爹的棉衣棉襪,又從床底掏出新做的氈鞋——這些平時都是他親手打理的,自然花不了多少時間,等到他拿著東西回到前廳的時候,濕衣服剛被扒下來。
江池宴把人扒完就不管了,在一旁皺著眉頭生悶氣。
蘇雲起和江逸兩個人伺候著自家小爹把衣服換了,又給他倒了杯熱茶。
自家親叔叔,夏荷也沒什麼可迴避的,她把濕衣服接到手裡,素白的手一攥,一手的手漬,不由心疼地問道:“小叔這是一路從衛所走回來的?”
蘇白生偷眼看著江池宴,諾諾地不敢說話。
跟著他回來的小兵咕咚咕咚喝完蘇雲起遞的熱茶,熱切地看著蘇白生,巴巴地說道:“原以為蘇大人是文人,沒想到腳下工夫也這麼好,竟然不比我們將軍差多少,我在後面打著傘追著一路都沒追上呢!”
江池宴的臉更黑了。
蘇白生悄悄抓住他的衣袖,妥妥地示弱。
江逸轉著烏溜溜的眼睛往倆位爹身上掃了一圈,笑嘻嘻地解圍道:“小爹,您這麼急匆匆地從衛所回來,是有什麼急事麼?”
蘇白生連忙點頭,像個孩子似的,“我想著燕王那邊總歸有秦大人上摺子,用不著我多操心。世子這邊咱們要說上一句,恐怕還得托他請些醫者。”
江逸訝異,“有這麼嚴重麼?”
蘇白生恢復了沉穩的樣子,點頭道:“恐怕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嚴重。”
這場寒流來得突然,許多牧民都沒來得及賣掉多餘的羊儲備下過冬的糧食。因此,今年受凍挨餓的不僅僅是牛羊馬匹,還有人。
第166章 短暫的歡樂
千百年來,無論科技發達與否,人類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總是後知後覺。
第一場雪,仿佛只是一場小小的預警,告訴人們寒冬將至。
第二場雪,雪勢兇猛,持續時間卻不長,所以儘管牧民們或多或少有些損失,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放在心上。
秦同知秦大人遞給北平的摺子如同石沉大海,連個迴響都沒聽著。
就在江家人心急火燎之時,小六終於回了大寧,向兩位長輩稟報了糧食和藥材的收購情況。家裡人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又過了半個月,小川和二牛也回來了,帶著整整五千斤糧食、三大車藥材,福子利用職務之便,趁著天黑給他們開了城門,那天晚上大寧幹道的車輪聲響了一整夜。
在哈口氣都能結成冰的時節,小川擦著汗珠跟蘇雲起核對斤稱。
江逸也從被窩裡爬出來,跟著運糧的車子跑來跑去,跑到最後一輛也沒找著自己想要的東西。
於是他又跑回小川那裡,問道:“南瓜粉帶了麼?哪車是?那個不能受cháo,得單放。”
小川搖搖頭,回道:“雲舒說今年的南瓜收得晚,再加上陰天多晴天少,還沒來得及打成粉,我見信里說糧食要得急,就自作主張先回來了。小逸,你看這些糧食先用著行不?雲舒說一旦南瓜粉磨好了,便托余家商隊專門走一趟給送過來。”
說這話的時候,小川臉上帶著愧色,顯然是覺得自己沒把事情辦好。
江逸想起自己剛剛那個急切的樣子,倒讓小川誤會了,連忙解釋道:“這個不打緊,我只是想著若是帶來了就得找個陽面屋子單獨放著,倒不是非要它不可,這些糧食足夠了,你們能在短短几日之內籌到這麼多,真是大本事!”
