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旭躍伸出手,緊緊抓住了趙明月的手,這是他們第一次牽手,沈旭躍的手溫暖乾燥,趙明月的手柔軟細膩,溫暖從雙方的手一直傳遞到對方的心窩裡,暖暖的。兩個人一時間都心跳加速,仿佛有磁石一樣,牢牢吸住,不捨得鬆開。

  過了許久,沈旭躍說:“那就這麼說定了。”他的聲音都有些暗啞。

  “嗯。”趙明月抽回手,那上面的溫暖來自沈旭躍的,她將兩隻手疊在一起,希望那溫暖能夠保存得更久一點。

  第36章錄取

  他們填志願的事就這樣確定了,沈旭躍報的是清華精密儀器與機械學專業,趙明月填的則是北師大歷史系,後面勾畫了服從志願分配。

  趙明朗和妹妹對了一下答案,發現有點出入,但是也不算太大,他沒敢填北京的學校,非常保險地填了一個本省的醫學院,這是家裡人商議後的結果,也是趙明月建議的,不管任何年代,人都要吃飯生病,醫生是絕對不會失業的,雖然運動期間,許多老醫生都被打倒了,但目前都在陸續恢復工作,而且將來這樣的錯誤不可能再會出現。

  於有清跟沈旭躍對過答案,他們倆的答案都差不多,填報志願的時候,他也選擇了北京的大學,報的是北京理工。沈旭躍聽到他填報的志願時,建議他說:“有清,你別選北京理工吧,選個別的學校?”

  於有清看著他:“為什麼?”

  “北京理工是屬於工業和信息部的大學,有很多國防生,我擔心在政審上會比較嚴格。你的成績已經很好,所以不要冒險比較好。”沈旭躍考慮得很周全。

  趙明月也勸他:“有清,保險起見,換一個學校吧?”

  於有清腦子裡那一根筋不知道怎麼就抽了:“不是說不唯成分論了嗎?”

  沈旭躍說:“理論上是這麼說,但是萬一呢,你不就白考了?”77年這一屆,有很多優秀的考生都是被政審耽擱了,而到了78年,這個問題才杜絕。

  於有清說:“那我換一下?”

  趙明月點頭:“換一下吧,希望到時候都能去北京上學,到時候老鄉多,也可以互相照顧一下。”

  沈旭躍扭頭看著趙明月,這丫頭,到底懂不懂人家於有清的心思啊,於有清的心思已經很明顯了吧,她還這麼熱情地邀請人家。

  於有清喜歡趙明月,其實表現得並不明顯,他是個感情內斂的人,性格又內向,除了那雙眼睛,很難從別處察覺到他的感情。趙明月的心思全都在沈旭躍身上,很少去注意別人的眼神,尤其在她心裡,於有清就是一個需要照顧的小弟弟,根本就沒往男女關係上想。

  沈旭躍發現於有清喜歡趙明月,也是無意中從他看趙明月的眼神中察覺出來的,不過這件事,他也只能裝不知道,他不可能去干擾於有清的想法,只能自己儘量做到最好,不讓人有機會撬牆角。

  於有清去改志願的時候,看了半天,還是覺得自己最初選的學校和專業最好,再選哪個都覺得不好,這就是典型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了,第一眼看中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他想到報考的時候那麼順利,政審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於是抱了一點僥倖心理,沒有再改。

  錄取工作做得很快,因為年後馬上就要開學,時間非常倉促。元旦的時候,街上張貼出了紅榜,全縣上了分數線的考生名單都在上面,沈旭躍和趙明月名列前茅,趙明月是全縣文科第四名,沈旭躍是理科榜眼,於有清是理科探花。趙明朗的成績差一點,排到了七十名開外了。月亮灣還有兩個人也上了線。

  大家都很高興,這麼好的成績,應該不會落榜了吧。過了半個月左右,所有上線的考生都接到了體檢通知,要求去檢查身體,這是一個要被錄取的信號,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去體檢。

  這幾乎要羨慕死旁人了,居然真的能考上大學,尤其是趙家,居然一次性就考上了兩個大學生,這簡直是太讓人羨慕了。而且沈旭躍又是他們家女兒趙明月的對象,這就等於一家子出了三個大學生啊,所以這個事一時間傳播得非常迅速,趙家幾乎成了全縣第一家了。

  於有清家裡也頓時覺得腰杆都直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家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但是趙明月並沒有被喜悅沖昏頭腦,她知道,通知書沒到手上,這事就不算板上釘釘,況且錄取並非按照絕對的成績來的。沈旭躍和趙明月都很幸運,他們考上了第一志願的學校,沈旭躍被調劑到了環境與工程專業,一個從未聽說過的專業,但能上清華,已經非常好了,不管任何專業都成。趙明月則上的還是北師大的歷史系。

