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梓月不解,“買羊做什麼?”

  “烤了吃。”江逸有些不好意思,成天把吃吃喝喝掛在嘴邊,倒顯著自己不會過日子似的。

  梁梓月卻沒多想,反而嗔怪道:“哪用得著去別家買,咱家羊圈裡那不多得是?話說回來,怎麼一氣要兩隻,是打算請客麼?”

  江逸搖搖頭,如實說道:“家裡人跟著忙活了一季,我想著請他們吃些好吃的,同時也讓我爹他們高興高興。”

  “你心裡倒是有他。”梁梓月有些吃味,不過她很快說道,“既然是自家吃,不如就讓你姨父烤,他手藝好著呢,當年就是因為這個……”

  梁梓月說了一半,才驚覺面前坐著的都是小輩,說這話著實不合適,連忙住了口。

  鈴鐺卻笑呵呵地補充道:“阿布就是這樣娶到額莫的,阿布早就跟我說過!逸哥,不如你就在我們帳篷外面烤吧,我也很久沒吃到了。”

  “阿布”是這邊的人對父親的稱呼,“額莫”就是母親,地域不同口音會有小小的差異,江逸同牧民們接觸得多了,大致能分辯出來。

  如果是梁梓月或者巴爾幹來勸,他還真不好意思答應,到時候人力物力費不少不說,還得在人家家門口折騰。偏偏這話是鈴鐺說出來的,也算體己的妹子,還打著想吃肉的名義,江逸怎麼著都拒絕不了。

  他知道梁梓月肯定不要錢,好在中秋節快到了,到時候多準備些節禮好了。江逸在腦子裡思量一番,便慡快地答應下來。

  “好,如果姨父有工夫,就麻煩他了。”

  梁梓月罵了句“臭丫頭”,便開掀帘子同巴爾幹說去了。

  鈴鐺對著江逸眨眨眼,晶亮的眼睛裡透著靈動的狡黠。

  江逸不由地感嘆,真是個聰慧的丫頭。

  ******

  烤全羊就得晚上吃才有氣氛。

  微亮的天光,涼風徐徐,白色的蒙古包前點上兩堆篝火,男女主人來往忙碌,孩童嬉戲,偶有編著花辮穿著美麗衣袍的女孩載歌載舞,沒有人不會沉醉其中。

  房門一鎖,全家老少都出動了,甚至包括懷有身孕的夏荷。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她已經平穩渡過了孕吐期,如今正是胃口大開的時候。

  夏荷性子溫和,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只有饞得不行的時候才說上一聲,江逸沒事就跟梅子一起窩在廚房裡給她鼓搗吃食。

  這回把她帶過來,一是補補油水,二是換換心情。

  梁梓月跟夏荷一樣,在應天出生,在應天長大,甚至社交圈子都有重疊的地方。兩個人雖然差著輩分,但一起談談故土、故事、故人,憑添許多親近。

  再說三個小孩子,小土丘原本是個羞澀老實的性子,小寶軟軟萌萌,小十三也十分懂事,沒成想三個平日裡都挺安靜的孩子湊到一起就像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似的,畫風一下子就變了。

  那邊,小寶扯著嗓子大叫:“逸哥,你看我!你看我!”

  江逸扭頭一看,小傢伙正坐在小土丘的專有坐騎——大公羊身上,就著火光,江逸看到小傢伙五官都擠到了一起,笑的。

  小十三也把小寶的尖嗓門借了過去,一邊大聲叫著“爹爹”一邊在羊群中穿來穿去,惹得一大群羊都跟著“咩咩”叫,仿佛跟他比嗓門似的。

  小土丘稍微好點,但也沒好到哪兒去,一會兒跑過來攀著巴爾幹像爬樹似的爬到背上,一會兒跑回去跟小寶一起騎羊,全程伴隨著魔性的大笑。

  江逸突然有種人家的乖寶寶被自家土孩子帶壞的愧疚感,尷尬極了。

  巴爾幹一邊轉著木棍一邊樂呵呵地說道:“我們這邊住得偏,小土丘一直沒有同齡的玩伴,今天看他這麼高興你姨母肯定也開心。”