小川這才鬆了口氣,笑道:“多虧了余大少爺,他把自家庫房裡都搬空了才湊上這個數。”
蘇雲起和江逸相視一笑,之前捎信時也跟余文俊提過,想來他也會有所準備。
除此之外,朱高熾那邊也有了動靜。
一直以來,他對江逸總是無條件地信任,儘管燕王幕僚個個引例論史分析大寧這場雪只是平常而已,朱高熾還是依照江逸信里說的,在民間徵召了數十個德才兼備的大夫,差人悄悄地送到大寧,連他們暫停的宅子都安排好了。
朱高熾這一番動作並沒有瞞著燕王,想來也是朱棣默許的。
江逸一時感慨萬千,更加堅定了“朱高熾無論為君為友都很夠意思”這個想法。
******
江宅早起貪黑地囤積糧食、商量對策,糙原上的牧民們也不緊不慢地做起了過冬準備。
街頭巷尾一天到晚都迴蕩著“賣炭、無煙炭、好炭”的叫賣聲。
早在第二場雪下來的時候,江逸就作主把宅子裡住人的幾個屋子改成了土炕,一天三頓做飯的工夫就能讓屋子裡暖起來。
不過,為了保險他還是買了許多木炭,誰知道關外的冬天會冷到怎樣天怒人怨的程度,家裡這些人大多是在應天住慣了的,若不收拾得暖和一些怕是不好過。
第三場雪就是在這個時候下來的。
這場雪看似不大,卻粘粘糊糊地下了三天三夜,一直下到人們連新鮮勁兒都沒有,乾脆都窩在家裡烤火吃豆子聊閒天。
第四天早上,人們從暖烘烘的屋子裡醒來,終於聽不到“簌簌”的落雪聲了,於是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想要出門,卻發現房門怎麼推都推不開。
蘇雲起把窗戶打開,發現白綿綿的雪竟然悄無聲息地堆積到了窗台的高度。
江逸驚得張大嘴巴,雖然他兩輩子都是北方娃,可是也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儼然是《冰河世紀》的節奏!
蘇雲起從窗戶跳出去,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音,等他站定了一比劃,積雪埋到了大腿根。
蘇雲起勾著唇,對著江逸伸出雙手,“要出來麼?”
“不、不,”江逸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我還是等會兒吧!”
並排的其他屋子裡,哥幾個先後從窗戶跳出來,“咯吱咯吱”地落到雪地里,被雪埋住,蘇雲起和二牛高一些還好,小川、小六還有江二柱連胯都陷了進去,想挪一步都困難。
王小五和江逸一樣,看到這個景象根本沒敢從屋裡出去。
大夥左右看看,不約而同地笑了。
江逸都替他們冷,他腦子一轉,招呼道:“你們這樣可不行,就算有功夫,時間長了腿也容易落下毛病。你們先進屋,裹上毛皮護腿,再把油布衣服穿在外面,既暖和又不會濕了衣服。”
這兩樣東西他們家都是現成的,毛皮護腿是為了他們騎馬fèng得,羊氈貼著兔絨,舒適又保暖。油布衣服是取蜂蜜時做的,一人一身。
江逸明白的生活常識,幾個慣常走南闖北的爺們自然也懂。哥幾個沒打算逞能,他們撐著胳膊跳回屋裡,按照江逸說的加裝備去了。
等到爺們兒們冒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三進的院子收拾出一條條能過人的道路來,時間已經接近晌午,該做午飯了。
早上就沒吃,又幹了這麼一大通活,哥幾個早就餓了。
孩子們也餓得快,剛一解放就衝到江逸跟前“逸哥/爹爹”地喊著餓。
江逸直接用和面的搪瓷大盆加著羊奶沖了一大盆蜂蜜水,讓二牛端到前廳給大家分著喝。與些同時他又點起小灶,又快又穩得給夏荷蒸了一小鍋水蛋,加上兩個孩子,剛好三個人的份。
做完這些,江逸才稍稍鬆了口氣。
這時候王小五已經引燃了大灶,往鍋里加上水,眼巴巴地等著江逸下一步吩咐。
江逸一回頭,直直地對上他那一雙圓溜溜地眼睛,下意識地退了一步,“小五?”
王小五眨眨眼,“啊”了一聲,“逸哥,水燒開了,還幹嘛?”
江逸撫撫胸口,哭笑不得地說:“你剛剛那樣子,我以為鬼上身了。”
王小五嘿嘿一笑,撓撓頭——嚇到男神了,真是不好意思呢!
