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這裡再繁華也不能助他成大事,梁元慎這點頭腦還是有的,“本王若貪戀京城的富庶安逸,便不會主動主旨到遼東就藩了~”
“既然這樣,那下官也不好多留王爺了,”張少傑對留下樑元慎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殷切,一抱拳道,“還有一事,就是閆家還有郭家,李家的三位小姐,”他有些尷尬的一笑,“雖然能伺候王爺是她們天大的福氣,但與這幾家來說,畢竟都是家裡嬌養的女兒,都備了一份嫁妝想讓幾位姑娘帶上~”
閆郭李三家都是直隸的大戶,個個都是家資百萬的大富之家,這次願意獻出女兒,也是為了能跟皇室搭上線兒,為各自的生意鋪路。
“唔,他們的一片愛女之心本王怎麼能不成全?”這些日子梁元慎成日就跟這幾個女人廝混在一起,商家出來的女子,跟那些世家女還有大家婢風塵歌姬完全不是一個調調兒,梁元慎正在得趣兒的時候,何況這三家又有嫁妝要送,梁元慎哪有不成全的道理,“這樣吧,左右她們跟本王走了,以後想回娘家都是一樁難事,你回去跟她們的父母說,明天將女兒接回去住上幾天~”
沒有了羅綾錦時常出入的宮廷清靜了許多,羅輕容的日子過得也極為安逸,羅素絹在羅旭初成親之後,也遠嫁了,送走了羅素絹之後,羅遠鵬便請旨讓世子羅旭初到真正的軍營里去歷練,羅旭初是太子的小舅子,至德帝也沒有了那麼多的顧忌,依然讓他去了羅家世代守護的遼東,做為恩典,羅旭初的新婚妻子田榮珍也被特許同去,當然,一旦有了身孕,只怕就會回京來養胎了。
“府里一切都好吧?”轉眼羅輕容已經滿六個月了,她原本就瘦,倒沒有像別人一樣月份大了便臃腫不堪,但這也樣生養過的婦人們都難免擔心羅輕容腹中孩子的健康,而吳氏做為繼母,過完年便邀了姜氏遞牌子進宮來探望羅輕容。
“回娘娘的話,一切都好,就是年前素絹嫁了,開春世子跟榮珍又去了遼東,家裡未免冷清了些,”吳氏是在大家族長大的,雖然她們家裡沒有幾個人,但吳家也是街連街門對門的親戚不少,像羅家這樣,偌大個府邸除了下人只有幾個主子,頭一年吳氏頗不習慣,“幸虧三夫人帶著素姐兒和謙哥兒過來了,年夜飯桌上才算是堪堪坐滿~”
姜氏橫了吳氏一眼,過年叫自己一房過去,看著人家妻是妻妾是妾,男人兒子的一家子團圓,自己三房可倒好,羅紈素到了臘月二十八才從蓮華寺回來,過了初五就又被接回去了,西院只餘下她跟兒子羅旭謙,過去做什麼?看二房團圓熱鬧?“二嫂說的那麼可憐,大年下的你娘家人不是來看你了麼?這到侯府來轉一圈兒啊,年貨算是齊了!”姜氏心裡不慡,便拿話刺吳氏。
吳氏被姜氏這一揭底不由臊的紅了臉,她是被娘家嫂子傷透了心的人,原想著為了侄子和侄女嫁了也算是最後幫了哥哥一家,吳氏看在侄女綰娘還算懂事的份上,偶爾也接她過來住上兩日,可誰知道娘家人那麼沒臉沒皮,嫂子又被她娘家人攛掇著過來攀親戚,非要吳氏幫著將吳綰娘嫁入高門,大過年的來鬧了一場,被羅遠鵬看見隨手送了一車東西打發了,可她這個主母的臉算是丟盡了。
“女兒出嫁了也不能不認娘家,”羅輕容眉頭不動,吳氏的苦衷她也是知道的,她當初選了吳氏是相中了吳氏的精明強幹,對娘家人有情有義,何況她怎麼會在姜氏面前打吳氏這位侯夫人的臉?“親戚間來往一車東西算什麼?夫人一年也沒有回娘家的機會不是?”