  江逸默默地把臉轉開,並沒有被安慰到。

  相比之下,兩個女孩子的活動就文藝多了。

  鈴鐺剛一見梅子就親昵地拉住了她的手,說起來這才是兩個人第二次見面,就已經姐妹相稱。

  鈴鐺小上半歲,性子也更活潑些。梅子更顯成熟精明,不過在小姐妹面前卻不使什麼心思。

  下午的時候,梅子從車上下來,向梁梓月夫婦問了好,就被鈴鐺拉進了自己的房間——跟大蒙古包連著的一個小包。

  再出來時,江家人險些沒認出來。

  只見梅子穿著一套嫩粉的對襟外袍,領口袖口都繡著梅花,月白綢褲,翻毛氈靴,頭上梳著數不清的小辮子,額間還帶著紅珊瑚的頭飾——活脫脫一個蒙古小姑娘。

  鈴鐺也是類似的打扮——平常她也只是穿著家常衣服,可沒這麼隆重。

  夏荷目瞪口呆地讚嘆道:“真好看!”

  鈴鐺帶著些歉意說:“可惜我的衣服有些小,不然也給夏荷姐姐找一身穿,咱們三個一起唱歌跳舞!”

  夏荷趕緊擺手,含著笑意說道:“妹妹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現在……不方便。”

  梁梓月插口道:“你現在身子特殊,唱歌跳舞不必了,單說衣服,你若想穿我那裡還有兩套,年輕時候那誰給我做的,好些年不穿了,你別嫌棄。”

  夏荷一聽就知道“那誰”指的是誰,想來衣服的來源也不簡單,沒準就是定情信物,她可不能要。可是,夏荷嘴上溫吞,一時間卻不知如何拒絕才不至傷了感情。

  江逸一字不漏地聽到兩人的對話,他看出夏荷的為難,剛好蘇雲起遞給他一碟羊肉,皮肉相連,鮮嫩可口,看上去就引人食慾。

  於是他端著盤子,嬉笑著插到兩人中間,“姨母,第一刀,我親自片的,給你吃。”

  梁梓月沒好氣地斜了他一眼,“你當我老眼昏花麼?”

  江逸嘿嘿一笑,趕回去吃蘇雲起碼好的第二盤了。

  梁梓月這邊,剛剛的話題也沒再提起。

  夏荷鬆了口氣,隔著火堆對江逸露出一個溫和的笑意。

  江逸咧開嘴,笑得開心。

  木架上,肥瘦相間的烤羊認命地攤在火堆上,焦黃蘇脆的表皮流動著油水,不經意落入火堆發出“啪啪”聲響。

  輕煙裊裊,裹挾著肉香在夜空飄散,是幸福的味道。

  第164章 收棗打獵

  中秋節快到了,江逸和蘇雲起早在前幾天就開始為送回家的節禮做準備。

  忙碌之餘,江逸一直想著著家裡棗山收穫的事。

  沙棗成熟較晚,如今還沒到收穫的時候,家裡的棗山卻是正當季,袁繡娘又有孕在身,江逸擔心雲舒和大山顧不過來。

  沒成想,雲舒早早地就差人把節禮送了過來,押著車隊過來的是大山。

  還沒等大山好好坐下喝上一口水,江逸便直接拉著他問道:“你這時候過來,家裡只留雲舒一個,他忙得過來不?”

  若是別人,若放在別的人家,這樣的人物關係之下說出此類話,妥妥地就是在責備人了,不過大山卻完全沒有多想,他明白江逸說這話的真正意圖。

  大山憨厚地笑笑,說:“逸哥不用擔心,今年年景好,棗子成熟時節足足往前提半個月。”

  江逸心裡一驚,“那不正好趕上農忙麼?”