  而於有清和趙明朗的錄取通知遲遲沒有下來,兩人都有了落榜的心理準備,這真是喜憂參半。趙明月和沈旭躍只好勸慰二人,告訴他們今年夏天還會有機會再考的,讓他們別泄氣,再充分準備半年,今年再來,但是二人還是止不住鬱鬱寡歡。

  直到過年這天,趙家又接到了一封信,是來自地區一所醫專的錄取通知書,趙明朗第一志願被刷下去了,但是考上了本地的醫專,這簡直太喜出望外了。大過年的,全家人幾乎都流出了喜悅的淚水,尤其是趙明朗,蹲在牆角嗚嗚哭出了聲。

  趙明月長吁了口氣,心裡那顆大石總算是放下來了,當初她力阻三哥去煤礦做工人,就是想讓他抓住這次高考的機會,跳出農門,結果一波三折,實在太讓人糾結了,還好不負所望,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了,她的心愿,總算是可以了結了。

  趙家一次性出了兩個大學生,很快就成為了當地的美談。而且趙明月考的還是北京的大學,北京啊,那可是多少老百姓一輩子的神聖夢想啊。過年的時候,家裡的親戚絡繹不絕,很多年不來往的親戚們也都來拜年了,門檻幾乎都踏破了。

  趙明月有點擔心家裡的糧食夠不夠招待親戚們的。胡年春小聲地跟女兒說:“不怕,你和明朗都去上大學了,在學校吃,家裡的糧食就省下來了。以後我跟你爹都不用吃紅薯啦。而且你舅你姨你姑他們,都拿了錢過來的,去年賣茶葉分得的錢也不少,咱們家現在不缺錢也不缺糧,足夠你們的盤纏和生活費了。”

  趙明月說:“媽,給我點車費就行了,學校不用交學費,還有生活補貼的。我不用錢。”

  “怎麼不要?你去的是北京,那地方冬天可冷了,你去了總要添衣裳鞋襪什麼的。我還給你做了新棉襖,被子是早就做好了,準備給你嫁人用的,都是新的,現在就先拿去學校用,以後等你嫁人了再做新的。”女兒上大學,一去就是四年,足夠她好好準備嫁妝的了。

  趙明月有些窘迫地伸手抓抓腦袋,她不知道母親這麼早就給自己準備嫁妝了。

  胡年春又說:“你去問問小沈,他要不要被子,需要的話,我也給他準備一床。”過年那天,沈旭躍被叫過來一起過年了,春節里他也來拜年了,算是正式認門了,所以胡年春很自覺地將他歸為了自家人。

  趙明月想了想:“他就不用了吧。”他家就在北京,難道連床被子都沒有?

  “用不用他說了算,給不給是我們的心意。你不是說他家裡都沒人在北京了,他回去也不一定有地方落腳,到時候還得住學校。通知書上不是說了,生活用品都要自備嗎,這種天多冷啊,你讓他蓋什麼?你去問問他。”胡年春作為母親,心細如髮,什麼都考慮到了。

  趙明月點點頭:“那好吧。我去問問他。”確實也不好說,那麼多年都沒人在家,誰知道他家還在不在啊。

  還沒出正月,年的味道還非常濃,人們身上穿著新衣裳、臉上掛著飽足的笑容。去年茶山的收成好,人們的年均收入比前年多了一倍左右,能幹的當然不止這些,手腳慢一點的會少一點,但也比往年多多了,月亮灣的人們過了一個舒心的好年。因為這件事,沈旭躍在月亮灣的威望變得非常高,要不是當初他堅持不砍茶園,人們哪裡會有這麼好的收成呢。

  不過年底的時候,人們懷著遺憾重新選舉了新的村支書,沈旭躍要去上大學了,這個有能力的村支書留不住了,太可惜了,不過他有了更好的前程,人們當然會真誠地祝福他。

  天氣依舊寒冷,趙明月出了家門,站在冰冷的空氣里,吸了吸鼻子,嗅到一股梅花的清香,到底還是立過春了,空氣中已經有了春天的味道。她的心情很好,一切都像這早春的生命,在大地下安靜地蟄伏著,等春風一召喚,便全都萌動出來,他們的生活,甚至整個中國,都如同這早春,一切都在綻放的邊沿靜靜等待。1978年,神州大地將要煥發新的容顏。

  過完年,趙明月和沈旭躍就要去北京上學了,他們倆的開學時間不一樣,但前後也差不了幾天,到時候會一起過去。趙明月沒上過大學,雖然上輩子也去跟風鍍過金,上過MBA之類的總裁高管班,那其實並非是為了上學,而是為了經營人脈,算不得上大學,所以現在對上大學還是十分憧憬的。




章節目錄