“是啊,那天是剛巧侯爺在,莊子上正往府里送收成,便讓人各樣取了一些,”吳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若不是顧忌著娘家人的臉面,她當時就要將人趕出去了。
“紈素還好吧?這次回來,我竟沒機會見她,”羅輕容含笑換了個話題,她聽去蓮華寺給羅紈素送東西的人說,最初的時候羅紈素成天半死不活的樣子,現在似乎也想開了,倒是挺老實的跟著一群小尼姑們一起念經打坐,性子也恬淡了不少。
“能好到哪兒去?”這次姜氏跟著吳氏進宮,為的就是給自己的女兒求情,“一個千金小姐成日呆在那種地方,那齋飯少鹽沒油的,偶爾一頓還行,紈素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人瘦的不成樣子,”說著姜氏便開始抹眼淚兒,每次去看羅紈素,她都深覺自己對不起女兒,羅遠鵠特意派了人送信回來,在信上將她大罵了一通,說女兒的親事她這個做母親的不許再插手,想到這兒姜氏也要感激羅輕容口下留情,最終沒有將女兒已經失身於梁元慎的事告訴羅遠鵠,不然自己等到的怕只會是一紙休書了,“臣妾就是想請娘娘跟妙悟大師商量商量,紈素能不能在家裡修行?每月到蓮華寺聽禪就好了?”
“如今聖上身體不好,太后年紀也大了,殿下每日都要齋戒為他們祈求福壽,紈素受這點兒苦又算得了什麼呢?”羅輕容輕撫著微聳的肚子,輕聲道,“本宮還是那句話,能跟著妙悟大師是紈素的福氣,以後自有她的福運~”
“可,那地方,”姜氏想再爭辯,可一想到羅輕容什麼都知道,但少了底氣,訥訥道,“娘娘也是要做母親的人了,兒女那是娘的心頭肉啊~”
“本宮確實是要做母親的人了,”想到快要出生的孩子,羅輕容一臉溫婉的笑意,“本宮看來,一個合格的母親不是光將孩子平安誕下就完了,如何教養成才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
“好了,本宮也乏了,就不多留你們的,”羅輕容不等姜氏再說,端起杯子道,“竹姑姑代本宮送送兩位夫人~”
現在遼東還有沒有消息傳來,估計現在羅綾錦一行已經到錦州了,不知道他們看到先他們而到的羅旭初為是什麼表情?尤其是三叔羅遠鵠,看到梁元慎,又會是個什麼心情?
正文二百二十六、
[更新時間] 2013-10-26 07:57:00 [字數] 3130
“這些東西以後不必都送到朕這裡了,”至德帝一指御案上那摞厚厚的摺子,從王嬪手裡接過六棱杏花紋銀碗,小口啜著裡面的湯品,現在他的起居都由王嬪和已經晉位為貴人的郎才人打理。
“朝中的大事還得父皇您拿主意才是,兒臣尚不能服眾,”梁元忻餘光掃過準備退到屏風後的王嬪,幾不可見的皺眉,這女人的打扮怎麼看著那麼的讓人不舒服?
“良王他們已經到了錦州了吧?那裡那麼冷,這一冬也不知道怎麼過的,朕原本還想著他們會等開春暖和了再過去呢,”至德帝嘆了口氣,看來大兒子是在京里悶的久了,太過嚮往無人管束的生活,“那邊可有摺子過來?”