江逸好笑地捏捏他的臉,轉過身,從櫥櫃裡拿出油麥掛麵,一縷一縷地下到滾開的水裡。
江逸一邊下面一邊指點著王小五,“正常情況下應該先用蔥花嗆了油爆出香味來,然後加些白菜葉或者蘿蔔纓子打湯,最後放麵條、打雞蛋,加鹽加醋加香油。”
“那……今天怎麼直接放面了?”王小五認真地問道。
江逸勾了勾嘴角,“今天屬於‘非正常’情況,大夥都餓了,咱們乾脆來了清湯麵。”
江逸指指西間的大屋,“屋裡呢?有事啊?”
蘇雲起點點頭,走到長輩們屋前,恰好江池宴從屋裡出來,似乎也有話對蘇雲起說。
蘇雲起恭敬地叫了聲“爹”,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場雪來得太猛,我擔心……”
蘇雲起的擔憂也正是江池宴所想,他擺擺手,“坐下說,小逸也聽著。”
江逸應了一聲,三人落座。
夏荷從裡屋出來,拎著一壺熱茶。
江逸趕緊接過去,責備道:“身子這麼重了,可得小心些。”
夏荷懷著六個多月的身孕,身材胖了不少,皮膚卻更顯得白皙溫潤,笑起來更加溫和,“倒個水而已,不礙事的。逸哥兒不是說了嗎?要適當運動。”
“在院子裡走走就好,燒水就算了,萬一再燙著。”即使夏荷不說,江逸也知道她最近腳腫得厲害,手也時常發麻,小六和梅子都不在,身邊也沒個人照顧,一切都得小心著。
江池宴接過江逸遞的茶水,看了看蘇雲起,說道:“給小六去信,讓他先回來。”如今天氣變化快,若再晚些恐怕得堵在路上。
夏荷連忙說道:“世伯,我沒事,不用讓六哥提前回來,可別耽誤了正事。再者說,離車隊回來也沒多少天了,不用特意麻煩這一趟。”
江池宴放下茶杯,沉吟道:“小川和二牛恐怕要多耽誤些日子。”
江逸和夏荷一臉困惑,蘇雲起接口道:“這天氣若是放飛信鴿恐怕會凍死餓死,依孩兒看來,不如托余家商隊傳信。”
江池宴讚許地點點頭,“這倒是個好主意,信直接送到蔚州,想來會比小川他們還要早到些,這樣正好在蔚州把他們攔下來。跟他們說,讓小六先回來,藥材也不用拉到祁州,無論貴賤就在蔚州賣了,多買些糧食,尤其是豆子小麥這些不怕cháo又管飽的。”
到這裡,江逸也聽出幾分意思來了,提議道:“讓雲舒把咱家的芋頭、南瓜加工成粉全送過來,那個糖份高,非常時刻比一般糧食更能補充體力。”
“還有抗寒救疾的糙藥,趁著價錢穩定要多收些。”蘇雲起補充道。
江池宴點頭。
夏荷也在一旁聽著,慢慢地回過味來,不由擔憂地抓緊了手裡的帕子。
江逸看到了,正要安慰她兩句,恰好蘇白生從衛所回來,眼睛眉毛上都是雪。他走得急,後面一個小兵顛顛地撐著傘都沒追上他。
江池宴心疼得不行,也不顧眾人在場,直接給他把濕淋淋的外套脫下來,然後是鞋襪,全程黑著臉。
蘇白生自知理虧,半點沒反抗。
江逸早就機靈地跑到爹爹們的房間裡,從柜子里拿出小爹的棉衣棉襪,又從床底掏出新做的氈鞋——這些平時都是他親手打理的,自然花不了多少時間,等到他拿著東西回到前廳的時候,濕衣服剛被扒下來。
江池宴把人扒完就不管了,在一旁皺著眉頭生悶氣。
蘇雲起和江逸兩個人伺候著自家小爹把衣服換了,又給他倒了杯熱茶。
自家親叔叔,夏荷也沒什麼可迴避的,她把濕衣服接到手裡,素白的手一攥,一手的手漬,不由心疼地問道:“小叔這是一路從衛所走回來的?”