  棗子和蘋果梨還稍有不同,往往一熟熟一樹,若放著不摘第二天就能全給掉地上。去年他們家收棗全靠著村里人幫忙,單憑他們家人肯定不行。

  大山看江逸著急,連忙解釋道:“眼看著棗子就紅了,不光咱家急,村里人也急,原本大伯都做好了動員,讓大夥緊著咱們收棗子,地里的莊稼先放著,村里人沒一個有意見的。”

  江逸心裡感動,也有些不好意思,“那地里的莊稼糟蹋得可多?”

  大山笑著搖搖頭,“咱家怎麼能同意?後來二哥想了個主意,銀坊鎮上不是有囤田的守兵麼?二哥花銀子打通關係,把他們雇了過去,那些人聽說既管飯又給錢,幹活又利索又實在。五百多棵棗樹,連摘帶曬三天就成了。完了之後他們還主動要求幫咱們做醉棗、醃蜜棗,倒省了大事。”

  說到這裡,大山頓了一下,表情訕訕地看了江逸一眼,“只是他們吃得多,二哥又多結了些錢,他們走的時候還一人送了兩罐棗,讓他們帶給家裡的孩子吃,花銷倒比往年多了些……”

  “應該的、應該的。”江逸聽著他的話,心裡早就把雲舒佩服到天上去了,哪還計較錢的問題,“吃食上可有虧待人家?”

  大山看江逸不介意,這才鬆了口氣,語氣又重新變得歡快起來,“沒有的,日常酒菜都是貴子哥採買,他認識得人多,總能買到又便宜又好的,帳上要過大伯的眼,也沒出什麼差錯。後廚有大娘和姑姑打點著,二嫂也不閒著,一點沒讓人挑出毛病來。”

  江逸聽他這麼一說,不由感慨道:“年年都得仰仗著他們,節禮可得做厚些。”

  大山點點頭,應下了,“回去我跟二哥說。”

  “他肯定能想到。”江逸笑笑,突然問道,“說起來,帳本是誰做的?”他知道,雲舒腦子好使,卻不是擅長記帳的。

  大山一頓,竟然支吾起來。

  這下江逸更好奇了,拿眼看著他。

  大山知道無法矇混過去,只得硬著頭皮說道:“我請的……素、余小姐……”

  大山觀察著江逸的臉色,辯解似的加了一句,“她記帳可好,連三叔公都夸來著。雖是外人,卻也信得過。”

  江逸露出瞭然的笑容,拍拍大山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興許很快就不是外人了。”說起來大山排在梅子前頭,沒準回去就能辦喜事呢!

  江逸親自給大山倒了杯茶水,雙手托著遞給他,然後樂顛顛地找美人爹爹商量去了。

  大山留在原地,受寵若驚地捧著那杯茶,沒捨得喝。

  ******

  江逸給家裡準備的節禮帶著濃濃的糙原風情。

  此外,還有嚼勁十足的黃羊肉乾、酸溜溜帶著純正辱香的奶酪、油麥面曬的掛麵——全都是江逸親手做的。

  尤其是油麥掛麵,跟現擀的麵條不同,做出來這後可以放上很久,吃的一時一煮又省事又有嚼勁。

  他第一次試驗成功之後給鄰居送了些,後來人家全跑他們家買來了,弄得江逸哭笑不得,他又不指著這個發財,乾脆把手藝教了出去。

  小川和大海一邊幫著打下手一邊調侃道:“看這架勢,等咱們回去之後又能多一個賺錢的營生。”

  “可不是麼!”小川臉上也帶著笑。

  剛來那會兒,即使心裡再想,也沒人會提“回家”這個話題,如今能輕輕鬆鬆地說出來,說明大家是真的放下了,他們相信江逸一直掛在嘴邊上的話——明年一準能回去。沒人問為什麼。

  大夥感念著江逸的大方,等著棗園收穫的時候大夥全跑過去幫忙了。雖然大多是婦人和孩子,但干起活來並不比男人差多少,至少比江逸強。

  自從聽自家男人講了江逸和蘇雲起的關係之後,她們早就把他劃到了一個圈子裡,跟他相處起來真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