“皇兄的請安摺子已經到了,他們也是想著年前趕到,”梁元忻從袖裡將梁元慎的摺子拿出來,“就如父皇所說,那邊天太冷了,一過了十月土都凍硬了,良郡王府只能停工,所以這個年皇兄過的挺委屈,王建功將他們請到自己宅子裡過,可皇兄也是一大家子,便在原來的武安侯府湊和著過了~”
新年時梁元慎也有摺子過來,但因為路途遙遠,梁元慎寫摺子時人還在路上,真正到錦州報平安的摺子硬是過了新年才送到,想想一個王爺拋家舍業的跑到那麼遠的地方,至德帝也心有不忍,“羅旭初不也去了遼東,雖說是親戚兩家人擠著也不方便,要麼派工部的人過去再給元慎選王府吧~”
羅旭初是武安侯世子,而且是帶了新婚的世子夫人一起到了遼東,再將武安侯府改建為郡王府就有些不合適了,至德帝原是沒有理會這些的,現在一想,還不如漂漂亮亮的給梁元慎建一座郡王府邸,最好按親王的規制來,左右將來梁元忻登基,為了顯示手足之情,也是要給梁元慎晉位親王的。
梁元慎這招以退為進在至德帝這裡算是走對了,做為父親,至德帝自然不會想到梁元慎遠走遼東是為了遼東的二十萬悍兵也是為了給自己東山再起積蓄力量,只會想到長子是為了不招太子的忌諱才退到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因此便格外想著要補償他一番,梁元忻心裡冷笑,口裡卻笑道,“父皇說的是,只是旭初是個曉事的,再說朝廷已經下旨將原來的侯府征建做了郡王府,堪輿圖都制好了,而且還征了周圍不少民宅,已經動工了,再還回去他們也沒有辦法住了,這次羅世子未到前羅家已經派人在錦州給他們找了一處三進的宅子,小夫妻住著也寬敞~”
“那就好,羅家人自來懂事,從來不爭這些,”自梁元忻在武安侯府被刺,至德帝雖沒有深究羅遠鵬的罪過,但看到他也沒有好臉色,這還是頭一次肯定羅家,“既然他們已經都有安排了,你下去從內庫里挑些東西送到遼東,給元慎還是武安侯世子。”
“既然這樣,那下官也不好多留王爺了,”張少傑對留下樑元慎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殷切,一抱拳道,“還有一事,就是閆家還有郭家,李家的三位小姐,”他有些尷尬的一笑,“雖然能伺候王爺是她們天大的福氣,但與這幾家來說,畢竟都是家裡嬌養的女兒,都備了一份嫁妝想讓幾位姑娘帶上~”
閆郭李三家都是直隸的大戶,個個都是家資百萬的大富之家,這次願意獻出女兒,也是為了能跟皇室搭上線兒,為各自的生意鋪路。
“唔,他們的一片愛女之心本王怎麼能不成全?”這些日子梁元慎成日就跟這幾個女人廝混在一起,商家出來的女子,跟那些世家女還有大家婢風塵歌姬完全不是一個調調兒,梁元慎正在得趣兒的時候,何況這三家又有嫁妝要送,梁元慎哪有不成全的道理,“這樣吧,左右她們跟本王走了,以後想回娘家都是一樁難事,你回去跟她們的父母說,明天將女兒接回去住上幾天~”
沒有了羅綾錦時常出入的宮廷清靜了許多,羅輕容的日子過得也極為安逸,羅素絹在羅旭初成親之後,也遠嫁了,送走了羅素絹之後,羅遠鵬便請旨讓世子羅旭初到真正的軍營里去歷練,羅旭初是太子的小舅子,至德帝也沒有了那麼多的顧忌,依然讓他去了羅家世代守護的遼東,做為恩典,羅旭初的新婚妻子田榮珍也被特許同去,當然,一旦有了身孕,只怕就會回京來養胎了。