蘇白生偷眼看著江池宴,諾諾地不敢說話。
跟著他回來的小兵咕咚咕咚喝完蘇雲起遞的熱茶,熱切地看著蘇白生,巴巴地說道:“原以為蘇大人是文人,沒想到腳下工夫也這麼好,竟然不比我們將軍差多少,我在後面打著傘追著一路都沒追上呢!”
江池宴的臉更黑了。
蘇白生悄悄抓住他的衣袖,妥妥地示弱。
江逸轉著烏溜溜的眼睛往倆位爹身上掃了一圈,笑嘻嘻地解圍道:“小爹,您這麼急匆匆地從衛所回來,是有什麼急事麼?”
蘇白生連忙點頭,像個孩子似的,“我想著燕王那邊總歸有秦大人上摺子,用不著我多操心。世子這邊咱們要說上一句,恐怕還得托他請些醫者。”
江逸訝異,“有這麼嚴重麼?”
蘇白生恢復了沉穩的樣子,點頭道:“恐怕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嚴重。”
這場寒流來得突然,許多牧民都沒來得及賣掉多餘的羊儲備下過冬的糧食。因此,今年受凍挨餓的不僅僅是牛羊馬匹,還有人。
第166章 短暫的歡樂
千百年來,無論科技發達與否,人類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總是後知後覺。
第一場雪,仿佛只是一場小小的預警,告訴人們寒冬將至。
第二場雪,雪勢兇猛,持續時間卻不長,所以儘管牧民們或多或少有些損失,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放在心上。
秦同知秦大人遞給北平的摺子如同石沉大海,連個迴響都沒聽著。
就在江家人心急火燎之時,小六終於回了大寧,向兩位長輩稟報了糧食和藥材的收購情況。家裡人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又過了半個月,小川和二牛也回來了,帶著整整五千斤糧食、三大車藥材,福子利用職務之便,趁著天黑給他們開了城門,那天晚上大寧幹道的車輪聲響了一整夜。
在哈口氣都能結成冰的時節,小川擦著汗珠跟蘇雲起核對斤稱。
江逸也從被窩裡爬出來,跟著運糧的車子跑來跑去,跑到最後一輛也沒找著自己想要的東西。
於是他又跑回小川那裡,問道:“南瓜粉帶了麼?哪車是?那個不能受cháo,得單放。”
小川搖搖頭,回道:“雲舒說今年的南瓜收得晚,再加上陰天多晴天少,還沒來得及打成粉,我見信里說糧食要得急,就自作主張先回來了。小逸,你看這些糧食先用著行不?雲舒說一旦南瓜粉磨好了,便托余家商隊專門走一趟給送過來。”
說這話的時候,小川臉上帶著愧色,顯然是覺得自己沒把事情辦好。
江逸想起自己剛剛那個急切的樣子,倒讓小川誤會了,連忙解釋道:“這個不打緊,我只是想著若是帶來了就得找個陽面屋子單獨放著,倒不是非要它不可,這些糧食足夠了,你們能在短短几日之內籌到這麼多,真是大本事!”