“府里一切都好吧?”轉眼羅輕容已經滿六個月了,她原本就瘦,倒沒有像別人一樣月份大了便臃腫不堪,但這也樣生養過的婦人們都難免擔心羅輕容腹中孩子的健康,而吳氏做為繼母,過完年便邀了姜氏遞牌子進宮來探望羅輕容。
“回娘娘的話,一切都好,就是年前素絹嫁了,開春世子跟榮珍又去了遼東,家裡未免冷清了些,”吳氏是在大家族長大的,雖然她們家裡沒有幾個人,但吳家也是街連街門對門的親戚不少,像羅家這樣,偌大個府邸除了下人只有幾個主子,頭一年吳氏頗不習慣,“幸虧三夫人帶著素姐兒和謙哥兒過來了,年夜飯桌上才算是堪堪坐滿~”
姜氏橫了吳氏一眼,過年叫自己一房過去,看著人家妻是妻妾是妾,男人兒子的一家子團圓,自己三房可倒好,羅紈素到了臘月二十八才從蓮華寺回來,過了初五就又被接回去了,西院只餘下她跟兒子羅旭謙,過去做什麼?看二房團圓熱鬧?“二嫂說的那麼可憐,大年下的你娘家人不是來看你了麼?這到侯府來轉一圈兒啊,年貨算是齊了!”姜氏心裡不慡,便拿話刺吳氏。
吳氏被姜氏這一揭底不由臊的紅了臉,她是被娘家嫂子傷透了心的人,原想著為了侄子和侄女嫁了也算是最後幫了哥哥一家,吳氏看在侄女綰娘還算懂事的份上,偶爾也接她過來住上兩日,可誰知道娘家人那麼沒臉沒皮,嫂子又被她娘家人攛掇著過來攀親戚,非要吳氏幫著將吳綰娘嫁入高門,大過年的來鬧了一場,被羅遠鵬看見隨手送了一車東西打發了,可她這個主母的臉算是丟盡了。
“女兒出嫁了也不能不認娘家,”羅輕容眉頭不動,吳氏的苦衷她也是知道的,她當初選了吳氏是相中了吳氏的精明強幹,對娘家人有情有義,何況她怎麼會在姜氏面前打吳氏這位侯夫人的臉?“親戚間來往一車東西算什麼?夫人一年也沒有回娘家的機會不是?”
“是啊,那天是剛巧侯爺在,莊子上正往府里送收成,便讓人各樣取了一些,”吳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若不是顧忌著娘家人的臉面,她當時就要將人趕出去了。
“紈素還好吧?這次回來,我竟沒機會見她,”羅輕容含笑換了個話題,她聽去蓮華寺給羅紈素送東西的人說,最初的時候羅紈素成天半死不活的樣子,現在似乎也想開了,倒是挺老實的跟著一群小尼姑們一起念經打坐,性子也恬淡了不少。
“能好到哪兒去?”這次姜氏跟著吳氏進宮,為的就是給自己的女兒求情,“一個千金小姐成日呆在那種地方,那齋飯少鹽沒油的,偶爾一頓還行,紈素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人瘦的不成樣子,”說著姜氏便開始抹眼淚兒,每次去看羅紈素,她都深覺自己對不起女兒,羅遠鵠特意派了人送信回來,在信上將她大罵了一通,說女兒的親事她這個做母親的不許再插手,想到這兒姜氏也要感激羅輕容口下留情,最終沒有將女兒已經失身於梁元慎的事告訴羅遠鵠,不然自己等到的怕只會是一紙休書了,“臣妾就是想請娘娘跟妙悟大師商量商量,紈素能不能在家裡修行?每月到蓮華寺聽禪就好了?”
“如今聖上身體不好,太后年紀也大了,殿下每日都要齋戒為他們祈求福壽,紈素受這點兒苦又算得了什麼呢?”羅輕容輕撫著微聳的肚子,輕聲道,“本宮還是那句話,能跟著妙悟大師是紈素的福氣,以後自有她的福運~”
“可,那地方,”姜氏想再爭辯,可一想到羅輕容什麼都知道,但少了底氣,訥訥道,“娘娘也是要做母親的人了,兒女那是娘的心頭肉啊~”
“本宮確實是要做母親的人了,”想到快要出生的孩子,羅輕容一臉溫婉的笑意,“本宮看來,一個合格的母親不是光將孩子平安誕下就完了,如何教養成才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
“好了,本宮也乏了,就不多留你們的,”羅輕容不等姜氏再說,端起杯子道,“竹姑姑代本宮送送兩位夫人~”
現在遼東還有沒有消息傳來,估計現在羅綾錦一行已經到錦州了,不知道他們看到先他們而到的羅旭初為是什麼表情?尤其是三叔羅遠鵠,看到梁元慎,又會是個什麼心情?
正文二百二十六、
[更新時間] 2013-10-26 07:57:00 [字數] 3130
“這些東西以後不必都送到朕這裡了,”至德帝一指御案上那摞厚厚的摺子,從王嬪手裡接過六棱杏花紋銀碗,小口啜著裡面的湯品,現在他的起居都由王嬪和已經晉位為貴人的郎才人打理。
“朝中的大事還得父皇您拿主意才是,兒臣尚不能服眾,”梁元忻餘光掃過準備退到屏風後的王嬪,幾不可見的皺眉,這女人的打扮怎麼看著那麼的讓人不舒服?
“良王他們已經到了錦州了吧?那裡那麼冷,這一冬也不知道怎麼過的,朕原本還想著他們會等開春暖和了再過去呢,”至德帝嘆了口氣,看來大兒子是在京里悶的久了,太過嚮往無人管束的生活,“那邊可有摺子過來?”
“皇兄的請安摺子已經到了,他們也是想著年前趕到,”梁元忻從袖裡將梁元慎的摺子拿出來,“就如父皇所說,那邊天太冷了,一過了十月土都凍硬了,良郡王府只能停工,所以這個年皇兄過的挺委屈,王建功將他們請到自己宅子裡過,可皇兄也是一大家子,便在原來的武安侯府湊和著過了~”
新年時梁元慎也有摺子過來,但因為路途遙遠,梁元慎寫摺子時人還在路上,真正到錦州報平安的摺子硬是過了新年才送到,想想一個王爺拋家舍業的跑到那麼遠的地方,至德帝也心有不忍,“羅旭初不也去了遼東,雖說是親戚兩家人擠著也不方便,要麼派工部的人過去再給元慎選王府吧~”
羅旭初是武安侯世子,而且是帶了新婚的世子夫人一起到了遼東,再將武安侯府改建為郡王府就有些不合適了,至德帝原是沒有理會這些的,現在一想,還不如漂漂亮亮的給梁元慎建一座郡王府邸,最好按親王的規制來,左右將來梁元忻登基,為了顯示手足之情,也是要給梁元慎晉位親王的。
梁元慎這招以退為進在至德帝這裡算是走對了,做為父親,至德帝自然不會想到梁元慎遠走遼東是為了遼東的二十萬悍兵也是為了給自己東山再起積蓄力量,只會想到長子是為了不招太子的忌諱才退到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因此便格外想著要補償他一番,梁元忻心裡冷笑,口裡卻笑道,“父皇說的是,只是旭初是個曉事的,再說朝廷已經下旨將原來的侯府征建做了郡王府,堪輿圖都制好了,而且還征了周圍不少民宅,已經動工了,再還回去他們也沒有辦法住了,這次羅世子未到前羅家已經派人在錦州給他們找了一處三進的宅子,小夫妻住著也寬敞~”
“那就好,羅家人自來懂事,從來不爭這些,”自梁元忻在武安侯府被刺,至德帝雖沒有深究羅遠鵬的罪過,但看到他也沒有好臉色,這還是頭一次肯定羅家,“既然他們已經都有安排了,你下去從內庫里挑些東西送到遼東,給元慎還是武安侯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