小川這才鬆了口氣,笑道:“多虧了余大少爺,他把自家庫房裡都搬空了才湊上這個數。”
蘇雲起和江逸相視一笑,之前捎信時也跟余文俊提過,想來他也會有所準備。
除此之外,朱高熾那邊也有了動靜。
一直以來,他對江逸總是無條件地信任,儘管燕王幕僚個個引例論史分析大寧這場雪只是平常而已,朱高熾還是依照江逸信里說的,在民間徵召了數十個德才兼備的大夫,差人悄悄地送到大寧,連他們暫停的宅子都安排好了。
朱高熾這一番動作並沒有瞞著燕王,想來也是朱棣默許的。
江逸一時感慨萬千,更加堅定了“朱高熾無論為君為友都很夠意思”這個想法。
******
江宅早起貪黑地囤積糧食、商量對策,糙原上的牧民們也不緊不慢地做起了過冬準備。
街頭巷尾一天到晚都迴蕩著“賣炭、無煙炭、好炭”的叫賣聲。
早在第二場雪下來的時候,江逸就作主把宅子裡住人的幾個屋子改成了土炕,一天三頓做飯的工夫就能讓屋子裡暖起來。
不過,為了保險他還是買了許多木炭,誰知道關外的冬天會冷到怎樣天怒人怨的程度,家裡這些人大多是在應天住慣了的,若不收拾得暖和一些怕是不好過。
第三場雪就是在這個時候下來的。
這場雪看似不大,卻粘粘糊糊地下了三天三夜,一直下到人們連新鮮勁兒都沒有,乾脆都窩在家裡烤火吃豆子聊閒天。
第四天早上,人們從暖烘烘的屋子裡醒來,終於聽不到“簌簌”的落雪聲了,於是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想要出門,卻發現房門怎麼推都推不開。
蘇雲起把窗戶打開,發現白綿綿的雪竟然悄無聲息地堆積到了窗台的高度。
江逸驚得張大嘴巴,雖然他兩輩子都是北方娃,可是也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儼然是《冰河世紀》的節奏!
蘇雲起從窗戶跳出去,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音,等他站定了一比劃,積雪埋到了大腿根。
蘇雲起勾著唇,對著江逸伸出雙手,“要出來麼?”
“不、不,”江逸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我還是等會兒吧!”
並排的其他屋子裡,哥幾個先後從窗戶跳出來,“咯吱咯吱”地落到雪地里,被雪埋住,蘇雲起和二牛高一些還好,小川、小六還有江二柱連胯都陷了進去,想挪一步都困難。
王小五和江逸一樣,看到這個景象根本沒敢從屋裡出去。
大夥左右看看,不約而同地笑了。
江逸都替他們冷,他腦子一轉,招呼道:“你們這樣可不行,就算有功夫,時間長了腿也容易落下毛病。你們先進屋,裹上毛皮護腿,再把油布衣服穿在外面,既暖和又不會濕了衣服。”
這兩樣東西他們家都是現成的,毛皮護腿是為了他們騎馬fèng得,羊氈貼著兔絨,舒適又保暖。油布衣服是取蜂蜜時做的,一人一身。
江逸明白的生活常識,幾個慣常走南闖北的爺們自然也懂。哥幾個沒打算逞能,他們撐著胳膊跳回屋裡,按照江逸說的加裝備去了。
等到爺們兒們冒著滿頭大汗,好不容易把三進的院子收拾出一條條能過人的道路來,時間已經接近晌午,該做午飯了。
早上就沒吃,又幹了這麼一大通活,哥幾個早就餓了。
孩子們也餓得快,剛一解放就衝到江逸跟前“逸哥/爹爹”地喊著餓。
江逸直接用和面的搪瓷大盆加著羊奶沖了一大盆蜂蜜水,讓二牛端到前廳給大家分著喝。與些同時他又點起小灶,又快又穩得給夏荷蒸了一小鍋水蛋,加上兩個孩子,剛好三個人的份。
做完這些,江逸才稍稍鬆了口氣。
這時候王小五已經引燃了大灶,往鍋里加上水,眼巴巴地等著江逸下一步吩咐。
江逸一回頭,直直地對上他那一雙圓溜溜地眼睛,下意識地退了一步,“小五?”
王小五眨眨眼,“啊”了一聲,“逸哥,水燒開了,還幹嘛?”
江逸撫撫胸口,哭笑不得地說:“你剛剛那樣子,我以為鬼上身了。”
王小五嘿嘿一笑,撓撓頭——嚇到男神了,真是不好意思呢!
江逸好笑地捏捏他的臉,轉過身,從櫥櫃裡拿出油麥掛麵,一縷一縷地下到滾開的水裡。
江逸一邊下面一邊指點著王小五,“正常情況下應該先用蔥花嗆了油爆出香味來,然後加些白菜葉或者蘿蔔纓子打湯,最後放麵條、打雞蛋,加鹽加醋加香油。”
“那……今天怎麼直接放面了?”王小五認真地問道。
江逸勾了勾嘴角,“今天屬於‘非正常’情況,大夥都餓了,咱們乾脆來了清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